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硬膜的完整性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手术的预后十分重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生物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手术松弛缝合中修补硬膜缺损的临床资料,并评价其使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颅脑损伤中硬脑膜缺损者应用人工硬脑膜修补后的疗效及并发症随访结果。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年,共6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应用人工硬脑膜后脑积水22例,皮下积液8例,硬膜外血肿4例,脑脊液切口漏2例、鼻漏1例,修复后头颅CT检查未见与人工脑膜有关的异常反应和表现。42例患者3~6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时发现人工硬脑膜与正常硬脑膜融合恢复较好,无粘连及炎症反应发生。说明实验所用生物型人工硬膜并发症少,相容性好,能够较好的与正常硬脑膜融合,保护脑皮质。关键词:生物人工硬脑膜;颅脑损伤;硬薄膜缺损;并发症;松弛缝合 doi: 背景:硬膜的完整性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手术的预后十分重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生物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手术松弛缝合中修补硬膜缺损的临床资料,并评价其使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颅脑损伤中硬脑膜缺损者应用人工硬脑膜修补后的疗效及并发症随访结果。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年,共6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应用人工硬脑膜后脑积水22例,皮下积液8例,硬膜外血肿4例,脑脊液切口漏2例、鼻漏1例,修复后头颅CT检查未见与人工脑膜有关的异常反应和表现。42例患者3~6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时发现人工硬脑膜与正常硬脑膜融合恢复较好,无粘连及炎症反应发生。说明实验所用生物型人工硬膜并发症少,相容性好,能够较好的与正常硬脑膜融合,保护脑皮质。关键词:生物人工硬脑膜;颅脑损伤;硬薄膜缺损;并发症;松弛缝合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21.016  相似文献   

2.
背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需要保持硬脑膜的完整性,人工硬脑膜是目前常见的硬脑膜修补材料,寻找理想的人工硬脑膜是神经外科探索的方向。 目的:探讨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修补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采用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不缝合情况下修补硬脑膜缺损,32例采用常规硬脑膜在严密缝合下修补硬脑膜缺损。观察两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总的住院天数;开颅血肿清除到颅骨修补的时间间隔、颅骨修补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硬脑膜破损及修补后6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能达到减压目的。两组之间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总的住院天数、硬脑膜修补后6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时间、颅骨修补硬脑膜破损、颅骨修补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低于常规硬脑膜组     (P < 0.05)。表明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在充分发挥减压作用,维持脑功能,缩短手术时间的优势上,能达到和严密缝合硬脑膜同样的效果,为后期颅骨修补创造有利条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背景:硬膜的完整性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手术的预后十分重要。人工硬脑膜是目前常见的硬脑膜修补材料,寻找理想的人工硬脑膜是神经外科探索的方向。 目的:观察并分析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和臭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评价其使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修补和臭氧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随访结果。 结果与结论:患者中2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弥漫性脑肿胀,1例死于脑损伤合并多器官衰竭,2例因广泛脑挫裂伤合并脑疝术后植物生存,其余55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术后2例出现切口局部皮下积液,予穿刺抽吸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术侧少量硬膜下积液,未行特殊处理,动态复查头颅CT显示积液逐步吸收减少。头颅CT 检查未见与人工脑膜有关的异常反应和表现。28例患者3-6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时发现人工硬脑膜与正常硬脑膜融合恢复较好,无粘连及炎症反应发生。表明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和臭氧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充分发挥减压作用,维持脑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少,相容性好,能够较好的与正常硬脑膜融合,保护脑皮质,为后期颅骨修补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背景:人工硬脑膜因资源丰富、易于制备、无抗原性、与下方的脑组织不发生粘连并易于裁剪及缝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目的:综述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及维普数据库有关人工硬脑膜治疗颅脑缺损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人工硬脑膜,硬脑膜修补,颅脑损伤”。检索文献量总计146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3篇。 结果与结论:在硬脑膜缺损修补方面,过去多采用自身组织修复,但由于其取材来源局限,并可能造成新的创伤,增加患者苦痛等缺点使其在临床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对于小的缺损,可以采用自体组织如肌筋膜等进行修复,而对于大面积硬脑膜缺损的修补,往往需要采用人工硬脑膜替代材料。在神经外科,用替代材料修补缺损的硬脑膜对于维持解剖学的完整和保护脑组织是十分必要的。人工硬脑膜在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实际应用中比自体膜有更大优越性。但由于其存在组织相容性等不可避免的缺点,硬脑膜修复材料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人工硬脑膜;硬脑膜修补;颅脑损伤;神经外科;综述文献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2.029  相似文献   

5.
背景:硬膜的完整性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手术的预后十分重要。人工硬脑膜是目前常见的硬脑膜修补材料,寻找理想的人工硬脑膜是神经外科探索的方向。目的:观察并分析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和臭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评价其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修补和臭氧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患者中2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弥漫性脑肿胀,1例死于脑损伤合并多器官衰竭,2例因广泛脑挫裂伤合并脑疝术后植物生存,其余55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术后2例出现切口局部皮下积液,予穿刺抽吸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术侧少量硬膜下积液,未行特殊处理,动态复查头颅CT显示积液逐步吸收减少。头颅CT检查未见与人工脑膜有关的异常反应和表现。28例患者3-6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时发现人工硬脑膜与正常硬脑膜融合恢复较好,无粘连及炎症反应发生。表明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和臭氧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充分发挥减压作用,维持脑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少,相容性好,能够较好的与正常硬脑膜融合,保护脑皮质,为后期颅骨修补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人工硬脑膜补片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脑组织复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5月~2017年10月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开颅手术治疗患者中选出14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自体骨膜修补减张缝合术,观察组患者选择生物型人工硬脑膜补片减张缝合,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随访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6个月GOS评测预后,观察组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开颅手术患者存在硬脑膜缺损的患者,相较于自体骨膜修补,生物型人工硬脑膜补片以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致密性可维持硬脑膜完整,保护脑组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背景:对于脑膜缺损患者可以通过人工硬脑膜材料结合神经外科技术进行修复,保护脑组织的完整。 目的:分析各种人工硬脑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应用可行性。 方法:按照硬脑膜材料的不同来源进行分类,分析各种硬脑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行性,以及各种材料的优缺点,通过材料复钙试验及溶血试验的结果分析材料的抗凝特性和溶血性。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外科100例胶原蛋白膜修补后观察。 结果与结论:硬脑膜修复的材料主要有自体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异种材料、人工合成材料以及天然材料,每种材料都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不足。脑膜缺损修补的并发症有脑脊液漏、假性脑膜膨出、感染、蛛网膜炎等。人工硬脑膜材料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新型生物硬脑膜材料和可吸收材料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研究应用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主要有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异种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 目的:评价修复硬脑膜缺损各种修补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方法:以 “硬脑膜,材料”中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10-12中相关硬脑膜缺损修补材料学研究及各种材料在硬脑膜缺损修补临床应用情况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使用自体组织、同种异体材料、异种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等硬脑膜修补材料分别存在着来源困难、易粘连、不易保存、不易消毒或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在可利用的情况下仍为首选,其中异种生物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特性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硬脑膜修补材料。虽然异种生物材料是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硬脑膜修复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硬脑膜扩大修补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使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硬脑膜敞开21例,行硬脑膜扩大修补42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硬脑膜扩大修补术后死亡率无明显增加,脑膨出、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中给予硬脑膜扩大修补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新型猪心包源人工硬脑膜材料用于修补缺损硬脑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36只新西兰兔按完全随机法分3组:A组(实验组,猪心包源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组)、B组(自体颅骨骨膜组)和C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硬脑膜组],每组12只.构建硬脑膜缺损动物模型,分别应用猪心包源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自体颅骨骨膜、e-PTFE硬脑膜行硬脑膜缺损修补.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0、90、180d各处死4只,并于术前及处死前采集兔静脉血行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处死后于修补材料部位采集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对比观察分析植入材料局部细胞浸润及局部蛛网膜、硬脑膜下腔和脑皮质情况.结果 3组动物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及并发症出现.A、B、C组动物术前白细胞数[(6.94±0.39)、(6.94±0.60)、(6.94±0.41)个/mm2]和淋巴细胞计数[(4.77±0.41)、(4.61±0.57)、(4.78±0.39)个/mm2]与术后白细胞数[(7.01±0.49)、(6.75±0.26)、(7.20±0.49)个/mm2]和淋巴细胞数[(4.60±0.55)、(4.54±0.26)、(4.46±0.76)个/m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植人材料与脑皮层粘连等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观察3组的硬脑膜修补部位无变性、包裹、钙化,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猪心包源人工硬脑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1.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硬脑膜减张程度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标准大骨瓣容积代偿相匹配的硬脑膜减张程度。方法通过对20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患者减压窗的测量,算出成人平均容积代偿容积。通过尸体颅骨,模拟硬脑膜张力性缺损的过程,求出此容积引起硬脑膜张力性缺损的程度(面积用cm2表示),以此来量化硬脑膜减张程度。结果成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平均容积代偿为81ml,其引起硬脑膜张力性缺损的面积为26.5cm2。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骨瓣范围、脑萎缩程度、迟发颅内血肿、脑水肿、脑梗塞程度、头皮张力等。结论硬脑膜减张缝合时,最佳硬脑膜减张程度为硬脑膜修补面积26.5cm2,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容积代偿的影响因素略做增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兔硬脑膜缺损模型,应用不同材料进行修补,检测修补后脑脊液炎性指标的变化,探讨引起炎性改变的主要原因,证明纳米细菌纤维素膜是一种优良的硬脑膜替代材料。方法普通级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兔50只,体质量约2.5 kg。随机分为5组(Ⅰ、Ⅱ、Ⅲ、Ⅳ、Ⅴ),每组各10只,Ⅰ组不做任何处理,为空白对照组,余各组手术去除兔双侧额顶部骨瓣及Ⅲ、Ⅳ、Ⅴ组硬脑膜。Ⅱ组为假手术组,保留自身完整硬脑膜,Ⅲ组为未修补组,Ⅳ组行市售人工硬脑膜修补,Ⅴ组予以纳米细菌纤维素膜修补。分别于手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第90天应用经皮枕大池穿刺的方法采集脑脊液,进行脑脊液培养,排除阳性实验兔,余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实验检测相关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所有兔均成功提取脑脊液。Ⅲ组在术后第7天出现1只新西兰兔的脑脊液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余各时间点各组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将阳性兔予以排除。与Ⅰ组相比,3种炎性因子的含量在Ⅱ组中变化不大,在Ⅲ组和Ⅳ组中明显增高,在Ⅴ组中,除术后第90天的IL-6外,余各时间点均增高。与Ⅲ组相比,Ⅳ组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IL-1β、IL-6和TNF-α,术后第14天的IL-1β、术后第90天的IL-6含量,明显较低。Ⅴ组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IL-1β、IL-6和TNF-α,术后第14天和第30天的IL-1β,术后第90天的IL-6含量均较Ⅲ组低;Ⅳ组与Ⅴ组相比,IL-1β在术后第3天,IL-6在术后第3天、第7天、第90天和TNF-α在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含量,Ⅴ组明显较低。结论纳米细菌纤维素膜用于修补兔硬脑膜缺损,可恢复硬脑膜的完整性,未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性因子表达量低,活体植入效果优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物硬脑膜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3.
背景:硬脑膜修补材料对于恢复硬脑膜的解剖完整性非常必要,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材料是人造材料脑膜建。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脑膜建修复硬脑膜及硬脑膜敞开对患者的预后及二期颅骨修补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重度颅脑损伤220例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以及行颅骨修补93例的非同期对照临床资料,2004-12以前为硬脑膜敞开组,2005-01以后为人造材料脑膜建修补组。 结果与结论:硬脑膜敞开组108例,发生颅内感染3例,癫痫11例,硬膜下积液12例,脑脊液漏7例,脑膨出18例,二期颅骨修补44例,人造材料修补组112例,发生颅内感染1例,癫痫5例,硬膜下积液4例,脑脊液漏2例,脑膨出7例,二期颅骨修补49例。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人造材料修补硬脑膜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二期颅骨修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人工生物硬脑膜是以戊二醛处理的猪腹膜制成,经43次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动物实验后,临床已应用42例,效果满意。该膜时机体无损害,组织反应小,不发生皮下积液,脑组织不粘连,同时生物物理性能良好,缝补方便,且以消毒液保存,携带使用方便,是目前脑膜代用品中一种新的较好的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5.
背景:羊膜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比较普遍,许多研究表明羊膜移植并不引起急性免疫排斥反应,这提示其可以作为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安全材料。目的:探讨羊膜作为硬脑膜修补材料的可能性。方法:将豚鼠颅顶部冠状缝后、矢状缝两侧开骨窗。在右侧骨窗下切除硬脑膜,缺损处用冻干羊膜修补。左侧骨窗下切除硬脑膜后再将切下的硬脑膜修补复位,做为对照。分别在术后第15,30,60,90天处死,取修补部位脑膜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后所有动物行为无异常,皮肤切口如期愈合,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无脑脊液漏。植入物逐渐被降解并被一层结缔组织覆盖,修补部位与大脑表面无粘连。术后15d较多散在的成纤维细胞出现在修补材料内。术后30d部分修补材料消失,修补材料中心部位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未见炎细胞浸润。术后60d修补材料大部分消失,被增生及轻度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替代,周围见少量的异物巨细胞。术后90d修补材料呈胶原变性,其周围见骨化组织及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未见炎细胞浸润。动物实验证明冻干羊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后,硬脑膜造瘘引流脑脊液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78例硬脑膜外血肿术后硬脑膜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头颅CT检查结果,并对适应证选择、预后进行讨论。手术方法是将骨窗野硬脑膜切开4~5个0.5~0.8cm的小孔,并通过引流管使脑脊液流出体外。结果78例硬脑膜外血肿量在30ml以上的患者,未发生脑脊液漏。术后4~11d复查头颅CT,65例中线移位基本恢复;10例仍有脑积水存在;3例侧脑室轻度受压。结论硬脑膜外血肿术后造瘘引流脑脊液,能明显地降低术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避免了去骨瓣手术,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体外循环(Cardiopuhnonary Bypass,CPB)下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6年5月至2007年5月手术治疗VSD675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CPB)手术。直接缝合392例,补片修补283例。结果:术后死亡6例,并发症发生率6.7%。结论:手术治疗VSD效果满意,正确诊断、适应症的掌握、手术技术改进、室缺肺高压围术期的处理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对59例71个腹外疝在疝囊高位结扎后行人工补片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1例63个腹股沟疝和股疝的手术时间为30—80min,平均55min。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硬结、异物反应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短暂尿潴留2例;阴囊血肿2例、积液4例5侧。腹股沟疝术后5~7天(平均6天)出院,切口疝术后8-11天(平均9天)出院。随访5—51个月,复发2例。结论:人工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痛苦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疝修补方法,适用于腹壁缺损不严重的各种腹外侧及复发疝。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羟丁基几丁糖膜修复兔硬脑膜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5只,颅中线两侧对称造成0.8 cm×0.8 cm硬脑膜缺损,左侧(实验组)使用羟丁基几丁糖膜覆盖硬脑膜缺损,右侧(对照组)使用生物膜(牛肌腱I型胶原)覆盖缺损,术后30、90、180 d分别处死5只实验动物,观察手术区域的大体情况及切取手术区域组织行HE染色,行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实验组术后30、90、180 d,均可见羟丁基几丁糖膜下半透明新生膜形成,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后180 d,新生膜中成纤维细胞计数与正常兔硬脑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观察及HE染色下结构与正常兔硬脑膜相似性高。对照组术后90 d生物膜被吸收,手术区域形成一较厚不透明结缔组织覆盖脑表面;术后180 d,新生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计数与正常兔硬脑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观察及HE染色观察较正常兔硬脑膜相似性低。结论羟丁基几丁糖膜修复兔硬脑膜缺损,膜下有新生膜形成,新生膜与兔正常硬脑膜相似性高,可以达到修复硬脑膜缺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单面硅橡胶人工硬脑膜是川医神经外科与晨光化工研究院协作,由尼龙66作织底,单面涂布室温硫化硅橡胶,试制成功的一种人工硬脑膜材料。这种材料经动物和临床使用,实验证明无毒、无刺激、对组织反应小、柔软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上层尼龙织物能与组织愈合,丁层硅橡胶有增水和抗渗的作用,因此适用于修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硬脑或硬脊膜的缺损,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修补其他部位组织的缺损,如胸、腹壁和防止组织粘连,如神经组织、肌腱,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实践证明:这种材料是当前较为理想的人工硬脑膜材料,在我国系首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