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淑娟  路向东  郭常庆 《新中医》2019,51(1):205-209
目的:观察理肺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64例COPD合并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平喘止痉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理肺汤和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的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2组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CAT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CAT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PASP较治疗前降低(P 0.05);对照组PASP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 0.05);观察组PASP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P 0.05);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理肺汤和穴位埋线疗法治疗COPD合并PH稳定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PASP,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全组45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或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确诊为继发孔型ASD,均行介入治疗。结果7例术中更换封堵器型号封堵成功;余38例均1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经3个月~1 a随访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术后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满意,是治疗ASD的首选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左  熊旭东  赵辉 《中成药》2000,22(2):143-145
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O)在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给SD大鼠一次性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复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模型.分别用非平衡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及50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及血清NO含量及大鼠肺动脉压力的改变.结果中药组大鼠ET为36.36±2.63 pg/ml,较模型组48.05±3.90 pg/ml明显降低,P<0.001;NO为89.05±6.78 μmol/L,较模型组73.10±5.51 μmol/L明显升高,P<0.001.中药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为11.00±1.13 mmHg,较模型组14.67±1.96 mmHg明显降低.ET与mPAP呈正相关(r=0.5001,P<0.05),NO与mPAP呈负相关(R=-0.4256,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ET为45.70±13.26 pg/ml,较治疗前65.58±18.02 pg/ml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NO为67.21±18.54 μmol/L,较治疗前52.40±23.08 μmol/L明显升高,P<0.01.讨论ET与NO是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子,通过观察其含量变化,探讨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部分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变化,及与肺动脉压力变化的规律。方法选成功行介入封堵术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男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肺动脉平均压(mPAP)分为4组:正常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重度PAH组。术前均行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d、4d、1月行经胸心脏彩超(TTE),记录各时间点肺动脉收缩压数值。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术前、术后1d、4d、1月、血NT-proBNP浓度含量变化,并分析与肺动脉压力相关性。结果正常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重度PAH组封堵术后第1天、第4天SPAP、NT-proBNP持续下降(P〈0.05),以重度PAH组下降最明显。结论 PDA介入封堵术后NT-proBNP水平持续下降,其改变与术后肺动脉压下降程度相符。介入封堵术前后监测血浆NT-proBNP浓度可作为判断患者转归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武慧萍  常建宁 《中医药研究》2014,(11):1403-1404
目的 应用超声M 型检测肺动脉高压(PH)患者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幅度(TAPSE)与其组织多普勒(TDI)Tei 指数进行相关分析,探讨TAPSE 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对照组30 例,PH 组45 例,分为轻、中、重组,同时按有无右心衰分为心衰组与无心衰组.所有研究对象2D 测量右房(RA)、右室(RV)、右肺动脉内径(RPA)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心尖四腔切面M 型检测TAPSE,TDI 测算其Tei 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室射血时间(ET)缩短、Tei 指数增大.与对照组比较中、重度组,无心衰组及心衰组RA、RV、RPA、Tei指数均增大(P 〈0.05),轻度组除RPA和PASP外其他各值无明显差异(P 〉0.05);中、重度组、心衰组TAPSE 明显减低(P 〈0.05);轻度组及无心衰组TAPSE 降低不明显(P 〉0.05).TAPSE 与Tei 指数呈负相关,对照组,轻、中、重度组,无心衰组,心衰组r 值分别为0.003、-0.64、-0.82、-0.88、-0.55、-0.85,PH 组P 均〈0.05.结论 TAPSE 可以评价右室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口服治疗,连续治疗8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肺动脉压力、运动耐量测定试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喘促、乏力、自汗恶风、身体疼痛、发绀积分,肺动脉压力,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急性加重期患者76例,随机分为川芎嗪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前列地尔,川芎嗪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20 mg+ 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 d.同时选择门诊体检正常者40例为健康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管活性因子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8项指标(PaO2,SaO2,LVEF,PASP,PADP,MPAP,ET-1,NO)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8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但川芎嗪组患者的改善更显著(P <0.05或P <0.01);川芎嗪组患者未发生与川芎嗪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抑制ET-1而增加NO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6例CHF合并PH患者,按随机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急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1例)和常规治疗组(31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d。治疗前后检查超声心动图测肺动脉压力,测6分钟步行距离(6WMD),行血气分析测氧分压(PaO2)。结果:用药后两组PaO2及6WMD均升高,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升高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用药后辛伐他汀组肺动脉压明显降低,与用药前及常规治疗组用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对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肺胀病痰瘀阻肺型,西医诊断为AECOPD,且合并PH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组除对照组基础治疗外,给予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口服,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肺动脉高压及血清VEGF、ET-1、NO变化进行观察。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 0%,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2)中医证侯积分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 0. 05);(3)肺动脉压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1,P 0. 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 0. 05);(4)血清NO水平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1,P 0. 05),血清ET-1、VEGF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1,P 0. 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血清NO升高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组的血清ET-1、VEGF水平下降更显著(P 0. 01,P 0. 05)。结论:加味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降低AECOPD合并PH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肺动脉压,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血管活性物质(VEGF、ET-1、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预防和减少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152 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均行心内直视手术修补室间隔缺损,术后均入ICU 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保持镇静、控制肺动脉压力和维持循环的稳定.结果:本组病例有3 例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经镇静、适当机械过渡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减少肺部并发症是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恢复的关键,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孙云辉 《新中医》2014,46(9):52-53
目的:观察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5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祛痰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2组均观察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检测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液pH、PaO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PaCO2、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2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肺动脉压,标本兼治,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心功能不全舍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存在心功能不全症状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方法,研究组加用米力农注射液,分别于用药前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等。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不全改善情况及肺动脉压力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米力农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不全症状及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益肺方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稳定期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阴活血益肺方治疗,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肺动脉压、血气分析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VC、FEV1和Pa O2均明显升高(P0.05),Pa CO2、m PAP、HIF-1α、ET-1及VEGF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采用养阴活血益肺方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能够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患者肺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A)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合并PHA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2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压[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肺功能(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增高,血气分析PaO2增高,PaCO2降低,肺动脉压降低,肺功能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6.
蔡然  宋轶 《光明中医》2022,(24):4604-4607
肺动脉高压(PH)是以肺小动脉收缩及结构重塑、血栓形成、肺动脉压升高(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25 mm Hg, 1 mm Hg≈0.133 kPa)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PH的发生机制复杂,现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寻找有效防治PH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医药防治PH逐渐受到关注,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机制的药理作用优势,其对PH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作用优势。此文归纳分析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PH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根据肺心病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的主要病机,应用自拟复方中药汤剂肃肺活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组相对照(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并对7例治疗组的患者进行右心漂浮导管检查,观察肃肺活血汤对血流动力学的即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减低血粘度,降低mPAP,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_2)的作用,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0.001),血流动力学的即刻效应表明:该药能有效地减小肺血管阻力(PVR)(P<0.01),降低mPAP(p<0.05),增加心指数(CI)(p<0.05),以上结果提示:肃肺活血汤能够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低氧血症,缓解肺动脉高压,增强心脏收缩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爱帕琳肽(Apel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α,HIF-1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合并PH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Apelin、HIF-1α和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1和PEF较高,而PASP较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Apelin水平较高,而HIF-1α水平较低(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对稳定期COPD合并PH患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可以明显改善血清Apelin和HIF-1α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60例房、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7.8岁(3—14岁),其中4例伴有膜部瘤。采用国产封堵器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进行封堵术,术后即刻行心脏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验证即刻疗效,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心电图、TTE、X线胸片检查随访复查。结果60例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57例,成功率95%,其中房间隔缺损11例,室间隔缺损42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9例患儿术后即刻造影及TTE检查显示少量残余分流,1周后超声检查证实残余分流消失,其余患儿均即刻达到完全封堵,1周内完全封堵率达100%。3例患者术后24h内出现有束支传导阻,3—7天后恢复正常,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的所有患儿平均随访7.3个月(1—12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晚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封堵器对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介入治疗,经严密随访,其疗效确切,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肺泻浊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方法:将99例AECOPD合并PH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对症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硝酸甘油注射剂治疗,观察组54例联合应用通肺泻浊汤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87.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及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肺泻浊汤佐治AECOPD合并PH可促进症状缓解,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