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胃癌术后患者112例,共行PET/CT检查150例次,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分析法(SUVave),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半年以上。结果:112例患者中,16例存在肿瘤复发和转移,PET/CT诊断残胃复发的灵敏度为81.2%,特异性100%,准确性97.3%。复发病灶SUVave为4.4±1.2,吻合口炎性病灶SUVave为2.6±0.5,两者差异显著(t=3.9370,P=0.0005)。PET/CT诊断胃癌术后肿瘤转移的灵敏度94.1%、特异性96.7%和准确性95.5%。26例行两次以上PET/CT检查,第一次PET/CT检查发现复发或转移15例,经放化疗后6例PET显像示病情好转,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均存活;9例治疗后PET显像示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者出现新病灶,患者存活时间为3个月至1年。结论: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并在监测胃癌术后复发放化疗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18)F-FDG PET/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45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18)F-FDGPET/CT联合应用、单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单纯应用PET/CT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5例患者中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34例,其中单纯局部复发5例,单纯淋巴结转移19例,局部复发合并淋巴结转移1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18)F-FDG PET/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单纯应用~(18)F-FDG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18)F-FDG PET/CT能显著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率,尤其是颈部以外区域转移的病灶,两者联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诊断乳腺癌及其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临床拟诊为乳腺癌并行18F-FDG PET/CT检查17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6~70岁,平均52岁.患者均无远隔转移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病史,未接受过肿瘤相关治疗,且均不在妊娠、哺乳期.所有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7例患者中共发现乳腺癌病灶18个,其中15例16个病灶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低分化腺癌,1例为黏液腺癌,18F-FDG PET/CT诊断阳性17个,阴性1个,SUV值1.4~19.6,平均SUV值为6.02.对于区域淋巴结,手术共切除淋巴结209个,其中8例患者共66个淋巴结转移,占31.6%,18F-FDG PET/CT检查中5例患者共27个可疑转移淋巴结,占40.9%.1s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40.10%,特异度为100%,诊断准确度为81.34%,漏诊率为59.9%,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100%、78.57%.结论:18F-FDG PET/CT对乳腺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评价区域淋巴结状态,18F-FDG PET/CT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诊断准确度,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6.
卵巢癌是妇科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仅为25%~30%.其主要原因除了早期诊断困难外,还有治疗后易复发,早期不易探及复发和转移灶.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等对早期复发和转移缺乏敏感性.PET/CT可从肿瘤细胞代谢旺盛的角度早期发现病变,并与CT融合准确定位,能够提高卵巢癌转移和复发的早期检出率,并指导进一步的临床治疗[1].本文对21例卵巢癌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及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间截止2013年10月。制定纳入文献的选择标准,并根据QUADAS评分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利用Metadisc1.4和Stata 1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合并敏感性(SEN)、特异性(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及其95%可信区间(CI),使用森林图和卡方检验评估异质性,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1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196例患者/1696个病灶),与金标准相比,以患者为研究单元:15篇(923例患者)研究PET/CT最终的SEN合并、SPE合并及AUC合并分别为0.93 [95%CI (0.90, 0.95)]、0.82[95%CI (0.78, 0.86)]、0.9344;以病灶为研究单元:8篇(1696病灶数)研究PET/CT的SEN合并、SPE合并及AUC合并分别为0.93 [95%CI (0.92, 0.95)]、0.83 [95%CI (0.78, 0.87)]、0.9546。结论 18F-FDG PET/CT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复发或转移病灶的早期发现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通过~(18)F-FDG PET/CT显像确诊的5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性别选择5例非大动脉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病变动脉段血管壁局部摄取~(18)F-FDG的标准摄取值,SUV是该部位标准摄取值的最高值。大动脉炎组和对照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SUV的差异。大动脉炎组SUVmax分别与血沉、C反应蛋白做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大动脉炎组中,5例患者PET/CT显像均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血管壁FDG代谢增高。CT提示4例患者血管壁增厚。5例患者均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3例累及头臂干。3例累及左/右颈动脉。1例累及肠系膜上动脉。3例累及左/右髂总动脉。2例SUVmax位于主动脉弓,1例SUVmax位于颈总动脉,1例SUVmax位于降主动脉,1例SUVmax位于腹主动脉。大动脉炎组病变血管壁SUV为(4.21±0.91),对照组SUV为(1.5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2,P0.001)。大动脉炎组的SUVmax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900,P=0.037),与血沉无相关性(r=0.100,P=0.873)。结论 PET/CT显像在大动脉炎患者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壁的FDG代谢增高。PET/CT显像能够发现早期大动脉炎。SUVmax能评价大动脉炎的疾病活动度,敏感性高于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怀疑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女性患者58例,年龄32~79岁,平均52.7岁,所有患者乳腺原发病灶均由手术病理确诊,其中乳腺导管原位癌2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1例,髓样癌1例,叶状肿瘤1例,余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应用半定量分析法和目测法判断结果。结果:58例患者中,7例复发,34例转移,局部复发病灶的SUVmax从3.64到18.70,平均SUVmax为8.04。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为97.50%,特异度为88.89%,诊断准确度为94.83%,阳性预测值为95.12%,阴性预测值为94.12%。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准确诊断乳腺癌复发及转移,能为指导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是监测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探寻鉴别肝内胆管癌与良性病灶的最佳放射摄取半定量诊断界值。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2年12月因常规影像学怀疑肝内胆管癌并行PET/CT检查患者的资料。分别使用视觉分析法、SUV_(max)法、T/N比法及综合分析法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各种方法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效能。结果共入组51例患者,2例为肝细胞癌,39例肝内胆管癌及10例良性病灶;PET/CT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92.3%;特异度75.0%;准确度88.2%;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75.0%。39例肝内胆管癌的SUV_(max)均值是9.65±4.44,10例良性病灶的SUV_(max)为5.17±2.3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9例肝内胆管癌的T/N均值是4.29±2.16,10例良性病灶是2.03±0.7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诊断胆管癌的SUV_(max)、T/N的ROC曲线。当SUV_(max)最佳诊断界值是4.05时,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9%、50.0%。当T/N最佳诊断界值是2.85时,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90.0%。视觉分析法较T/N法有较高的敏感度(P0.05),T/N法较视觉分析法有较高的特异度(P0.05);SUV_(max)法较T/N法有较高的敏感度(P0.05)。结论PET/CT诊断肝内胆管癌有较高诊断效能,但仍存在部分假阳性和假阴性,合理应用各项代谢参数并结合同层CT及临床资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18 F-FDG PET/CT显像监测骨与软组织肉瘤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临床价值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骨与软组织肉瘤术后行18 F-FDG PET/CT检查患者的随访及临床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临床随访(再次手术后病理和长期随访观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PET/CT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32例患者,18 F-FDG PET/CT提示局部复发13例,正确诊断12例,假阳性及假阴性各1例,PET/CT诊断骨与软组织肉瘤局部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12/13)、94.7%(18/19)、93.7%(30/32)、92.3%和94.7%(18/19);PET/CT提示远处转移11例,正确诊断10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PET/CT诊断远处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10/12)、95%(19/20)、90.1%(29/32)、90.9%(10/11)和90.5%(19/21)。基于PET/CT结果,37.5%(12/32)患者的治疗方案发生改变。结论18 F-FDG PET/CT在骨与软组织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一种较理想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NK/T细胞淋巴瘤的显像价值。方法 30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行32次全身~(18)F-FDG PET/CT检查,部分患者加做头颈部局部显像。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结果。结果 25例鼻型患者,病灶局限在单侧鼻腔者10例,单侧鼻腔伴颈部淋巴结累及9例,双侧鼻咽部3例,3例累及远处器官。5例其他器官为主型患者中,原发灶分别为脾脏、回肠、胃窦、皮肤和肌肉。结论 NK/T细胞淋巴瘤结外型病灶以鼻型为主,部分侵犯淋巴结;也可以其他组织丰富的结外器官为主型,出现多样性,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鼻腔外病灶,帮助淋巴瘤的定性和分期,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CT同机融合显像(18F-FDGPET/CT)在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共21例,其中可疑复发、转移10例 (疑发组)和明确复发、转移11例(复发组).术后均行全身18F-FDGPET/CT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18F-FDG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后分析18F-FDGPET/CT检查前、后患者治疗方案的更改情况.[结果]18F-FDGPET/CT正确诊断19例,其中疑发组8例,复发组11例;1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18F-FDGPET/CT对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90.0%、91.3%、92.3%及90.0%.5例再分期及治疗方案发生更改.[结论]18F-FDGPET/CT检查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诊断浸润性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且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显像检查、钼靶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对照,比较18F-FDG PET/CT显像检查、钼靶X线检查对浸润性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并计算18FFDG PET/CT显像检查、钼靶X线检查对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对浸润性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为93.33%,钼靶X线检查对浸润性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为90.83%,两种检查方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对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70%、96.97%、97.50%,均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查(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对浸润性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还可对浸润性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观察脑出血患者病灶及周围区域葡萄糖代谢变化的规律,评价18F-FDG PET/CT在脑出血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经过保守干预的8名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0天分别行头部18F-FDG PET/CT扫描,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出血病灶、病灶周围缺血区葡萄糖代谢变化的情况。结果干预前后,脑出血病灶区域的像素亮度值分别为:659.8±233.6、957.6±185.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前后病灶周围缺血区像素亮度值分别为:351.8±146.1、573.9±162.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1干预前后,脑出血病灶、病灶周围缺血区的葡萄代谢差异明显。18F-FDG PET/CT影像在反映病变糖代谢变化时具有优势。2脑出血病灶周围缺血区域的葡萄代谢值在干预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恢复程度与干预后患者恢复程度的相关性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静脉栓塞在临床中很常见,也是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静脉栓塞可分为良性栓塞和恶性栓塞,良性栓塞多为血栓栓塞,临床可采取溶栓治疗;恶性栓塞相对少见,即瘤栓,继发于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肝癌、肾癌、肺癌、胰腺癌等,在淋巴瘤和肉瘤中也曾有报道[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鼻咽癌诊断及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接受PET/CT全身显像的62例鼻咽癌和14例鼻咽部炎症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鼻咽癌初诊患者16例,治疗后患者46例。检查在治疗前或治疗结束6周后进行。最终诊断由病理活检和临床随访确定,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①以鼻咽部黏膜非对称性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及结节,同时局部FDG代谢活跃或异常活跃为判断标准诊断鼻咽癌,PET/CT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8%、92.9.%、93.3%。②治疗后组CT表现形态学异常24例,PET显示代谢增高13例。最终确定为肿瘤残留复发8例。CT检查阴性患者22例,PET显示高摄取2例,其中1例确诊为肿瘤残留。经病理诊断及随访确定局部无肿瘤残留复发病灶者37例。③43.8%的患者发现了颈部淋巴结转移灶,19.4%的患者发现有远隔转移。结论 18F-FDG PET/CT不仅在鼻咽癌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在肿瘤疗效评价和分期与再分期上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增强CT及~(18)F-FDG PET/CT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病理证实的135例PSP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CT显示钙化、晕征、空气新月征、分叶征在PSP中出现的几率分别为36.3%、37.9%、9.1%和9.1%;增强CT呈不均匀较高强化,增强后80.4%伴点状或灶状低密度影,82.6%有贴边血管征;69.5%的病灶显示明显~(18)F-FDG摄取,病灶大小跟SUVmax呈正相关(r=0.486,P=0.019),其中典型PSP相关显著(r=0.769,P=0.001),不典型者相关不显著(r=0.438,P=0.239)。7例患者先后进行了PET/CT与增强CT检查,其中6例病灶呈明显强化。结论 CT对PSP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无特异性,而增强CT是PSP的有效诊断手段;~(18)F-FDG PET结合同机增强CT比单纯~(18)F-FDG PET、~(18)FFDG PET结合CT对PSP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在肺部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及18F-FDG PET/CT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或穿刺检查结果为参考依据,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讨。结果:18F-FDG PET/CT与CT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检查方式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18F-FDG PET/CT检查灵敏度与准确性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18F-FDG PET/CT在肺部良恶性结节疾病中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高分辨率CT(HRCT)同机联合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未能提供HRCT原始数据且临床高度怀疑肺癌、肺癌术后以及肺癌转移的患者进行18F-FDG PET/CT与HRCT同机联合扫描,分析两者联合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检查前准备、注射、上机前休息及呼吸训练后,PET/CT全部扫描成功(100%);PET/CT联合HRCT成功46例(92%),HRCT扫描失败4例(8%)。共35例发现恶性病灶,21例伴有转移;肺癌术后6例伴转移4例;肺部考虑良性结节病变9例,需继续观察。结论 PET/CT与高分辨率CT同机联合扫描技术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较高,是一项无创的、可以观察全身转移情况的影像检查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