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eng FG  Sun ZR  Zhang JG  Ge M  Zhang K  Yang AC  Hu WH  Liu HG  Chen N  Bai Q  Shi Z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1):1486-1489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长程记录在颞叶癫痫定位、定侧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60例经颅内电极定位的颞叶癫痫患者,电极类型采用硬膜下条状、栅状以及深部电极,手术方式包括颅骨钻孔电极植入、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植入和骨瓣开颅电极植入.结果 额-颞皮层电极植入34例,额-颞前-颞枕交界电极植入7例,双颞皮层电极植入7例,深部电极联合颞叶皮层电极植入7例,颞前-颞枕交界电极植入3例,条状电极联合栅状电极植入2例.手术方式包括前颞叶切除术50例,联合额叶致痫灶切除7例,联合胼胝体切开1例,颞后枕新皮层痫灶切除联合海马杏仁核切除2例.结论 颅内电极长程记录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和重要的定位手段,可应用于无创评估方法难以定位、定侧的颞叶癫痫.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cranial electrodes (IE) for temporal lobe epilepsy ( TLE) surgery and assess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intracranial 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phy (IVEEG).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TLE patients undergoing implantation of IE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Cortical subdural strip, grids and depth electrodes were implanted by sphenotresia, bone disc craniototny or stereotactic technology. Results The implanted electrodes were as follows; frontaltemporal lobe cortical strip (n = 34), frontal-anterior temporal-occipitotemporal lobe cortical strip (n =7),bilateral temporal lobe cortical strip (n = 7), combined temporal lobe strip & depth (n =1) , anterior temporal-occipitotemporal junction cortical strip (n=3) and combined strip & grid (n=2). The following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anterior temporal lobectomy ( ATL) (n =50), combined ATL & frontal focal cortical resection (n = 7), combined ATL & callosotomy (n = 1 ) and combined neocortex epileptogenic focus resection & amygdalohippocampectomy ( n = 2 ). Conclusion IVEEG is effective and important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epileptogenic focus in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temporal lobe epilepsy.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长程记录在颞叶癫痫定位、定侧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60例经颅内电极定位的颞叶癫痫患者,电极类型采用硬膜下条状、栅状以及深部电极,手术方式包括颅骨钻孔电极植入、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植入和骨瓣开颅电极植入.结果 额-颞皮层电极植入34例,额-颞前-颞枕交界电极植入7例,双颞皮层电极植入7例,深部电极联合颞叶皮层电极植入7例,颞前-颞枕交界电极植入3例,条状电极联合栅状电极植入2例.手术方式包括前颞叶切除术50例,联合额叶致痫灶切除7例,联合胼胝体切开1例,颞后枕新皮层痫灶切除联合海马杏仁核切除2例.结论 颅内电极长程记录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和重要的定位手段,可应用于无创评估方法难以定位、定侧的颞叶癫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表面蝶骨电极联合脑电图检查在颞叶内侧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就诊于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初诊疑似颞叶内侧癫痫患者100例,分别进行常规脑电图(REEG)、视频脑电图(VEEG)及VEEG+表面蝶骨电极监测,对比3种检查的痫样放电检出率、局灶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的痫样放电检出率,其定位结果与磁共振成像(MR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EEG联合表面蝶骨电极检查痫样放电检出率93%(93/100)高于REEG 23%(23/100)、VEEG 86%(8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面性癫痫患者诊断中,VEEG联合表面蝶骨电极检查痫性放电检出率88%(37/42)高于REEG、VEEG检查痫性放电检出率21%(9/42)、8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灶性癫痫患者诊断中,VEEG联合表面蝶骨电极检查痫性放电检出率94%(33/35)高于REEG、VEEG检查痫性放电检出率29%(10/35)、8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颞叶内侧癫痫的患者,无论何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及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在颞叶癫痫手术中的作用。方法:比较44 例颞叶癫痫手术患者术前长程视频脑电图和术中颅内电极脑电图的情况。结果:术后经1~5 年的随访, 36 例(81.8%)患者无癫痫发作(Engel-I 级), 6 例(13.6%) 患者临床发作明显减少(Engel-II 级), 2 例(4.5%) 患者仍有癫痫发作(Engel-III 级), 但程度减轻, 发作时间缩短。40 例(90.9%) 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及术中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定位准确, 对手术切除颞叶癫痫病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颞叶癫痫的临床特征脑电图改变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的病因、临床特征、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诊断为颞叶癫痫的住院病人的临床特征、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中有18例有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21例有复杂部分性发作(CPS),其中5例合并有单纯部分性发作(SPS)。患常规脑电图和24h脑电监测(Video-EEG,VEEG),共记录到18次临床发作,均为CPS。VEEG除一例正常外,8例主要表现为起源于单侧或双侧颞叶或额叶的棘波。常规脑电图3例未见明显异常,其余均有单侧或双侧颞叶的棘波、棘慢波综合、尖波、尖慢波发放,19例蝶骨电极14例为阳性。2例患服丙戊酸钠,其余患停服原抗癫痫药,改为卡马西平(得理多),发作控制出院。结论:颞叶癫痫是一组部分性症状性癫痫综合征,多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病因多为血管畸形、良性肿瘤、海马硬化。EEG常见单侧或双侧颞叶的棘波。卡马西平(得理多)是治疗颞叶癫痫的首选药物,正确的诊断可以提高对病因和对症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脑磁图与术中颅内电极在8例双侧颞叶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难治性癫痫中最常见的类型。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一侧TLE的诊治研究较多,有关双侧颞叶癫痫(bitemporal lobe epilepsy,BTLE)的报道较少。我们回顾性总结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2003年9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8例TLE病例,行脑磁图(MEG)检查证实为双侧颞叶致痈灶,并经术中皮层电极脑电图(ECoG)和/或深部电极脑电图(DEEG)检测进行了验证,术后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颞叶癫痫是难治性癫痫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临床表现复杂,加上常规脑电图的阳性率低,增加了诊断难度.现将2000年4月~2005年3月在我院癫痫监测中心诊断的46例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录像脑电图(Video-EEG)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提要报告1980年10月至1992年6月间,在皮质脑电描记下手术治疗颞叶癫痫55例,前颞叶切除50例,杏仁核、海马切除5例。皮质脑电描记结果说明,颞叶癫痫的痫灶绝大多数来源于颞叶外侧皮质和颞叶内侧结构。术中皮质脑电描记可提供痫灶的精确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蝶骨电极脑电图(EEG)与常规头皮电极EEG癫痫波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50例颞叶癫痫患者均分别在一天内先后进行常规头皮电极EEG检查及蝶骨电极EEG检查,比较2种方法癫痫波检出率之间的差别。结果蝶骨电极EEG检查的癫痫波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头皮电极EEG检查(92.0%vs44.0%,P<0.01)。结论对于颞叶癫痫患者,蝶骨电极EEG检查对提高癫痫波检出率及病灶的定位均有益。  相似文献   

10.
腹型癫痫76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76例腹型癫痫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探讨其可能的病因 ,归纳临床及脑电图特点 ,提出异常脑电图表现与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为本病的主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筛选颞叶癫痫(TLE)相关突触后致密物(PSD)蛋白分子.方法 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痫大鼠模型;收集颞叶癫痫组(TLE组)、非颞叶癫痫组(非TLE组)以及正常对照组(Norm)3组的新鲜全脑组织,联合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膜顺序提取技术提取PSD;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并通过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筛选TLE组特异性和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点;选取部分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取MALDI-TOF-MS质谱鉴定;应用Western验证部分所鉴定蛋白质在PSD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与Norm和非TLE组比较,TLE组中存在4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表达上调的主要有热休克蛋白27(HSP-27)、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BA)、肌酸激酶(CK)、甲状腺受体相互作用蛋白6(TRIP6)、髓鞘碱性蛋白S(MBP)、LIM结构域(LIM);表达下调的主要有细胞骨架蛋白、肽酰-脯氨酰-顺反式异构酶(PPIase)、分选连接蛋白3(SNX3)、乌头酸水合酶(ACO)、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GAPDH)、琥珀酸辅酶A连接酶(SCOAL).HSP27和微管蛋白α、SNX3在TLE、非TLE和Norm 3组PSD中均免疫染色阳性.结论 TLE组PSD蛋白质差异性表达可能是脑损伤后可塑性反应的结果,但其表达量改变的程度可能与颞叶癫痫形成有关,可视为促/抗TLE形成的重要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结合神经导航技术在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颅内电极置入术,进行皮层及深部脑电图监测(intracranial EEG,iEEG),对致痫区进行定位,二次手术前行MRI扫描,影像资料传输至计算机工作站,明确致痫灶与功能区皮层的解剖关系及功能联系,行神经导航下及iEEG精准定位的显微手术,最大限度地切除致痫灶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功能区损伤。结果术后随访2-26个月:EngelⅠ级13例,Ⅱ级2例,Ⅲ级1例。无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结论颅内电极监测结合神经导航的应用可使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更精确,侵袭更小。  相似文献   

13.
Li ZM  Ding CY  Zhao YQ  Huang YM  Shao XQ  Wang YJ  Wang WP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7):3324-3327
目的分析和总结颞叶癫痫的临床分型、病因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脑电图特征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对190例颞叶癫痫进行临床分型和病因分析。结果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172例,其中62.2%的患者出现上腹部异样感等先兆;67.4%的患者出现自动症,以口咽自动症多见;脑电图显示前或前中颞区癫痫样放电;病因依次为海马硬化、颅内感染、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等。颞叶外侧型癫痫患者10例,均出现幻听等先兆;脑电图显示后或中后颞区癫痫样放电;病因依次为脑外伤、脑肿瘤、皮层萎缩等。8例患者未能分型。结论颞叶癫痫是一组临床常见、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的癫痫综合征,临床分型是选择治疗手段的前提。通过患者临床特征和一些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可以对大部分颞叶癫痫进行内外侧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伴听觉症状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颞叶外侧癫痫(ADLTE)一家系相关基因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Gll)的突变,探讨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基础.方法 对该家系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遗传学调查,采集患者和家属血液,按受累同胞对配对法对LGIl基因的8个外显子分别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DNA测序,检测该家系中有无LGIl基因外显子突变.结果 家系中所有患者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2001年新癫痫综合征标准中ADLTE典型表现,头颅MRI正常,PCR结合DNA序列分析LGIl基因8个外显子未发现突变.结论 该家系临床表现与ADLTE相同,但其发病不是由已知的LGIl基因外显子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32、Cx43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病变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缝隙连接与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为14例难治颞叶癫痫(伴海马硬化)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海马组织,对照组为8例因其他非颅内疾病死亡进行尸体解剖者的正常海马组织,死者生前无癫痫发作,利用免疫组织化学与蛋白印迹检测方法检测两组间缝隙连接蛋白Cx32和Cx43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连接蛋白在对照组中有比较低的水平表达[Cx32阳性细胞个数为(9.4±1.1);Cx43阳性细胞个数为(9.2±4.7)],但在癫痫患者的海马组织中表达增强[Cx32阳性细胞个数为(14.6±3.4);Cx43阳性细胞个数为(16.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蛋白印迹检测方法发现连接蛋白在对照组中也有低水平表达[Cx32灰度比值为(0.2±0.1);Cx43灰度比值为(0.5±0.2)],在癫痫患者的海马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Cx32灰度比值为(1.5±0.2);Cx43灰度比值为(1.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难治性颢叶癫痫患者海马脑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Cx32、Cx43表达增高,缝隙连接蛋白在难治性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难治性颞叶癫痫(intractable temporal lobe epilepsy,ITLE)患者头皮脑电发作起始形式,并探讨其与致痫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45例ITLE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其172次临床发作的视频脑电图资料,所有病例行切除性癫痫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评估均为Engel I级.根据术前MRI所示致痫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颞叶内侧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和颞叶新皮层癫痫(neocortic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NTLE);术后病检可见6种不同病理类型.对发作期脑电起始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各种起始形式在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致痫病变的出现差异,探讨不同发作起始形式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及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结果 ①45例患者172次临床发作期脑电中有明显起始形式157次,包括低幅快活动(low-voltage fast activity,LVFA)57次(36.3%),0节律35次(22.3%),δ活动31次(19.7%),尖波活动20次(12.7%),低中幅多棘波14次(8.9%).157次发作期脑电中局灶性起源103次(65.6%),LVFA占49次(47.6%),LVFA的定位率明显高于其他起始形式(P<0.01).②5种起始形式均可见于MTLE和NTLE,LVFA在NTLE的出现率明显高于MTLE(P <0.01),慢活动(θ节律及δ活动)在MTLE的出现率高于NTLE(P<0.05),尖波活动及低中幅多棘波在不同部位的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5种起始形式可见于不同性质的致痫病变,θ节律在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病变中的出现率高于其他病变类型(P<0.05).结论 ITLE发作期头皮脑电起始形式中LVFA有较好定位价值,θ节律对HS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