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孕20周前先兆流产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应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80例;B组为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80例,观察两组保胎成功率。结果: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74例,成功率92.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41例,成功率51.25%。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黄体酮、滋肾育胎丸、间苯三酚联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来院就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孕前不用药,孕后给予黄体酮胶丸(200mg/d)、滋肾育胎丸(5g/次,3次/d)安胎安胎.治疗组30例患者孕前用药:每次月经第12 d开始,睡前单次服用黄体酮胶丸200 mg/d,连续服用10 d;每次月经第5d始服滋肾育胎丸,5g/次,3次/d,直至下次月经来潮停服,连续用药3个月;孕后用药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如出现流产先兆时静脉滴注间苯三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33% (28/3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 (21/30),两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黄体酮、滋肾育胎丸、间苯三酚联合治疗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作为一种方便易行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黄体酮、滋肾育胎丸应用于先兆流产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前者给予滋肾育胎丸治疗,后者给予黄体酮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应用于先兆流产患者可有效提高其孕酮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就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76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间苯三酚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5):603-604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法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反复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反复流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黄体酮治疗, 20例)和B组(主动免疫法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 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A组的妊娠成功率为60.00%,低于B组的95.00%(P <0.05)。B组的先兆流产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A组(P <0.05)。结论应用主动免疫法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反复流产患者,能够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妊娠成功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两个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肌注间苯三酚及黄体酮,对照组1肌注黄体酮进行治疗,对照组2肌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观察三组的用药天数、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天数、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用于治疗先兆流产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先兆流产应用硫酸镁和间苯三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110例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6%)、保胎成功率(96.4%)均高于对照组(65.5%、67.3%);宫缩显效时间(2.1±0.8h)优于对照组(5.8±1.3h)(P0.05);新生儿死亡率(1.8%)低于对照组(18.2%),新生儿出生体重(2571.5±231.1g)及Apgar评分(9.5±2.5分)均高于对照组(2133.2±167.5g、8.3±2.9分)(P0.05);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7.3%)低于对照组(29.09%)(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孕妇宫缩,延长妊娠时间,保胎成功率较高,娩出新生儿情况良好,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在晚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晚期先兆流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硫酸镁及间苯三酚+硫酸镁组各10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另将间苯三酚+硫酸镁组孕妇按照孕周分为12~19~(+6)周及≥20周,分析不同孕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间苯三酚+硫酸镁组在宫缩消失的时间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硫酸镁组(t/Z=3.059、-6.383,P=0.007、0.001)。两组间头痛、恶心呕吐、胃肠不适、失眠等发生率无差异(χ~2=0.138、0.000、0.701、0.035,P=0.505、1.000、0.276、0.543)。间苯三酚+硫酸镁组孕12~19~(+6)周与≥20周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2.091,P=0.152),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孕12~19~(+6)周略低(χ~2=4.805,P=0.024)。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疗效优于单纯硫酸镁,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对于≥20周孕妇应用时不良反应会略高于12~19~(+6)周孕妇,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达英-35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3例,服用达英-35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催乳素(PRL),每月记录月经情况、痤疮、多毛的变化;治疗前后行阴道B超检查卵巢大小及卵泡数目.结果经过3~6个周期治疗后,23例PCOS患者月经规则、痤疮及多毛症状明显改善,卵巢体积缩小,卵泡数明显减少.血LH、FSH及T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达英-35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PCOS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使异常升高的促性腺激素及雄激素恢复正常,促进排卵及提高受孕率,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滋肾育胎丸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50例流产患者为探究对象,排除双方染色体问题,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孕前不用药,孕后维生素E、地屈孕酮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孕前月经后至下次月经期间滋肾育胎丸,并在孕后继续服用此药物和维生素E、地屈孕酮,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存在一定差异性,使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能有效降低流产概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成效显著,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不断采纳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氨甲环酸在晚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晚期先兆流产孕妇5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3例,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80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滴速均30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滴速均3040滴/min,每日用量均≤200 mg,均连续用药340滴/min,每日用量均≤200 mg,均连续用药37 d。有阴道流血的患者均联合应用氨甲环酸100 ml静脉滴注,用药时间≤3 d。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2%,对照组为8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9,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潮热、口干、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共157例,占59.7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799,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孕妇先兆流产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孕妇保健运作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抽取2012年1月~6月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838名调查对象中,先兆流产的发生率为24.6%。流产史、孕期的情绪、孕期服用激素及孕期服用药物是疑似抑郁/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456、1.415、4.701、5.765;妊娠后较清淡的饮食为保护因素,OR=0.675。结论:广州地区孕妇先兆流产率较高,与孕期饮食、情绪、流产史、服用激素及药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继续妊娠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短、继续妊娠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效果好,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结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将60例先兆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固肾安胎丸联合肌注黄体酮治疗,对照组30例肌注黄体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阴道出血、腰酸、腹痛症状及B超、血孕酮值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8~9周、孕11~12周同期比较孕酮值观察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地屈孕酮与黄体酮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研究期间的先兆流产患者11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2例,给予口服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57例,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围生儿结局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保胎成功率为85.48%,高于对照组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治疗时间以及新生儿畸形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6周、8周、10周的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治疗费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较黄体酮有更高的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更高,缺点是价格稍偏贵,建议在临床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黄体酮联合加味寿胎丸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TA)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TA患者临床资料9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西医组(54例)和西医组(44例),西医组给予黄体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寿胎丸治疗。分析两组孕妇证候积分、早孕3项激素、炎症因子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各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组证候积分阴道流血量(0.29±0.21分)、流血时间(0.20±0.15分)、流血色质(0.21±0.27分)、腰膝酸软(0.22±0.27分)、坠胀与下腹部疼痛(0.26±0.22分)均低于西医组(P<0.05);早孕3项指标雌二醇(1087.26±253.23pg/ml)、β-hCG(102633.32±6723.72 mIU/ml)、孕酮(80.93±8.24pg/ml)两组均高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组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IL-2(3.45±0.15 ng/ml)、IL-4(0.25±0.05 ng/ml)、INF-r(1.13±0.11ng/ml)水平改善程度优于西医组,保胎成功率(94.4%)高于西医组(84.1%),早产(0.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5%)(均P<0.05)。结论:加味寿胎丸治疗TA,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性激素分泌,纠正炎症因子病理性偏移,保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Goh SE  Thong KJ 《Contraception》2006,73(5):516-519
DESIG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86 women who underwent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between 12 and 24 weeks' gestation. METHODS: Each woman received 200 mg mifepristone orally followed by vaginal misoprostol 800 microg 36 to 48 h later. Three hours after the initial misoprostol administration, 400-microg doses of vaginal misoprostol were administered every 3 h, to a maximum of four doses in 24 h. If abortion failed, 200 mg mifepristone is given again 3 h after the last misoprostol dose, followed by 12 h of rest before vaginal misoprostol administration is repeated as per previous 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S: Overall, 97.9% and 99.5% of the women aborted within 24 and 36 h,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induction-to-abortion interval was 6.7 h (range: 1.4-73.8 h), and nulliparous women took significantly longer time to abort (6.0 h in multiparous women compared to 7.6 h in nulliparous women; p<.0001). One woman failed to abort within 48 h. Surgical evacuation of the uterus was performed in 5% of women for incomplete abortion or retained placenta. Multiparous women were less likely to need analgesic administration for pain relief, and to experience vomiting and diarrhea, than nulliparous women.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200 mg mifepristone and vaginally administered misoprostol is a safe, effective and noninvasive regimen for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between 12 and 20 wee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