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分析斜视矫正术不同切口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9例(59只眼)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0只眼),行Swan结膜切口或Limbus切口;B组29例(29只眼),行Parks结膜切口。分别观察术前1 d及术后7、14、28 d患者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等,并行泪液分泌检查(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CFS)测定。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结果①主观症状:术后7、14 d,患者干眼主观症状明显,A组干眼症状评分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的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It试验:术后7、14 d,SIt明显增加,A组SIt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S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UT:术后7、14 d,BUT明显缩短,B组BUT较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FS评分:术后7、14 d,CFS评分增加,A组CFS评分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C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Swan结膜切口或Limbus切口行斜视手术,显著降低泪膜的稳定性;Parks结膜切口行斜视手术,轻微影响泪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与改良Parks切口对斜视患者泪膜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7-01/2019-10于南阳医专一附院手术治疗的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结膜瓣切口组(60例82眼,行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斜视手术)及改良Parks组(62例83眼,行改良Parks切口斜视手术),评价斜视治疗效果,于手术前后进行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KBUT),手术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组、改良Parks组分别有80、79眼达到眼位基本正位(±10PD以内),两组治愈率比较无差异(P>0.05)。改良Parks组术后7d SⅠt、BUT、FL评分、NIKBUT与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组比较有差异(P<0.05)。术后14d改良Parks组SⅠt、BUT、TMH、NIKBUT较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组有差异(P<0.05)。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组及改良Parks组手术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7.3%vs 2.4%,P>0.05),总体满意度有差异(83.3%vs 95.2%,P<0.05)。结论: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与改良Parks切口手术术式对斜视均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但改良Parks切口手术对泪膜稳定性影响较小,手术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分析斜视矫正术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0例(91只眼)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于术前1d、术后1周、2周、4周分别进行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I)检查。并对其泪膜功能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斜视矫正手术后不同时间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时SIt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FI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2周时SIt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BUT仍较术前缩短(P<0.05);术后4周时SIt、FI和BU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斜视矫正手术后早期泪膜功能明显异常,主要为泪膜的稳定性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Praks切口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250例斜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25例,采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观察组125例采用改良Praks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125例,治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105例,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9, P =0.00);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均升高后再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对照组升高程度高于观察组( P <0.05);观察组术后7 d和10 d的干眼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术前,两组患者泪膜功能参数(Slt、BUT和CFS值)无统计学差异( P >0.05);手术后,两组患者术后7 d时的泪膜功能参数(Slt和CFS值)均显著增加( P <0.05),BUT显著降低( P <0.05);但观察组术后7 d时的Slt和CFS值低于对照组( P <0.05),BU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两组患者术后28 d的泪膜功能参数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睑裂外观良好、术后炎症反应小、干眼情况少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改良Parks 切口斜视手术能够有效矫正患者斜视症状,临床疗效好,且对患者泪膜功能影响小,最大范围地达到了患者治疗和美容的共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探讨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的效果及其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95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均行斜视矫正术,对照组47例给予术中作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观察组48例给予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视功能改善效果、手术效果、泪膜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9.36%(χ2=0.6632,P=0.4154);观察组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1.9892,P=0.0000);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泪液分泌量高于对照组(t=15.0051, P=0.0000),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上升(t=9.2228,P=0.0000),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较对照组降低(t=10.7815, P=0.0000)。结论 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矫正眼部,改善患儿视功能及泪膜功能,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摘除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2004-07/2005-07我院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6例102眼,分3组。A:透明角膜切口组30例32眼;B:巩膜隧道切口组35例(38眼);C:角膜缘切口组31例(32眼);平均年龄(65.2±11.5)岁。检测术前1d,术后1,7,14,30d的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uorescenceintegral,FI),下睑中央泪河高度。结果:与术前相比,透明角膜切口组术后1dBUT明显缩短;Si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7d时SIt,14d时下睑中央泪河高度,30d时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恢复至术前水平。巩膜隧道切口组术后1d仅BUT明显缩短,SIt明显增高(P<0.05),下睑中央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无明显变化;术后7d时BUT已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缘切口组,4项检测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摘除术显著降低泪膜的稳定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摘除术轻微影响泪膜的稳定性,而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摘除术对泪膜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孟逸芳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7):1375-137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白内障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2014-01/2015-09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108例144眼,分成两组:A 组行透明角膜切口(52例74眼);B 组行巩膜隧道切口(56例70眼)。两组患者保持相同的切口宽度。观察手术前1d,手术后1d,1、3wk,1、3mo 眼部情况,记录患者干眼症状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
  结果:白内障患者在进行超声乳化手术后1d、1wk,A 组干眼症状评分要小于 B 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t =-6.199、-2.871,P<0.01),而在术后其它时间则无统计学差异(t =-1.639、-0.829、-0.301,P>0.05);术后1d、术后1wk、术后3wk B 组的 BUT 较 A 组长,对比有统计学差异(t =-3.718、-2.342、-2.506,P<0.05),术后其他时间则无统计学差异(t =-0.882、1.225,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两种不同切口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仅在术后短期内存在差异;而术后1mo 后无明显差异。另外行透明角膜切口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要大于行巩膜隧道切口,但干眼症状评分要明显小于行巩膜隧道切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泪膜长期的影响。

方法:选取64例76眼的非干眼患者,对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8眼,行2.5mm同轴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B组34例38眼,行1.8mm以下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MICS)。分别于术前,术后1wk; 1,3,6mo; 1a对患者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和泪膜渗透压检查。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配对t检验分析。

结果:(1)SⅠt试验:A组和B组在术后1wk时明显增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UT:A组和B组在术后1wk; 1,3mo时明显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CFS评分:A组和B组在术后1wk; 1,3mo时增加,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泪液渗透压:A组和B组术后1wk和1mo时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后早期,行1.8mm以下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MICS)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但干眼症状重于行2.5mm同轴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晚期,两种切口对泪膜的长期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不同切口对术后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非干眼患者54例(60眼),年龄为54~78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30眼),行透明角膜切口;B组26例(30眼),行巩膜隧道切口。两组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第90天对患者行干眼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CFS)检查。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结果①主观症状:术后第1天和第7天,患者干眼主观症状明显,B组干眼症状评分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8,-2.868;P〈0.01);其他时间点两组的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3,-0.832,-0.281;P〉0.05)。②SIt试验:术后第1天,SIt明显增加,B组SIt较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6;P〈0.01);其他时间点两组S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4,-1.189,-0.632,-1.031;P〉0.05)。③BUT: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BUT明显缩短,B组BUT较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9,-2.442,-2.507;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0,1.227;P〉0.05)。④CFS评分: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CFS评分增加,A组CFS评分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8,3.261,2.466;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C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2,1.227;P〉0.05)。结论术后早期,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但干眼症状重于行透明角膜切口的患者。术后晚期,两种切口对泪膜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An enlarged exposed ocular surface area is known to degrade tear film stability. Little is known of how tear film stability alters with vertical gaze and the change of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Methods: Tear film break‐up time (TBUT; fluorescent dye) and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were measured in three vertical gaze positions (primary position and 20 degrees up and 20 degrees down) on 23 healthy volunteers. The effect of gaze direction on TBUT was analysed by ANOVA. Results: Gaze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ear film stability [F(2,44) = 27.6, p < 0.001]. In up‐gaze with an enlarged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11.1 ± 1.4 mm), TBUT was degraded (17.3 ± 12.7 seconds). In down‐gaze and decreased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6.7 ± 1.2 mm) TBUT was extended (43.5 ± 35.4 seconds). Conclusion: Ocular tear film stability alters with vertical gaze. Our hypothesis is that the change of the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and the exposed ocular surface area alters the thickness of the lipid layer and with it tear film evapor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斜视手术对泪膜的影响和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选取2018-09/2019-09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共同性斜视患者58例66眼,按手术方式分组,1组(25例33眼)手术方式为单眼一条水平直肌切断; 2组(33例33眼)手术方式为单眼两条水平直肌切断。分别在术前1d,术后3d,1、2、3wk先采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进行泪膜检查, 测量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再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检查。根据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分别诊断两组患者干眼症发生率。

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SⅠt无差异(P>0.05)。术后3d,1、2wk时1组BUT值高于2组(P<0.05),但术后3wk时两组之间BUT无差异(P>0.05); 1组术后2wk时BUT值恢复至术前水平,2组术后3wk时BUT值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采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的NIBUT值与传统方法测量的BUT值均无差异(P>0.05)。1组患者术后2、3wk时干眼症发生率最低(24%、18%),2组患者术后3wk时干眼症发生率最低(15%),且术后2wk时,2组患者干眼症发生率明显高于1组(52% vs 24%,P<0.05)。

结论:斜视术后SⅠt无明显变化,手术对泪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BUT方面,累及肌肉条数少者泪膜受影响相对小,恢复快,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干眼症发生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脂质层厚度条件下泪膜稳定性的差异。方法:纳入2020-06/2021-12于我院就诊的干眼患者194例384眼,应用角膜地形图仪行双眼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和脂质层厚度测量,分析不同脂质层厚度条件下双眼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根据脂质层厚度将纳入患者(384眼)分为脂质丰富组(49眼)、脂质平衡组(27眼)、脂质轻微缺乏组(266眼)、脂质显著缺乏组(42眼),四组泪河高度有差异(P=0.022),首次泪膜破裂时间无差异(P=0.322)。脂质层厚度分级与泪河高度呈正相关(rs=0.143,P=0.006),与首次泪膜破裂时间无相关性(rs=-0.090,P=0.083);泪河高度与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也无相关性(rs=0.038,P=0.460)。结论:泪膜脂质层厚度不同的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何阳 《眼科》2004,13(4):230-232
目的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患者多有干眼症状 ,导致这些变化的机制并不很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和探讨LASIK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oria2自动板层刀 ,鹰视准分子激光仪 ,对 6 5例 (130只眼 )近视患者行LASIK ,男 34例 (6 8只眼 ) ,女 31例 (6 2只眼 ) ,年龄 18~ 4 2岁 ,观察术前、术后 1天、1周、1个月的干眼症状 ,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Ⅰ )及泪膜破裂时间 (BUT)变化结果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 16 9%患者 (2 2 /96 )有干眼症状 ,术后 1天、1周和 1个月分别是 94 6 % (12 3/12 0 ) ;80 % (10 4 /130 ) ;5 8 4 % (76 /12 3)的患者有干眼症状明显加重 ,1个月接近术前水平 ;术后 1天泪液分泌量增多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 1周泪液分泌量减少 ,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 1个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无明显减少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 1天、1周、1个月和BUT均较术前缩短 (P <0 0 5 )。结论 :LASIK对泪膜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术后常导致干眼症状的发生 ,其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术前行泪液分泌 (Schirmer试验Ⅰ )、泪膜破裂试验BUT等检查排除干眼症状 ,术后使用人工泪液对LASIK患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