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疆  王国民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544-1546
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分泌性生长因子,它在肿瘤形成、发育、炎症反应及损伤修复方面都有一定的生物学作用。PGRN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和细胞迁徙从而影响伤口愈合反应,以及通过与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中性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及其蛋白酶解产物颗粒蛋白(GRNs)相互作用而在炎症反应中发挥其功能,本文对PGRN与伤口愈合关系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纤聚蛋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发现的许多自身抗体为RA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手段。现就纤聚蛋白与RA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疾病(ID)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炎症或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多功能分泌性糖蛋白,在胚胎发育、肿瘤形成、炎性反应、免疫应答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最近有多个研究表明,PGRN与多种ID密切相关。该文综述了PGRN在各种微生物感染导致的ID中的免疫调节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自分泌生长因子,持续高表达于组织的塑形和重构过程,如胚胎的发育、伤口的修复、炎症及肿瘤组织的形成等。PGRN由于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目前已成为多种肿瘤研究的热点,而近年来,其在炎症及代谢疾病中的研究也逐步增加,PGRN广泛分布于生殖系统,在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其在生殖系统中的分布,与生殖内分泌疾病的关系及其生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周利航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5):2245-2248
正由于空气污染、吸烟、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耐药病原菌不断产生,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形势愈发严峻。如何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改善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上皮细胞和髓样细胞中高度表达,在组织发育、增殖、再生和宿主防御反应的动态平衡中发挥维持和调节作用。现阶段对PGRN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黄柏对湿疹小鼠颗粒蛋白前体(PGRN)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湿疹模型组、黄柏治疗组,每组各10只。湿疹模型组与黄柏治疗组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溶液建立小鼠湿疹模型。评估小鼠皮肤损伤状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皮肤损伤处PGRN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PGRN蛋白表达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湿疹模型组有明显红肿、角化结痂、渗出等皮肤损伤,小鼠皮肤损伤程度评分、皮肤PGRN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外周血PGRN蛋白表达水平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湿疹模型组比较,黄柏治疗组红肿、角化结痂、渗出等皮肤损伤减轻,小鼠皮肤损伤程度评分、皮肤PGRN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外周血PGRN蛋白表达水平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疹小鼠PGR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异常,且黄柏可通过抑制PGRN,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治疗湿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血浆血小板膜颗粒蛋白 (GMP -14 0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42例RA患者和 15例正常人血浆血小板GMP -14 0的含量 ,同时检测血小板计数 (BPC)及血沉 (ESR)。结果 :活动期RA(n=2 4)患者血浆血小板膜GMP -14 0含量 (5 8 32± 8 18μg/L)明显高于缓解期RA患者 (17 18± 2 5 8μg/L ,n=18)和正常对照组 (15 74± 2 33μg/L ,n =15 ) (P均 <0 0 0 1) ,而缓解期RA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活动期RA患者中有 15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观察 ,经治疗RA病情得到控制后 ,GMP -14 0明显下降 ,接近正常。活动期RA患者血小板GMP -14 0含量与BPC呈正相关 (r=0 797,P<0 0 1) ;GMP -14 0及BPC与ESR也呈直线正相关 (r =0 45 9及 0 48;P均 <0 0 5 )。结论 :RA患者在病程中不仅有血小板数量的变化 ,同时有血小板的活化 ;其GMP -14 0含量及BPC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性有关 ,可能是一种继发性改变。临床上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阻止血小板活化 ,防止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β 淀粉样蛋白(β AP)及其前体蛋白(APP)与Alzheimer病(AD)的发病机制关系密切,本文就近年来对β AP、APP生物学特性与AD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有关β AP沉积发生机制的几种假说及APP转基因动物研究近况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U)和免疫球蛋白G(IgU)的表达差异,比较应用尿微量蛋白与用尿常规和eGFR联合检测两种方法评价RA患者肾脏功能异常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人员尿液MA、α1-MG、TRU、(IgU)、尿蛋白和血肌酐的含量。用SPSS11.5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患者肾功能异常组IgU、α1-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TRU、M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A患者肾功能正常组α1-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RA患者肾功能异常组比较有差异非常显著性(P<0.01)。RA患者肾功能正常组TRU、MA与RA患者肾功能异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用尿α1-MG判断RA患者肾功能异常与用尿常规和eGFR联合判断肾功能异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应用尿MA、TRU、IgU判断RA患者肾功能异常与用尿常规和eGFR联合判断肾功能异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尿液微量蛋白的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伤,优于尿常规尿蛋白和eGFR联合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血清铁蛋白与RA疾病活动性、C反应蛋白(CRP)及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关系.方法 入选RA患者68例,健康对照60例,分别检测血清铁蛋白、抗CCP抗体、CRP,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记录RA患者的临床资料,疾病活动性以DAS28评分表示.分析RA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DAS28评分、CRP、抗CCP抗体和RF的关系.结果 11.8%的RA患者血清铁蛋白升高;RA患者血清铁蛋白平均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t=11.79,P<0.01);重度活动组(DAS28>5.1)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和缓解组(DAS2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铁蛋白水平与DAS28评分和CRP成正相关(r=0.485,P<0.05和r=0.633,P<0.01),与抗CCP抗体和RF无相关性(r=0.211,P>0.05和r=0.157,P>0.05).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反映了RA患者的疾病活动状态,是除CRP外的又一个评价RA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栓前体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及发生发展过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1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及46例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用ELISA法分别测定患者入院后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TpP、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与3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及TIA组TpP、F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而TIA组伴有梗死灶者TpP及Fg水平均高于无梗死灶者(P<0.05)。结论TpP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同时TpP及Fg可用于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体内血栓前体蛋白(TpP)浓度,探讨 TpP 浓度变化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糖尿病伴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7~12月该院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136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并选取体检中心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的 Tp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浓度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采用 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各项指标浓度变化在各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TpP 浓度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之间 Fib、D-二聚体、PT、APT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分为2个亚组,TpP 浓度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合并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未合并脑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pP 浓度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的潜在危险。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浆 TpP 浓度的改变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rlleumaloid arthritis,R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以往许多研究都证实了RA会加快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研究发现,自RA发病开始,动脉粥样硬化就加速形成,并且RA病情持续越长,动脉粥样硬化就越严重,增加了RA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本文对RA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形成的相关机制,以及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进行文献回顾,以期为RA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诊治提供相关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1 概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侵犯人体各滑膜关节,关节病变呈慢性进行性,致残率高.不同种族均可罹患RA,在亚热带、寒带地区发病率高.患病率美国为1%,中国约0.3%~0.5%,男女之比约1比4.患病高峰年龄30~50岁.RA患者自然病程生命期缩短5~10年,标准死亡率>1.5.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动关节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免疫学的进展,提示本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一样,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晚近的临床研究除注意本病特征性的关节炎病变外,  相似文献   

17.
药物取收获的鬼毛针[白磨科真菌植物安络小皮伞Marasmius androsaceus(L.ex Fr.)Fr]菌丝(固体培养基在内)低温干燥品,以50度米酒浸泡15天后,滤取药液,使其每500毫升中含上述干燥品100克。用法每日3次,日服,每次10毫升。  相似文献   

18.
19.
血栓调节蛋白(TM)是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它通过与凝血酶结合激活蛋白C与血管内皮的凝血调节过程,现TM已被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的一个分子标记物。类风湿性关节炎因炎性反应可引起关节内和关节外血管病变,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释放TM,造成血浆TM浓度升高。本实验主要分析血浆TM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抗氨甲酰蛋白(Carp)抗体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和评估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A组(102例)、非RA组(55例)及健康对照组(83名)血清抗Carp Ig G抗体、抗Carp Ig A抗体水平,分析这2个指标在3组间的差异及其与RA患者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 RA患者血清抗Carp Ig G抗体的水平为(8.60±2.64)U/L,阳性率为42.16%,抗Carp Ig A抗体的水平为(6.65±3.09)U/L,阳性率为46.08%,均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抗环瓜氨酸肽(CCP)阴性的RA患者抗Carp Ig G抗体的阳性率为46.67%,抗Carp Ig A抗体的阳性率为33.33%。抗Carp Ig G抗体阳性组Ig G、Ig A和Ig M水平与抗Carp Ig G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arp Ig A抗体阳性组Ig G、Ig A、Ig M和补体(C)4水平明显高于抗Carp Ig A抗体阴性组(P0.05)。抗Carp Ig G抗体与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抗Carp Ig A抗体与抗CCP抗体和RF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抗Carp抗体是一种新的对RA有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特别是其对于抗CCP抗体阴性RA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