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检测200例非小细胞肺癌FFPE样本中ERCC1的相对表达量,确定判别ERCC1表达量等级的临界值并对其进行回顾性验证.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FPE样本中ERCC1和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并通过2-ΔCt法计算ERCC1的相对表达量.以其中位值为判别ERCC1表达量等级的临界值,并通过患者应用铂类化疗药物的短期、长期疗效进行回顾性验证.结果 200例FFPE样本中,ERCC1和内参基因均可检出的检出率为89.0%.ERCC1相对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型、分期及有无吸烟史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高表达、低表达ERCC1患者在应用药物后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22.0%、53.7% (P <0.05).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ERCC1表达量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总体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ERCC1高表达、低表达患者接受铂类化疗药物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14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18);ERCC1高表达、低表达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10个月、15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 =0.028).结论 判定非小细胞肺癌ERCC1表达量等级的临界值适合进行后续验证,为相关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β-tubulin Ⅲ的表达水平与化学治疗(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以1:2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基因型组:对照组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基因型组根据ERCC1及RRM1的表达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检测病理标本中 β-tubulin Ⅲ的表达水平,比较β-tubulin Ⅲ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基因型组最终有118例NSCLC病例可评价,均可成功检测 β-tubulin Ⅲ的表达情况.对照组有效率(37.5%)与基因型组有效率(4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组中各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β-tubulinⅢ低表达组有效率(55.1%)显著高于β-tubulin Ⅲ高表达组(36.7%,P<0.05).结论:在晚期NSCLC腺癌亚型中,β-tubulin Ⅲ低表达患者疗效较好,β-tubulin Ⅲ高表达可能意味着对多西他赛耐药.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化学治疗(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耐药的存在,化疗疗效有效率有限,目前一线化疗联合方案的有效率仅为20%~40%。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发现ERCC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化疗药物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ERCC1的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预测疗效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指标。根据基因表达水平及药物敏感情况选择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是肿瘤学研究和临床肿瘤化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我国是肺癌的高发国家。铂是目前最常用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化疗药物。铂类药物的耐药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一种抑癌基因,有细胞损伤修复、细胞蛋白调控、细胞凋亡等多重作用。BRCA1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药物敏感性的最佳敏感指标之一。BRCA1与肿瘤分期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1,ERCC1)、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M1,RRM1)及3型β-微管蛋白基因(classⅢβ-tubulin,TUBB3)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诊断的69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利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CC1、RRM1及TUBB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69例患者中,EGFR突变率为33.33%(23/69),在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组间突变率有显著性差异。ERCC1低、高表达率分别为59.42%(41/69)、40.58%(28/69),EGFR突变与ERCC1表达呈负相关性,EGFR无突变时ERCC1趋向于高表达(P=0.024);RRM1低、高表达率分别为31.88%(22/69)、68.12%(47/69),EGFR突变与RRM1表达无相关性(P>0.05);TUBB3低、高表达率分别为8.70%(6/69)、91.30%(63/69),EGFR突变与TUBB3表达无相关性(P>0.05)。ERCC1、RRM1、TUBB3三者间的基因表达均无相关性。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突变患者ERCC1倾向低表达,这类患者可能更能从铂类化疗和靶向药物中受益。  相似文献   

6.
7.
N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江宝 《医学信息》2005,18(12):1700-1701
目的观察N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VB联合顺铂化疗方案(NP方案),NVB25mg/m2,iv.第1、8天,顺铂100mg/m2,iv.drop,第1天。每4周重复,至少治疗两周期,按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可评价患难者20例,有效率为45%,中位和存期7个月,1年生存率为30%。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移植、消化道反应及静脉炎,多数为Ⅰ-Ⅱ度反应。结论NVB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较好,恶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蒋珍新 《医学信息》2010,23(17):3146-3147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Ⅲb或Ⅳ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初治的Ⅲb或Ⅳ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23例,采用长春瑞滨(盖诺)25mg/m^2d,也静滴,顺铂30mg/m^2静滴第1-3d,21d为1个周期。结果23例患者中,CR病例1例,PR11例,SD9例,PD2例,客观有效率(CR+PR)为52.16%中位生存期11.8个,1年生存率35%(8/2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7个月,毒副作用为白细胞下降和消化道反应。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较高,有生存优势,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组(观察组)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紫杉醇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紫杉醇合并放疗方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8例NSCLC患者,按性别、年龄、UICC-TNM分期和细胞病理11配对,分成两组,实验组应用紫杉醇化疗加胸部放疗,对照组应用足叶甙化疗加胸部放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个月分别用肺癌患者生活质量(QOL)评估表测量.结果共配成31对,实验组治疗后1、3个月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前者与肺癌症状和治疗副作用有关的分项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合并放疗方案对NSCLC患者QOL影响优于足叶甙加卡铂放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胚抗原变化。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给予吉非替尼口服250mg/d,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副作用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结果 36例均可评定疗效,临床受益率为77.8%。11例获PR,17例获SD,11例获PD,总有效率30.6%,疾病控制率为77.8%。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33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1年生存率38.9%,2年生存率22.2%。最长1例存活30.3个月。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患者癌胚抗原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特别女性和腺癌更加明显,毒副反应相对较轻,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可以作为检测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和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诊断中的作用及其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NSCLC和同期35例良性肺疾病患者,收集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法检测PTE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肿瘤标志物结果显示,NSCLC患者组血清CYFRA21-1阳性率为75.4%,良性肺疾病患者组为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PCR结果显示,NSCLC组织中PTEN mRNA表达显著低于良性肺疾病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TEN 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 NSCLC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及组织中PTEN mRNA低表达,提示CYFRA21-1联合PTEN检测将为未来NSCLC诊断方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NSCLC晚期患者GP方案化疗3周前后血糖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NSCLC晚期患者,测定其空腹血糖值,后给予GP方案进行化疗,在化疗进行3周后测定空腹血糖值,对比其化疗前后血糖变化.结果 经过3周化疗,化疗结束后血糖水平在6.1 ~ 7.0mmol/L范围内(IFG)患者13例,占总患者数的18.84%(13/69),血糖水平大于7.0mmol/L(糖尿病)患者7例,占总患者数的10.14% (7/69),其余患者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化疗前69例患者平均血糖水平为4.86±0.82mmol/L,化疗后上升至6.81±1.09mmol/L,化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 老年NSCLC晚期患者GP方案化疗3周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提示在化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血糖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与III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3年无疾病生存(DFS)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III期直肠癌术后患者组织标本46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年DFS。结果HMGB1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24例,占52.2%,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10例,占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4,P=0.002)。HMGB1的表达与III期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是否存在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pT分期、术前CEA水平、肿瘤生长类型无关,与p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癌结节有关。46例III期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复发22例,总DFS率为52.2%,单因素分析显示HMGB1、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术前CEA水平、pN分期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和术前CEA水平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HMGB1的表达与III期直肠癌p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癌结节有关。HMGB1高表达可能是III期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DFS的不利影响因素,但尚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检测HMGB1的表达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CEA、NSE和CYFRA21-1在晚期肺癌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68例接受一线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于化疗前及第2个周期后分别检测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同时行影像学检查评价客观疗效以及进行生存随访。选择8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检测其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CEA、NSE和CYFRA21-1浓度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化疗有效者三者水平明显下降,病情稳定和进展者三者水平无变化或升高;化疗前血清CEA、CYFRA21-1水平高、低组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NSE水平高、低组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NSE、CYFRA21-1联检在晚期肺癌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溶性E-钙黏蛋白(soluble E-cadherin,SE-CAD)、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并分析其与附睾蛋白4(HE4)、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在NSCL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初诊NSCLC患者8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45例、同期良性疾病患者42例、同期初诊其他恶性肿瘤(除肺癌外)患者3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标本40例,应用液态芯片技术对受试者血清标本进行CEA、CYFRA21-1水平检测,ELISA方法检测SE-CAD、TK-1、HE4。结果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SE-CAD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小细胞肺癌组及其他恶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血清 TK1 与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小细胞肺癌组、其他恶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③单项检测时,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最高,为87.2%,TK-1的诊断特异性最高。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高达93.2%,特异性有所降低为85.7%。结论 SE-CAD、TK1 与CYFRA21-1均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检验指标,联合HE4、CEA、CYFRA21-1等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灵敏度远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