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再生胶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核转录因子Foxp3表达及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再生胶囊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予60Co-γ联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氯霉素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模型。于造模第7天再生胶囊组给予再生胶囊[0.216 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予环孢素[3 mg/(kg·d)]灌胃,各组均干预30 d。检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WBC)、网织红细胞数(Ret)、血红蛋白数(Hb)及血小板数(PLT),骨髓有核细胞数(粒系比例、红系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巨核细胞数),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浓度,Treg细胞比例和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WBC、Ret、Hb、PLT、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IL-10浓度、TGF-β1浓度、Treg细胞比例、Foxp3 mRNA表达量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再生胶囊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外周血WBC、Ret、Hb、PLT、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IL-10浓度、TGF-β1浓度、Treg细胞比例、Foxp3 mRNA表达量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再生胶囊组大鼠外周血WBC、Ret、Hb、PLT、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IL-10浓度、TGF-β1浓度、Treg细胞比例、Foxp3mRNA表达量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P0.05)。结论:再生胶囊能通过促使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外周血Treg细胞数和FOXP3表达量增多,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恢复自身免疫耐受平衡,改善骨髓造血衰竭。  相似文献   

2.
益气通阳汤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巨核细胞数分类、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设计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连续注射小鼠,造成ITP小鼠模型,分别给益气通阳汤(150,75,37.5 g.kg-1.d-1)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显微镜观察巨核细胞形态分类、塑料包埋法计数小鼠股骨巨核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持续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其中原幼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减低,外周血CD3+CD4+T细胞减低,CD3+CD8+T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明显降低。给予益气通阳汤治疗小鼠的PLT明显增高、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3+CD4+T细胞增高,CD3+CD8+T细胞比例降低,CD4+/CD8+升高。结论:益气通阳汤能提升ITP模型小鼠PLT数,提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改善T淋巴细胞的失衡,达到治疗I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薯叶止血合剂对ITP模型动物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薯叶止血合剂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巨核细胞数分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连续注射小鼠,造成ITP小鼠模型,分别给金薯叶止血合剂(大、中、小剂量即5g生药.kg-1.d-1、2.5g生药.kg-1.d-1、1.25g生药.kg-1.d-1),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d;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显微镜法观察巨核细胞形态分类,塑料包埋法计数小鼠股骨巨核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持续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其中原幼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减低,外周血CD4 CD8-细胞减低,CD8 CD4-和CD4 CD8 细胞明显增高,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给予金薯叶止血合剂后PLT明显增高、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8 CD4-和CD4 CD8 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D4 /CD8 比值升高。结论:金薯叶止血合剂能提升ITP模型小鼠PLT数,提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改善T淋巴细胞的失衡,达到治疗I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卫  梁世娇  林文敏 《光明中医》2016,(8):1091-1094
目的探讨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UC)血清Th17主要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免疫法加局部刺激造模,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7、IL-23、IL-6、TGF-β、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UC大鼠血清IL-17、IL-23、IL-6、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正常大鼠(P0.05),而TGF-β低于正常组(P0.05)。经过治疗后,隔药灸组和西药组大鼠血清IL-17、IL-23、IL-6、TNF-α、IL-1β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TGF-β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隔药组在下调大鼠血清IL-17、IL-23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而在IL-6、TNF-α、IL-1β、TGF-β的调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能够调控UC大鼠血清Th17主要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这可能是隔药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IFN-γ、IL-10、TGF-β1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益肠散高、中、低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每组10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给药21天后,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FN-γ、IL-10、TGF-β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TGF-β1含量增加,IL-10含量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肠散高、中剂量组IFN-γ、IL-10含量和高剂量组TGF-β1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健脾益肠散高剂量组血清IFN-γ、IL-10、TGF-β1的变化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明显优于健脾益肠散低剂量组(P0.05)。结论:健脾益肠散对UC肠黏膜免疫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IFN-γ、IL-10、TGF-β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伴成熟障碍为特征。笔者采用免疫造摸的方法建立慢性ITP大鼠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脾脏巨噬细胞FcγRII-β(CD32)的表达,以了解中药复方牛角地黄汤治疗ITP的作用环节与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及肾组织IL-6、TGF-β1浓度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中药对照组、真武汤治疗组。治疗10d,20d后检测24尿量、尿蛋白、体重、肾重指数、肾组织IL-6、TGF-β1水平。结果:模型组动物24h尿蛋白、肾重指数、IL-6、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体重和24h尿量低于正常组。真武汤治疗后,上述指标有-定逆转(P〈0.05)。结论:真武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炎细胞因子IL-6和TGF-β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98-1500
目的:通过观察ITP模型小鼠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1(IL-11)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骨髓细胞中检测的含量变化,探讨这些因子含量变化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法)检测ITP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IL-3、IL-6、IL-11、TGF-β1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TP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IL-3、IL-6、IL-11、TGF-β1含量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核细胞调控作用因子IL-3、IL-6、IL-11和TGF-β1参与了ITP的疾病周期,在其全程中呈现重要作用。紫癜康颗粒通过改变骨髓中IL-3、IL-6、IL-11、TGF-β1的含量,实现治疗本病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天然牛磺酸(natural taurine,NT)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NT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T不同剂量组(0.3、0.6、0.9 g/d)。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模型组与NT各组大鼠均予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首次剂量5 mL,以后每次3 mL,2次/周,共注射6周;NT各组予NT灌胃治疗,正常组及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6周。实验末,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6、IFN-γ水平以及肝组织TGF-β1、TGF-β3、SOD、MDA及GSH-Px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TGF-β3 mRNA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T可以有效降低纤维化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以及肝组织MDA、TGF-β1含量;NT可以有效促进肝纤维化大鼠血清IFN-γ及肝组织SOD、GSH-Px、TGF-β3分泌;NT可以下调肝纤维化组织TGF-β1 mRNA表达,促进TGF-β3 mRNA表达。结论 NT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肝脏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作用以及下调TGF-β1 mRNA表达和促进TGF-β3 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妇炎宁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以下简称盆腔炎模型)体内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盆腔炎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盆腔炎模型组、康妇炎组、妇炎宁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L-4、IL-8含量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ICAM-1mRNA、TGF-βmRNA的表达。结果:盆腔炎模型组血清IL-8水平较正常组大鼠升高,血清IL-4水平较正常组大鼠降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子宫组织中ICAM-1mRNA、TGF-β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大鼠血清IL-8含量较模型组下降(P0.01),各治疗组大鼠血清IL-4含量均较盆腔炎模型组升高(P0.01或P0.05);各治疗组大鼠子宫组织ICAM-1mRNA、TGF-βmRNA的表达均较盆腔炎模型组降低(P0.01或P0.05)。其中妇炎宁高剂量组血清中IL-8的含量、子宫组织中ICAM-1mRNA、TGF-βmRNA的表达均已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妇炎宁汤可以通过降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模型中前炎症细胞因子IL-8及粘连相关指标TGF-β、ICAM-1的表达,提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模型中抗炎症细胞因子IL-4的表达恢复机体免疫平衡,有效抑制盆腔炎症,缓解盆腔粘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及犀角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腹腔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建立ITP模型,于造模开始后第7天开始,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14 d。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造模前、灌胃前、灌胃结束后各组大鼠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灌胃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Treg、Th17细胞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淋巴细胞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IL-35水平。结果灌胃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大鼠血小板数目明显上升(P均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所占比例、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及IL-35水平均明显上升(P均0.05),而Th17细胞所占比例及IL-17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犀角地黄汤高剂量组各指标与醋酸泼尼松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可能通过上调ITP大鼠外周血中Treg细胞表达,下调Th17细胞表达,维持Treg/Th17平衡,进而调节相关细胞因子IL-17、IL-35的表达发挥抗血小板减少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四神丸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灌胃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TLR4、TGF-β1、IL-10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LR4水平增高,TGF-β1、IL-10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神丸组TLR4、TGF-β1、IL-10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四神丸可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LR4-DC免疫耐受失调,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退黄合剂对内毒素性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内毒素及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退黄合剂组(实验组),模型组及正常组。实验组及模型组给予脂多糖(50mg/kg)+D-氨基半乳糖(30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作内毒素性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观察24h大鼠死亡率,分6h、12h、24h时点检测大鼠血清ALT、AST、内毒素、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和模型组ALT、AST、内毒素、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1β、IL-6水平(P0.05);在内毒素水平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黄合剂能够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从而保护受损的肝细胞,可能是退黄合剂治疗内毒素性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清TPO水平变化及中药复方生血灵的干预作用。方法检测34例ITP患者血清TPO水平,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对ITP患者予生血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PO水平、外周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组血清TP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后,血清TPO水平、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TPO水平无异常变化;生血灵复方具有促进特异性造血调控因子TPO分泌,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探讨熊胆及熊去氧胆酸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为熊胆治疗ITP的替代品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免疫法建立ITP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熊胆组和熊去氧胆酸组,治疗10 d后,测定各组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形态,T细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IL-4、IFN-γ。结果治疗后,熊胆和熊去氧胆酸组均能升高ITP小鼠血小板和产板型巨核细胞计数,升高CD4+/CD8+百分表达比值,降低血清IFN-γ/IL-4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胆及熊去氧胆酸均能减少血小板及成熟骨髓巨核细胞的免疫性破坏,该作用可能与调节T细胞功能有关;熊去氧胆酸可代替熊胆作为治疗IT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加味四物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和对血清白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 80只KM小鼠建立ITP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泼尼松组、加味四物汤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从造模第1天开始各组分别按0.2 ml/只剂量灌胃,其中空白组与模型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泼尼松组0.01 mg/10 g·d,加味四物汤组按0.1 g/10g.d灌胃.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血清IL-2含量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模型组外周血WBC、PLT、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显著下降(P<0.001),血清IL-2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生理盐水组相比泼尼松组与中药组外周血WBC、PLT上升(P<0.01),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均显著上升(P<0.01),血清IL-2含量均较显著下降(P<0.001),两治疗组间无差异.结论 加味四物汤可能是通过降低小鼠血清IL-2含量来实现对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伴成熟障碍为特征.笔者采用免疫造摸的方法建立慢性ITP大鼠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脾脏巨噬细胞FcγRⅡ-B(CD32)的表达,以了解中药复方牛角地黄汤治疗ITP的作用环节与机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肺合剂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液中TGF-β1、IL-6及IL-1含量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60只,建立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采用25Gy加速器射线单次全胸照射。模型建成后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及中肺合剂组。中肺合剂组予中肺合剂进行治疗,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IL-6、IL-1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肺合剂组大鼠的生存率并未得到提高(P=0.243),但血清中TGF-β1、IL-6明显降低(P〈0.01),而IL-1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肺合剂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改善大鼠的生活质量,进而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敏感颗粒通过诱导Treg细胞变化,使变应性鼻炎的机体产生免疫耐受,达到治疗目的。方法:本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鼻敏感颗粒组,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并予以鼻敏感颗粒灌胃,借助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标本的 CD4+CD25+Foxp3+Treg和IL-4、IL-10、TGF-β1、IL-13的数值。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CD4+CD25+Foxp3+Treg在造模成功后下降(P<0.05),但在鼻敏感颗粒治疗后上升(P<0.05),达到正常空白组水平(P>0.05)。细胞因子ELISA法的结果表明,在造模成功后IL-10 和TGF-β1浓度明显下降(P<0.0001),IL-4和IL-13浓度明显上升(P<0.0001),而在鼻敏感颗粒治疗后IL-10和TGF-β1的血中浓度回升但未达到正常空白组水平,IL-4和IL-13血中浓度下降但未达到正常空白组水平。结论:鼻敏感颗粒可以上调变应性鼻炎大鼠的Treg细胞数量,使其分泌的IL-10 和TGF-β1量上升,抑制Th2细胞活性,使IL-4和IL-13分泌量下降,从而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脾强力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血清Th1/Th2/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PF级雌性Lewis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补脾强力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免疫诱导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基97-116肽段方法制备大鼠EAMG模型。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TGF-β、TNF-α、IL-2、IL-4、IL-17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FN-γ、TNF-α、IL-2、IL-4、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TGF-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脾强力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FN-γ、TNF-α、IL-2、IL-4、IL-17水平明显降低,而TGF-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醋酸泼尼松组大鼠血清TNF-α、IL-2、IL-4、IL-17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脾强力复方能有效降低EAMG大鼠IFN-γ、TNF-α、IL-2、IL-4、IL-17水平,升高TGF-β水平,从而纠正EAMG大鼠Th1/Th2/Th17细胞因子失衡,这可能是其治疗EAMG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