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2009年11月-2011年9月我院46例重症肺炎患者、40例轻症肺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其他项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PCT重症肺炎组(17.34±12.32)ng/ml,轻症肺炎组(9.34±3.34)ng/ml、对照组(0.23±0.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PCT为(19.34±8.85)ng/ml,病毒性肺炎组(6.43±0.32)ng/ml、支原体肺炎组(5.34±0.16)ng/ml、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组其他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虽高于对照组,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如PCT,而且PCT不受非感染因素的影响,能反映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成为区分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指标。结论血清PCT对重症肺炎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 CRP)和降钙素原( PCT) 水平对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4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后第1、3、5天分别进行CRP、PCT和WBC检测,同时根据预后将4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2例患者死亡12例,存活30例.死亡组第3、第5天CRP[(121±25)、(140±34) mg/L]明显高于存活组CRP[(88±35)、(53±24)mg/L],P<0.05.死亡组第3天、第5天PCT[(28.4± 5.5)、(39.6± 6.2)μg/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CT[(8.4±3.8)、(5.3±4.2)μg/L],P<0.05.在存活组中随着病情的好转,PCT及CRP明显下降,而WBC下降不明显,在死亡组中随着病情的恶化,PCT及CRP明显升高,而WBC升高不明显.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PCT和CRP水平变化趋势有助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重症组)、40例非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非重症组)、4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降钙素原、超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体温,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5.69±7.38)ng/ mL 与非重症组(0.76±0.65)ng/ mL 及健康组(0.13±0.12)ng/ m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组的超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体温与非重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与老年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血清降钙素原可较好地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检测的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期间,随机收取的5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治疗的50例轻型肺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例如白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等。结果:经比较重症肺炎组与轻型肺炎组发现,重症组血清降钙素原上升的幅度较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与其它炎症指标相比,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降钙素原能够为病人的早期诊断以及准确评价等方面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断中C-反应蛋白(CRP)同血清降钙素原(RCT)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中选取6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行健康检查婴幼儿60例为对照组,两组婴幼儿均行CRP及RCT检测,同时行外周白细胞(WBC)检测,观察两组婴幼儿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PCT、CRP及WB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T及CRP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WBC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断中,CRP及RCT为重要指标,两种检测均具有较高阳性检出率,能为早期诊治提供重要参考,因此CRP联合RCT检测,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估。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儿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测量患儿的血浆CR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水平,对比两组CRP及PCT水平差异,根据疗效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治愈组和未治愈组,对比两组患儿的CRP、PCT水平差异,根据存活患儿的疗效情况绘制ROC曲线。结果观察组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患儿的CRP、PCT水平显著低于未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验指标对病情预后评估的ROC曲线分析显示,CRP联合PCT检测的ROC下面积要显著高于CRP、PCT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是评估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所有患儿常规对症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而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上机24 h后P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上机后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上机24 h后PCT与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 采用小潮气量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不仅可以促进患儿体征的消失,还有助于调节患儿的血气分析水平,抑制血清PCT,下调血清CRP水平,临床治疗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重症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诊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8例,对患者进行长达28 d的观察,根据患者的最终治疗结果 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46例,死亡组42例,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PCT、hs-CRP以及IL-6进行检测,并比较其水平差异.结果 存活组患者的PCT值逐渐下降,死亡组患者的PCT值逐渐上升,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的PCT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的hs-CRP呈逐渐下降趋势,死亡组患者的hs-CRP值呈逐渐上升趋势,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的hs-CRP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的IL-6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死亡组患者的IL-6值呈逐渐上升趋势,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的IL-6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其自身的PCT、hs-CRP以及IL-6的成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可将其应用到重症肺炎的诊疗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乳酸在重症肺炎中的变化,以及三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2011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9例。患者分别在入院后的第1、4、7天及好转后转出或死亡前检测血清CRP、PCT和乳酸水平,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两个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CT,化学分析法检测乳酸,进而比较分析存活和死亡组患者血清CRP、PCT和乳酸改变情况。结果存活组中,伴随病程的进展,在第4和第7天及转出前,患者血清CRP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或降低到正常水平,与第1天相比,第4和第7天及转出前三者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样PCT值、乳酸水平降低,P<0.01。在死亡组中,患者血清CRP始终保持升高水平,在第4和7天及转出前均保持较高数值,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PCT浓度也增高,乳酸水平同PCT和CRP水平,P<0.01。结论伴随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进展,血清CRP、PCT及乳酸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在判断重症肺炎预后中血清CRP、PCT及乳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动态监测三者数值变化有助于判断重症肺炎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评价,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晖 《右江医学》2011,39(5):561-563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中的变化。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肺炎的120例小儿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分别简称细菌组、支原体组和病毒组),每组40例,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细菌组与支原体组、病毒组血清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组与支原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细菌组CRP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在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威  易佳 《中国现代医生》2014,(2):24-25,29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而对照组加用纤溶酶,治疗2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CRP水平及NIHS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可以显著降低AIS患者血清CRP浓度,显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作为治疗组,随机抽取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期间常规治疗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与之比较,并对两组中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低温组和对照组的颅内压、血糖、心率和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两组颅内压,控制伤后早期高血糖,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ESR、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分别进行早期及恢复期血清CRP、ESR、WBC水平测定。结果:118例患儿中,93.2%的患儿CRP升高,63.6%的患儿WBC升高,52.5%的患儿ESR升高。恢复期CRP、WBC下降,CRP下降幅度最大。结论:血清CRP及WBC检测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检测CRP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CRP,C-reactive protein)用于评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预后的价值。方法:60例均为≥18岁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住ICU的当天定义为D0,随后的每天定义为D1、D2、……D7。每天监测血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计算SOFA评分。计算D1、D2、……D7的CRP值与D0的CRP值之比,定义为C-反应蛋白比率(CRP-ratio),计算每日的C-反应蛋白值与前一天的C-反应蛋白值的变化值,称之为△CRP,用△CRP除以前一天的C-反应蛋白值,定义为C-反应蛋白变化率(CRP-rate)。依据出院时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上述指标变化,在各组中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D3的CRP-ratio>0.55是疗效不佳,预后较差的一个标志(敏感性0.82;特异性0.54),与此点的PCT及SOFA评分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CRP-rate≥0.25是治疗有效,预后良好的标志(敏感性0.81;特异性0.82)。结论:早期动态监测血CRP-rate能够评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预后,计算CRP-ratio可以早在抗感染治疗后的第三天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较PCT及SOFA评分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谢晓东  庞礴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501-1503,1507
目的:探讨泰能联合纤维支气管镜(BAL)灌洗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BAL灌洗治疗,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数(WBC)及中性粒细胞(NEUT)比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CD8+,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WBC、PCT、NEUT比率、外周血CD3+、CD4+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能联合BAL治疗可以明显提高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改善重症肺炎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指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CAP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定80例正常健康者、80例CAP患者血清PCT、CRP水平,血清PCT采用Brahms快速半定量法(PCT-Q)测定,血清CRP采用自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结果 CAP组血清PCT、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CT、CRP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6.3%和83.8%,二者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特异性为97.5%,显著高于CRP的特异性(83.8%),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PCT、CRP的测定对CAP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特别是PCT水平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和鉴别CAP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灌洗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灌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中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观察灌洗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 h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变化;比较2组患者咳嗽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1周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6 h呼吸频率、心率、血气PaO2及PaCO2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1周后复查PCT、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患者咳嗽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灌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65.2%,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满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上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及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8例,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与红霉素组,每组54例。回顾性分析108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阿奇霉素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红霉素组给予红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108例患儿均有发热和咳嗽症状,发热多表现为38.3℃~39.0℃,热型多为不规则热(32.41%)和稽留热(40.74%),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66.67%)。X线检查支气管肺炎4例(3.70%),间质性肺炎4例(3.70%),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似大叶性肺炎改变88例(81.48%),合并肺不张12例(11.11%)。MP-Ig M抗体阳性39例(36.11%)。阿奇霉素组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90.74%;红霉素组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治疗有效率为75.93%。阿奇霉素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红霉素组(P〈0.05)。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和咳嗽,X线检查是本病重要诊断依据。与红霉素序贯疗法相比,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