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尖瓣狭窄左心房血栓前状态局部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风湿性心脏 (风心 )病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局部血小板、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方法 测定左心房、右心房、股静脉和股动脉的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140 )、抗凝血酶Ⅲ(ATⅢ )、蛋白C(PC)、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D 二聚体 (DD)和vonWillbrand因子 (vWF)。结果 对照组和风心病组均表现左心房局部的高血小板活化、高凝血和高纤溶状态 ,而右心房则相反。风心病组左心房GMP 14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AT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纤溶功能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风心病无或轻度左心房云雾影患者和重度云雾影患者比较 ,血浆GMP 140含量显著低于重度组(P <0 0 5 ) ,血浆ATⅢ含量显著高于重度组 (P <0 0 5 ) ,PC含量显著低于重度组 (P <0 0 5 )。风心病左心房ATⅢ含量和云雾影呈直线相关 (r=- 0 72 ,P <0 0 1)。结论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显著亢进 ,左心房云雾影能够反映左房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局部凝血活性的改变,探讨风心病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 测定22例风心病伴房颤患者,15例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以及12例同穿空间隔行射频消融的无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患者的左心房、右心房、股静脉和股动脉的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和血粘度,进行不同部位的自身对比和同一部位的组间比较,并将风心病患者左心房ATⅢ含量和左心房云雾影(L  相似文献   

3.
4.
黄树温  李克清 《山东医药》1998,38(10):21-21
为了使瓣膜条件较好但合并左心房附壁血栓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能接受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同时避免动脉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并尽快缩短治疗时间,我们对这类患者进行了小剂量尿激酶(UK)溶栓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18例;年龄4...  相似文献   

5.
二尖瓣狭窄血栓前状态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二尖瓣狭窄(MS)病人止血系统多项指标,以证实MS血栓前状态(PTS)的存在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结果表明:MS病人在止血系统多个环节发生异常,存在PTS;合并房颤的MS病人止血系统异常更为显著;PTS与MS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伴巨大左房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按改良的Inoue方法行PBMV,观察手术操作成功率,术前后左房平均压(LAP),二尖瓣跨瓣压差(MVG),肺动脉收缩压(SPAP),二尖瓣口面积(MVA)和临床NYHA心功能变化.结果手术操作成功率达94%.术后LAP、MVG及SPAP均明显下降(12.2±4.4 vs 27.6±10.3;5.2±2.3 vs 20.7±5.5;41.1±15.4 vs 76.8±19.3;P均<0.01),MVA明显增加(1.88±0.31 vs 0.65±0.12,P<0.01),NYHA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伴巨大左心房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的成功率仍很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病率高,据国内统计资料,风湿性心脏病在成人心血管病中的比较发病率约为40%,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尸检资料中,二尖瓣病变为100%、主动脉瓣为48.5%、三尖瓣为12.2%、肺动脉瓣为6.5%,各瓣膜受损的比较及发病率的差别,可能与瓣膜受的压力负荷不同有关。临床分析表明,二尖瓣狭窄最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左心房扩大的常规检查仍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本文对39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左房扩大的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改变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8.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 (房颤 )的血栓前状态。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法和凝固法测量 2 4例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伴窦性心律患者 (窦律组 )、2 5例风心病伴房颤患者 (房颤组 )和 2 0例对照者 (对照组 )的外周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 (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D 二聚体 (D dimer)和纤维蛋白原 (Fg)的水平变化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 ,窦律组血浆VWFAg、D dimer和Fg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 5 ) ,而血浆GMP 14 0水平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 ;房颤组血浆GMP 14 0、D dimer和Fg水平也明显升高 (P <0 .0 5 )。房颤组与窦律组相比血浆GMP 14 0、VWFAg、D dimer水平更高 (P <0 .0 5 ) ,而Fg水平在二者之间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外周血存在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重度二尖瓣狭窄(MS)合并巨大左心房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风心病重度MS合并巨大左心房患者共28例,其中男9例,女19例,年龄20~51(34.9±7.5)岁。采用常规及改良的非常规方法进行PBMV。以手术前后肺动脉平均压、左房平均压、二尖瓣跨瓣压差及左心房直径、二尖瓣口面积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PBMV效果,并观察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结果:PBMV成功率为100%。与术前相比较,术后肺动脉平均压下降[(42.28±7.58)mmHg(1mmHg=0.133kPa)∶(23.17±5.99)mmHg]、左心房平均压下降[(28.11±6.18)mmHg∶(13.11±4.43)mmHg]、二尖瓣跨瓣压差显著下降[(19.55±6.14)mmHg∶(7.87±3.01)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左心房直径明显减小[(68.61±8.92)cm∶(51.39±7.88)cm]、二尖瓣口面积增大[(0.75±0.17)cm2∶(1.87±0.33)cm2],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  相似文献   

10.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克隆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常合并有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骨髓增 殖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细胞的增多与激活,血小板及其受体 异常,JAK2V617F 突变,vWF 消耗,药物等因素共同影响了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凝血功能。对高危患者要进行风险评 估,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并存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及其与血栓前状态各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高血压患者105例,其中65例并存房颤(房颤组),40例无房颤(非房颤组),30例健康体检无高血压和房颤为对照组.用M型心脏超声测定LAD,同时检测其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wvF)及红细胞压积(HCT),并进行比较.再将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比较其LAD、Fg、D-Dimer、vwF、HCT.然后以LAD为因变量,Fg、D-Dimer、vwF、HCT为白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房颤组与对照组和非房颤组比较,LAD为(43.56±6.72)mm与(31.63±4.32)mm和(36.28±5.83)mm(均P<0.05),Fg为(4.24±0.59)g/L与(2.80±0.46)g/L和(3.09±0.49) g/L(均P<0.05),D-Dimer为(0.43+0.13) mg/L与(0.18±0.08) mg/L和(0.28±0.10) mg/L(均P<0.05);房颤组vwF、HCT分别为(290.44±29.02)%、0.46±0.07,与对照组(84.15±20.26)%、0.34±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LAD、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房颤组与阵发房颤组比较,LAD、Fg、D-Dimer、vwF、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D与Fg(r=0.683)、D-Dimer(r=0.735)、vwF(r=0.763)、HCT(r=0.759)呈正相关(均P<0.01). 结论 LAD增大为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房颤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且LAD越大,血栓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前状态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41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6例。另同期选择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设为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D-二聚体(D-dimer,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等血栓前状态指标的浓度。结果随着子痫前期病情的进展,APTT、TT、PT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正常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TAT、GMP-140和VWF浓度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正常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的FI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呈高凝、血栓前状态,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PBMV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功能异常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囊二尖瓣分离术(PBMV),应用左室心血管造影于PBMV前后行左室功能测定.结果显示PBMV前平均射血分数(EF)、舒张末期容量(EDV)、舒张末期容量指数(EDVI)、,心搏量(SV)、,心博指数(SI)、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均低于正常值;PB-MV后,上述指标达到正常值.由于其中8例(40%)在PBMV前EF≤50%,故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PBMV前EF降低组(n=8)EDV、SV、CO、CI较EF正常组(n=12)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BMV前后EDVI与EF关系最为密切.提示风湿性MS患者部分存在左室功能异常,主要为前负荷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4.
对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附壁血栓的6例患者进行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结果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二尖瓣口面积由0.58±0.15cm2扩大到1.56±0.24cm2(P<0.01),左房平均压由3.37±0.89kPa降至2.08±0.83kPa(P<0.01),二尖瓣最大跨瓣压差由4.01±1.95kPa降至2.13±0.91kPa(P<0.01)。心功能由Ⅳ级提高到Ⅲ级4例,Ⅱ级1例,Ⅲ级提高到Ⅱ级1例。我们认为,对已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心耳部和侧壁的附壁血栓患者,在积极正确的术前准备、掌握好时机和操作熟练的前提下仍可进行PBMV。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对风湿性心脏病中重度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口面积为 0 92± 0 2 1cm2 )患者左心房和 (或 )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2 41例准备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的患者术前检查 ,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未发现或可疑左心房和(或 )左心耳血栓 ,并至少禁食 4小时后进行TEE。结果 :76 ( 32 % )例经TEE显示左心耳和 (或 )左心房内附壁血栓。以TEE为标准 ,TTE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2 5 %和 94%。结论 :大多数二尖瓣狭窄病例左心房血栓发生在左心耳内 ,TTE探查左心耳血栓敏感性低 ,应该使用TEE探查  相似文献   

16.
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栓塞是二尖瓣狭窄 ,尤其是伴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如果 AF同时伴有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 ,则其脑血栓的发生率比无 AF者高 1 7倍。本研究旨在阐明二尖瓣狭窄伴 AF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即高凝状态 ,从而为 AF尤其是伴有风心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理论根据。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36例中 ,男 1 6例 ,女 2 0例。按年龄、性别配对 ,共分为两组 :二尖瓣狭窄伴持续性 AF(持续时间超过 6个月 ,AF组 ) :1 8例 ,男 7例 ,女 1 1例 ,年龄 2 7~ 70 (47.2± 1 2 .9)岁 ;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 :(N-AF组 ) 1 8例 ,男 9例 ,女 9例 ,…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声学定量 (AQ)技术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改变。方法 :正常对照组 2 0例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正常组 3 2例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 16例 ,采用AQ技术 ,测量左心房射血分数、管道容积、存储容积。结果 :左心室肥厚组的左心房射血分数及存储容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有极显著差异 (P均 <0 0 1) ;管道容积左心室肥厚组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左心室肥厚组和LVMI正常组的管道容积分别为 ( 4 0 7± 12 3 3 )ml、( 13 93±14 3 4)ml,有显著差异 (P <0 0 5 )。LVMI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存储容积分别为 ( 5 1 2 4± 19 14 )ml、( 2 9 4 6± 8 4 5 )ml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助力泵功能和储存器功能代偿性增强 ,管道功能减低 ,左心室心肌肥厚时尤为明显 ,AQ技术为左心房功能的评价提供了无创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第2位常见死因〔1〕。约10%~20%恶性肿瘤患者可发生深部静脉血栓形成(VTE)事件〔2,3〕。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存在紊乱的状况,恶性肿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4〕,另外一些研究报道恶性肿瘤患者PT、APTT显著缩短〔5,6〕,且老年组患者PT、APTT较青年组缩短〔7〕。除了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且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术前与术后3 d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纤溶活性指标水平,并分析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及术后3 d,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D、TAT均是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患者D-D、TAT水平进行检测,从而为深静脉血栓的预测及防治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