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及常规心电图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能有效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改变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的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这20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输入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静脉血化验结果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静脉血化验,其结果经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化验结果比对照组患者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记录了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都比治疗组患者高,经比较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TC、LDL-C、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改善血脂,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给予正常的抗心绞痛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结果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7.6%和98.2%%,与对照组(71.9%和75%)相比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的时间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P<0.05),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在常规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 mg/次,每天3次,连用4周。治疗4周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正常的抗心绞痛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和心电图结果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7%和98.3%,与对照组(72%和7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的时间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心绞痛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阿托伐他汀,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香玉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2):39-39,42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发作间期,Hoher24h缺血总时间、心电图T波及ST—T改变。结果:治疗组在疗效、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广 《当代医学》2010,16(22):145-14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脂的变化及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检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对比下降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治疗心绞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16 ml(含葛根素40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睡前服用1次。治疗期间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变化;监测心电图ST-T变化等。结果 (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2.5%,而对照组为40.0%,两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依那普利、美托洛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脂水平、CRP浓度治疗前后均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比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入选的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4个月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4个月阿托伐他汀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 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 P<0.01);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均明显改善(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降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洛宁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均采用阿托伐汀进行治疗,根据用药剂量分为两组,各45例,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40 mg/d,B组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比较两组的血脂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及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治疗后A组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B组(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TC、LDL-C、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改善血脂,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12周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硝酸甘油用量、TC、TG、LDL-C、HDL-C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硝酸甘油用量、TC、TG、LDL-C、HDL-C均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均为高效降脂药物,运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阿托伐他汀疗效略优于辛伐他汀,但价格较为昂贵,临床医师可根据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治疗和单纯万爽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功能恢复,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集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7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患者7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66/7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71%(5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持续发作时间,降低发作次数,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常立东 《当代医学》2021,27(28):57-59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一氧化氮(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内皮素-1(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减少不稳定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硝酸甘油与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硝酸甘油与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尼可地尔组,分别给予硝酸甘油或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后尼可地尔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高于硝酸甘油组,尤其是在用药后48h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在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上优于硝酸甘油,低血压发生率比硝酸甘油较低,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