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灵胎墓     
正星级推荐:☆☆☆附属景点:洄溪摩崖石刻,城皇山文物保护:江苏省级/1995.4,洄溪石刻县级/1986.3地理位置: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东南郊原凌益村田心里,今属开发区,国检大厦东南3里。洄溪石刻在吴中区越溪镇张桥村西山塘林场内七子山南麓,其东约5里城皇山。相关信息:吴江博物馆藏《皇清敕赠儒林郎徐征君  相似文献   

2.
偶读《晚晴簃诗汇》,见到薛雪《东山逢徐灵胎》七律一首,诗云:相值东山下,相看鬓欲霜,年华共流转,意气独飞扬;四座惊瞻顾,连城且蕴藏,如余空说剑,无路扫梅枪。  相似文献   

3.
偶读《晚晴移诗汇》,见到薛雪《东山逢徐灵胎》七律一首,诗云:相值东山下,相看鬓欲霜,年华共流转,意气独飞扬;四座惊瞻顾,连城且蕴藏,如余空说剑,无路扫挣枪。(注)医家薛雪,曾在乾隆时举博学鸿词,自少工诗,著有《一瓢斋诗存》。沈归愚先生评其作品以为:绮丽者本飞卿(温庭筠),铿锵荒幻者本昌谷(李贺),平易者本乐天(白居易)、东坡(苏轼),而最上者则闯入盛唐壶奥。薛氏与徐灵胎同为一代名医,至于两人的交往情况,由于学识所限,以前未曾见诸记载。袁枚《小仓山房集》虽有《徐灵胎先生传》及书赠薛氏的诗篇多首,但…  相似文献   

4.
徐灵胎(1693~1771),名大椿,晚号洄溪老人。清代吴江人。徐氏聪颖过人,少时业儒,及长博学多才,凡星经水利,音律武艺,靡不通究,尤精于医术,业医五十余载,他不仅有高深的医学理论修养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其高尚的医疗道德亦为人所称颂,一生著述甚多,堪称我国历史上医学大家。今  相似文献   

5.
这一天,苏州的姓杨大户人家里乱成一团,杨老夫人在床边泣不成声。原来,是杨家的公子病了。这公子三十多岁了,整天不务正业,前些天又偷拿了他父亲的一千两银子,跑到妓院挥霍光了,这事被杨老爷子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把这个不肖儿子拉回来就一通打。  相似文献   

6.
方春阳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435-437
清代杰出的医学家徐灵胎,虽然不以"本草"名世,但他对药性的识见,却远比汪昂、吴仪洛辈高明,不仅密切结合临床,而且极富启发作用。综观徐氏的论点,大致可分为基础论、专长论、异同论、利弊论、变迁论五个方面,并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以下简称《百种录》)和《医学源流论》(以下简称《源流论》)中。兹分别介绍如下。1基础论徐氏认为辨识药性,必赖其基础,提出基础的总纲是:"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  相似文献   

7.
徐氏名达九阍,连奉特旨六次,进京治病,并委任太医院供奉,灵胎坚辞,旋即放归,时乾隆26年辛巳(公元1761年,69岁)访得吴江县吴山七子墩之下,有画眉泉者,风景幽雅,筑室其间,怡然有终老之志。壬午(1762)夏日撰画眉泉记,以志其事,灵胎亲笔正书(原文照片见封三),有甲申(1764)三月友人邵齐焘及表弟彭启丰题词。  相似文献   

8.
徐灵胎(1693~1771年),原名大椿,晚号洄溪老人,清代著名医学家.著作颇丰,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多次应邀为清朝达官贵人诊病.在《医学源流论·汤药不足尽病论》指出:"《内经》治病之法,针灸为本,而佐之以砭石、熨浴、导引、按摩、酒醴醋等法.病各有宜,一不可.盖服药之功,入肠胃而气四达,未尝不能行于脏腑经络.若邪在筋骨肌肉之中,则病属有形,药之气味,不能奏功也.故必用针灸等法,即从病之所在,调其血气,逐其风寒,为实而可据也.[1]"因此,徐氏临证颇重视针灸,针药并用治疗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清代名医徐灵胎用药经验从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徐氏善用平常清和之药治愈沉疴痼疾;善用经方,圆机而活法;把兵法上的原则、道理推演到方药的运用上来,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对何利用药物的专长,发挥药物的特殊作用,有其独到之处;最后论述了徐氏在煎药、服药及药物剂型选择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徐灵胎论著及后世文献所示线索,从儒道渊源对其学术思想进行探讨.指出徐灵胎治学特点为“从源以及流”,即通过对汉唐以前经典的学习研究.奠定医学根本.而后对后世诸家之书取长去短.完善医学知识结构。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徐灵胎崇古、尊古的原因是不忍古来圣人相传之医道衰落,“悉一心之神理,遥接古人已坠之绪”。因此针砭后世医家。维护汉唐以前医学之源。  相似文献   

11.
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风骨,这一文化精神,渗入到日常生活与人文的各个方面.清代名医徐灵胎(1693-1771)不仅医术高卓,著述等身,而且他的文化素养令人仰慕.  相似文献   

12.
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风骨,这一文化精神,渗入到日常生活与人文的各个方面。清代名医徐灵胎(1693-1771)不仅医术高卓,著述等身,而且他的文化素养令人仰慕。粗计徐灵胎医学著作有《难经经解》、《内经要略》、《内经诠释》、《医学源流论》、《伤寒约编》、《伤寒论类方》、伏经病解》、《脉诀启悟》、《舌鉴总论》、《洄溪脉学》、《舌胎图说》、  相似文献   

13.
徐灵胎先生传译释乾隆二十五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患病,天子访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乾隆十五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生病,乾隆皇帝访求国内名医,大司寇秦蕙田公首先推荐吴江的徐灵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文华殿大学士,官名。相当于宰相。明、清官制,大学士统率百官,赞理国事。在大学士之职称前,加上宫中殿、阁的宫衒,以加重其地位名望。蒋文恪(Ke),指蒋溥。文恪是其死后所加的溢号。大司寇,官名。即刑部尚书。主管刑狱。秦公,即秦蕙田,字树峰,号味经,无锡人。吴江,地名。今江苏吴江。天子召入都,命视蒋公疾,先生奏不可治。乾隆皇帝召他到京都,命令他诊治蒋公的疾病。先生上  相似文献   

14.
梁慧秋 《世界中医药》2009,4(5):266-266
清代名医徐大椿,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其医术悉本经典,又能融诸家之长,临证如神,每起沉疴,医名甚噪。一生著述甚丰,著有《慎疾刍言》《医学源流论》《洄溪秘方》《女科指要》等共计23种。对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颇多精辟之论和独特经验,对后学很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兹略加钩辑,简述如次。  相似文献   

15.
梁慧秋 《光明中医》2009,24(9):1655-1656
徐灵胎学术,远宗于张仲景,近则取法各家,集大成于一身,在妇科方面,他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善于运用经方,重视针灸疗法,并且侧重运用养血消瘀法.  相似文献   

16.
林素财  罗燕 《环球中医药》2009,2(2):141-142
咳嗽是指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脾为生痰之源,肺乃贮痰之器”,治肺成止咳之常法,治脾成祛痰之惯例,如《活法机要’咳嗽证》所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是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而咳,动于脾湿因咳而为嗽也”。但临床咳嗽往往病情错综复杂,“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名医陈修园对于咳嗽治疗认识独特,从文字象形定义咳嗽之别;突出无论内外之邪,不“合’’于肺则咳嗽成,强调“饮邪”为根,辨证论治以虚实为要,时时不离温化寒饮之药,特色鲜明,深得仲师之旨。  相似文献   

18.
清代名医陈修园对于咳嗽治疗认识独特,从文字象形定义咳嗽之别;突出无论内外之邪,不合于肺则咳嗽成,强调饮邪为根,辨证论治以虚实为要,时时不离温化寒饮之药,特色鲜明,深得仲师之旨.  相似文献   

19.
吴鞠通为温病四大家之一,以脏腑部位分三焦,首创三焦辨证理论。吴氏从三焦论述咳嗽病因病机:一因上焦肺宣发肃降失常,二因中焦脾胃气机之枢升降失司,三因下焦肝肾之体阴用阳失宜。由此提出上焦咳(辛凉解表法、清暑化湿法、轻宣外燥法)、中焦咳(肺肠合治法、健脾化湿法、益胃生津法)、下焦咳(通络化饮法、滋补肝肾法)8类治法。文章梳理、总结吴鞠通从三焦论治咳嗽的有关病因病机论述、治疗方法等,以期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