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放松功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放松功联合Botath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给予Botath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评分比较,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I、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BI、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偏瘫肢体肌张力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松功联合Botath疗法能够改善偏瘫患者的高肌张力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强和促进了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综合康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进行电针、补阳还五汤口服和骨盆控制训练等早期(14 d以内)康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1%,对照组为6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和CSS评分均降低,BI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CSS评分、BI指数、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结合穴位按摩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熏洗患肢、穴位按摩,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疗程14 d。分别于治疗第14天及随访第28、60天对2组受试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BI指数和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远期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结合中药熏洗、穴位按摩,可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与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Bobath法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及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分级疗效、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与现代康复技术对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偏瘫肢体痉挛期脑卒中患者选择康复理疗+中药熏洗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94例偏瘫肢体痉挛期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脑卒中治疗方式的选择;参照组(47例):选择康复理疗方法展开疾病治疗;研究组(47例):选择康复理疗+中药熏洗方法进行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偏瘫肢体痉挛期脑卒中患者BI评定结果以及生命体征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参照组偏瘫肢体痉挛期脑卒中患者BI评分对比,研究组获得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参照组偏瘫肢体痉挛期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对比,研究组获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偏瘫肢体痉挛期脑卒中患者选择康复理疗+中药熏洗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对于患者偏瘫肢体症状的改善可以获得确切效果,对于BI评定结果以及生命体征的改善均可以做出保证,从而促进偏瘫肢体痉挛期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8.68%(37/76),采取康复治疗;观察组占51.32%(39/76),采取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以Fugl-Meyer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Ashworth痉挛分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或大于对照组,Ashworth痉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与缓解关节痉挛密切相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1月治疗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研究组予以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痉挛情况(CSS评分)、肌张力情况(改良Ashworth法)、经针刺治疗后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NIHSS评分、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肌张力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经针刺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P <0.05)。研究组出现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头痛眩晕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P <0.05)。结论: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痉挛情况以及肌张力情况,提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巨刺法配合中药熏洗及痉挛治疗仪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22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112)和对照组(n=108)。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痉挛治疗仪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巨刺法+痉挛治疗仪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基于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评分,及关节前屈、外展、后伸的活动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CSI评分和上肢、下肢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前屈、后伸和外展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BI评分、PRO评分和上肢、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巨刺法配合中药熏洗及痉挛治疗仪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可明显抑制患者痉挛程度,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改善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牵伸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牵伸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牵伸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CSS评分)、运动功能(M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MAS评分、BI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伸训练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秦会超  刘丰艳 《新中医》2020,52(7):129-131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试验组给予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肌肉痉挛程度[应用Ashworth量表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进行价]、肢体运动功能[应用简式Fugl-Meyer(FMA)评分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进行评定)的变化,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8.2%,对照组为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shworth、C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各项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中风偏瘫痉挛,能较好地改善患肢肌肉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熏蒸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康复三联综合方案对中风后痉挛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中风后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针刺、中药、康复三联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巴氯酚和康复技术治疗。比较治疗两月后两组Ashworth量表评分(MAS)、Fugl-Meyer量表评分(FMA)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MA量表评分和BI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Ashworth量表评分(M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痉挛,开展针刺、中药、康复三联综合方案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升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当归、赤芍、红花、木瓜、川芎、莶草、桑枝等)。结果:治疗前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5),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能促进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方娴  邱宇洁 《新中医》2019,51(5):138-140
目的:观察复瘫汤联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偏瘫临床疗效。方法:将因偏瘫进行康复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复瘫汤进行康复治疗,实验组在中药汤药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康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以及比较总有效率。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较前下降,FMA、ADL评分均较前上升,且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实验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瘫汤联合针灸在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患肢运动功能,并能有效增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减少负担与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行康复功能训练并用针刺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后,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MMSE、FMA、BI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帖氏"飞针"配合常规西医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活血化瘀类中药、神经营养药物及对症处理等,大面积脑梗死或颅内压增高者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飞针"疗法,上肢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患侧环跳、髀关、伏兔、足三里等,每天治疗1次,1周治疗6 d,共治疗2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针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巴氏指数(Bathel index,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评分、BI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帖氏"飞针"配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疗效确切,在改善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痛感低。  相似文献   

17.
杨洁  宋丽静 《新中医》2021,53(13):143-147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常规康复运动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和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CS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S、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MA、BI、FAC、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BI、FAC、BB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FMA、BI、FAC、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可改善脑...  相似文献   

18.
秦勇  许文杰  杨慰  曹云虹 《河北中医》2016,(7):1060-1063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早期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46例予康复训练,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2 d,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BI)指数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2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偏瘫康复液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偏瘫康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以此来评定两组病例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偏瘫康复液在治疗脑卒中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病患偏瘫肢体功能改善,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对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接受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给予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和单一针灸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促进了患者的更好康复,具有较为显著和理想的效果,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