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循证医学证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众多危险因素中最强力的危险因素。一系列大型临床研究显示,降低LDL-C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危险。他汀类药物是控制血脂异常的主要药物,每降低LDL-C1毫摩尔/升,可使主要冠脉事件减少23%。高危和极高危血管病患者,降低LDL-C的需要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问答     
冠心病患者调脂治疗有何意义?血脂,特别是血中的胆固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求将血胆固醇(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较低水平。已有许多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血中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将主要含有胆固醇的LDL—C降低,无论对冠心病的一级预防还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都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1.对冠心病、脑血栓的新认识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等。高脂血症,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冠状动脉事件增加的危险因素,同时,血小板的聚集在心血管的发病中也起着很大作用。 最近十几年来,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4.
心脏是生命的象征,大脑是生命的司令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也加快了,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也增多了,加上吸烟、运动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中风、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也给医学界提出了新的挑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等。高脂血症,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5.
余慎凯 《中国校医》2012,26(8):615-616
<正>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明确高脂血症特别是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的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事件增加的危险因素。近期还明确高脂血症也是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的  相似文献   

6.
正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颗粒中的胆固醇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说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中的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就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风险。目前,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主要药物,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已经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对我国31个省市90 395名18岁以上成年人的流  相似文献   

7.
目前研究已经证明,血总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的冠心病病人可以通过降低胆固醇的治疗获益。降低过高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大幅度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那么,血胆固醇和低密度  相似文献   

8.
降低胆固醇.特别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他汀类药物尚未应用,曾经许多有降脂作用的药物.如胆酸螯合剂消胆胺、烟酸类、纤维酸类(贝特类)、普罗布考、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等.降低胆固醇效果不太理想,也不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膳食纤维与鱼油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英]/editor∥NutrResNewslet.-1998,17(3).-12补充鱼油可降低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浓度,因此可能具有降低冠心病危险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增加,脂蛋白水平往往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通过控制血脂,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大量流行病学资料也证实:每降低1毫摩尔/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冠心病的风险至少降低20%。  相似文献   

11.
对冠心病、脑血栓的新认识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等。高脂血症,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冠状动脉事件增加的危险因素,同时,血小板的聚集在心血管的发病中也起着很大作用。 最近十几年来,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医学界通过对血管机能、生理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李苹 《东方药膳》2005,(2):46-47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病症,中老年人发病较高,其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血脂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两类。胆固醇根据其所载脂蛋白的不同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的胆固醇沉积于动脉内壁,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故其含量增高可加速和加重冠心病的发展,而高密度指蛋白有促进胆固醇的排泄作用,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则动脉管腔阻塞程度及冠心病的发病率越低。甘油三酯太高则易导致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降低。人类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一…  相似文献   

13.
高胆固醇血症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特别是当胆固醇水平超过5.20mmol/L(200mg/dl)时。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会减少冠心病发病。通过改变饮食来降低胆固醇水平是一种主要的防治措施。最近有一些饮食观点已被一般人接受。其中之一是食用燕麦麸、豆和水果果胶中水溶性纤维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吃燕麦麸可降低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14.
朱庚伯 《家庭医学》2006,(17):39-39
迄今为止,列入文献的冠心病易患因素不下200种,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会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者,易患冠心病。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问答     
正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和预防的简便记忆方法C代表什么?C,代表降低胆固醇和戒烟(Cholesterol lowering and Cigarette cessation)。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以说,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降低胆固醇是冠心病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这里所指的胆固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LDL-C)。在所有的脂质颗粒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最高,因其颗粒较小,容易进入动脉内膜,所以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通过控制血脂,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大量流行病学资料也证实:每降低1毫摩尔/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冠心病的风险至少降低20%.  相似文献   

17.
<正>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在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肾脏损害及大动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病因学及预后意义。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混合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日益升高。他汀类药物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疗效肯定,贝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脂(TG)疗效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适宜食用的水果 (1)苹果是蔷薇科植物的果实,主要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少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等。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1]明确将胆固醇定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要达到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似文献   

20.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等。高脂血症,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冠状动脉事件增加的危险因素,同时,血小板的聚集在心血管的发病中也起着很大作用。最近十几年来,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医学界通过对血管机能、生理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血管壁上有很多的物质、因子,参与了身体各个脏器的功能活动。内皮是血管壁内侧覆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