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虫类药是动物药的一部分。清代医家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提出":动物之攻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又具有攻性。"明确指出了虫类药的特性是行走攻窜,搜剔之功远非草本植物所能及。叶天士对此也有认识,谓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虫类药  相似文献   

2.
杨洪涛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当属沉疴痼疾,一般活血化瘀药物力不能及,而虫类药物乃血肉有情之品,性攻逐走窜,可通经达络,搜剔疏利而无所不至,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可以运用虫类药之搜剔以攻逐邪结、化瘀通络,至于后期脾肾衰败,则非血肉有情之虫类药不可,故而对久病入络的肾脏病常使用虫类药,其治疗颇具特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甜甜  王耀光  黄文政 《河南中医》2014,(12):2306-2306
黄文政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根本病机为脾肾衰败,久病入络。久病入络又可分为:络脉瘀阻、络脉绌急和络虚不荣。黄文政教授将治疗慢性肾脏病常用的虫类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效专活血通络,一类效专熄风镇痉通络,虫类药可以搜剔络中之邪。临床中黄文政教授灵活运用虫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特点为重用虫药,搜剔通络;循序渐进,免伤气阴;扶正补虚,忌伐太过。  相似文献   

4.
从入络剔邪、补虚益损、搜风逐邪、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解毒攻毒、软坚散结等方面介绍虫类药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经验,并总结临床运用虫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述虫类药搜剔通络法的历史沿革、相关的药理学研究、在现代骨伤科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近年的核心医学期刊和相关的中医药书籍,从中收集搜剔通络虫类药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综合论述其在相关疾病中的治疗优势。结果搜剔通络虫类药单味药物具有抗炎、抗血栓、消肿、促进周围血液循环等药理学作用,临床中可治疗多种病情顽固的骨伤科疾病,具有续筋接骨、缓解患处肿胀挛痛作用。结论具有搜剔通络的虫类药在骨伤科中应用广泛,合理运用可在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虫类药在痹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药源丰富 ,种类繁多 ,而虫类药在多种疾病中应用广泛 ,疗效显著 ,尤其在痹证之临床应用中疗效独特。因痹证多由正气不足 ,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常呈慢性进行性过程 ,病程长 ,中后期因痰浊瘀血阻闭脉络 ,停滞于骨骱而致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加剧 ,皮下结节 ,肢体僵硬 ,麻木不仁 ,其证多顽固难已。而虫类药具有钻透剔邪 ,搜风通络、消肿定痛、恢复功能的特性 ,故被广泛用于治疗此类疾病。现就虫类药在痹证中的应用择其精要简述如下。虫类颇多 ,搜风剔络祛湿化痰为其要法应用虫类药治疗痹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后经历…  相似文献   

7.
姚华 《光明中医》2000,15(6):34-35
中药材药源丰富 ,种类繁多 ,而虫类药在多种疾病中应用广泛 ,疗效显著 ,尤其在痹证之临床应用中疗效独特。因痹证多由正气不足 ,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常呈慢性进行性过程 ,病程长 ,中后期因痰浊瘀血阻闭脉络 ,停滞于骨骱而致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加剧 ,皮下结节 ,肢体僵硬 ,麻木不仁 ,其证多顽固难已 ,而虫类药具有钻透剔邪、搜风通络、消肿定痛、恢复功能的特性 ,故而被广泛用于治疗此类疾病。现就虫类药在痹证中的应用择其精要简述如下 :1 虫类频多 ,搜风剔络祛湿化痰为其要法应用虫类药治疗痹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丰富记…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为肛肠科难治疾病之一,外感六淫、情志内伤、年老体弱、劳倦久病等皆可致病。王业皇教授认为此病久病入络,非植物药药力可及,而虫类药多具有搜剔祛风、行气行血、通络逐瘀、化痰镇痛等作用,能“搜剔络中混处之邪”,临证之时注重药对配伍,共奏“祛湿热,行气血”“豁痰浊,畅情志”“通经络,走脏腑”之效。此外,遣方用药之时注意预防虫类药之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叶青  周洁 《江苏中医药》2014,46(7):16-17
袁灿兴教授对治疗头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辨标重视风邪,辨本多从肝论;临床多采取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并重视兼症的治疗;善用虫类药,借虫类搜剔钻透,使络畅风散,邪去正复。临床验之,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由肝胆火盛挟湿所致,以致气滞血瘀。临床用药强调活血化瘀之中,必合理气之品;久病入络,用虫类药搜剔络邪;用温通或重镇之品以达止痛之效;并重用黄芪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11.
介绍张伟教授从"久病入络"学说的角度论治间质性肺病的经验。慢病久病由气入血、由经入络,步步深入,以致瘀浊痰毒阻滞络脉,使病情长期不愈。张伟教授继承"久病入络"的理论,以"宿邪缓攻"为治疗原则,用辛味药宣通络脉,择虫类药剔邪搜络,应用于间质性肺病的治疗,不仅取得了卓越的疗效,而且在虫类药的运用炮制和膏方的应用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腰椎病在中医属"痹证"的范畴。独活寄生汤具有补益肝肾、祛风通络、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的作用,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肝肾两亏、气血不足之腰椎病。虫类药善于行走攻窜、搜风剔邪、通经达络、破血逐瘀、宣痹止痛。腰椎病大多因病已久,一般草木类的活血化瘀药未必奏效,故应用虫类药,利用其辛窜搜风、温经通络止痛的特点,与补肝肾强筋骨之独活寄生汤合用,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3.
曹晶  杨帆 《陕西中医》2021,(6):770-772
金实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因素紧扣风、寒、湿、热、痰、瘀六端,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标实以风寒湿邪为主。金实教授认为本病病程较长,病久入络,易形成久痹、顽痹,而虫类药具有很好的搜剔病邪、剔络和络、通络止痛的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对金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经验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气血不足为本,气滞血瘀为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治宜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自拟活膝汤,用虫类药入络搜风剔邪,符合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19)
石志超教授对虫类药的理论阐发及临床应用水平较高。屡以僵蚕、蝉蜕为君,在治疗诸多内外科疾病中疗效显著。石教授认为临证时在辨证准确、配伍精当、明确功用的条件下,应用僵蚕、蝉蜕搜剔经络、搜风散邪、宣风泄热的功效往往可使一些顽疾久损、疑难病症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张沛虬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60余年 ,对痹证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张师认为 ,治疗痹证初起时 ,风寒湿三气 ,很难截然分开 ,只是偏胜而已 ,辨证之关键 ,在于分清寒热 ,若认证不确 ,则用药乖谬。同时 ,还认为久痹正虚 ,肝肾不足 ,气血俱虚 ,治疗必须重在补益。他常在益气补血的基础上 ,佐以虫类搜剔药 ,使正气得复 ,邪气消除 ,气血调和。此外 ,痹证关节痛剧或久痹疼痛顽固 ,为风寒湿热痰瘀诸邪留伏骨髓所至 ,遵叶天士“络瘀则痛”之意 ,主张搜剔络隧之瘀 ,此时 ,用一般祛风化湿散寒药 ,效果不显。佐以透骨搜络之虫类药 ,取效最捷。药如…  相似文献   

17.
张智龙教授认为虫类药具钻剔之性,性善走窜,对于久病瘀甚,癥瘕积聚之疾,尤为适宜。久病久瘀入络,或久瘀形癥成瘕,单凭草木之品活血化瘀,难以奏效,必当假借虫性之走窜,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搜剔络中之邪。根据辨证论治的原理,应用虫类药治疗各种疾病均获得良效。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在熟练掌握虫类药的特性功效前提下,适当配伍相应的虫类药物,能较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虫类药属于动物药的一部分,包括昆虫和小型动物。虫类药为血肉之物、有情之品,性喜走窜,通经达络,搜剔疏利,无处不至,具有活血化瘀、攻坚破积、搜风剔络、消痈散肿、补益培本等作用[1],其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中风病现代医学称为脑血管疾病,其中医学病机为脑窍之络瘀而不荣或络破血溢,髓海损伤。中风虽为急性起病,而病理因素的产生是一个慢性过程,属"久病入络",因此搜剔走窜的虫类通络药物被广泛应用且疗效肯定,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亟待解  相似文献   

19.
结合肝癌的临床表现及历代医家对肝癌的认识,提出肝癌的主要病机为瘀毒互结。从虫类药的功用结合肝癌的病机,笔者认为虫类药治疗肝癌的主要优势有攻逐瘀血力量强、以毒攻毒、搜剔经络力胜3个方面。从而为虫类药治疗肝癌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使用虫类药的方剂可知,许氏运用虫类药组方治疗疾病范围广,使用多种虫类药物且喜同用数种,多取虫类搜剔活血、化痰、通络之效,配伍他药多取辛热温燥之品,化裁虫类药古方以力求效验,并且开络病证治之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