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静  肖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16-1317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清热解毒化瘀方(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椿皮、红藤、丹参、郁金、香附、乳香、没药等)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结果:有效率为96.6%,治愈率73%。结论:清热解毒化瘀法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曾晓丽  刘安平 《西部医学》2007,19(5):890-891
目的观察口服西药配合中药外敷下腹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80例。组予口服氧氟沙星400 mg,2次/d,同时加服甲硝唑400mg,3次/d,12日为1个疗程;组在口服上述西药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下腹部,每晚1次,12日为1个疗程,两组均在1个疗程结束后停药5天,再继续新疗程(月经期停用)。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组、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0%和30.0%。组疗效显著优于组(P<0.01)。两组用药期间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口服西药配合中药外敷下腹部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5.
1994年1月-1996年5月,我们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灌肠及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燕 《中原医刊》2006,33(10):63-64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笔者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理论,运用中草药现代药理,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和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由急性炎症未能彻底治疗或身体虚弱、病程迁延所致。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及腰骶部痠痛,常在劳累后加重,带下色白或黄量多,经量增多,精神抑郁,月经不调,甚至不孕。盆腔检查可发现一侧或双侧附件部位增厚、压痛或有包块。近几年来,笔者以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其中20~30岁10例,30~40岁12例,40~50岁6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1]中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把120例患者随机列入三组,观察组使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对照 A,B 组则分别单用盆腔炎治疗仪与盆腔炎二号方灌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效率为93.33%,对照 A 组的有效率为56.67%,对照 B 组则为50.00%,观察组与对照 A,B 两组的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3种方法作用于一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应用中药3种方法治疗(中药内服、外敷、保留灌肠)。对照组60例用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中药“三法一体”可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按照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选择门诊病例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1例),对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治愈率60.4%,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治愈12例,治愈率38.7%,总有效率87.1%,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西药抗炎治疗,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服金刚藤胶囊联合外敷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予金刚藤胶囊口服联合中药外敷下腹部;对照组45例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加用甲硝唑片口服,停药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42例,无效8例,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36例,无效9例,有效率8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外敷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贾萍 《中外健康文摘》2007,4(7):277-278
2006年11月-2007年5月,笔者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门诊进修期间临床观察,中药内服与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导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盆腔炎反复发作是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迁延不愈的一种表现.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系统的炎症疾患,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盆腔腹膜炎的各种组合形式[1],常常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炎症本身并不是只单独局限于某个盆腔器官,常同时累及多个盆腔器官部位.盆腔炎反复发作是临床最常见的问题,相当多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无急性盆腔炎的病史,而往往直接表现为慢性盆腔炎,这些患者常有流产、宫腔内不洁操作,或经期、产褥期性交史[2].由于盆腔炎多表现输卵管炎,炎症可造成输卵管管壁解剖组织结构破坏,进而盆腔器官组织粘连变硬,机体防御机能减退,可再次导致机体感染而盆腔炎反复发作,其复发率约为25%.  相似文献   

14.
妇炎散外敷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 1 997~ 2 0 0 1年应用妇炎散外敷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5 8例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本组 5 8例慢性盆腔炎中 ,2 8例敷药、灌肠二个疗程 ,3 0例敷药、灌肠三个疗程 ,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B超揭示盆腔积液消失 ,炎性包块消失或缩小 ,临床有效率 94 8%。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文对象为 1 997~ 2 0 0 1年来我科住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 5 8例 ,其中 2 4例为盆腔积液 ,2 0例为炎性包块 ,1 4例为炎性包块伴盆腔积液。年龄最小的为 2 0岁 ,最大的为 46岁 ,平均年龄为 3 3岁。2 治疗及护理方法2 1 中药灌肠方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3种方法作用于一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应用中药3种方法治疗(中药内服、外敷、保留灌肠),对照组60例用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中药“三法一体”可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观察中药保留灌肠与中药外敷对于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为灌肠组和外敷组各40例,配合中药内服,各治疗1个疗程,统计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灌肠组疗效优于中药外敷组(P〈0.05),中药灌肠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明显较中药外敷组短(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外敷组,、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针灸加中药热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来自我院妇产科门诊病例.根据病史、症状、妇科、实验室及B超检查,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小剂量硝酸甘油缓慢滴注使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脉注射液具有调节血压、强心,改善微循环作用,起到了补益肺气、解除支气管痉挛疗效;丹红注射液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和通脉舒络,增强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红花功效主要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诸药合用有效地扩张了冠状动脉,降低了血液粘稠度,增加了肾脏供血,减轻了水肿,减少了血容量,改善了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44例和对照组144例,均采用抗生素及中药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进灌肠方法同时予以药渣外敷下腹部。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91.7%比55.6%,P<0.05);观察组肛门疼痛不适、腹胀率(5.6%、16.7%)低于对照组(87.5%、63.9%)(均P<0.05);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4h者,观察组(77.8%)明显多于对照组(13.9%)(P<0.05)。结论简易中药灌肠与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患者易接受,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本人在2004-01~2004-12收治了36例盆腔炎患者,多数患者虽经治疗但效果不佳.中药外敷内服对盆腔炎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