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心律失常药既能抗心律失常也能导致心律失常,后者即为药物的“致心律失常(proarrhythmia)作用”,它包含引起新的心律失常和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二种情况。近年报道Ic类氟卡尼等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增加病死率后,这一问题更受到广泛重视,由于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近年临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己更趋慎重,现就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作用及临床特点;方法:观察48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心律失常的用量与心电图表现关系;结果: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致缓慢性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抑制窦房结及房室结,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致缓慢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概述中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及现有优势,分析目前我国中医药防治心律失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心律失常中医药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心律失常作为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之一,可基于“理法方药”体系来探讨中医药防治心律失常,即分析心律失常产生的“理”(病因病机),把握防治心律失常的“法”(治则),组建防治心律失常的“方”(治疗主方),用好防治心律失常的“药”(加减用药)。针对目前我国中医药防治心律失常工作中存在的缺乏心律失常相关中医诊疗数据平台、缺乏针对心律失常上游致病机制研究、缺少大规模心律失常相关临床试验证据、缺乏有毒中药致心律失常的研究等问题,需深入挖掘中医古籍中心律失常相关诊疗方案,归纳名老中医防治心律失常的诊疗思路并开发其效方、验方,搭建心律失常中医分析诊疗系统平台以及统一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建立心律失常“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警机制,加强心律失常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中医药能够通过多通路、多环节、多靶点且副作用小来调节机体心律紊乱情况,利于整体调整、标本兼顾、辨病辨证;中西医结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多见,尤其是复杂性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因此正确认识及处理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一定不良反应,而且易致心律失常,因此,寻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长期应用可降低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稳心颗粒是国内首创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笔者现报道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孙媛 《陕西中医》2012,33(7):925-927
<正>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多数抗心律失常西药有致心律失常、损害心功能及心外脏器毒副作用,快速心律失常缺乏长期有效药物,缓慢性心律失常尚无西药治疗。参松养心胶囊是吴以岭教授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心律失常的病机与治疗后研发出的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他用整合调节新策略进行心律失常药物研究,首先在国内开展大规模、  相似文献   

6.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目前,抗心律失常西药的共同之处是既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使用不当又可使患者心律失常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因此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因子23(FGF-23)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3月—2018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非透析2~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140例,按照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有无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和非心律失常组,对比2组之间的人口学特征、FGF-23水平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再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将心律失常组患者分为房性心律失常组、室性心律失常组和房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对比各组之间年龄、体质量指数、FGF-23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水平。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与心律失常间的关系。结果心律失常组患者年龄、冠心病患病率、血清FGF-23及血钙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显著低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和房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血清FGF-23水平均明显高于房性心律失常组患者(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经调整混杂因素后,FGF-23水平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FGF-23水平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控FGF-23水平可能会成为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心律失常用经典药治疗毒副作用大。近年来非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心律失常日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本文就一些非抗心律失常老药在心律失常中临床应用作一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多端,病机复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西药共同的不足之处是既能抗心律失常,使用不当又可诱发心律失常。因此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医药治疗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志  马丽 《中医杂志》2001,42(4):244-247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多端,病机复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西药共同的不足之处是既能抗心律失常,使用不当又可诱发心律失常,因此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一定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可分为慢速型和快速型两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威胁病人的生命。抗心律失常药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然而心律失常治疗一向是临床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可分为慢速型和快速型两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威胁病人的生命。抗心律失常药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然而心律失常治疗一向是临床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属于心律失常范畴,在给予心律失常患者药物治疗之前,应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基础心脏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和有无可纠正的诱因,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目前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有些能迅速终止心律失常的发作,有些显著减少心动过速的复发,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仪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钡、哇巴因、氯仿3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LRHS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LRHS能明显降低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的发生率,明显延长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大剂量LRHS对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心律失常,能明显增加出现VP、VT、VF和CA所需哇巴因的用量.结论:LRHS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160 m g/kg,320 m g/kg ig 或ip 或iv,观察敛心颗粒剂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乌头碱诱发猫心律失常、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及电刺激诱发猫心律失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敛心颗粒剂对于上述实验性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与苦参碱制剂心律宁相似。由此证明敛心颗粒剂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琍 《江西中医药》2004,35(2):20-21
快速性心律失常按起源不同,可分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报道较多,但鲜有针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研究报道。我科采用中药美心律合剂配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房性早搏(房速)、阵发性房颤等室上性心律失常2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同组成的参白汤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廷利  齐晶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941-1942
目的研究不同组成的参白汤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用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模型及用乌头碱、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及观察不同组成的参白汤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实验表明二号参白汤对氯仿诱发的小鼠的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一号方,二号方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其中二号方效果明显;二号参白汤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结论参白汤的二号组成方对3种方法诱发的心律失常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律失常治疗需要寻找理想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医学界人士,能否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治疗心律失常、又安全无毒的药物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从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方面探讨什么是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是心衰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之一,胺碘酮作为一个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性的、房室交界性的、室性的及预激综合征所伴发的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对器质性的心脏病合并的或较难治的心律失常,它的作用更优于其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此,我们将它用于治疗心衰病人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比较,探讨远程心电监测(REM)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4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ECG检查和应用REM远程记录,采取自身对照,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REM检出104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总检出率为71.23%;ECG检出65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总检出率为44.52%。REM在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ECG(P0.05)。结论:REM能及时准确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对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ECG。对降低心律失常的漏诊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