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试验评价心肌梗死(MI)病人冠脉重建术(CRV)后心室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冠脉重建术前、术后6个月,以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5、10、15、20、25、30μg·kg-1·min-1)连续静注5min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室壁运动异常(WMA)节段的变化.结果:在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下,CRV前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均呈升高反应(P<0.05),WMA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变(P<0.05).结论:DSE试验是识别MI区域存活心肌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多巴酚丁胺从5μg·kg-1·min-1开始有效,10~15μg·kg-1·min-1达高峰,≥20μg·kg-1·min-1则在术前对部分病人有诱发心肌缺血,使收缩功能恶化及频发室早出现.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肌声学造影对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前瞻性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LDDE)联合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心肌梗死者进行静态MCE、LDDE及3个月后静态超声心动图随访分析。MCE和室壁运动均用16段划分法进行目测半定量计分。心肌造影计分(MCS)回声均匀性增强为1分,回声低淡不均匀为0.5分,缺损为0分。室壁运动计分(WMS)用常规计分法。结果随访时,运动改善的心肌节段中MCS1分占49.4%、0.5分占50.6%,对LDDE均有反应;运动无改善的节段MCS0.5分占9.5%,0分占90.5%,对LDDE有反应者占13.3%,无反应占86.7%。预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LDDE86%、86.7%、86.4%;MCE100%、89.7%、94.6%;LDDE联合MCE86.1%、100%、94.0%。结论心肌微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完善是心肌存活的基本条件。MCE灌注正常和低灌注,且对多巴酚丁胺有反应的心肌有收缩力储备;而对多巴酚丁胺无反应的低灌注或无灌注心肌则多不能恢复收缩功能。LDDE联合MCE能提高检测存活心肌的特异性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试验评价心肌梗死(MI)病人冠脉重建术(CRV)后心室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急性心肌死病人,在冠脉重建术前,术后6个月,以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5,10,15,20,25,30ug.kg^-1.min^-1)连续静注5min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室壁运动异常(WMA)节段的变化。结果:在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下,CRV前后患者的心率,收 相似文献
4.
现在心脏病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区心肌区心肌存活的评价。这个问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传统紧急处理时尤为重要。存活心肌是特指那些因严重缺血而导致功能障碍的心肌 ,静态下难以同梗死心肌相鉴别[1 ] 。存活心肌的基本特性是 :①心肌代谢存在 ;②心肌细胞膜完整 ;③具有收缩功能储备。 1 978年Diamond首次提出“冬眠心肌”概念[2 ] 。根据血流灌注状态将存活心肌分为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顿抑心肌是指冠脉急性完全闭塞后遭受严重缺血打击 ,左室功能急剧下降的心肌 ,在血流再灌注后 ,心肌功能数小时至数周后可自行恢复 ,临… 相似文献
5.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心肌的存活性。方法:3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入本研究,分别采用5μgkg-1/min和10μgkg-1/min的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体表超声心动图观察梗死区域心肌收缩心室壁运动和厚度的变化,以识别有无存活心肌。结果:对36例病人分析了576段心肌,基础状态时94段心肌运动消失;119段心肌运动减低;363段心肌为正常心肌。静脉滴注5μgkg-1/min多巴酚丁胺后,运动消失的94段心肌中,30段心肌心室壁运动及收缩心室壁增厚率得到了改善,其中23段心肌变为运动减弱心肌,7段心肌变为正常心肌,将多巴酚丁胺增量至10μgkg-1/min后,由第1次剂量无反应的运动消失的64段心肌中,有5段心肌心室壁运动和收缩心室壁增厚率得到改善。结论: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识别是安全的,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存活心肌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随着冠状动脉(冠脉)重建术的开展,术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提出心肌梗死后区域内存在着存活心肌.20世纪80年代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存活心肌是指那些因为严重缺血而导致功能障碍的心肌,静态下难以同坏死心肌相鉴别.根据血流灌注状态将其分为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1]. 相似文献
7.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与正电子发射显像识别
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为止 ,正电子发射显像 ( PET)被认为是识别存活心肌的“金标准”。本文旨在评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 DSE)识别存活心肌与 PET的符合程度。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1 8例 ,男 1 6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 56± 1 0 .3)岁 ;梗死部位 :前壁 6例 ,下壁5例 ,前间壁 4例 ,后壁 2例 ,后壁加下壁 1例。心功能均为 NYHA 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示 3支病变 9例 ,双支病变 5例 ,单支病变 4例。左心室造影均有室壁节段运动异常存在 ,左室射血分数 >40 %。1 .2 方法DSE:采用 Hewlett Packard Sonos1 0 0 0型彩超仪 ,… 相似文献
8.
本文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研究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区域心肌存活性。选择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用5μg/kg·min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体表超声心动图于用药前后对比观察梗塞区域心肌室壁运动和收缩期增厚率(T%),识别心肌存活性。36例患者分为576段心肌,基础状态下94段心肌运动消失,T%为0。静注5μg/kg·min多巴酚丁胺后,94段心肌中30段心肌恢复或部分恢复运动,T%增加121~60.0%。结果提示94段运动消失的心肌中30段(31.9%)具有存活性。表明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存活心肌的识别是安全、可靠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LDDE)和^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法(DISA)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显像(SPECT)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存活心肌检出的准确性。方法对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后5~10天内行LDDE和DISA—SPECT,所有患者在LDDE和DISA检查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两种方法均采用16节段半定量法分析图像。心肌梗死后3个月随访二维超声,以局部室壁运动改善作为心肌存活标准,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LDDE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2%、79%、82%和77%。DISA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62%、74%、71%和79%。LDDE和DISA两者对运动异常节段检出存活心肌的一致性为70%。对于运动减低节段,LDDE和DISA对存活心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比77.6%,P〉0.05);对于无运动节段,LDDE对存活心肌检出率低于DISA(29%比53%,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DISA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高于LDDE,而特异性低于LDDE,联合应用起互补作用,提高检测存活心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与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的心肌灌注显像估测存活心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LDDE)与含服硝酸甘油 (NTG)介入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睛 (MIBI)的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存活估测中的价值。方法 对 17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行静息 NTG介入99mTc MIBI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的检查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一个月重复基础超声心动检查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于基础超声心动检查 ,共有 94个心肌节段运动异常 ,在其中 5 0个低动力心肌节段中 ,两种方法一致性节段 2 9个 (5 8% ,P >0 .0 5 ) ;在 44个无动力心肌节段中两种方法一致性节段 16个 (36 % ,P<0 .0 5 )。两种方法对低动力心肌节段功能恢复的预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而对无动力心肌节段 ,LDDE较NTG介入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有较高的特异性 (90 .9%vs 6 4.7% ,P <0 .0 5 )和较低的敏感性 (6 3.6 %vs88.9% ,P <0 .0 5 )。对整个运动障碍节段功能恢复的预测 ,LDDE较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有较高的特异性 (87.2 %vs 6 8.2 % ,P <0 .0 5 )。结论 两种方法对低动力心肌节段的预测有良好的一致性 ,LDDE对整个运动障碍节段功能恢复的预测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硝酸酯、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及其合用超声心动图试验识别急性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对比硝酸酯、小剂量多巴酚丁胺(Dob)及其合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试验识别急性心肌梗死(AMI)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AMI患者31例,于发病后7~14(10±3)d行硝酸酯、小剂量Dob及其合用2DE试验,后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CRV)术成功,术后6个月左右(167±18)d复查2DE。用16节段半定量分析法对左室各节段收缩运动和增厚情况给予分级记分。将2DE试验所检的存活心肌与CRV术后其收缩功能改善的实际对比,评价识别AMI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31例AMI患者共有221个异常节段。与硝酸酯和Dob3μg单用时相比,两者合用2DE试验对AMI区存活心肌节段的检出率均显著提高(50.2%对37.6%和40.7%,P均<0.05),识别敏感性和准确性也均显著提高(77.6%对56.8%和61.6%,81.0%对70.1%和72.4%,P<0.05~0.01);而硝酸酯合用Dob5μg2DE试验对存活心肌的检出率、识别敏感性和准确性均已达Dob10μg单用时的水平(55.7%对55.8%,87.2%对89.5%和86.4%对87.9%,P均>0.05),而又无Dob10μg诱发心肌缺血的副作用。结论硝酸酯与小剂量(3、5μg 相似文献
12.
二维超声心动图与CK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识别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二维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2-DSE)与彩色心室壁动力分析(colorkinesis,CK)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CK-DSE)识别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41例,全部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CK技术做了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LDSE)。结果均与其中15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2~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29例做了硝酸甘油酯介入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NG-ECT)的结果分析比较。结果: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5例和接受NG-ECT检查29例中2D-DSE和CK-DSE各自检出存活及坏死节段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一致性分别为81.0%(34/42)和85.0%(34/40),P>0.05;与NG-ECT的一致性分别为85.1%(63/74)和84.7%(61/72),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K-DSE与2D-DSE相比识别存活心肌的结果同样可靠,还似更便捷、客观,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对存活心肌及介入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利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LDDE)显示心肌梗死部位存活心肌的存在及介入治疗术后整体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 ,评价介入治疗对存活心肌的作用。方法 选择前降支(LAD)单支闭塞病变拟行介入治疗患者 2 5例 ,均在术前做LDDE ,然后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 ,术后 2~ 4个月复查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 ,LDDE及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均采用16阶段半定量分析法 ,将LDDE显示≥ 2个相邻室壁运动不良节段 (RWMA)收缩功能改善者定为多巴酚丁胺阳性 ,并与介入治疗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相对比。术后RWMA改善定为存活心肌 ,并进行心肌收缩功能改善的评价。结果 多巴酚丁胺试验阳性 (持续改善和双向反应 )对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即在LDDE阳性的 118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中有 10 3个节段介入治疗术后恢复 ,而LDDE阴性的 5 0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仅有 11个节段恢复。此外 ,整体心功能的改善也与室壁运动异常的改善相一致 ,即术后射血分数 (EF)、心排血量 (CO)、心脏指数 (CI)等反映整体心脏功能的指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LDDE可以发现心肌梗塞部位存活心肌的存在 ,并可预测介入治疗后存活心肌的恢复和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黎莉综述张运审校(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济南250012)关键词多巴酚丁胺;冠状动脉疾病;超声心动描记术运动负荷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冠心病患者活动受限,给运动试验造成...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对心肌梗塞后局部左室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于发病后2周内行LDDE,观察静态,静注多巴酚丁胺及心梗后3个月局部室壁运动变化。结果 LDDE发现静态时运动减弱节段的心肌存活比无运动节段更常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实时小剂量多巴酚丁胺(LD-DSE)(10μg·kg~(-1)·min~(-1))负荷心肌声学造影(RT-MCE)试验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22例经彩超检查存在左心室壁节段运动障碍冠心病患者,进行LD-DSE负荷RT-MCE试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所有狭窄病变行完全血运重建。按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16节段划分法获得各运动异常节段显影,图像用目测半定量法分析。术后1、3、6个月时复查心脏超声,以冠脉血运重建后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改善为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结果普通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是75.7%、84.2%、78.8%;LD-DSE负荷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是89.3%、89.5%、89.4%;应用LD-DSE负荷RT-MCE目测半定量法对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有所提高(89.3%比75.7%,P<0.05)。结论 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LD-DSE负荷RT-MCE可提高其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39例冠脉狭窄≥50%的冠心病人与13例冠脉狭窄<50%或腔径正常的临床可疑冠心病人作为"正常"对照,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obu-Echo)和心电图(Dobu-ECG)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进行了评价。发现Dobu-Echo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4.6%,准确度为90.4%;而Dobu-ECG的敏感性为30.8%,特异性76.9%,准确度42.3%。试验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认为:Dobu-Echo是安全、准确性好的无创性冠心病诊断试验,可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倪超,朱文玲,方圻运动超声心动图(ESE)是一种较好的诊断冠心病(CAD)的无创性方法[1],但有部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运动,因而不能推广。在其他应激试验中,近年来,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的应用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9.
选择45例Q波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负荷同步试验。给予多巴酚下肢(5μg·kg-1/min和10μg·kg-1/min)静脉推注,观察ST-T改变与局部室壁运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45例中25例心肌存活阳性。此25例于低剂量期及峰值剂量期ST段抬高及T波假正常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0%、100%、28%、100%、44%、100%、64%、95%,其中9例(36%)既有ST段抬高又有T波假正常化,若结合ST段抬高及T波假正常化,则诊断心肌存活性的敏感性及特异做分别为72%和95%。表明: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胶负荷试验中,ST段抬高及(或)T波假正常化是检测心肌存活性商便、特异、中度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