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小肠瘘的外科处理及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肠瘘是腹部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可引起严重感染和营养不良,病死率高 。小肠瘘不仅降低了患者的存活率、生活质量,且治疗繁琐,周期漫长,费用昂贵,患者的生理、心理都倍受打击。小肠瘘的治疗依然是外科领域的关注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腹部术后肠瘘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手术后肠瘘占所有肠瘘的75%~85%,也可由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肿瘤等引起。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其病死率为40%~60%。近来由于TPN、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的使用以及恰当时机的手术干预,肠外瘘的治愈率不断提高,病死率降至15%左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8例,女2例;年龄31~82岁,平均65.4岁。所有患者中突发性腹或腰背部疼痛20例,血压下降和(或)休克11例,发病前有明确腹主动脉瘤病史7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CTA或手术探查确诊。1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1例行腔内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20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20%,死亡原因为循环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存活的16例患者恢复顺利。结论手术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有效,早期诊断,急诊外科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肠瘘患者42例,其中40例(95.2%)发生于胃肠手术之后,肠瘘的位置:5例胃肠吻合口瘘,7例结肠瘘,14例回肠瘘,8例十二指肠瘘和8例空肠瘘。高流量瘘(〉500 ml/d)有20例(47.6%),低流量瘘(〈500 ml/d)22例(52.4%)。保守治疗17例,行确定性手术治疗25例(其中在发现肠瘘2周左右即行早期确定性手术10例;发现肠瘘3月左右再行确定性手术15例)。结果本组行保守治疗17例中,治愈12例(70.6%),自动出院4例,死亡1例;行手术治疗25例中,治愈21例(84%),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两组治愈率及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现肠瘘2周左右即行早期确定性手术10例患者,4例(40%)再次发生肠瘘;发现瘘之后3个月再行手术的15例患者,2例(13.3%)再次发生肠瘘,两组手术后再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2)。本组患者自发现肠瘘之日起,行保守治疗者平均住院(198.5±35.6)d;行手术治疗者平均住院(122.4±45.2)d。手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在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早期行确定性手术的患者,平均住院(88.5±25.1)d,晚期行确定性手术的患者平均住院(168.5±65.9)d,早期手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晚期行确定性手术的患者(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肠瘘患者行早期确定性手术是可行,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获得较好地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治疗的24例肠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手术治愈7例,非手术治愈12例,死亡5例。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可以避免或减少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的。肠瘘可通过手术方式治愈,部分病人经积极保守治疗亦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8.
9.
胃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在40例肠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技术在肠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1993年10月-2003年10月40例肠瘘患者的治疗经验,尤其是胃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在肠瘘治疗中的作用。结果40例肠瘘患者,均与腹部手术有关,其中高位肠瘘17例:共手术4例(23%),2例痊愈(50%),2例失败(50%);非手术治疗13例,成功12例(92%),死亡1例。低位肠瘘23例:其中4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获愈,19例保守治疗18例成功。1例死亡。总的非手术成功率为75%。结论合理的TPN支持前提下,大多数肠外瘘可非手术治疗痊愈。个别早期高流量瘘或有弥漫性腹膜炎者需及时手术修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放射治疗(放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部分得到广泛应用,慢性放射性肠炎的病例也随之增多,其中部分患者在此基础上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放射性肠瘘,最常发生的部位是乙状结肠和直肠,末端回肠和小肠较少受侵。一旦患者在放射性肠炎的基础上发生放射性肠瘘,它的治疗非常 相似文献
11.
腰椎峡部不连伴滑脱手术治疗26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从1990年7月~1996年10月,应用Stefee方法和一种新的脊柱滑脱复位固定器械治疗脊椎滑脱26例,经临床观察和随访,治疗效果满意。该器械由4枚椎弓根钉、2根纵向连杆和2块横向连接板组成,经后路椎弓根行短节段复位固定,固定范围限制在两椎体之间,固定的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作者认为:该器械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固定牢固和手术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24例隆凸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1980-1994年24例隆凸,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病人手术治疗经验,方法,行气管、主支气管袖状切除对端合术17例,隆凸切除重建术6例,气管纵行开窗刮除肿瘤减压术1例。结论:隆凸及气管手术比较复杂,手术难度大,但严和掌握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术式及麻醉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24例距骨严重骨折脱位行手术治疗,按Gillgust分类法,24例中Ⅲ°19例,Ⅱ°5例骨折伴踝部复合伤。1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例距下关节融合,3例胫距和距踉两关节融合术。随诊3—25年,疗效优良率为79.2%。认为尽早复位和适当的内固定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膀胱阴道瘘手术治疗(附17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报道膀胱阴道瘘手术治疗效果。作对17例病例分别采用经阴道、耻骨上经膀胱、膀胱阴道联合途径进行手术修复。随访1~2年。17例患全部治愈。认为不同的膀胱阴道瘘类型应采用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对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至今收治的24例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变特点、治疗方式和疗效。重点讨论颈动脉支架和转流管的应用指征和注意事项。结果24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支架成形术,13例行转流管下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30d内无死亡、致残性中风及缺血性神经损害。结论对手术高危患者,选择性应用支架成形术和颈动脉转流管.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附4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报告外科治疗肺转移瘤40例,其中肉瘤肺转移13例,癌肺转移27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3、5、7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5%、38.9%、28.6%、16.6%和7.6%。肉瘤和癌肺转移瘤切除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和31.3%。作者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讨论。主张对肺转移瘤不论是孤立性或单侧多发性,还是双侧肺转移瘤均应积极争取外科治疗。在临床上估计可以切除且及早切除肺转移瘤可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时,就不必去考虑转移瘤的倍增时间(TDT)和无瘤间期(DFI)。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先天性肢体动静脉瘘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不同术式对先天性肢体动静脉瘘的疗效。方法:对76例先天性肢体支动静脉瘘病人分别采用下列4种手术方法:①瘘管结扎和病变切除;②瘘管结扎、病变切除和血流重建;③分期分段瘘管结扎;④介入栓塞术。结果:除8例失访外,其余68例平均随访6.8年。疗效良好者34例,占44.7%;好转21例,占27.6%。总有效率达72.3%。结论:术前选择性动脉造影可对诊断和手术方案制订提供可靠依据,瘘管结扎和病变切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非主干营养动脉病变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D2根治术后胃肠道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以提高对胃肠道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2004年6月~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治疗的20例胃癌D2根治术后胃肠道瘘患者(12例为外院转诊)再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胃肠吻合口瘘、5例胃小弯侧闭合口瘘、5例食道胃吻合口瘘。结果 18例患者再手术行瘘口修补、充分腹腔引流、胃造瘘、早期空肠造瘘管营养,术后平均22(7~52)d治愈,2例患者因再手术时间延误,引起严重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6 d、8 d死亡。结论胃癌D2根治术后出现胃肠道瘘后积极、正确手术治疗能降低死亡率,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8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红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8,12(2):147-148
目的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胸骨后甲状腺肿86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颈低领式切口83例,颈部切口+胸骨部分劈开3例。结果均获治愈,术后声嘶4例,除1例为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所致外,余3例在术后1月内恢复;发生一过性手足抽搐3例,均在2月内恢复。86例均获随访,平均13(6-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经颈部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适合绝大多数患者,术前CT扫描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