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医院陪护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做好入院宣教解释工作,规范护理行为,完善护理支持系统,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等几方面减少医院陪护,真正提高医院病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自前国内医院设置病人陪护的现状和限制“陪护”原因,指出是病人而不是医护人员更需要“陪护”的问题,从而为医院容许病人留陪护找到了立论依据;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氛围角度阐述了留用陪护人员的必要性。以南方医院惠侨科设置陪护的实践,说明了放宽对陪护人员限制的好处,并提出在加强病房管理和卫生监控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适当放宽对病员留用陪人限制的5条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解决医院陪护人员素质、质量、能力及队伍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招聘专职陪护人员,集中培训,专门管理,确保基本收入,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结果:专职陪护能得到科室及病人家属的认可。结论:专职陪护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强精神科患者陪护的管理对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方法:分析精神科患者陪护的利弊,针对性的制定出管理措施。结果:对精神科患者陪护的正确管理提高了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效果。结论:多年来,加强对精神科开放式痛区内患者陪护的管理,对提高治疗和康复确有其效,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服务和技术的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精神科陪护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结合临床工作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有效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认识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风险,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医院限制病人陪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目前国内医院设置病人陪护的现状和限制“陪护”原因,指出病人而不是医护人员需要“陪护”的问题,从而为医院容许病人留陪护找到了立论依据;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氛围角度阐述了留用陪护人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陪护人员的管理,切实做好医院陪护人员的管理工作.方法陪护人员的准入,集中培训;科室的专门化和正规化管理.结果陪护人员的工作能得到科室及病人家属的认可.结论实行陪护统一、正规化的管理是医院解决陪护管理工作最实用、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医院陪护的现状和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决医院陪护人员素质、质量、能力及队伍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招聘专职陪护人员,集中培训,专门管理,确保基本收入,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结果:专职陪护能得到科室及病人家属的认可。结论:专职陪护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1.
白羽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260-126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无陪护管理的效果.方法 从入院评估、分级照顾、建立小组、设立临床护理路径、注重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等几个方面解决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焦虑、安全、舒适、早日康复等问题.结果 患者无1例坠床、烫伤、压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入院时相比,56例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状况有了显著好转(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 老年患者无陪护的护理模式,确保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照顾老龄化无陪护患者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薛爱红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900-1901
目的:对精神科患者家属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方法:实施相应的告知、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系统化管理。结果: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增加,病房环境改善。结论:对于封闭式精神科患者家属实施合理化的科学管理,有利于病房环境改善,护理管理质量提高,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何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124-2125
<正>陪护工作是护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这项工作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产科陪护不同于普通陪护,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保姆工作,也在照顾孕产妇及婴儿、传递科学的育儿知识等角色中担当了重要部分。产科病房由于产妇和新生儿两者的生理特殊性,决定了陪护存在的客观性。陪护群体的存在,对医疗工作和病室管理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在满足产妇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产妇身体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使新生儿的安全和护理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另一方面,陪护人员多,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造成医院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给各种治疗操作带来不利;陪护带来的使用物品多,影响基础护理质量,为病室护理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为了提高管理质量,科室在留置陪护问题上作  相似文献   

14.
王加仙  张燕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793-1794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陪护管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精神科患者陪护的利弊,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结果:对精神科患者陪护的正确管理提高了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效果。结论:对精神科开放式病区内陪护家属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申存珍 《吉林医学》2007,28(6):799-79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为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的需求,2005年以来,我院基本实施了"根据病人需要"留陪一人,陪住率显增.因陪护都带有焦虑心理,时刻守护在病人身边,希望患者尽早解除病痛,早日康复,而他们的言行又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身心,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故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和进一步完善医院的目标管理,必须加强对陪护的管理,如果忽视这一点,会给工作带来障碍.本人结合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浅谈一下加强对陪护管理在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病人死亡前后,病人及陪护者表现为否认为震惊、愤 怒,协议,抑郁,接受或称认可。我们分析了100例死亡病例,结合临床实践认识到:病人死亡之前后在做好病人心理护理的同时更要做好陪护者的心理护理,以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白衣天使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感染科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进行陪护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90例在我院感染科就诊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临床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作息时间合理性、遵医嘱饮食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 表明,B组作息时间合理的人数和遵医嘱饮食的人数都明显多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感染科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对其进行护理时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措施,可以使患者更好的遵照医嘱进行生活,可以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增高,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保证,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精神科病房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负面影响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9名精神障碍患者的陪护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影响的观察,探讨陪护家属对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影响及相应管理对策。我们认为陪护家属的存在及其对患者的过分包容和袒护容易导致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给护理管理造成一定的危险和混乱。通过对病区的综合管理及加强对家属的培训、聘请专职陪护等措施,使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加强陪护管理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2例感染科住院治疗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陪护人数、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陪护人数(1.27±0.35)人,平均住院时间(15.47±3.28)d,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观察组患者平均陪护人数、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0.9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0.48%;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强陪护管理有效提高感染科的护理效率,减少家属陪护人数,控制感染传播途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感染科经患者同意,随意抽取80例,确诊的临床感染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来护理治疗期间的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则在治疗期间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措施.通过不同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现象、并发症、作息时间合理性、遵医嘱饮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比对照组的人数明显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息时间合理的人数和遵医嘱饮食的人数比对照组的明显要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其治疗期间(P<0.05).结论: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医院对其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好,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保证和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此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