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医院病历资料收集女性SUI患者60例。观察组30例予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30例仅接受盆底肌训练。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CI-Q-SF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老年女性SUI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深刺八髎穴配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深刺八髎穴配合艾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及尿失禁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深刺八髎穴配合艾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配合艾灸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配合艾灸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急迫性尿失禁及不稳定膀胱的发生率、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不稳定膀胱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QO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论治配合艾灸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艾灸辅佐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19日—2017年5月19日期间本院压力性尿失禁20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进行艾灸辅佐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临床疗效、盆底肌肉收缩力及ICI-Q-SF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I类肌力4~5级率、II类肌力4~5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7、15次盆底肌肉收缩力和ICI-Q-SF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艾灸辅佐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盆底肌肉收缩力及尿失禁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盆底肌功能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B组采用艾灸关元穴,C组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评价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盆底肌肌力的变化,评价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同时随访6个月后3组患者ICI-Q-SF评分、盆底肌肌力、临床疗效,观察盆底肌功能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ICI-Q-SF评分、盆底肌肌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ICI-Q-SF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盆底肌肌力均有所提高,并且C组效果明显高于A、B组(P0.05),6个月后随访ICI-Q-SF评分、盆底肌肌力、临床疗效C组效果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艾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指标和尿流动力学检测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及最大尿流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缩短建立反射性排尿时间,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艾灸气海、关元穴治疗帕金森病排尿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1例帕金森病排尿障碍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气海、关元穴艾灸.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日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失禁次数、每次排尿量,以及提高尿失禁等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气海、关元穴治疗帕金森病排尿障碍有效、安全、简便,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郭鹏  任亚锋 《河南中医》2020,40(2):283-286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静脉滴注药物、口服药物等,同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漏尿量均明显减少(P<0.05),且试验组漏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日排尿频率明显减少(P<0.05),且试验组日排尿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且试验组尿失禁减轻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4.0%,试验组有效率为91.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可以减少漏尿量,降低排尿频率,改善尿失禁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灸气海、关元、三阴交治疗,对照组采用灸盒艾灸治疗。治疗4星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失禁治疗分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失禁治疗分级和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失禁治疗分级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能降低脑卒中患者尿失禁治疗分级,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艾灸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艾灸加针刺及护理的治疗方法。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56例,占93.3%,显效4例,占6.7%,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艾灸加针刺等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确切明显。  相似文献   

11.
孙海东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204-220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为7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益气补肾汤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艾灸治疗,观察组49例用艾灸及益气补肾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VMCC、PMUC、PMU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频率及尿垫试验漏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结合益气补肾方能增强盆底肌力,提高尿动力学指标,减少尿失禁频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生化汤合补中益气汤配合艾灸及盆底肌锻炼治疗早期产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产褥期产后尿失禁患者71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服用中药生化汤合补中益气汤,配合艾灸和进行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采用盆底肌训练方法.观察两组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8.6%(P<0.0...  相似文献   

14.
张鼎  安军明  王夏  杨璇  安琪 《河南中医》2019,39(1):117-121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单纯压力性尿失禁严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在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就诊的女性轻中度单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艾灸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两组第0周为筛选期,第1周至第8周为治疗期,第9周到第12周均为随访期,以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的减少值、严重指数、平均24 h漏尿程度为主要结局指标,以患者主观疗效评价、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的变化值、ICIQ-SF量表评分为次要结局指标,观察两组各评价时点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的减少值、严重指数、平均24 h漏尿程度、1 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起效快,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对于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不愿接受针刺的患者,艾灸疗法配合盆底肌训练是一项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针、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艾灸组和腹针联合艾灸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艾灸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关元穴治疗,腹针联合艾灸组在艾灸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针刺中脘、下脘、关元、气海、气穴),3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12周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72 h尿失禁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于治疗1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腹针联合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和艾灸组的81.7%(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12周后艾灸组和腹针联合艾灸组ICI-Q-SF评分、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8、12周后腹针联合艾灸组、艾灸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腹针联合艾灸组I-QOL评分明显低于同期艾灸组(P<0.05);治疗12周后腹针联合艾灸组ICI-Q-SF评分明显低于艾灸组(P<0.05).治疗第8、12周时3组患者72 h尿失禁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腹针联合艾灸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同期其他2组(P<0.05);治疗12周时艾灸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盆底肌训练基础上加用腹针、艾灸治疗可明显改善女性SUI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漏尿次数及漏尿量,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盆底肌训练和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服缩泉丸配合艾灸法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小儿遗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口服缩泉丸配合艾灸疗法,对照组58例采用单纯口服缩泉丸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缩泉丸配合艾灸法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卓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自拟益气补肾汤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轻中度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自拟益气补肾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的总排尿量、失禁频率、尿垫试验尿漏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评分、盆底肌力及尿动力学参数均明显改善(P均0.05),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中的总分及社会障碍、心理影响和行为限制3个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艾灸联合自拟益气补肾汤治疗轻中度女性SUI患者疗效确定,能够有效恢复膀胱的制约功能,减少失禁频率及漏尿量,改善盆底肌力及尿动力学,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运用针刺配合艾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淋方加艾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索利那新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清淋方加艾灸辅助治疗,治疗14 d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前列腺生活质量指数评分(BPHQOL)。结果 2组治疗后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I-PSS评分和BPH-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淋方加艾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可有效降低膀胱痉挛程度,缩短痉挛持续时间,改善日常生活质量,避免急迫性尿失禁发生,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隔物艾灸对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肇悦  王伟华  高春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33-133,8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灸关元等穴对中风病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1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和隔物艾灸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0例接受中风病的常规治疗(针刺及常规药物治疗),隔物艾灸组31例患者接受中风病的常规治疗外加灸关元等穴,观察排尿频率、膀胱最大容量。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排尿频率比较,有效率相当,愈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隔物艾灸疗法可以提高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