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负压引流结合弹性加压包扎预防腮腺术后涎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负压引流结合弹性加压包扎预防腮腺术后涎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例应用橡皮片引流结合传统加压包扎的行腮腺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56例应用负压引流结合弹性加压包扎的行腮腺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涎瘘的人数和发病率。结果试验组出现涎瘘的人数2例,发生率3.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7和22.6%(P<0.05)。结论负压引流结合弹性加压包扎预防腮腺术后涎瘘优于皮片引流结合传统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涎腺术后负压引流与加压包扎临床效果,讨论涎腺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需手术的涎腺患者共126例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63例)和加压包扎组(63例),比较两种方式下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涎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4%,负压引流组发生率为4.76%,加压包扎组发生率为11.1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对涎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但负压引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手术切口采用无菌手术膜预真空脐部加压包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患者43例,年龄17~43岁。根据患者术后切口处理方式分为两组,脐部切口采用预真空加压包扎者22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无菌敷贴包扎者21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采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分别于术后1、12、24 h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 h根据切口敷料浸血面积评估切口渗血程度,以及患者术后1周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有无脐疝、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孕次、产次、停经时间、腹腔积血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12、24 h疼痛NRS评分分别为(5.4±1.0)、(3.9±1.2)、(2.1±0.9)分,低于对照组的(6.9±1.2)、(5.2±1.4)、(3.6±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41、3.262、5.162,P值均<0.01)。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为(11.0±4.5)h,早于对照组的(15.1±5.0)h;术后24 h切口渗血程度轻于对照组;术后1周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2、H=2.671、H=6.354, P值均<0.01)。术后4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 d~6个月,平均(108±14)d。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脐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术毕采用无菌手术膜预真空脐部加压包扎,可以缓解术后疼痛,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防止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是常见的并发症,怎样避免发生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我院吸收优良的手术操作方式,摸索出较满意的乳癌根治术后皮瓣不坏死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发生坏死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166位乳腺癌患者术后皮瓣情况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 传统根治术326例出现皮瓣坏死51例,占15.6%;改良根治术593例出现皮瓣坏死74例,占12.5%;保乳术210例出现皮瓣坏死20例,占9.5%;改良根治术+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37例出现皮瓣坏死5例,占13.5%.结论 皮瓣游离过薄、电刀的不恰当使用、术后加压包扎不当等是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乳腺癌术式的选择、正确的使用电刀、缝合术口方法以及适压包扎等有助于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皮瓣下引流管对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效果.方法 病人行乳癌根治术后,术中常规仔细操作,并采用皮瓣下负压引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病人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未发现1例皮下积液.结论 术中常规仔细操作,并采用皮瓣下负压引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可有效降低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皮钉固定的办法预防皮瓣坏死.结果 乳腺癌17例,男1例,女16例,年龄28~74岁.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其中纵行梭形切口12例,横行梭形切口5例.结论 均未发生皮瓣坏死及切口裂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下肢加压包扎联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预防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归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病例120例,所有患者皆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以预防血栓形成,根据术后下肢是否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并观察术前血小板(Platelet,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L)、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一致,具有可比性。术前两组PLT、APTT、PT、TG、FIB、CHOL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但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结论弹力绷带下肢加压包扎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TH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是否能够明显减少DVT数量尚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双螺纹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方法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5 2例 .均有不同类型的并存症 .均行双螺纹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 .结果  5 2例病人除 1例住院期间死于呼吸衰竭 ,3例 1年内死于其它疾病外 ,均随访 2年以上 ,平均 2 5年 .2例术后 3年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塌陷 ,需另行手术治疗。稳定型骨折优良率 10 0 % ,不稳定型骨折优良率 80 % .结论 应用双螺纹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创伤少 ,并发症少 ,死亡率低 ,优良率高 ,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较安全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  相似文献   

10.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提高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移植器官或受者移植物的存活率增加,同时移植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也升高。 由于其治疗需同时考虑到恶性肿瘤和移植器官功能,且有关此类群体的临床研究较少,其治疗方案尚未形成共识,亟需积累针对性的大规模临床观察和研究。本文拟探讨和总结近年来肾移植术后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免疫抑制剂应用、治疗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将2006年8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人性化护理组与对照组,其中人性化护理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而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人性化护理组在焦虑、恐惧、抑郁、敌对和躯体化等方面的因子得分均低于普通护理组,两组在5个因子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组总满意率为85.29%,远高于对照组的73.52%,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08年12月对32例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测评.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经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手术前后两次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困扰程度显著降低,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对15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病理分期、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术后时间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影响,年龄、医疗保障方式、就业情况及手术类型亦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患者年龄、病理分期、经济状况、医疗保障、术后时间、手术方式与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国内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术后患者中有87.3%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4.1%与89.5%,且焦虑、抑郁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2].  相似文献   

15.
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类型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类型现状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家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Second Edition,Chinese Version,FACESⅡ-CV)和乳腺癌生活质量专用量表(EORT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Breast Cancer 53,EORTC QLQ-BR53),对1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类型构成、家庭类型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类型,与既往研究中122个正常家庭类型相比,极端型和中间型较多(29.6% vs.16.4%,39.8% vs.29.5%),平衡型较少(30.6% vs.54.1%)(χ2= 18.028,P<0.001);极端型家庭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分高于中间型和平衡型[(70.0±19.6)vs.(61.0±19.8),(57.4±18.0);P<0.01],而疲乏、系统疗法副作用得分低于中间型和平衡型 [疲乏:(23.2±20.5)vs.(29.3±15.2),(32.8±18.2);P<0.01.系统疗法副作用:(20.7±17.1)vs.(27.1±14.7),(28.9±16.0);P<0.05],恶心呕吐得分低于平衡型[(5.5±13.7)vs.(11.7±19.0);P<0.05].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类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及系统疗法副作用的最主要因素(β=0.252,β=-0.183).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类型现状为极端型和中间型增多,平衡型减少.家庭类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极端型家庭患者生活质量好于平衡型和中间型.临床中应加强对乳腺癌患者家庭干预,有意识引导其他家庭类型向极端型转化.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Bone is the most frequent site of metastasis amo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 investigated prognostic factors affecting survival following bone-only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and followed at Gangnam Severance Hospital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bone-only metastasis.

Results

The median time from the diagnosis of bone-only metastasis to the last follow-up or death was 55.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38.6-71.9] months. The Kaplan-Meier overall survival estimate at 10 years for all patients was 34.9%. In the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model, bisphosphonate treatment [hazard ratio=0.18; 95% CI, 0.07-0.43], 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ity (hazard ratio=0.51; 95% CI, 0.28-0.94), and solitary bone metastasis (hazard ratio=0.32; 95% CI, 0.14-0.72)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onger overall survival in the bone-only recurrence group. Among the treatment modalities, only bisphosphonate treatment was identified as a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

Conclusion

Identify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after bone-only metastasis will help clarify the clinical course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outcome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bone-only metastasis. Bisphosphonates, as a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7.
观察CA15-3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空腹取静脉血, 分别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CA15-3和CEA.结果是:(1)乳腺癌术后无复发转移127例, 其中CA15-3增高3例、CEA增高2例, 阳性率分别为2.4%、1.6%.复发转移18例, 其中CA15-3增高15例、CEA增高8例,敏感度分别为83.3%、44.4%,特异度分别为97.6%、98.4%.CA15-3和CEA两者均异常,在无复发转移组为0, 复发转移组6例, 其敏感度为33,3%,特异度为100%. 联检两者之一阳性16例,其敏感度为88.9%, 特异度为96.1%,经χ2检验, 联检与单独检测CA15-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复发或转移乳腺癌患者CA15-3和CEA水平显著高于无复发或无转移乳腺癌患者(P<0.01).CA15-3和CEA的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 检测CA15-3和(或)CEA对预测复发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乳腺癌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干预方法进行论述,以了解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患者的作用。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乳腺癌化疗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饮食营养(26.5±4.0)分、功能锻炼(25.9±3.8)分,高于对照组(18.9±2.5)分、(16.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维度(59.6±8.4)分、心理维度(117.5±12.8)分,优于对照组(45.0±6.2)分、(93.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升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巩固其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S-CD105和VEGF表达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20例原发性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疾病及15例健康女性血清S-CD105和VEGF的浓度;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复发转移患者同期血清CEA、CA15-3的浓度。结果: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组血清S-CD105、VEGF浓度明显高于原发性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S—CD105与VEGF联合表达阳性率高于CEA与CA15-3联合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与VEGF联合检测优于CEA与CA15-3联合检测,可能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