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700例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Liu MS  Hu BL  Cui LY  Tang XF  Du H  Li BH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173-17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明确电生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0患者进行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240例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测定。结果507例(724%)患者电生理检查异常,其中307例(606%)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74例(146%)为腕管综合征;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程度重于运动神经,波幅的下降程度较传导速度减慢明显,下肢重于上肢(P<005)。仅有46%的患者针极肌电图异常而神经传导正常。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均以感觉神经受损为主;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发现临床病变,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发现电生理异常;建议不将针极肌电图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筛查作为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神经病不同临床症状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不同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在早期诊断糖尿病性神经病中的价值。方法将糖尿病性神经病339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A组42例(自发疼痛、烧灼感),B组120例(肢体麻木、感觉异常),C组105例(易疲劳,四肢无力),D组72例(行走不稳)。分别进行周围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诱发电位波幅、远端潜伏期、肌电图、皮肤交感反应(SSR)、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测定,并与本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年龄匹配的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 339例患者中MNCV异常148例(43.7%),SNCV异常122例(36.0%),肌电图异常24例(7.1%),SSR异常41例(12.1%),SEP异常110例(32.4%)。与其他3组比较,A组SSR异常率最高(88.1%);C组MNCV异常率最高(94.3%);B组SNCV异常率最高(75.0%);D组SEP(下肢)异常率最高(86.1%),4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神经病早期联合应用几种不同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能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对无明显肌肉萎缩糖尿病的患者肌电图可不作为常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并的电生理特征与临床价值。方法该研究中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区间内,该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共计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应用牛津公司提供Synergy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对该组122例患者电生理检测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感觉神经异常情况、运动神经异常情况,上肢异常情况、以及下肢异常情况。结果电生理检出异常情况方面:122例患者中,经电生理检查有117例(95.90%)患者出现异常征象,5例(4.10%)患者未见异常征象。有异常征象的例患者中:感觉神经异常率为81.20%(95/117),运动神经异常率为36.75%(43/117);上肢神经异常率为77.78%(91/117),下肢神经异常率为47.86%(56/11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率明显高于运动神经异常率,下肢神经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神经异常率,组间数据对比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生理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得以凸显,可作为判定病变、确定病变范围、病变程度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20例病人进行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肌电图的检测。结果SCV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检测中的一个敏感指标,下肢比上肢阳性率高。结论下肢神经传导减慢的程度一般要比上肢神经更重要,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已经成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症状的糖尿病性神经病病人神经电生理检查情况及检测指标。方法选取2005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40例糖尿病性神经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分为4组,感到烧灼感和自发疼痛为A组,感觉异常和肢体麻木为B组,四肢无力和易疲劳为C组,行走不稳定者为D组。分别测定各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周围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皮肤交感反应、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波幅、肌电图以及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结果 340例病人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的病人例数最多,分别为125例和149例。各项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例数最多,占95.24%;B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人例数最多,占75.83%;D组下肢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异常例数最多,占83.33%;A组皮肤交感反应异常例数最多,占8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几种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对糖尿病性神经病病人进行诊断,显著提高了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人糖耐量受损(IGF)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年龄60岁,Leeds神经病理性疼痛评分12分,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患者60例(IGT组),2型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患者70例(DM组),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比较三组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多数表现为烧灼样、针刺样、电击样或麻木样疼痛,部分为自发性痛或触摸痛;疼痛部位以双侧对称性肢体远端常见,其次为单神经分布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T组患者双侧跟腱反射消失、大足趾振动觉减退、腓肠神经传导异常、皮肤交感反应异常的比例较高(P0.05),在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IGT组的患者双侧跟腱反射消失、大足趾振动觉减退、腓肠神经传导异常的比例较低(P0.05),在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重要特点是符合周围神经分布的异常疼痛,以远端对称性感觉或运动性多神经病变常见,其次是单神经病变,常有跟腱反射消失与大足趾振动觉减退等神经系统体征,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皮肤交感反应异常是早期电生理指标。肥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影响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特点及血糖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神经运动及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进行测定,对患者上下肢和运动感觉神经之间存在的异常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受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指标的影响。结果在神经病变方面,糖尿病患者下肢运动比上肢运动严重,感觉神经比运动神经受损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指标与不断变化的神经传导速度具有一定关系。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周围神经病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糖尿病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特点以及诊断规律。方法4例年龄在37~58岁,2型糖尿病病程为3~9年,出现逐渐进展的肢体无力和感觉障碍的患者,行电生理和脑脊液检查。结果4例患者的脑脊液细胞数目正常,脑脊液蛋白在0.6~2.1g/L之间,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4例均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其中2例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波幅1例下降,传导速度3例下降;1例的部分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未引出;3例患者的H反射和F波均出现下降。结论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存在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存在脱髓鞘改变,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更有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神经传导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特点,提高此方法诊断DPN的敏感性. 方法 对符合标准的213例患者的2283条神经行传统的神经传导、F波、H反射检查,并分析各条神经总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情况. 结果 2283条神经进行常规神经传导检查结果显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中,正中神经的异常率最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中,胫神经、正中神经异常率高;最长的胫神经运动神经神经传导异常率为47.45%,容易合并卡压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为46.83%,而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最低(22.60%).对有临床明确症状的21条神经进行神经传导检查,异常率可达76.19%.对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的尺神经进行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尺神经异常率为57.14%.常规神经传导检查,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46.83%)高于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41.13%).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异常者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为76.56%,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异常者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为89.63%.尺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的异常率分别为25.83%、52.24%.结论 DPN具有长度依赖性、与临床表现一致、感觉重于运动、全长弥漫受累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选择神经进行神经传导检查,可提高神经传导检查诊断DPN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病症特点以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患者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水平,共计有32例患者接受常规针极肌电图检测。结果 128例患者共计有93例患者检测出存在神经电生理异常,有72例患者被诊断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发现患者神功传导功能正常情况下正极肌电图有异常。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中临床病症和神经电生理变化均已感觉神经功能异常为主,并非所有周围神经疾病都能检测出电生理异常,不建议单独使用针极肌电图作为筛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症疾病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F波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变化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7例DPN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及SSR检测.结果 异常率分别为SSR 75.2%,NCV 48.8%,F波34.5%,下肢神经病变重于上肢(P<0.05).结论 NCV、F波及SSR联合应用可全面地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的损害,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arbamazepine therapy. A. K. Chakrabarti and S. K. Samantaray, Aust. N.Z. J. Med., 1976, 6, pp. 565–568.
Fifty-fou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treated with carbamazepine for a period of one year. Clinical assessment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tudies (NCV) were done periodically. Forty-nine patients had symptomatic relief of all sensory manifestations but NCV remained essentially unchanged. Untoward effects of the drug were frequent but transitory. It was concluded that carbamazepine is a dependable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diabetic sensory polyneuropath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与神经传导速度(NCV)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相关性,并探讨NSS/NDS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以679例同时测定了NSS/NDS评分和NCV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04例,女性275例,平均年龄(59±ll)岁.以NCV作为诊断DPN的金标准,分析NSS/NDS评分诊断DPN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约登指数、Kappa值(一致性)及相关性等.采用Spearman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SS/NDS评分诊断DPN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约登指数、一致性及相关性分别为68.0%、77.2%、86.5%、53.5%、71.0%、45.2%、0.405、0.424.当NSS≥5分或NDS≥6分时,患者有较高的NCV异常率(77.8% ~ 100%).NSS、NDS评分与NCV均呈正相关(r=0.292、0.358,均P<0.01),患者神经症状或体征越严重,越容易引起NCV的减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S/NDS评分诊断DPN的危险因素是病程、年龄和UAlb/Cr[比值比(OR)=1.085、1.051、1.002,均P<0.01].与NCV诊断DPN的危险因素相关性较好.结论 NSS/NDS评分与NCV诊断DPN有相关性,尤其是神经症状、神经缺陷严重时相关性更好.NSS/NDS评分操作简单快速,方便有效,可在临床中作为DPN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PDPN)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严格入选32例PDPN患者,病程〉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未伴有其他内科系统合并症,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疼痛性质。电生理检测包括:常规神经传导速度(NCV)、定量感觉检测(温度觉)(QST-t)。结果PDPN往往有客观的感觉异常,但神经系统体征不典型,NCV检测可正常,而QST—t可有异常表现,本组NCV检测13例正常,其中11例QST-t异常;本组NCV异常率为59.4%,QST异常率为87.5%,QST+NCV异常率为93.7%。VAS与QST的上下肢热痛觉(HP)呈正相关(t=0.595、P=0.009;t=0.784、P=0.004),与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呈负相关(t=-0.554;P=0.032);与其它电生理各项参数不相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病程及疼痛病程不相关。结论PDPN以小纤维受累为主,QST可为早期PDPN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疼痛程度与C类纤维及下肢胫神经感觉纤维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宋效成  凌桂梅  谢秋平 《内科》2011,6(5):413-415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12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2例。A组给予单用甲钴胺治疗,B组给予单用α硫辛酸治疗,C组给予α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三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后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175,P=0.02)。B组和C组疗效优于A组(P〈0.05);三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提高,C组有效率最高,但C组和B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α硫辛酸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运动神经中枢及神经根,周围神经功能。方法 应用经皮层,脊髓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50例DM进行观察。结果 异常率82%,表现皮层,脊髓刺激MEP潜伏期延迟,波形分化欠佳。部分伴有CMET异常,MEP异常率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空腹血糖水平对MEP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e potential of the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 ponalrestat (600 mg daily) to ameliorate diabetic neuropathy was evaluated in 259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uropathy (defined by abnormal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and abnormal peroneal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 in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running for 18 months. Overall, no beneficial effect of ponalrestat on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 and nerve 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s was detected. Because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 and conduction velocities in median, peroneal, and sural nerves did not deteriorate in the placebo group, the potential of ponalrestat to prevent the expected deterioration in peripheral nerve function that occurs with an increased duration of diabetes was not tested. Patients with an abnormal heart rate reaction to standing (abnormal 30:15 ratio; n = 84) on ponalrestat did not deteriorate in this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test as shown in those on placebo. In conclusion, ponalrestat did not improve peripheral nerve 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signs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although it did ameliorate a deterioration in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signs of autonomic neuropath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248例,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将对象分为亚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组(SDPN组)8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组(DPN组)52例和单纯T2DM组(T2DM组)116例.检测各组Hcy、Cys-C、FPG、HbA1 c、TG及TC等水平. 结果 3组年龄、性别比、BMI、FPG、TG、TC、HDL-C和LDL-C、SBP、DBP及血清肌酐(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比较,SDPN组和DPN组病程、Hcy和Cys-C升高(P<0.05或P<0.01),且DPN组Hcy高于SDPN组(P<0.05).SDPN组和DPN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MCV和SCV较T2DM组降低(P<0.05或P<0.01);DPN组正中神经MCV和SCV、腓总神经MCV和SCV较SDPN组低(P<0.05或P<0.01).SDPN组和DPN组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和腓总神经H反射潜伏期较T2DM组升高(P<0.05或P<0.01);DPN组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腓总神经H反射潜伏期较SDPN组高(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Cys-C、病程、SBP和HbA1c是DPN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SDPN和DPN患者神经反射潜伏期延长,MCV和SCV减慢,且血浆Hcy与肌电图各参数相关,提示血浆Hcy与神经传导异常相关,说明血浆Hey可作为DPN的预测因子与危险因素.这两类患者Cys-C浓度升高,且与Hcy水平相关,提示Cys-C可能与Hcy共同作用,加重DP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