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的理论,通过针刺肺经和胃经经穴,观察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 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疗1组采用针刺肺经和胃经腧穴治疗,治疗2组采用针刺肺经腧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莱切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L C Q)评分,比较各组咳喉及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 0.0%,治疗2组为8 3.3%,对照组为8 0.0%,治疗1组总有效率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1组日间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为9 3.3%,治疗2组为8 3.3%,对照组为7 6.7%,治疗1组日间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2组日间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1组夜间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为8 6.7%,治疗2组为8 0.0%,对照组为8 0.0%,治疗1组夜间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1组治疗后L C Q评分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从肺胃论治针刺是一种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方法 ,具有整体调节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及穴位注射配合西药组(观察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针刺取穴天突、定喘穴,日1次。穴位注射:肺俞穴、膻中穴隔日穴位注射1次,10 d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93.3%,对照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6.7%、90.0%,P<0.005。结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颈部穴位加常规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口眼联带运动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周围性面瘫6个月以上具有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穴配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3.3%,有效率为56.7%,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显效率为13.3%,有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穴配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面瘫后口眼联带运动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选穴相同,治疗组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流涎积分分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中风后流涎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穴位注射组及对照组各20例。统计3组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及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针刺组与穴位注射组降低呃逆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针刺组与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针刺或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方法安全有效,且取穴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刺激天突、膻中、尺泽等穴,而后在肺俞、风门、大杼等背部腧穴拔罐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率为48.9%,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齐刺阳陵泉穴联合传统取穴针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腓总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齐刺阳陵泉穴配合传统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取穴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针刺1次,1周针刺6次,共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腓总神经麻痹疗效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腓总神经麻痹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齐刺阳陵泉穴联合传统取穴针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传统取穴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次髎穴深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平武 《中国针灸》2007,27(3):182-184
目的:探讨以针灸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效穴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针灸、牵引、推拿综合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时采用常规取穴加次髎穴深刺,对照组仅针刺常规穴位,其余治疗两组相同。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03,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20.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深刺次髎穴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用针刺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试验组用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83.3%,对照组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DI积分、SF-36评分试验组为(3.3±0.5)、(83.5±2.6)分,对照组为(4.5±1.0)、(79.8±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非特定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刺伏兔配支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伏兔配支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对照组采用针刺腰椎夹脊穴、肾俞、至室、大肠俞、腰眼穴位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70例,治愈62例,好转8例,治愈率88.5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0例,治愈36例,好转32例,未愈1例,治愈率51.43%,总有效率98.57%。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伏兔配支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与针刺腰椎夹脊穴、肾俞、至室、大肠俞、腰眼穴位对本病的治疗疗效基本相当,但针刺伏兔配支沟穴在治愈率方面更优,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简单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颈椎夹脊穴深刺为主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损伤的臂丛神经根处颈椎夹脊穴深刺为主,配合手三阳经及手少阴心经取穴,其中阴经穴位针刺操作均要求循经感传;对照组选用手阳明经穴位为主及常规操作手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优于对照组的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夹脊穴深刺为主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针灸科就诊的感冒后咳嗽患者共2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针刺结合穴位注射,针刺穴取双侧定喘、风门、列缺、肺俞、肾俞,每天针刺1次,治疗6天休息1天,6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针刺结束后进行穴位注射,药用维D2果糖酸钙注射液,穴取双侧定喘、肺俞穴,隔日1次。结果:25例感冒后咳嗽患者中治愈8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感冒后咳嗽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壮医针刺脐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目的:比较针刺壮医脐环穴为主穴与口服双氯酸芬钠双释放肠溶胶囊2种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我科门诊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针刺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壮医脐环穴为主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酸芬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疗程4周,对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平均为(86.34±11.56)分,对照组为(77.53±13.18)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膝关节疼痛、屈伸度、肿胀与爬楼分值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结论:针刺壮医脐环穴[1]为主取穴治疗该病效果显著,是临床值得推广使用的民族医特色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选穴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与对照组7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肾俞、肝俞以及局部取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7%,对照组为75.3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CPSI总分及各项亚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CPSI总分及各项亚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四穴为主穴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比较补肾化瘀汤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与单纯针刺夹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1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补肾化瘀汤结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两组治疗取穴相同,主要穴位腰3~5夹脊穴、秩边、环跳、委中;治疗20天以后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定及主要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均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22%(65/90),治疗总有效率93.25%(83/89),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结论:补肾化瘀汤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夹脊疗法。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玉 《陕西中医》2010,31(4):476-477,48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针刺取阿是穴(皮损区)、曲池、外关、合谷、血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随症加减;选择大椎及背脊两侧的肺俞、膈俞、肝俞、胃俞等穴位进行梅花针叩刺拔罐,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存在差异(P<0.01)。结论:针刺配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新胃俞"穴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镜检查积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针刺"新胃俞"治疗,对照组45例予针刺胃俞穴治疗。2组均治疗15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胃镜检查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新胃俞"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较针刺胃俞穴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一些疑难杂病在针灸方面寻找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00例顽固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根据神经节支配和神经走向取穴针刺胸腰夹脊穴为主治疗,与对照组根据传统腹部取穴方法治疗比较。结果:观察组10天后总有效率为62%,20天后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10天后总有效率为38%,20天后的总有效率为69.6%。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治疗时间的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胸腰夹脊穴为主治疗顽固性膀胱功能障碍疗效优于传统腹部取穴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运用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浩  肖宇  周俊灵 《四川中医》2012,(1):112-114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30例)和针刺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取穴以相应的夹脊穴、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穴为主,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7.6%,对照组为42.8%。结论:热敏灸组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合药物穴位注射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取夹脊穴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俞穴,穴位药物注射夹脊穴及配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6%,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联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