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军 《中医研究》2011,24(12):24-27
目的:观察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防治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11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非干预组60例,对干预组进行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干预。非干预组只应用西药治疗(包括调脂、降糖、降压、控制体质量),观察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血压、血糖、血脂、身体质量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门诊及住院费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方面控制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的血压、血糖、血脂、身体质量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门诊及住院费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方面控制明显优于非干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将有可能在代谢综合征的防治过程中发挥其潜在的优势,起到预防、保健的积极作用,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可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干预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集11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干预组58例和非干预组60例,对干预组进行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干预。非干预组只应用西药治疗,观察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血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控制的差异。结果:在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干预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非干预组。结论: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干预治疗代谢综合征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着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MS)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与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MS的中心环节是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其主要组成成分为肥胖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T2DM)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随着全球肥胖症患者日益增加,上述疾病呈集结状态发病现象不断增多,患病率逐年上升。MS作为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已越来越被关注。患者心血管病事件的患病率及死亡风险约为非MS者的2~3倍;有MS的非糖尿病者中发生T2DM的危险约为无MS的非糖尿病者的5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型健脾疗法防治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患者39例,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渐次按照缓冲期、极低热量期、恢复期3个阶段实施健脾疗法。结果:所有患者依从性良好,顺利完成1个月的调理,体重、BMI、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疗效指标均向好的方向转化(P均<0.05),未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结论:新型健脾疗法是值得期待的、整体干预代谢综合征的调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司福全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07-1108
概述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分析,以及其辨证要点、预防治疗的认识,提示中医药对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强调中医药应积极参与对本病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仝小林  张志远 《中医杂志》2002,43(9):708-709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包括了一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症候群:中心性肥胖、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或 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血脂紊乱、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高粘状态、高凝状态、脂肪肝、骨质疏松以及过早动脉硬化和(或)冠心病、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等。1999年WHO对MS的定义提出建议,即IGT或2型糖尿病和(或)IR,并伴有2种以上下列表现: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中心性肥胖、微量白蛋白尿。可以看出,这个定义是以ICT、IR、2型糖尿病为核心。MS是一个古老的疾病,但现代医学真正认识它是从1988年Reaven提出“X综合征”这一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开始。迄今为止,中医对MS尚缺乏  相似文献   

7.
从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等方面,对近几年有关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做一系统回顾。参考文献23篇。  相似文献   

8.
老年代谢综合征中医临床辨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代谢综合征病因责之于年老体弱、肾精亏虚,缺乏运动、饮食不节,忧思郁怒、情志失调,肥胖之质、禀赋薄弱;病理机制乃肝肾阴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老年代谢综合征临诊时多表现为机体某一方面或心脑靶器官损害为主,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分如下证型治疗:(1)阴虚血瘀证(“靶器官损害”为主);(2)湿浊瘀滞证(“以高尿酸血症,肾功不全“为主);(3)痰浊内阻证(“高脂血痘、肥胖”为主);(4)气阴两虚证(“糖尿病、微量蛋白尿”为主)。(5)肝阳上亢证(“高血压”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思路与方法。方法:从代谢综合征临床流调过程中的"诊断标准选择"、"证候指标确定"、"信息采集控制"、"辨证数据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论: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代谢综合征调查表,结合中医特点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在保留中医原貌的前提下较为客观的分析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及分布规律,是目前一套较为适宜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与治疗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中医病因认识   根据长期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可以从禀赋、饮食、情志、劳伤等方面认识代谢综合征(MS)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代谢方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予代谢方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三酰甘油、餐后2 h胰岛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方能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腰围,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论治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梁晓春 《环球中医药》2011,4(2):157-160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报道了中医论治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包括健运脾胃、疏肝理气、益肾的中医治法,同时重视活血化瘀、祛湿化痰法,组方可加用药理研究证实具有减肥降脂、降压、降糖等作用的中药.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有优势,并具有改善各代谢组分及异常的血液流变状态的作用.本文就近10年的相关临床报道进...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近年来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DM)、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常同时出现于同一个体,1988年Reaven首先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将上述多种表现与胰岛素抵抗(IR)联系在一起,认为其发病基础为IR。1995年Stem提出共同土壤学说,认为IR是滋生上述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通过西医、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及其异同,明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提出预防八法、综合治疗三大原则及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如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合并出现为特点,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自1923年Kylin博士提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综合征与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曾在“中国人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特征”研讨会上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中国城市人口巾每8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有代谢综合征。而美国有报告每4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有代谢综合征,对这样一种全球性的疾病似尚未能引起我国广大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旨在呼吁对代谢综合征应当提高认识,并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对防治这一被称为“死亡四重奏”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高发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68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得临床信息进行归类,辨证后得出中医证候,分析和探讨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相关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有5个主要中医证候,气阴两虚证200例,痰湿阻遏证190例,阴虚热盛证132例,痰瘀互结证104例,阴阳两虚证57例。结论:代谢综合征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其次是痰湿阻遏证、阴虚热盛证、痰瘀互结证、阴阳两虚证;其病情发展演变规律顺序为痰湿阻遏证,痰瘀互结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血脂与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最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调谢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镇星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94-1295
目的:观察调谢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口服调谢胶囊,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血糖、血压、血脂、肝功能、体重指数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远期疗效等。结果:临床治愈分别为57.69%和53.85%,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96.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调节血脂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调谢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疗效确切显著,安全性良好,远期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19.
周英 《中医药导报》2012,18(8):29-31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5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味对于治疗肝郁脾虚型代谢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9年3月至2001年6月间,我科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40例,并与单纯用更年安治疗的20例做了临床对照观察,疗效显著。 1 一般资料 共治疗60例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妇女,年龄40~55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月经改变伴生殖器官变化15例,月经改变伴心血管症状42例,月经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