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孤啡肽是阿片肽家族的新成员,其结构与强啡肽相似,但与阿片受体的结合力低。孤啡肽受体(OP4)与普通的阿片肽受体不同,具有多种功能,如进食调节、学习与记忆、心脏和肾脏功能调节、自主运动、胃肠活动、控制焦虑和应激,以及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等等。文章就孤啡肽系统的功能及其与脑缺血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孤啡肽是阿片肽家族的新成员.其结构与强啡肽相似.但与阿片受体的结合力低。孤啡肽受体(OP4)与普通的阿片肽受体不同,具有多种功能,如进食调节、学习与记忆、心脏和肾脏功能调节、自主运动、胃肠活动、控制焦虑和应激.以及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等等。 文章就孤啡肽系统的功能乃其与脑缺血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1995年Meunier[1]和Reinscheid[2]等几乎同时从脑组织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孤啡肽(OFQ)或痛敏肽,并证明孤啡肽特异性结合阿片受体样受体(opioid-likereceptor1OLR1),为OLR1的内源性配体。由于孤啡肽前体的分子结构与阿片类前体,如强啡肽和脑啡肽原的前体分子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且OFQ分子小,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所以一经发现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就其分布、分子结构、基因的克隆定位以及生物学功能和药理作用等综述如下。1孤啡肽及其前体…  相似文献   

4.
孤啡肽对大鼠体内外结肠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孤啡肽受体在结肠运动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大鼠离体结肠肌条张力测定法、在体结肠肌电测定、炭末推进试验等研究了孤啡肽受体的内源性配基——孤啡肽对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结果:孤啡肽(1-1000 nmol/L)剂量依赖性地引起离体结肠肌条的强直性收缩;孤啡肽(1 μg/ kg)iv诱导在体近端结肠的相位性收缩和基础张力的增加(t=2.41,P=0.02);孤啡肽(3 nmol/ kg)sc加速活性炭悬液通过结肠的转运(48.0± 1.24 vs 43.5±2.63,t=-4.5,P=0.008).结论:孤啡肽通过一个神经性的非阿片受体介导的机制加速大鼠结肠的收缩和转运,孤啡肽在结肠生理功能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孤啡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内阿片肽,深入研究表明,孤啡肽广泛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理功能,如疼痛、感觉、记忆、应激、泌尿、免疫、激素调节等,并且参与到胃肠的植物性神经功能调节中。此文综述了孤啡肽与消化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孤啡肽水平的改变及孤啡肽对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NO)的影响,初步探讨孤啡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血浆孤啡肽水平并以正常成年人(19例)作对照。大鼠主动脉条组织孵育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反映一氧化氮(NO)的产生量,采用微盘测定法测定,用张新波等建立的NO合酶测定改良法检查NOS活性。结果EH患者血浆孤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47±2.14ng/Lvs8.83±5.68ng/L,P<0.05),且随高血压程度分期的加重,孤啡肽水平增加越明显。孤啡肽能明显刺激大鼠主动脉条组织NO产生量和提高NOS活性,随剂量的增加,此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推测孤啡肽可能为一种存在于外周血液中与血压调节有关的新型血管活性多肽,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孤啡肽(Orphanin)是新发现的一种内源性阿片肽类物质,对于孤啡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生理方面,动物实验提示具有拮抗吗啡镇痛效果的作用,其生物学效应尚未完全阐明[1,2],本文对消化系疾病患者血浆孤啡肽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正常对照选自本单位健康工作人员19例(男9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0.1岁(19~58岁)。消化系疾病患者76例,其中肝硬化18例,肝癌12例,慢性胆囊炎10例,慢性胃炎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急性胰腺炎8例,壶腹癌3例,食管癌3例(男42例,…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孤啡肽作为一种胃肠道内的活性肽类物质,对胃肠道运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促进结肠动力,治疗便秘方面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本文介绍孤啡肽的基本概况及其在胃肠道的表达和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呱啡肽作为一种胃肠道内的活性肽类物质,对胃肠道运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促进结肠动力、治疗便秘人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本介绍孤啡肽的基本概况其在胃肠道的表达和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孤啡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内阿片肽,深入研究表明,孤啡肽广泛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理功能,如疼痛、感觉、记忆、应激、泌尿、免疫、激素调节等,并且参与到胃肠的植物性神经功能调节中。此文综述了孤啡肽与消化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内脏高敏感状态下鞘内注射孤啡肽对跨器官交叉内脏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4只,采用鸡卵清蛋白基础致敏联合结直肠芥末油灌注方法建立跨器官交叉-内脏痛觉过敏大鼠模型,并分为对照组(14只,造模+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14只,造模)和孤啡肽组(16只,造模+鞘内注射孤啡肽).记录梯度膀胱扩张刺激(0.5~2.0 ml,20 s)时的腹壁内脏运动反射(VMR)肌电图,评估鞘内注射孤啡肽对结直肠芥末油灌注诱导的跨器官交叉-内脏痛觉过敏的影响.采用连续膀胱灌注测压法研究孤啡肽对结直肠芥末油灌注诱导的膀胱功能紊乱的影响.结果 行1.0、1.5、2.0 ml膀胱扩张刺激时,模型组扩张期与基线期肌电活动曲线下面积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06、0.015和0.0331);在1.5和2.0ml时,孤啡肽组的差值则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值分别=0.016和0.03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呈现膀胱功能紊乱,最大尿流压力显著降低、尿流频率显著增高(P值均<0.01),孤啡肽组与模型组比较则最大尿流压力显著增高、尿流频率显著降低(P值均<0.01).结论 鸡卵清蛋白基础致敏联合结直肠芥末油灌注可成功建立跨器官(直肠-膀胱)交叉内脏痛觉过敏大鼠模型.在内脏高敏感状态下,孤啡肽可在脊髓水平对芥末油灌注诱导的跨器官交叉内脏痛觉过敏及膀胱功能紊乱起到明显的调节及抗内脏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浆孤啡肽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内孤啡肽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意义目前尚不清楚。本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消化、循环和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病人血浆孤啡肽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正常对照选自本单位健康人员19例(男9,女10),平均年龄40岁(19~58岁)。161例病人均选自海军总医院1996年5月至1996年7月住院病人,疾病的诊断、分期明确。(其中消化系统8个病种73例,男41,女32;循环系统3个病种24例,男16,女8;神经系统4个病种62例,男43,女19)。2.样本采集: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浆孤啡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孤啡肽OFQ含量的变化.方法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4岁~82岁,平均60岁.其中胃癌6例、结肠癌5例、食管癌4例.应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浆含量.结果血浆OFQ水平(ng/L)在消化道肿瘤组为66±10,对照组为9±1,两者相比,P<001;血浆OFQ水平在胃癌、结肠癌和食管癌分别为74±16,95±9和20±4,前两者分别与后者相比,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血浆OFQ水平升高越明显.结论血浆OFQ浓度可能参与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胃肠癌血浆OFQ水平显著高于食管癌;OFQ含量升高的幅度可能为判断病情恶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脑内神经肽Y受体亚型与高血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肽Y和神经肽受体亚型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其中与主血管活动有关的中枢,神经肽受体亚型分布最为密集,神经肽作为神经递质调质在中枢内分别作用于神经肽三种受体亚型,并且和其它递质系统相互影响,对血压发挥着调节作用,神经肽受体的异常在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中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5.
内皮素受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皮素受体广泛分布于各组织,通过不同的亚型及信号传递系统介导复杂的生物学效应,与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密切联系。各型受体拮抗剂为内皮素及其受体的研究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是近年发现的CTRPs蛋白质家族中研究最多的成员之一。CTRP9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影响机体心血管系统及其他多种系统。CTRP9的受体目前已知主要有脂联素受体1、脂联素受体2和N-钙黏蛋白,上述受体可介导CTRP9调节能量代谢平衡、减轻炎症等作用。了解CTRP9受体的分布及CTRP9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对保证CTRP9发挥有益的生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现就CTRP9在生理病理过程中通过受体发挥的调节功能的研究做一综述,为更进一步了解CTRP9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心理应激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肠黏膜孤啡肽受体(ORL-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心理应激对IBS大鼠的影响。方法 8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只,实验组采用束缚应激的方法制作IBS动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鉴定。实验0、1、2、3、4周时两组分别随机取出8只大鼠,在近端结肠(距回盲部2 cm)处取2块黏膜,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R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ORL-1蛋白,动态观察各组大鼠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OR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应激1周时最高,2~4周逐渐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理应激引起大鼠IBS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其影响大鼠肠道肠黏膜孤啡肽受体(ORL-1)mRNA及蛋白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18.
神经肽Y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神经肽Y(NPY)具有强大的心血管活性作用,它既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强缩血管功能,又可作用于心肌细胞,影响心肌舒缩活性。本文综述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NPY受体的生化特性、分布、以及NPY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介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Apelin为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是孤儿G蛋白耦联受体APJ(即血管紧张素样受体1相关的受体蛋白)独特的内源性配体。Apelin-APJ系统在机体内广泛分布,包括心血管系统,可促进一氧化氮生成,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正性肌力和调节体液平衡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现就Apelin结构分布及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机体分布广泛,作用重要。目前对其亚型中的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2受体研究较多,但对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3受体的研究,特别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表达尚处在起步阶段。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3受体广泛分布在气道平滑肌和腺体上,研究表明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3受体的改变可影响气道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治疗效能。因此,寻找特异性、高度选择性的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3受体拮抗剂,将是今后开始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专用新药的又一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