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常占杰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黄疸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热、瘀为主要病理因素,正虚为病机关键;其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胆;分期论治,辨证用药;审时度势,衷中参西等四个方面,论述常占杰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黄疸经验。指出:应调理中焦以恢复人体正气,注重湿、热、瘀等病理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常占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占杰教授提倡乙型肝炎伏邪致病理论,认为瘀毒贯穿疾病始终,在临床中注重辨证辨病相结合,确立三型分治之法,为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1辨证准确,中西合参 姚树坤教授为河北知名消化病专家,他常说不论中医西医,辨证是治疗的关键和灵魂所在.要重视形、色、症、舌、脉,做到四诊合参,而西医的化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同样应该重视,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在辨证和诊断上不存在偏中医或偏西医的问题,凡是有价值的指标和资料都应认真考虑,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5.
药对是临床用药中常用的相对固定的药物配伍形式,是方剂中最小的组方单位.卢秉久教授在临床上将肝病主要分为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脾虚痰湿、脾肾阳虚、阳虚水停等证型.在治疗上擅用苍术、厚朴,陈皮、腹皮,桂枝、茯苓,柴胡、郁金、丹参等药对. 相似文献
6.
钟达锦教授诊治慢性肝病思路:分清慢性肝病的病因,把握病理演变规律;正确认识慢性肝病的病机,坚持分阶段的长程疗法,是取得疗效的保证。诊治要点:辨治当病证结合,攻补兼施;重视调理气血;兼顾清热祛湿;通贯活血行气化痰。 相似文献
7.
邓铁涛教授从事教学、医疗工作近五十年,教学、临床经验丰富,学术理论精湛,尤擅长脾胃学说,对李东垣《脾胃论》颇有研究。治疗慢性疾病,善用益气健脾之法,治病求本,临床多有卓效。邓老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迁延性肝炎、继发性肝硬化),既用固本泻 相似文献
8.
赵文霞教授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省管优秀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肝胆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慢性肝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目的:总结常占杰教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经验。方法:跟师临诊,分析总结其治法、用药规律。结果:常师结合慢性重型肝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早期以湿热瘀实邪为主,中期脾虚与瘀毒夹杂,晚期湿热残留或阴阳俱虚以虚邪为主的病机变化,并提出"三高"症状,如高度黄疸、高度纳差、高度乏力的程度变化往往是病势转归的重要标志,"湿、热、毒、瘀、虚"伴随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各期的具体用药仍以调理脾胃为中心并辅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温补脾肾等治法,最终使人体正气渐复,转危为安。结论:常占杰教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吾师常占杰主任医师从事肝病研究数十年,勤求古训,潜心钻研,在各种肝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余有幸随师侍诊,获益非浅,此将其诊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药对,又称"对药""兄弟药""姊妹药",是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常用的配伍形式,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其组成虽简单,但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其遵循中药配伍"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原理,体现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现代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配伍组合,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及规律。袁占盈教授善用药对治疗糖尿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赵文霞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强调慢性肝病应重视肝气虚证的诊治,指出肝气虚与脾气虚、肝气郁结应区别对待,提出以柔肝养肝法为基本治法,用药宜酸甘、柔润、轻缓。 相似文献
17.
肝病多气郁而夹湿,陈师以调和肝脾,行气解郁,健脾除湿为肝病的治疗原则,善用陈青皮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8.
19.
对"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理论的理解,阐发临证治疗肝病应遵循益脾养肝,肝脾同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彭胜权教授治疗肝病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胜权,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彭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肝病、心脑血管病、岭南温病等研究有较深造诣,尤其在肝病的临床研究中具有独特的见解.现撷其临床治疗肝病经验一、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