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华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2):26-28
李振华教授认为中风是由于机体积损颓败而成。机体亏虚,脏腑功能彼此失调,阴阳偏胜,借某些诱因以致气血逆乱,经络不畅而发病。中经络是其最常见的发病形式,中经络在临床上宜分阴虚阳亢,风痰上逆和气虚血瘀三种证型。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中风病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荣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1,(12):26-28
李振华教授认为中风是由于机体积损颓败而成。机体亏虚,脏腑功能彼此失调,阴阳偏胜,借某些诱因以致气血逆乱,经络不畅而发病。中经络是其最常见的发病形式,中经络在临床上宜分阴虚阳亢,风痰上逆和气虚血瘀三种证型。 相似文献
6.
7.
8.
李振华教授根据《黄帝内经》及相关理论,抓住"女子以血为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主健运的生理特点,确定脾失健运、脾失统摄及脾虚下陷是经、带、胎、产诸症的基本病机。确立以健脾法为主治疗妇科病的思路与方法,具体方法为:采用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止血治疗崩漏;采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治疗闭经;采用疏肝健脾、活血止痛治疗痛经;采用健脾疏肝、清心豁痰治疗脏躁;采用补肾健脾除湿、疏肝理气活血治疗不孕症;健脾益气燥湿治疗带下病;采用益气摄血、养血活血治疗产后恶露不绝,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11.
总结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养生理念。邓老提出并倡导“养生重于治病”,其养生理念可概括为“德”、“静”、“动”、“杂”、“简”,具体表现为:品行端正,方可长寿;研习经典与练习书法以安定心神;恒习八段锦以助气血流动;饮食宜杂更应有节制;日常保健如冷热水浴、沐足、三步按摩法及综合摇橹法简便易行。养生要注重,同时养生应意志坚定,持之以恒,作息以时,娱乐适宜,如此方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2.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55)
正邓铁涛,中医学家。70多年来,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极力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1916年10月生,广东省开平市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相似文献
13.
14.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93)
曹文2011年有幸成为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的嫡传弟子,见习伺诊三年,伺诊期间深入研习大师的中和思想。大师中和思想精髓就是达到气血稳态的中和,临床要达到这一平衡状态,必须善于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因为气血病变是临床辨证基础,气血病变是各类疾病的病理枢纽和临床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平升降、衡出入是《内经》对物质运动形式基本概况,无论是天体还是人体,其气化都是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气机的升降出入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因此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是中和思想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临床遣方用药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5.
17.
18.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2014,(3):1-1
李士懋,男,1936年生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三、四、五批高徒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药审委员,2008年被授予“河北大名医”称号。与老伴田淑霄教授撰写《脉学心悟》《濒湖脉学求索》《相濡医集》《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探讨》《中医临证一得集》《汗法临证发微》等学术专著16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