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昌,字嘉言,明末江西南昌人,所撰《秋燥论》(载《医门法律·伤燥门》),对秋燥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作了很大阐发,从而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贡献卓著。兹就其主要学术论点和成就,探讨如下: 一、辨正经义,倡“秋伤于燥”论点《内经》对四时之气以伤为病有不少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餮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喻氏认为,上述“秋伤  相似文献   

2.
《内经》中“秋伤于湿”之论所遗留的千年之谜 ,至今仍为人们冥冥探索〔1〕。笔者纵览经书 ,浅探谜宫 ,与同道研究探讨之。1 “秋伤于湿”乃《内经》所留疑问“秋伤于湿” ,语出《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疒亥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故曰 :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 ,秋必疒亥疟 ;秋伤于湿 ,冬生咳嗽。”〔3〕这两段经文均言“秋伤于湿” ,且病机十九条中又缺少…  相似文献   

3.
伏邪是指感受了六淫中的某一种邪气以后,不即发作,而伏藏在人体内,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适当的时机下,才发生疾病而言。由伏邪所致的疾病种类很多,如内经中所述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均指伏邪为其发病原因。又如伏湿成温,伏暑晚发等,亦为伏邪所致。本篇只讨论由伏邪所致的溫热病,伏邪所致的其他疾病,在此不加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伏气温病中"伏寒化温"说的理论来源,治疗上应根据病位病性辨证施治。本文通过对《内经》相关原文的剖析,旨在揭示《内经》对伏气温病的病因、发病、治疗及预防等的影响。1病因病机1.1从季节伏邪而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为重阴必阳的一种诠释。冬于五行属于阴、寒亦属阴,因此便称为重阴,"必阳"即  相似文献   

5.
雷丰,字少逸(1833~1888)。祖籍福建浦城,自幼从其父雷逸仙移居浙江衢县,家学渊源,多闻博识。丰治学本诸《内经》,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八句经文为纲领,兼参先圣后贤之训,著成《时病论》一书,师古不泥,知常通变,即先论病之常,次列治案,以述其变。由于此书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所拟诸法,都是其临证实践的结晶,颇切实际,向为医家所乐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探讨,揭示伏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的关系,为临床防治伏气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感染 ,中医认为是由于“表气虚 ,卫外不固” ,可采用益气固表的治法 ,用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方中以生黄芪益气固表 ,能促进免疫功能。白术能健脾益气 ,防风能引药达表 ,无留邪之弊 ,且不致发散太过。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论“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四时之气 ,更伤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有“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 ,秋必疟 ;秋伤于湿 ,冬生咳嗽。”人体禀赋有强弱之别 ,地区有南北之分 ,气候有四时之异。感…  相似文献   

8.
伏气温病与杂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乃光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1):461-462
伏气温病又称伏邪温病 ,指感邪后邪气伏藏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再发病。伏气温病的最早根据是《内经》的“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但同时《内经》又认为伏藏下来的邪气不一定都是温邪或都变为温邪 ,伏气所致疾病也不一定都是温病。《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 :“是以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这段话给后世主张伏气说的医家以广阔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对温病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温病由于温邪的种类多 ,不同温邪引发的温病也各不相同 ,对其中那些起病隐秘、…  相似文献   

9.
李萍 《吉林中医药》2012,32(2):117-118
《黄帝内经》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张子和在其著作《儒门事亲》中共引用和应用《黄帝内经》条文216次,主要表现在伏邪理论、运气学说、治法治则以及临床应用等4个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风,冬生咳嗽”.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有11处引用了该段原文,分属于风门和火门,主要用于阐明时气为病、疟、咳嗽和疳利的病机,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灵枢·贼风篇》曰;“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令人病焉”。《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指出“贼风虚邪”极易伤人致病。王冰注云:“邪乘虚入,谓之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历代医家对此也分别指出贼风是泛指四时不正之气;虚邪是乘人体之虚而伤人的邪气。其实“贼风虚邪”是外恶邪气的统称。《灵枢·九宫八风篇》云:“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  相似文献   

11.
疟病,乃人体感受疟邪、邪居半表半里而出现以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为主证的一类病证。疟病在《素问》中已有专篇论述,如《疟论》、《刺疟》等篇。另外,在《素问》其它篇章中亦有提及,如《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夏伤于暑,秋必阂疟。”《金匮要略》所论之疟病,既有对《素问》相关论述的继承,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伏气温病新探讨200040上海市华东医院潘永福对于伏气温病,历代论述颇多。如《内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疟”;《伤寒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薛生白又指出:“伏气有二,伤寒伏气即春温、夏热病也;伤暑伏气,即秋温、冬湿病也”等...  相似文献   

13.
素问中有很多篇談到“痎疟”,如:四气调神大論篇:“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則伤心,秋为痎疟”。生气通天論篇:“夏伤于暑,秋为痎疟”。阴阳应象大論篇:“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疟論篇:“夫痎疟者,皆生于风”。历代各家对痎疟的解释,莫衷一是,如四气调神大論王冰註:“痎,瘦  相似文献   

14.
清营捍疟法(以下简称本法)出自《时病论·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大意》,乃清代名医雷少逸所创,全方由连翘、竹叶、扁豆衣、青蒿、木贼草、黄芩、青皮、西瓜翠衣组成,为治暑疟之有效方剂。笔者运用本法治疗夏秋急性热病,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正> 《内经》针前五法是指用于针刺前的“扪、切、推、弹、抓”五种辅助手法(以下简称“五法”)。这些手法可见于《内经》许多篇章之中,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灵枢·刺节真邪篇》云:  相似文献   

16.
褚玄仁撰“明代名医缪仲醇年表”,考证缪生卒年是1566—1633年,后江一平对缪氏生卒年,据缪著《本草经疏》自序及钱牧斋《初学集》诗文,考为1556—1627年;后褚又在文章中考谓缪氏生年,当推至1546年比较恰当,并以缪因在17岁患疟病,病久不愈,后悟《内经》“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之义,从暑论治,旬日而愈后,自此爱上医道,“拜无锡名医司马铭鞠为师”,全面继承司马氏学术理论经验,游寓至各地行医。根据这段褚文,它分明告诉人们缪氏习医的开山门老师,是司马铭鞠。  相似文献   

17.
真气辨     
一、指正气《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谓:“真气”是由受于先天的原气和后天得之于呼吸饮食之气相结合而成。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气密切相关,所以,《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疟论》云:“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就是说,在阴阳尚未交并的疟未发时,进行治疗,正气得安,邪气即亡。《灵枢·天年》也云:“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以上真邪对举,说明《内经》作者是把真气作为正气看待的。  相似文献   

18.
伏邪学说,最早起源于《内经》。《素问&#183;生气通天论》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183;金匮真言论》所言:“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这一理论为伏邪学说打下了基础。后世医家对《内经》伏邪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如清代出现了一些伏邪学说的专著,有柳宝诒的《温热逢源》,刘吉人的《伏邪新书》,叶天士的《三时伏气外感篇》等,  相似文献   

19.
朱欣佚  窦国祥 《新中医》2011,(9):120-121
伏邪学说是温病学中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伏邪又称伏气,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指人体感受外邪;伏邪即是指感受邪气,潜藏于体内,逾时而发。伏邪之说源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相似文献   

20.
许远建 《陕西中医》2007,28(4):511-511
感六淫而不即发者,过后方发,谓之伏邪.六淫伏邪有伏风、伏寒、伏暑、伏燥、伏湿、伏热之区别.黄帝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伤于风,夏为飧泻,夏伤于暑,秋为疾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