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采用枸橼酸氯米芬、戊酸雌二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80)仅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组(n=80)予以枸橼酸氯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观察组的头痛、腹痛、恶心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可促进排卵,不良反应少,可显著提高受孕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枸橼酸氯米芬与戊酸雌二醇联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7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枸橼酸氯米芬与戊酸雌二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4%(79/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65/8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枸橼酸氯米芬与戊酸雌二醇联合应用能有效不孕症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米芬联合小剂量戊酸雌二醇片对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氯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受孕率、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FSH、LH水平及受孕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氯米芬相比,氯米芬联合小剂量戊酸雌二醇片治疗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可更明显提高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增大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受孕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促排卵验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辨治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9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观察组则加用促排卵验方内服。对比两组治疗的妊娠率;记录基础体温BBT及激素水平变化;于排卵期监测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及成熟卵泡个数。结果观察组的妊娠率高达68.9%,与对照组37.8%的妊娠率相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BBT改善优于对照组,其BBT正常率高达8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_2)、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其子宫内膜厚于对照组,优势卵泡直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成熟卵泡个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促排卵验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肯定,其能显著改善BBT,提高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的发育及卵子的成熟、排出,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隔药灸脐法与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隔药灸脐组(隔药灸脐法+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模拟剂)和对照组(隔模拟剂灸脐法+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各30例。一个疗程为1个月经周期,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宫颈黏液(Insler)评分、排卵率、妊娠率。结果:经3个疗程后,隔药灸脐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隔药灸脐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Insl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疗程后,隔药灸脐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脐法用于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要好于口服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能提高临床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中药对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1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枸橼酸氯米芬、阿司匹林和枸橼酸西地那非,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固宫助孕汤。比较2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A型内膜率高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阿司匹林、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中药利于改善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王薇 《中外医疗》2016,(23):172-174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方便收集2014年5月—2015年10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排卵期的卵泡内径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排卵率、妊娠率和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卵泡期的卵泡内径为(23.9±4.3)mm,子宫内膜厚度为(9.7±3.2)mm,比对照组的(22.5±4.1)mm、(7.1±3.2)mm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妊娠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6.0%、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72.0%(P<0.05)。结论对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药汤剂配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有调经、促排卵、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利于胚胎着床,提高妊娠率,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较好的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验证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筛选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按用药周期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和乙烯雌酚。对照组其主用叶酸片替换乙烯雌酚,用药方法和剂量同治疗组。期间采用双盲法治疗和观察。结果:治疗组448例患者,妊娠377例,妊娠率84.15%。与对照组(妊娠率39.85%)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流产率8.75%,略低于正常人群;双胎率(3.18%)稍高于正常人群;畸形率(0.57%)、死胎率(0.53%)与正常孕妇无差异性意义。结论:枸橼酸氯米芬联合小剂量雌激素诱发排卵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姿斌  马鲁杭  张红萍 《浙江医学》2018,40(2):182-183,185
目的探讨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不孕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淀粉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中性激素水平变化、排卵情况和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排卵率和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液中性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不孕症患者,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排卵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及对患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6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者,根据盲选原则均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每日剂量为50 mg,每日1次,连服5 d;联合组患者除了每日服用一次枸橼酸氯米芬片(用量:50 mg/d)之外,还辅以排卵汤治疗,每日l剂,早、晚各煎服1次。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排卵情况、β-HCG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排卵率(82.8%)明显比对照组排卵率(60.61%)要高;两组患者在3个月治疗期的β-HCG变化情况:联合组1~2周直至11~12周的β-HCG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周期妊娠率(26.2%)显著高于对照组周期妊娠率(11.3%),以上数据进行对比,明显是联合组更具优势(P0.05),具有对比研究价值。结论:排卵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可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同时还具有升高患者血清β-HCG水平的作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淑华  雷月戎 《中外医疗》2013,32(10):113-113,115
目的探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戊酸雌二醇联合克罗米芬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8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克罗米芬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戊酸雌二醇联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2.2%,两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次实验结果表明,戊酸雌二醇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米芬联合补肾助阳中药对诱导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生成厚度以及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接受氯米芬联合补肾助阳类中药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氯米芬治疗,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和受孕情况。结果:试验组排卵前优势卵泡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排卵前子宫内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且试验组总妊娠率和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补肾助阳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坤灵丸联合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选择坤灵丸配合氯米芬周期性治疗,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厚度,观察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平均8.65mm,排卵率80.22%,妊娠率51.0%。结论:坤灵丸配合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诱导排卵效果好,明显提高妊娠率。同时减轻西药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氯米芬(CC)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发育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75例原因不明性排卵障碍的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应用不同的药物分为氯米芬组(Ⅰ组),氯米芬 阿司匹林组(Ⅱ组),氯米芬 阿司匹林 补佳乐组(Ⅲ组),每组25例,同时选取25例因男方因素就诊,排卵正常的不孕妇女为对照组.观察三组病人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排卵后7 d子宫内膜厚度、孕酮(P)水平、PI、RI及临床妊娠率.结果:Ⅰ组病人HCG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所占比例和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I值、R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组和Ⅲ组病人HCG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所占比例、排卵后7 d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Ⅰ组,PI值和RI值低于Ⅰ组;Ⅲ组排卵后7 d P水平、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结论:戊酸雌二醇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氯米芬促排卵引起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运用补肾活血方与克罗米芬联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9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优势卵泡直径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仅优势卵泡直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为41.30%,对照组为21.74%;观察组流产率为8.70%,对照组为15.22%,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促排卵效果好,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佳,能促进妊娠,值得在临床被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100例PCOS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和观察组(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HCG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T细胞免疫应答、排卵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孕酮升高,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丙二醛、总氧化态、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白细胞介素-17(IL-17)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维生素C、维生素E、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升高(P<0.05)。 结论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HCG治疗PCOS,可有效改善其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有助于提高自然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2010年5月经门诊诊断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双相以及宫颈黏液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卵周期、妊娠例数以及排卵日平均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采用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妊娠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枸橼酸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及对患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和排卵率的影响。方法选取PCOS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HCG干预。比较两组AM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胰岛素抵抗程度、性激素、排卵指标、妊娠指标和安全有效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AMH、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不同程度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HBG、胰岛素分泌指数、孕酮、雌二醇不同程度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排卵率、妊娠率、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枸橼酸氯米芬联合HCG治疗PCOS,可降低患者血清AMH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毓麟珠方联合针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排卵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60 例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毓麟珠方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氯米芬+绒促性素(HCG)治疗;两组疗程: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总体效果,排卵率,妊娠率;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第3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周期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卵周期内,治疗组子宫最大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 型内膜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H、FSH、E2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H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毓麟珠方联合针刺可能从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排卵,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调整子宫内膜形态,降调节促黄体生成素等方面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氯米芬,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存在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排卵率88%、妊娠率64%;对照组治疗后排卵率86%、妊娠率68%,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个别患者存在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基本一致,但氯米芬使用后可能会使得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