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卵巢功能减退而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证候群。肾虚为此病的根本病因,补肾填精为治疗的根本大法。作者从中医学“肾-精-天癸”理论出发,围绕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3种证型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相关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四逆散合二仙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口服四逆散合二仙汤加味,对照组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克龄蒙)和坤泰胶囊.连用21 d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24例,无效6例,总...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期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 a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 a。围绝经期的妇女约1/3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称围绝经期综合征[1]。由于此期是中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自拟补肾平肝安神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57例的临床观察,分析补肾平肝安神汤治疗本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4年12月—2016年8月符合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114例,采用补肾平肝安神汤治疗57例,与坤宝丸治疗的57例进行对比,均治疗1个疗程30 d后,观察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结果的变化,以及2组间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77.1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FSH、L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E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FS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组间LH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自拟补肾平肝安神汤可交通心肾,滋阴益肾,清心平肝,宁心除烦,效果明显优于坤宝丸,无副作用,临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顺袋泡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根据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静顺袋泡茶治疗组103例,更年安对照组52例,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作症候积分、忧郁量表SDS积分和性激素(E2、FSH、LH)比较。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根据症状积分、性激素等检查,治疗组总有效率89.32%,对照组总有效率79.76%(P<0.05)。结论:静顺袋泡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能改善心理学指标与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综合症候群,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5-2009年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概述和分析,总结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用方用药频度,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除中药外,针灸和心理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足穴推拿疗法和足浴疗法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规范的治疗标准将是中医界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认识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清  许润三 《中医杂志》2006,47(2):151-152
女性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是机体功能减退,细胞凋亡老化的一个生理过程。这种生理的变化在某些女性可以反映于外而出现的某些症状。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此类症状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据调查,我国60%~75%的妇女在围绝经期可出现症状。其中相当部分患者症状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且以脑力劳动的妇女及绝经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认为,其症状主要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及雌激素不足所引起,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性腺甾体激素和多种神经多肽及神经递质之间复杂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植物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与精神心理症状的出现。目前临床常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虽然疗效肯定但由于此疗法有诸多的禁忌症及能增加围绝经期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现据近些年的文献资料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概况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中药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健脾口服方,并与更年康相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评分,同时放免测定了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含量。结果:①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各主要症状,痊愈率为28.57%,总有效率达91.42%,较更年康疗效显著(P〈0.05);缓解胸闷心悸、烦燥易怒、倦怠乏力、浮肿症状显著优于更年康对照组(P〈0.05或P〈0.01)。②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升高50岁以下患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可靠,并对尚未完全衰退的卵巢功能有促进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微  曲秀芬  隋晓东  高扬 《四川中医》2012,(12):143-146
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年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了解目前中医对该病治疗的进展,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从接近绝经到绝经一年期间 ,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一年 ,历时约 4年 ,由于性激素减少、卵巢功能渐进性减退所致的一系列症状〔1〕。表现为 :月经紊乱、失眠、易怒焦虑、潮热及生殖器、心血管、骨骼、皮肤毛发等变化。眼部多出现眼胀、灼热、酸困、干涩痒痛、视物疲劳、视力波动等。 1996年以前 ,我们对就诊于眼科的这类患者用口服谷维素联合人工泪液、珍珠明目滴眼液点眼治疗 ,症状控制不好。自 1997年至 2 0 0 2年 ,根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改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本病 ,取得明显效果 ,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症状繁多,浮肿为其常见症状之一,有的还比较严重,因其病因病机较为特殊,故治疗上也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浮肿有所不同。笔者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笪红英 《河北中医》2005,27(2):110-110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的改变从而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组综合征。属于中医学断经前后诸证、脏躁、郁证等范畴。常见有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忧郁健忘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综合征述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52-1553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病之一,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退行性改变,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失眠、月经紊乱、生殖泌尿道萎缩及精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严重困扰中老年如注健康的发病率极高的常见病,西医局限于激素替代治疗,中医药在整体现的指导下辨治本病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现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Perio Syndrome,PPS)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目前临床常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来缓解PPS,虽然疗效肯定但由于此疗法有诸多的禁忌,如能增加围绝经期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中医治疗本病时多采用辨证论治、专方专治等方式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且远期疗效较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现据近些年的文献资料对PPS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经断前后诸证"范畴,目前,中医治疗此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关于病因病机的论述意见庞杂,百家争鸣,故笔者将近年对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常欣  董娟 《光明中医》2012,27(2):357-35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精不足的围绝经期中,阴虚质和肝郁质之人,更易外因引发内因.体质具有可调性,应用中医药护理的优势,通过变更饮食起居等环境因素调节体质,改善体质的偏颇,是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女性的工作及生活.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对调理冲任、平衡阴阳、有效控制病情等中医药的治疗优势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