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玉 《陕西中医》2010,31(4):476-477,48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针刺取阿是穴(皮损区)、曲池、外关、合谷、血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随症加减;选择大椎及背脊两侧的肺俞、膈俞、肝俞、胃俞等穴位进行梅花针叩刺拔罐,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存在差异(P<0.01)。结论:针刺配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星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头痛持续时间计分及发作频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头痛持续时间计分及发作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是一种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叩刺阿是穴加体穴电针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阿是穴叩刺加体穴电针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首乌片、胱胺酸片、维生素B6,结合维生素E涂于脱发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 6%,对照组为76. 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是穴叩刺加体穴电针治疗斑秃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梅花针叩刺和穴位注射两种针灸方法联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基础治疗加维生素B_(12)穴位注射,治疗组(45例)基础治疗加梅花针叩刺再加维生素B_(12)在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两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治疗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联合维生素B_(12)注射液在足三里行穴位注射有效改善神经症状以及神经电生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局部围刺结合拔血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阿是穴局部围刺结合梅花针叩刺后拔血罐治疗,并与对照组26例单纯辨证取穴加阿是穴梅花针叩刺后拔血罐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经4个疗程(28~30 d)治疗,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4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为主结合拔血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效果,疼痛感较轻。  相似文献   

6.
缪刺法加梅花针痛点叩刺治疗偏头痛45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缪刺法加梅花针痛点叩刺治疗偏头痛的即时镇痛效应及远期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缪刺法加梅花针痛点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治疗,主要观察两组的即时镇痛效应和治疗4周后及随访3、6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即时镇痛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仅为66.7%,两组比较,P<0.05;治疗4周及随访3个月,两组疗效比较,P>0.05;随访6个月,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缪刺法加梅花针痛点叩刺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梅花针加拔罐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患处加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91.7%,对照组分别为17.8%和5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加拔罐是治疗扁平疣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甲钴胺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电针结合甲钴胺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梅花针叩刺加鲜姜片涂擦患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7.1%,两组比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甲钴胺局部注射是治疗斑秃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阿是穴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两组均用阿是穴围刺,观察组加用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40%,对照组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结合阿是穴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张音  李威  蒋亚文 《江苏中医药》2015,47(10):56-57
目的:观察针刺支沟、阳陵泉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支沟、阳陵泉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行抗病毒药物治疗,12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38%,对照组为6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第3、8、12天的VAS止痛疗效比较(评分法),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支沟、阳陵泉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抗病毒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谭捷 《中医药导报》2007,13(3):58-59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8例周围性面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4例。治疗组采用透刺电针结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神灯照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疗程短,见效快。结论:治疗周围性面瘫电针结合梅花针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加神灯照射。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梅花针叩刺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车建丽 《中国针灸》2005,25(12):851-852
目的:比较梅花针叩刺与激素疗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32例急性期用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或静脉点滴地塞米松,治疗5天后2组均只用针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4%,经统计学χ2检验,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急性期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优于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梅花针叩刺闪罐推拿治疗面瘫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闪罐推拿在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方法治疗组21例急性期用梅花针叩刺闪罐推拿治疗,对照组18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和病毒唑,治疗6 d后进入稳定期和恢复期两组均采用患侧针刺配合DTP照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4%。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患侧梅花针叩刺闪罐推拿治疗面瘫疗效优于激素、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电针加叩刺拔罐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止痛时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7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为电针加叩刺拔罐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围刺阿是穴治疗,后予阿是穴局部叩刺拔罐,1次/d;对照组31例,为西药组,予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强度(VAS)评分、疼痛缓解及持续时间等。结果:两组试验第4天VAS评分改善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疼痛缓解≥30%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与西药治疗相比较,电针加叩刺拔罐疗法在治疗早期对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止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电针配合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梅花针叩刺后拔罐与单纯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取天宗、肩髃、肩髎等穴针刺,配合取疼痛、痉挛处梅花针叩刺后拔罐.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疗法,通过上肢关节活动度、疼痛等指标判断其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6%,对照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梅花针叩刺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40例)和药物对照组(4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法,药物对照组采用口服西太普兰,观察两组用药后的疗效.结果 针刺治疗组有效率为87.5%,药物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梅花针叩刺法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口服抗抑郁药,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放血结合激光照射治疗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以及护理,对照组予普通的针刺治疗,观察组予梅花针叩刺放血结合激光照射局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梅花针叩刺放血结合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较普通针刺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配合梅花针刺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采用针刺颈夹脊穴的基础上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两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麻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麻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治疗组治疗患肢麻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缓解患肢麻木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配合刮痧治疗气滞血瘀型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气滞血瘀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采用刺血疗法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血疗法配合刮痧是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紧张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刺络放血合电针治疗肌肉拉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岚 《中国针灸》2006,26(3):198-200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法在肌肉拉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股后肌群拉伤患者106例随机分组.治疗组(55例)取损伤部位阿是穴,电针后刺络放血;对照组(51例)单纯电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病程1~14天者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不显著;14天以上者,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单纯肌腹损伤患者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加电针治疗肌肉拉伤疗效优于单纯电针,对病程长及单纯肌腹损伤患者具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