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痤疮是一种损容性皮肤病,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化学剥脱(化学换肤)已成为除系统口服药物、局部外用药物以外,痤疮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各种化学剥脱剂,使皮肤再生重塑并控制炎症反应,以治疗痤疮。根据化学剥脱剂作用深度不同,化学剥脱可分为浅表剥脱、中层剥脱、及深部剥脱。虽然应用化学剥脱治疗痤疮具有经济、简便、有效的优点,但也容易造成皮肤感染、炎症后色素沉着、瘢痕形成等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术前评估、合理选择化学剥脱剂及剥脱方法,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化学剥脱治疗前,可以根据Fitzpatrick皮肤分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并评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文章着重介绍了几种常见化学剥脱剂的性质及在痤疮治疗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满足人们对多种影响美容疾患的治疗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应用化学剥脱术(主要参考王高松。皮肤科手术学。1982:3),对一些病种进行了治疗观察,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整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女,27岁,工人。出生时右面部,眼眶周围褐青色斑片。随年龄渐增大。无自觉症状。否认家族史。皮肤科情况:右侧颧部及颞部有8cm×7cm兰褐色斑,夹杂有点状黑褐斑,上眼睑4cm×1cm兰色斑疹,下眼睑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病原真菌和条件性真菌所致的甲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Pier.  GE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5):308-309
近40年间在易感或免疫受损个体中原发性和条件性真菌感染显著增多。其发病率的增加与艾滋病的流行和医疗技术的重大发展,尤其是器官移植、肿瘤及免疫性疾病新的治疗方法相关。在真菌性疾病中,尽管某些人群更易患甲真菌病,但每一个体均可能患该病。虽然甲真菌病呈慢性经过且并不威胁生命,但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甲真菌病的患病率在许多国家似乎呈上升趋势,范围在3%~15%。尽管临床表现可提示有真菌感染,但保证诊断正确和治疗合理仍依赖实验室检查。尽管酵母和霉菌也可成为单独或混合感染的病原菌,但大多数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6.
先天性厚甲症是一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本文报告1例22岁女性患者,双亲非血缘关系。诞生时指(趾)甲呈长管状畸形。2岁时唇部发现疣状损害。4(1/2)岁时,掌跖皮肤增厚。1974年开始脱发,1977年枕后头发脱尽。患者智力一般,发育营养正常。头皮有弥漫性脱发。口唇角化过度,脱屑和多处溃疡。舌红,有白色条纹和无光泽斑块。口腔粘膜也有类似改变。指(趾)甲呈楔形、变窄,向两侧弯曲。甲板明显增厚失去光泽,有纵脊。其远端边缘增厚数毫米。因甲下厚的角质团块,致甲游离缘高起。指甲无缺失。在肘膝有红色毛囊性丘疹,丘疹中心有角质栓。肘部偶可见疣状损害。掌跖有明显角化过度和疣状损害,特别是跖部的疼痛性疣状损害导致行走困难。无多汗及大疱发生。系统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均为本院1992年~1994年门诊雀斑患者。男155例,女345例,年龄7~43岁,病程1~20年。皮损均典型。夏季明显,冬季减轻。药物和方法剥脱剂分为1、2号。1号由确炎舒松A100mg、三氯醋酸60~709、甘油100mg、蒸馏水100ml组成。2号为1.2丙二醇。用法;清洁患部,取平卧位,术者立其头端,消毒后用小号毛笔笔尖蘸取少许1号液在器皿壁边缘轻刮试至笔尖整齐又不含过量药液,依范围大小1次或分次逐个均匀点涂于雀斑上,如在眼睑及附近应闭眼或保护性遮盖。涂药lmin后雀斑变为霜白色,周边少许红晕,患者有轻微灼痛痒感。取另一毛笔在少许…  相似文献   

8.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急性经过、水肿明显、大量脱屑的严重皮肤病。临床上除对因对症支持治疗外,因皮肤黏膜大面积糜烂脱屑,极易继发感染,导致病情复杂化,因此皮肤护理对病情归转有直接影响。1994年以来,我科共收治剥脱性皮炎40例,采用甲氰咪呱外用治疗剥脱性皮炎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酚,三氯醋剥脱术及磨削术,可成功地治疗各种难治的光老化皮肤病。这三种疗法有其特定的指征,而病例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酚、三氯醋酸剥脱术及磨削术,可成功地治疗各种难治的光老化皮肤病。这三种疗法有其特定的指征,而病例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艺 《皮肤病与性病》2013,35(3):145-147,166
本文对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3.
嵌甲容易引起甲沟炎及疼痛,在日常门诊中非常多见,既往常用拔甲治疗,患者痛苦不堪且容易复发.2011年4月至今我们试用套管(输液用头皮针连接管)辅助治疗3例患者共5处嵌甲,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3例患者7处嵌甲,5处行套管协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和调查某社区医院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和临床类型。方法自2005年1月~2007年8月,对306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进行致病真菌分离,将取材物进行KOH显微镜检查和真菌培养。记录每位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致病真菌分布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临床类型与致病真菌之间的关系。结果306例中足趾甲感染占62.1%,手指甲感染占9.5%,手足指趾甲混合感染占28.4%。远端侧缘甲下型(DLSO)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有195例患者(63.7%),其次是全甲破坏型(TDO)(82例;26.8%),无甲沟炎的近端甲下型(PSO)(18例;5.9%),合并甲沟炎的近端甲下型(PSO)(8例;2.6%),浅表白甲型(SWO)(3例;0.98%)。DLSO与其他临床类型相比显著增多(P<0.001)。306株致病真菌中主要为皮肤癣菌(68.0%),其中80.3%为红色毛癣菌;酵母菌22.5%,其中73.9%为白念珠菌;第三位是霉菌(9.5%),主要为曲霉。结论发现该社区医院甲真菌病常见的临床类型为DLSO和TDO,而PSO和SWO不常见。致病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为主。临床类型和病原学关系显示单一致病真菌可以引发一种以上类型的甲真菌病。  相似文献   

15.
电子磨面机配合化学剥脱治疗颜面凹陷性疤痕28例报告何黎,王永兰(昆明医学院附一院皮肤科650031)颜面凹陷性疤痕,多由于天花,水痘,痤疮,外伤或严重的皮肤感染后遗而成。严重影响容貌。目前,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皮肤磨削术。然而,该术有一定的禁忌症及痛苦,...  相似文献   

16.
作者指出常规的抗组织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时无效.而据报道有二类组织胺受体,即H_1与H_2.H_1可被常规的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所中和,H_2可被抗组织胺药物甲氰眯胺中和,后者是一种对H_2有高度选择性的药物,最初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Zollinger-Ellison氏综合征和其他分泌过多者.亦有人指出人类皮肤包含H_1和H_2受体,在抑制皮肤肥大细胞分泌外源性或内源性组织胺所引起的红斑性反应时,用扑尔敏加甲氰咪胺比单独用一种的效果更好.有人报告8例慢性荨麻疹用甲氰眯胺和赛庚啶治疗,4例进步.也有用甲氰眯胺试治慢性荨麻疹的零星报告.  相似文献   

17.
多点接种真菌培养法在甲真菌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多点接种真菌培养法在实验室诊断甲真菌病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多点接种真菌培养法和传统的点植培养法对两组甲真菌病患者的甲屑进行致病真菌的分离和鉴定,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甲真菌病致病真菌的构成比例。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培养阳性率分别为为53.04%和37.50%(P=0.029)。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试验组皮肤癣菌49.21%,酵母菌36.51%,霉菌14.29%;对照组则分别为76.92%,20.51%和2.82%(P=0.001)。试验组共检出2例混合感染,对照组则无。结论多点接种法真菌培养可以提高对甲真菌病的病原菌的检出率,尤其是对非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检出率,且有助于发现甲真菌病的混合感染,但对非皮肤癣菌致病性的判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侧缘挂线法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用1%利多卡因于趾根处行阻滞麻醉,使用4-0幕丝线多股丝线打结固定,从患侧甲甲板下距趾甲游离端3mm、甲侧缘2mm处穿透甲板并打结固定,术后使用温水泡脚,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直到挂线点生长出甲床到达游离端后停止治疗,随访8周,观察治愈和复发情况。结果:56例患者(共60趾)术后1周均无疼痛,停止治疗时,54例(57趾)治愈,治愈率达95.0%(57/60)。随访结束时复发病例为4例(5趾),复发率为8.8%(5/57),治愈率为86.7%(52/60)。结论:甲侧缘挂线法治疗嵌甲性甲沟炎方法简单,手术创面小,痛苦少,恢复快,复发率低,可在术后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值得基层皮肤科门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现状,分析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和带菌的危险因素,对临床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7)月住院部16个科室5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真菌镜检及培养。将培养有真菌生长的标本分离纯化后应用CHROMagar Candida显色培养基和法国梅里埃API 20 C AUX酵母菌菌种鉴定试剂条鉴定。对符合入选标准的观察对象,在得到本人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制定的临床资料调查表,由专人对其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并详细记录临床体征及病历资料,最后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应用多分类单因素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我院口腔真菌感染患者80例,占13.82%,口腔真菌带菌患者148例,占25.56%,二者合计228例,占总样本39.38%。从临床579例患者口腔分泌物培养获得228份有酵母样菌标本,经分离纯化后获得242株菌株,其中有12例患者同时有2种假丝酵母菌存在,有1例患者同时存在3种假丝酵母菌。住院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和带菌年龄分布最多的都在60岁以上年龄组。住院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多的科室为血液科,带菌最多的科室为呼吸科。住院天数、术后住院时间、是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疗程、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糖皮质激素种类、每日使用糖皮质激素总量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疗程对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有呼吸道病史对口腔真菌带菌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住院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和带菌年龄分布最多的都在60岁以上年龄组。住院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多的科室为血液科,带菌最多的科室为呼吸科。(2)住院天数、术后住院时间、是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疗程、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糖皮质激素种类、每日使用糖皮质激素总量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疗程是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和有呼吸道病史是口腔真菌带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甲真菌病约占所有甲病病例的50%。糖尿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免疫抑制、肥胖、吸烟和年龄增长是感染的诱发因素。真菌镜检和培养仍是诊断甲真菌病的标准,但新的实验诊断技术发展很快。激光和光动力疗法是可以选择的新的替代治疗方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