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祗顺 《山东医药》2003,43(18):55-56
前列腺炎 ,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存在较多的争议 ,现综合近来资料总结如下。1 病原体感染引起前列腺炎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寄生虫以及病毒等 ,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1种细菌单独感染 ,2种以上的细菌混合感染 ,1种或多种细菌与真菌、支原体或衣原体混合感染临床均可见到。感染的来源以尿道逆行性感染为主。常见因素有 :性传播性疾病、分泌物滞留、手淫与性活动、辛辣食物、医源性损伤与感染和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另外还可见经输精管感染、血行感染及前列腺周围组织内感染等。2 免疫…  相似文献   

2.
慢性胰腺炎——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认识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疾病。在西方国家,其流行率为10~15/10万,发病率为4~5/10万[1]。然而,这些数据可能被低估了,因为在现场研究中CP的诊断并不是根据先进诊断技术,如CT扫描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确实,日本最近一项根据先进影像学技术的研究所报道的CP流行率和发病率(分叼为45.4/10万和14.5/10万)远高于上述数据[2]。这些数据通常是反映酒精性CP的流行率,与这些国家中的酒精消费量相对应。然而,在某些地区CP…  相似文献   

3.
<正>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提供的数据,到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将成为死亡率第3位的疾病〔1,2〕。CO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引起COP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感染、遗传因素等〔3〕。1 COPD病因的研究1.1吸烟吸烟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COPD的危险因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和肺功能异常的概率更  相似文献   

4.
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的病因大多由肝炎病毒所引起,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肝药物、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障碍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病毒长期未被消除(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机体自身免疫功能障碍为引起本病主要原因。近期资料表明慢活肝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5.
张树孝 《山东医药》2001,41(15):50-50
皮肤血管炎为原发于血管壁的炎症性疾病 ,其组织病理变化为血管壁及其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样变性或肉芽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等。由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引起者为原发性血管炎 ;由邻近组织病变波及血管壁引起的炎症属继发性血管炎 ,是多种组织病变的损害之一。1 病因血管炎的病因比较复杂 ,有些尚不清楚。常见的致病因素为机体内部的感染病灶 ,如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齿部肉芽肿、支气管炎、胆囊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颈部淋巴结炎等 ,这些病灶内的细菌使机体致敏而发生血管炎。真菌、病毒感染也是致病原因之一。药…  相似文献   

6.
甲亢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又称Graves或Rasedow病,通常系指功能亢进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而言,临床最多见。本病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有两种学说。  相似文献   

7.
胆汁淤积系指胆汁流流入十二指肠减少或消失。胆汁淤积可由肝外胆管梗阻、肝内胆管梗阻 ,或肝细胞分泌胆汁方式的改变所引起。前者 (肝外型胆汁淤积 )系胆总管或肝内大的胆管机械性阻塞 ,通过手术或其它措施解除梗阻后 ,胆汁淤积随之消失 ;后两种类型在解剖上看不到梗阻存在 ,系肝细胞 /毛细胆管病变而致胆汁排泌障碍 ,常统称为肝内型胆汁淤积。一、胆汁淤积的病因(一 )肝细胞性胆汁淤积病因1.遗传性疾病(1)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2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3)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 (Byler病 )(4)妊娠性胆汁淤积(5 )卟啉症2 .获得性疾病(1)单纯性胆汁淤积 :药物性(2 )胆汁淤积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3)细菌感染(4)全胃肠外营养(5 )手术后胆汁淤积(二 )肝内胆管梗阻病因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 .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3.胆管缺失综合征4 .囊性纤维化二、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一 )肝细胞性胆汁淤积1.血液动力改变 胆管最大压力 (或胆汁分泌压 )比肝窦灌注压 (3~ 5mmHg)约高 2 0mmHg ,因此 ,当肝窦灌注压或肝血流发生较大改变时 ,临床上通常并不出现胆汁淤积。动物实...  相似文献   

8.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的老年人AD的患  相似文献   

9.
黄海燕 《内科》2014,(6):732-734
早产儿呼吸暂停(A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早产儿呼吸中枢和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与丁酸、腺苷、内啡肽等抑制性神经递质有关。治疗AOP首选甲基黄嘌呤类药物;氨茶碱(茶碱)血药浓度安全范围小,不良反应较多;枸橼酸咖啡因脂溶性好,半衰期长,血药浓度稳定,应用范广,不良反应少。目前国外已用枸橼酸咖啡因取代氨茶碱治疗AOP。早产儿呼吸暂停频繁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应选用辅助通气治疗,并应注意体位护理。  相似文献   

10.
Budd-Chiari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Budd-Chiari综合征(BCS)为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肝段狭窄,闭塞引起肝静脉流出道阻塞而产生的一系列征候群.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自首例BCS报道至今已一个半世纪,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已并非少见病.但病因仍未明,随民族、地域、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不同而各异.血凝异常、感染、免疫异常、发育畸形、外伤、肿瘤等均可致BCS,仍有15-25%的病例为隐原性[1],日本学者报道隐原性者占89.8%[2].其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1)先天性血管发育畸形(2)血栓形成.1先天性血管发育畸形病理学家发现,肝段下腔静脉膜性梗阻(MOVC)的病变隔膜表面光滑,并移行…  相似文献   

11.
12.
老年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 ,PD)由英国医师JamesParkinson于1817年首先报道和描述 ,它是一种中老年期常见的隐匿起病、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高 ,5 0岁为1% ,6 0岁为 2 %。其病理改变主要是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脱失、变性 ,黑质和蓝斑区形成路易小体(Lewybody)。临床上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了 ,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因素、氧化应激、兴奋性神经毒、年龄…  相似文献   

13.
有关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有争论。动脉瘤发生的组织学基础中以动脉内膜缺陷最重要;高血压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是动脉瘤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感染,动脉硬化,吸烟等后天因素可促使或加速动脉瘤的发病,这些因素中以前两者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老年性痴呆症(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德国外科医生Alois Alzheimer于1907年首先发现并命名。以大脑皮层退化导致丧失正常的活动功能,包括记忆力、判断力、抽象思维力、推理能力及情感反应障碍和性格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1〕,以颞叶和海马皮质等部位神经元丢失、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老年斑(SPs)〔主要成分为β-淀粉样蛋白Aβ)〕形成为特征性病理改变。AD作为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  相似文献   

15.
有关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有争论。动脉瘤发生的组织学基础中以动脉内膜缺陷最重要;高血压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是动脉瘤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感染、动脉硬化、吸烟等后天因素可促使或加速动脉瘤的发病,这些因素中以前两者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以胰腺组织进行性不可逆转性损伤为特征,最终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疼痛、消化不良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周生余  肖伟  韩学兰 《山东医药》2004,44(25):64-6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根据发病机制不同,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①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OSAHS);②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③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MSAS)。本文分别就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们对肺动脉高压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综述左心疾病、肺静脉闭塞性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梗塞、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等主要的几种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及其临床症状,并介绍了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及现状。  相似文献   

19.
慢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变化和病因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123例肝病患者肝穿的资料(其中死后肝穿107例,活检16例)中选择较完整资料的慢性重型肝炎66例,着重对其病变和病因、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其病变特征是在慢性肝病的病变基础上发生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坏死,从而分为坏死后肝硬变型、活动性小结节型肝硬变型、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型及胆汁性肝硬变型四种类型。其中从坏死后肝硬变发展者最多,活动性小结节型肝硬变及重度慢活肝发展为本病者次之,从胆汁性肝硬变发生的又次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及免疫血清检查,发现66例慢性重型肝炎均为HBV阳性反应。提示武汉地区本病的病因主要为乙肝病毒引起上述慢性肝病后发展而来,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为本病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现将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介绍如下1病因及发病机制1.1先天性动脉瘤破裂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破裂(占50%~80%)。先天性脑动脉瘤好发于Wilis动脉环及其主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