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急性有机磷中毒与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0PP)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AOPP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酶和心电图资料进行综合分类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异常心电图者107例(占88.3%),心肌酶谱中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酸激酶(CK)至少有1项异常者106例占(88.3%)。轻、中、重度中毒组间血清中cTnI、CK-MB、CK水平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异常改变构成比组间两两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A0PP抢救治疗过程中,应常规动态检查心电图,结合心肌酶结果,及早对心肌行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对心电图及心肌酶影响,以便早期进行临床诊治,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6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按《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分成轻度、中度、重度组,用心电图仪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结果心电图异常48例,发生率为77.42%,其中ST-T改变发生率95.83%,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77.08%,室性早搏发生率60.42%,以上3种异常心电图和其他异常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心肌酶含量与急性砷化氢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心电图异常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组(P0.05)。结论心电图和心肌酶可作为急性砷化氢中毒心脏损害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15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分析其血清心肌酶值差异和心电图改变。结果血清心肌酶异常率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心电图改变者以ST-T改变为主,中毒越重,心电图改变越明显。结论中度、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较高的心肌损害发生率,中毒越重,心肌损害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中毒使胆碱酶活力下降,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一系列横纹肌,平滑肌和腺体的异常改变。但是,有机磷如何作用于心肌,导致心电图的变化,国内很少报导。我们分析了13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并与25例正常人心电图作对比,发现有机磷中毒患者QTc较正常人明显延长,而有机磷中毒死亡组较治愈组QTc也明显延长,我们认为有机磷中  相似文献   

5.
中毒     
960817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饶石匡//上海医学一1995,18(5)一27一273 对205例临床表现昏迷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明胶子母囊活性炭进行灌洗.常规洗胃后向胃内灌注150克活性炭.静滴极化液(10%葡萄糖soml,胰岛素loIU,10%氯化钾Zoml)每日4~6剂抢救,用5~7周。结果177例中165例治愈(93.22%).显著高干单独应用血液灌流者的75%(21/ 28)。且用此疗法可降低阿托品用量,避免有机磷及阿托品双中毒现象。表3参5(俞瑞纲)960818 130例急性杀虫眯中毒心电图表现/蒋 鹏…刀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一1995.11(3)一185 患者中心电图异常105例(80.8%).…  相似文献   

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ECG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I)仍为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农药中毒。虽然救治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但病死率仍高达 2 0 %左右。为了提高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 ,我们抢救 75例病人。采用勤观察、多检查、实行心电监护及心肌酶的连续测定 ,并与正常人对照 ,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75例AOPI者根据“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及分级标准[1、2 ] 。进行诊断分级 ,其中轻、中度中毒组 46例 ,重度中毒组2 1例 ,中间综合征组 8例 ,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者共 2 0例。患者均有明显的服毒史和接触史。口服中毒者 36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心肌酶水平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损害水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130例为观察组,选取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血浆BNP、c Tn I和心肌酶水平的差异。结果 4个时间点观察组的BNP、c Tn I和心肌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中毒组的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中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的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会造成心肌受损,损伤水平与中毒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改变与Child-Pugh分级和肝硬化性心肌病(CCM)之间的关系。方法设立健康对照组(51例)、CHC组(45例)、CHC后肝硬化组(51例)。CHC后肝硬化组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又分为Child-Pugh A级14例,Child-Pugh B级20例,Child-Pugh C级17例。所有病例使用日本光电心电图机ECG-1550P标准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测量、分析心电图,比较各组心电图改变的差异及与Child-Pugh分级和CCM发病的关系。结果1心电图异常:CHC后肝硬化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2.55%,总心电图异常例次112,平均每例患者有2.20次异常心电图;健康对照组、CHC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96%、6.66%,均为轻微异常心电图。2CHC后肝硬化主要心电图异常种类:Q-T间期延长(28/51,54.90%),ST-T改变(27/51,52.94%),肢导低电压(17/51,33.33%),说明3种异常心电图组合较为常见。3CHC后肝硬化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组合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Child-Pugh A级Q-Tc间期延长0例(0/14),ST-T改变1例(1/14),肢导低电压1例(1/14);Child-Pugh B级Q-Tc间期延长13例(13/20),ST-T改变11例(11/20),肢导低电压5例(5/20);Child-Pugh C级Q-T间期延长15(15/17),ST-T改变15例(15/17),肢导低电压11例(11/17)。结论 CHC后肝硬化患者存在多种心电图异常,其中以Q-Tc间期延长、ST-T改变、肢导低电压为主,出现3种心电图异常组合且肝功能为Child-Pugh B级、ChildPugh C级,且并发CCM,对判断CHC后肝硬化预后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心电改变和临床表现。方法对60例中毒者作心电和临床分析。结果30例重度中毒者心电图全部异常;中度中毒者异常率9096;轻度中毒者异常占50%。结论有机磷中毒者时心肌有损害,心电检查可反映这种损害,应及早进行心电检查,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时临床心电图表现、心肌酶及肌钙蛋白(cTNT)的改变对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8例ACOP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及cTNT定量临床观察,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ACOP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昏迷82例,占75.9%;心电图异常80例,占74.1%,其中ST-T改变69例,占63.9%;心肌酶活性升高69例,占63.9%;cTNT活性升高25例,占27.8%。心电图的改变及心肌酶、cTNT的活性升高与年龄呈正比,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中毒与轻度中毒者,重度中毒与中度中毒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101例患者康复出院,5例因中毒时间长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结论 ACOP可以造成心肌不同程度的损害,需要积极进行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中毒     
983798一氧化碳中毒脑电地形图改变与临床关系/栗玉彬…//吉林医学一1998,19(2)一76一77 68例患者,脑电地形图(BEAM)首检异常率88.2%,其中轻、中、重度中毒分别为55.6%、89.7%和100%,与临床表现及中毒程度平行。经治疗消失或好转后,复检BEAM异常率降至47.1%,示脑组织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尸<0.001)。25例有后遗症患者,出院时BEAM异常率为88%。随访1~2年,复查BEAM异常率56%。证明BEAM异常率与临床状态呈正相关性。表1参6(周璐)9837,9人体低氧状态心血管功能代偿水平的个体差异/卫小红…//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一1998,19(l)一49~51 受试者160…  相似文献   

12.
急性有机磷中毒可累及心脏,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与中毒程度、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收集1992年2月-1997年2月在我院住院病人142例;筛选心电图资料完整者112例。对其心电图改变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意义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112例全部为在我院的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1974年卫生部颁发的诊断标准。年龄1-60岁,平均31岁。女72例,男40例,口服中毒36例,皮肤吸收76例;轻度中毒10例,中度中毒29例,重度中毒73例。 1.2 方法 入院后及出院前最少做两次心电图。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86例AOPP分别于病程早、中、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几种严重的心电图异常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与AOPP中毒程度、病程及顶后的相关性。结果 心电图异常率随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升高;ST-T改变多发生于中毒的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中毒的中期,Q-T延长则多发生于中毒的后期;心脏损害程度与AOPP预后有相关性,尤其是AOPP后期Q-T延长,猝死发生率为13.79%(4/29),结论 AOPP心脏损害与中毒程度密切相关;AOPP中毒时期不同对心脏损害形式不同;严重心电图异常与AOPP预后直接相关,而Q-T延长是AOPP后期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农药中毒患者动态心电图(DCG)变化规律 ,观察 86例显示 :中毒愈重 ,心肌损害愈重 ,心电图ST段压低愈明显 ,越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现对资料完整者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0年 3月~ 1999年 6月的住院患者 ,口服中毒 78例 ,接触性中毒 8例。其中有机磷中毒 79例占 92 % ,呋喃丹中毒 7例 ,占 8%。女性 79例 ,年龄 18~ 43岁。男性 7例 ,年龄 17~ 42岁。服药中毒至就诊时间最短 3 0min ,最长 3h。服毒量约 2 0~ 2 5 0ml,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精神意识障碍和农药中毒的其它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中毒     
,61722急性混合性农药中毒60例临床分析/许学霖…//上海医学一1995,18(10)一579~58023大剂呈阿托品抢救重度乐果中毒伴多脏器损害一例/徐永正…刀上海医学一1995,18(11)一682,617247,例有机磷中毒原因分析/刘瑞芳…刀广东医学一2995,16(5)一345 此组中毒农药为甲胺磷29例,敌敌畏25例,马拉硫磷10例,乐果8例,敌百虫7例。中毒途径石9.62%为污染食物(蔬菜占40%),17.72肠为直接口服,12.“%为皮肤接触。表2(李伟岚)961725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呼吸衰竭10例分析/刘涛…刀中华内科杂志一1995,34(11)一760 男3女7例,均为吞服中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急性期有机磷中毒在临床中对心肌的损害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抢救并治疗的12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心肌损伤情况。结果本组120患者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均出现心肌损害的现象,可以表现为临床中症状与体征的改变,继发的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学的改变。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会引起心肌的损害。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过程中,应使用心肌营养药并给予正确的抢救治疗。这在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我院2年来,因口服或接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有心电图异常变化的68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将心电图异常变化及中毒程度和阿托品用量及预后的关系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68例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15~65岁,平均40岁。全部病例均在口服有机磷农药24h,经门诊彻底洗胃、催吐、导泻、利尿、并静注阿托品3~5mg、解磷定1g后入院。入院后适量使用阿托品,联合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细胞营  相似文献   

18.
由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并不能完全确切反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的程度[1] 故有必要探讨新的酶学指标以正确反映AOPP的变化规律。为此我们测定了 114例AOPP的血清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功酶 (CK MB) ,并计算出CK MB/CK比值 ,初步认识到它们的变化规律和临床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 1)AOPP组选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本院收治的无心、肺、脑、肾及肌肉、结缔组织病变者共 114例 ,其中男 3 4例 ,女 80例 ,年龄 13~ 72岁 ,平均 3 7 5岁 ,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种类 :久效磷 3 8例…  相似文献   

19.
中毒     
97254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63例心肌酶学·282·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1,97年第18卷第3期的观察/丁志刚…刀江苏医药一1997,23(1)一51 此组患者血清心肌酶活性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CK)及a一经丁酸脱氢酶均显著增高,轻度、中度中毒患者仅部分增高,两者相比尸<0.01。重度中毒患者7~巧天.轻度、中度中毒者3一7天后随病情消失,酶活性则恢复至正常。3例死亡酶活性持续高值,CK值均大于IO00U/L。表1(梁一伍) 972544混合性农药j、/、九急性中毒20例临床分析/许学霖…//上海医学一1997.2。(1)一别~55 20例中重度中毒8例,中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诊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口服,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2 w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对治疗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组内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观察组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组内比较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CK、CK-MB、LDH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助于临床症状的快速改善,促进心肌酶水平下降及异常心电图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