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2例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目前已取得很大进展,尤其对胰头癌的治疗,其术后5年生存率已从1985年的3%提高到接近20%[1]。我院外科自1974~1997年,对43例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55岁以上32例占74.4%。笔者针对高龄病人外科问题探讨其临床治疗特点及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55岁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年龄最大74岁,平均64.2岁。17例术前患有心、肺、肾等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11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2例,糖尿病2例。病程:自第1次出现症状至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并发症、死亡率和远期效果。方法对30年施行的102例PD的手术并发症、死亡率和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织学诊断包括:壶腹周围癌48例、胰头癌43例、胰头慢性炎症4例、胃癌和结肠癌胰腺转移各2例、十二指肠腺瘤、胰头部囊腺瘤和胰岛细胞瘤各1例。近15年胰头癌切除率增加。总手术死亡率9.9%。死因包括胰瘘3例和上消化道出血2例,术中大出血、术后腹腔内继发出血、呼吸衰竭、腹腔内感染和脑出血各1例。恶性肿瘤1~5年存活率分别为57%、38%、27%、19%和8%。结论出血和胰瘘是导致PD术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胰肠和胆肠吻合口的腔内引流是预防胆瘘和胰瘘的有效方法。为了增加肿瘤切除率,当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也无法排除胰头肿大和梗阻性黄疸是肿瘤引起时,即使未获得病理学的支持,也应施行PD。  相似文献   

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2例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普通外科手术风险较高的手术。我院30年累计施行102例,前15年手术10例死亡4例(40%),后15年92例手术死亡5例(6%)。现将后15年92例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贾玉清 《江苏医药》2003,29(7):555-55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迄今仍为治疗胰头癌、壶腹部周围癌的标准术式。但由于术中术后易致出血、感染、胆漏、胰漏等致命性并发症,基层医院较少开展。近年来,我院成功进行了21例PD,除1例术后发生胰漏外,其余均顺利恢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6例壶腹周围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6例壶腹周围癌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手术输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4例出现胆漏,2例吻合口漏,1例并发胰漏,1例腹腔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术后无胆汁渗漏、肠漏、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临床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但术后并发症少,可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提高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疗效 ,总结了我院 2 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通过胆红素测定 (>或 <342 μmol/L) ,梗阻性黄疸时间 (>或 <4周 ) ,手术时间 (>或 <6h) ,术中出血 (>或 <10 0 0ml) ,以及有无应激性溃疡为指标。结果 :分析本组胰瘘的发生率为 11.1% (3/2 7)及处理办法。结论 :认为术者的操作程度、术式、及术后充分引流、营养支持治疗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上7下两阶段快速行胰十二指肠标本切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30例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头癌18例,壶腹周围癌9例,其他类型3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切除标本时间25~40min,平均时间(32±3)min;出血量60~380ml,平均出血量(150±35)ml;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16.7%,其中胆瘘3例、胰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8上、7下15步两阶段行胰十二指肠标本切除手术方式变繁为简、安全、高效、易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周科军 《江苏医药》2004,30(7):541-541
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术后远期疗效极差。作总结我院近20年来RPD 215例,综合分析RPD术后低存活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临床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疗效,总结了我院2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诊治经验。方法:通过胆红素测定(>或342μmol/L),梗阻性黄时间(>或<4周), 手术时间(>或<6h),术中出血(>或<100ml),以及有无应激性溃疡为指标。结果:分析本组胰瘘的发生率为11.1%(3/27)及处理办法。结论:认为术者的操作程度、术式、及术后充分引流、营养支持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冯梅  张月霞 《河北医药》1999,21(6):549-550
壶腹周围癌包括胰头、壶腹、十二指肠乳头和胆总管下端癌,其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护理要求亦高。自1981~1998年我科共收治158例,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8例。我们根据病情特点,制定这一腹部特大手术病种的护理常规,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配合的质量。现将护理观察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58例中,男107例,女51例,年龄高峰在50~59岁。全组病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98例,内引流34例,活检或置管化疗26例。术后1~4周内迟发性消化道大出血9例,胰瘘1例,胆瘘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非酮症高渗性昏迷1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1例,肺炎合并心…  相似文献   

11.
王占琴  李润珍  王海梅 《河北医药》2010,32(8):1013-1014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肿瘤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外科治疗是唯一对胰腺癌有可能治愈的治疗措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是治疗胰头癌、壶腹部肿瘤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癌或胆总管十二指肠壁黏膜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我院1983年1月 ̄1996年12月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4例,其中Vater壶腹癌1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2例,胆总管下段癌2例、胰头癌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后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s法18例、胰胃吻合法26例。手术死亡率前者16.7%(3/18),后者无手术死亡率。实践证明,胰胃吻合法操作相对简单,安全,能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预防胰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德国外科医生Kausch在1909年首次实施[1]。Whipple等[2]于1935年报告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案之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就成为壶腹部肿瘤外科治疗的选择方式。而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经作为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术后管理的提高,已经使胰腺切除术后死亡率减少到5%以下,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改变很小,仍然在30%~40%范  相似文献   

14.
3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无胰空肠吻合口漏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总结 3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胰头、壶腹部癌无胰空肠吻合口漏的临床体会 ,认为行胰空肠套入式吻合时要注意保护吻合口的血运 ,缝线结扎用力适当 ,防止切割胰腺组织 ,放置胰管引流将胰液引流到吻合口远端 ,适当运用生长抑素类似物等可以减少或防止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漏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防治经验。方法对该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9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0例病人手术后胰漏6例,发生率6.6%,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3.3%。结论胰漏的预防关键在于胰腺残端游离充分,吻合层次精确,张力小,胰管常规引流。一旦发生胰漏,充分引流非常重要,消化道重建以Child术式为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总结分析19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临床治疗效果,以期减少术后胰漏(postoperativepancreaticfistula,POPF)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3年3月完成的198例PD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采用Child方式重建消化道,胰肠吻合采用胰腺残端空肠两层对端吻合,胰管内置支撑引流管外引流。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有3例通过手术放大镜寻见胰管,1例胰管未找见而采用胰腺残端结扎;全组无胰漏发生,有4例胃排空障碍;胰腺残端结扎病例出现胰腺炎、胃排空障碍,经生长抑素、胃肠减压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结论术中尽量寻找胰管断端,内置引流管并引出体外,避免了胰酶激活对吻合口的腐蚀,是避免术后胰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胰头癌伴壶腹周围癌患者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某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胰头癌伴壶腹周围癌患者10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姑息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以及肿瘤根除率,同时比较两组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显示,研究组术后2年和3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肿瘤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胰头癌伴壶腹周围癌患者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虽延长了手术时间,提高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但肿瘤根治效果更好,减少术后复发可能,可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空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8月至2008年12月本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彭氏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术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胰肠吻合口漏、胆漏、胃肠吻合口漏。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8例3-10个月,B超、CT检查胰腺残端附近无积液。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捆绑式胰空肠吻合能起到避免吻合口胰漏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我院1983年1月~1996年12月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4例,其中Vater壶腹癌1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2例、胆总管下段癌2例、胰头癌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后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s法18例、胰胃吻合法26例。手术死亡率前者167%(3/18)、后者无手术死亡率。实践证明,胰胃吻合法操作相对简单、安全,能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预防胰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关系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