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DNA(hybrid capture2-human papillomavirus-DNA,HC2-HPV-DNA)方法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查在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两种方法对本院妇科门诊377例发现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筛查,同时做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HC2-HPV-DNA的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义意(P<0.05),HC2-HPV-DNA与TCT联合检测时,对于CINⅠ及以上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2%、87.1%、90.2%、88.1%和92.6%,均较单独应用时显著提高。结论:HC2-HPV-DNA与TCT方法联合运用可提高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人群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情况,为人们认识此疾病提供依据及一些合理建议。方法使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分别对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来本院进行就诊的2 508例可疑患者进行了23种HPV基因亚型检测,包括18种高危亚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和MM4)和5种低危亚型(HPV6、11、42、43和44)。并且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检验科信息系统对病例进行病历信息追踪。结果HPV检出率为12.26%,其中高危型以HPV52最多见,占阳性比12.66%,其次为高危型HPV58、16型。低危型主要以43、6、11型较多见,占阳性比分别为14.61%、10.39%和8.44%。追踪观察阳性患者的转归情况,感染HPV52、16型者,两年内复查结果反复出现同型阳性现象。追踪分析了157例高危型(分别是52、58、16、18、66、33、56和68型别)HPV感染患者的TCT(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高危型HPV感染与CINⅠ、CINⅡ、癌变病变呈密切相关性。追踪感染者的白带常规结果,表现为轻到中度炎症。结论高危型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理学CINⅠ、CINⅡ、癌变密切相关。而白带常规显示为轻、中度的炎症表现,因此患者只进行简单的白带常规分析,已不能真实反映患者感染状态,应寻求与上级医院合作的方法,及时检测HPV感染情况,并对HPV阳性者进行定期的跟踪,是防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癌(CO)和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19例宫颈癌、55例CIN(包括CINI级20例、CINⅡ级16例和CINHI级19例)和30例宫颈炎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PCR扩增产物进行HPv检测,观察不同病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情况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HPV在宫颈炎、CINI级、CINⅡ级、CINIII级和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3.3%、50%、68.8%、84.2%和94.7%。CINII/III级及宫颈癌组患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和CINI组。检出型别主要是HPV16型,在宫颈炎症组、CINI级、CINII级、CINⅢ级和宫颈癌组宫颈刷脱细胞中HPV16型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67%、15%、31.3%、42.1%、和68.42%。同时随着病情的加重,其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其中在宫颈癌组中最高,与宫颈炎症组、CINI组及CIN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INⅢ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强Pv16型感染与其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16栓出率升高。提示HPV16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 PV )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19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85例宫颈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 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19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H PV总阳性率为82.29%(158/192),一重感染阳性率为46.88%(90/192),多重感染阳性率为35.42%(68/192);85例宫颈癌 H PV总阳性率为88.24%(75/85),一重感染阳性率为65.88%(56/85),多重感染阳性率为22.35%(19/85)。结论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病变的组织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 H PV基因型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186例临床宫颈疾病不同组别病例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结果 HPV 21种基因型均已检出;HPV阳性检出率76.1%,HPV主要感染基因型依次为HPV16,58,33,52,68,31;HPV的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宫颈癌组、CIN III组显著高于慢性炎症组(P<0.01);HPV16型在各病例组中均居首位;HPV低危基因型6、11型以混合感染形式也出现在CIN I~CIN III和宫颈癌等病例组中.HPV混合感染率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减低.结论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高危亚型检出率增高;提示临床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疾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别及分布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19例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3种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结果总共检测出23种HPV基因型中的19种基因型,其中HPV52和HPV16居感染的前两位,在CIN3及宫颈癌中排在前6位的基因型是HPV16,33,58,31,52,68,宫颈癌中排在第1位的是HPV16。HPV双重或多重感染在宫颈病变各级别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结论导致宫颈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的仍然是高危型HPV,但存在地理差异。HPV16感染仍然是宫颈癌的最大威胁,多重感染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成都市武侯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0例确诊的Ⅱb~Ⅲ期宫颈癌患者进行 HPV DNA检测,分析HPV亚型分布特征。结果190例患者中,HPV感染率为88.95%。感染的 HPV亚型有20种,以16、18、45、58和31型为主。高危型 HPV阳性率为86.98%,低危型为13.02%。高危型 H PV感染率随患者年龄增大逐渐升高。宫颈癌Ⅱb期患者 H PV感染率低于Ⅲ期患者( P<0.05)。HPV单一和多重感染者在 HPV阳性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1.60%和28.40%。结论该地区宫颈癌患者以高危型 HPV感染为主,以 HPV16、18最为常见。HPV感染患者年龄较大和多重感染是高危型 HPV感染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类瘤样变(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检验科行HPV16/18型检测者3 500例,均有3年以上性生活史,收集全部患者的宫颈拭子标本,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进行检测。其中TCT筛查正常者3 424例(正常或炎症组),经TCT筛查诊断为CIN者64例(CIN组),经病理学结果确诊为宫颈癌者12例(宫颈癌组)。比较三组HPV16、HPV18感染情况,分析HPV感染平均HPV-DNA病毒载量水平。结果 HPV16、HPV18、HPV16/18感染比例,正常或炎症组低于CIN组、宫颈癌组(均P0.05),而CIN组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感染平均病毒载量方面,宫颈癌组高于CIN组、正常或炎症组(P0.05),正常或炎症组与CIN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HPV18型病毒感染是诱发上皮类瘤样变、宫颈癌的因素,加强HPV16/18型的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L1衣壳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经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HPV DNA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12份,采用CytoReact HPV L1试剂盒检测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并追踪其组织病理结果.结果 HPV L1衣壳蛋白定位于细胞核,阳性细胞其细胞核着色为红褐色颗粒,位于鳞状细胞的表层,基底细胞无表达.312份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中有105份HPV L1衣壳蛋白呈阳性表达,总阳性率为33.65%(105/312),其中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为27.33% (47/172);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为36.92%(24/65);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 of can 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为21.43%(3/1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为69.44%(25/3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为28.57%(6/21);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为0.00% (0/4).六组间HPV L1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SIL与HSIL相比,ASC-US/LSIL与ASC-H/HSIL相比,LSIL与HSIL/SCC相比,LSIL/ASC-H与HSIL/SCC相比,NILM与LSIL相比,HPV L1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随宫颈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加重,HPV L1衣壳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312例患者中有143例追踪到组织学结果,其中HPV L1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的有46例,总阳性率为32.17% (46/143),其中慢性宫颈炎为27.08%(13/48),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Ⅰ,CIN Ⅰ)为48.84%(21/43),CINⅡ为33.33% (8/24),CINⅢ为17.39% (4/23),SCC为0.00%(0/5).五组间HPVL1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 Ⅰ与CINⅡ/CINⅢ相比,慢性宫颈炎与CIN Ⅰ相比HPV L1衣壳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随宫颈组织学病变程度加重,HPVL1衣壳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以30岁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岁组HPV L1衣壳蛋白阳性率为44.00%(44/100);>30岁组HPV L1衣壳蛋白阳性率为28.77%(61/2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 L1衣壳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HPV L1衣壳蛋白检测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是全世界流行的疾病,至少50%的性活跃妇女有生殖道HPV的感染。生殖道HPV感染需要增殖的细胞为宿主,宫颈的HPV特异性感染鳞柱交界处基底和旁基细胞,HPV感染是宫颈恶性肿瘤的主要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宫颈局部HPV持续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关系密切。但大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其症状不明显,与局部的自然免疫有关。大量研究表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上皮癌变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宫颈液基细胞学结合高危性HPV D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2年细胞室及HPV检测室的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液基细胞学阳性检出率6.01%,HPVDNA高危型分型检出率20.34%,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评估指标:阳性检测率33%,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88.58%。结论单独应用上述两种筛查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较高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检出率。联合应用检测后不但能够优势互补,而且其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检出率更高,但其特异性反而降低。具体原因不详,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深入探讨。对已婚妇女在进行细胞学及HPV检测的同时,对HPV检测阳性病例如能采用HPV疫苗治疗,对于HPV检测阴性病例如能早期接种HPV疫苗预防,对于宫颈癌的防治效果会更加科学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中的人乳头瘤病毒的亚型分布及病毒载量的情况,以及其与宫颈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潮州中心医院就诊的220例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收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运用HybriMax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的21个亚型,运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八个高危亚型的病毒载量。结果220例样本中,HPV感染率为87.3%,其中HPV16是最主要的基因型(50.9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高,总HPV感染率和HPV16感染率逐渐升高。HPV58,HPV33,HPV52,HPV31和HPV18是仅次于HPV16的五种基因亚型,其检出率分别为22.73%,11.82%,11.36%,5.9%和4.54%。高危HPV亚型的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0.373,P〈0.001)。结论尽管HPV52和HPV58是该地区HPV感染的主导亚型,但在宫颈病变患者中HPV感染以HPV16为主,而与宫颈癌最相关的是HPV16和HPV18。病毒载量是一个潜在的确定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 16,18/48基因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2015-2019年间Aptima HPV E6/E7 mRNA定性检测阳性患者871例,进行Aptima HPV E6/E7 mRNA 16、18/45基因型检测,追踪其宫颈液基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EB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取宫颈炎(32)和宫颈鳞癌患者组织标本(52)共84例,采用PCR方法对EBV和HPV DNA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组HPV DNA、和EB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15%和69.23%,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炎组3.13%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HPV DNA和EBV混合感染率为67.3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分化程度:低分化组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临床分型:浸润型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三型患者(P<0.05);淋巴转移:淋巴转移组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且HPV(+)+EBV(+)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低于HPV(+)组患者和EBV(+)组患者(P<0.05)。结论:在宫颈癌组织中EBV及HPV有较高的感染率,且HPV+EBV+感染与宫颈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分型、淋巴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FHIT和PC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CINI级、25例CINⅡ/Ⅲ级;60例宫颈癌组织中的FHIT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正常宫颈组、宫颈CIN组、CINI组、CINⅡ/Ⅲ组和宫颈癌组中的阴性率分别为0%(0/20)、24.4%(11/45)、10.0%(2/20)、36.0%(9/25)和66.7%(40/60),各组间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CIN组、宫颈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65.0%(13/20)、93.3%(42/45)和98.3%(59/60),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CIN和宫颈癌中,FHIT和PCNA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宫颈CIN中的FHIT蛋白表达情况,可用作高级别的CIN筛查或预测。FHIT和PCNA对于宫颈癌前期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HPV感染与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PV感染与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行宫颈病变的筛查(LCT、HCⅡ及电子阴道镜),共532人完成。结果LSIL及HSIL与CIN符合率73.22%、84.21%,随着级别增高,其符合率增加。HPV的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的级别升高而增加,但即使是宫颈癌前病变,其HPV感染仍有可能为阴性,应结合阴道镜检查来提高准确率。结论LCT与HPV联合检测宫颈病变可以防止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白细胞介素-10(IL-10)108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相关性。方法选择东莞地区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94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CIN I级42例,CINⅡ级54例,CINⅢ级46例,宫颈癌52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诊断为宫颈炎及同期来医院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病例对照。采用PCR技术检测各组IL-10 1082G/A位点基因型,采用HC2基因杂交捕获仪(HC-Ⅱ)测定患者高危HPV感染情况,分析影响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CINⅢ级、CINⅡ级、CIN I级、宫颈炎及健康对照组HPV感染率分别为96.15%、82.61%、66.67%、47.62%、10.00%、4.0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宫颈癌、CINⅢ级、CINⅡ级、CIN I级HPV阳性率较高,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患者HPV感染率显著升高。宫颈癌组、CIN组患者1082G/A位点中GG基因型比率显著高于宫颈炎及对照组(P0.05)。与HPV阴性组相比,HPV阳性组1082G/A位点中GG基因型比率较高(P0.05)。经Logisitc多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的发生与结婚年龄、婚前性行为、性伴侣≥2个、既往感染史无关,而1082G/A位点中GG基因型及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L-10基因启动子区1082G/A位点中GG型基因及HPV感染可能是诱发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及宫颈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细胞涂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探讨Ki67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一种新的有效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在138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细胞涂片中的表达,同时取40例宫颈炎患者作对照,并与病理学及HPV分型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Ki67在宫颈炎、CINⅠ、CINⅡ~Ⅲ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3/40)、60%(30/50)、87.5%(42/48),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在宫颈炎、CINⅠ、CINⅡ~Ⅲ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8/40)、66%(33/50)、91.7%(44/48),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的表达与HPV感染在CINⅠ组、CINⅡ~Ⅲ组中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CINⅠ组、CINⅡ~Ⅲ组分别为0.63、0.66(P0.01)。结论 HPV的感染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与进展有关。检测Ki-67可作为筛查宫颈病变、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陕西省妇女宫颈不同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1 871例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单一型别HPV感染在健康人群中前6位亚型为81、52、16、58、43和33型;慢性宫颈炎为16、81、43、42、11和58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为16、52、58、33、56和81型;宫颈鳞癌为16、58、18、52、33和56型。多重感染中HPV16亚型最为常见,占35.55%;其次为52和58型,分别占19.20%和17.30%。总体HPV多重感染常见亚型为16、58、52、18、56和33型,共占81.24%。在宫颈不同病变中仍以单一亚型感染最为常见,二重感染占多重感染的70.53%。宫颈鳞癌中主要存在HPV高危单一亚型(63.14%)、高危多重亚型(18.91%)和高低危多重亚型(17.95%)感染,与慢性宫颈炎和C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16、58、18、52、56和33亚型均应作为陕西省HPV预防的重点高危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