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家兔脑型血吸虫病模型,为观察脑型血吸虫病的形态学和临床症状、研究其免疫反应以及探讨其发病机理提供重要手段.方法 新西兰大耳兔60只随机分成手术组(n=30)、假手术组(n=20)和对照组(n=10).在手术组中,直接将血吸虫虫卵悬浊液注入家兔大脑,形成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假手术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但...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病是感染血吸虫而引起的疾病.全球约2.4亿人感染血吸虫,有7亿人处于潜在感染危险之中[1].血吸虫病主要有曼氏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和埃及血吸虫病三种.血吸虫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虫卵沉积在哺乳动物的肝脏和肠道引起炎性肉芽肿,血吸虫卵还可沉积于大脑、脊髓、肾脏、肺部、乳腺、子宫、子宫颈、皮肤和骨髓等多个器官和部位[2...  相似文献   

3.
癫痫型脑血吸虫肉芽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有癫痫发作的脑血吸虫病肉芽肿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武汉同济医院1955年以来,手术治疗的250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及术前评估。结果25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随访196例,有180例癫痫术后得到控制。结论对于癫痫型脑血吸虫肉芽肿,在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及有明显颅内占位效应时都应尽早手术,术中的脑电监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脑血吸虫肉芽肿发病率低,在非血吸虫病流行区较少见,易误诊为颅内肿瘤。我科近10年收治2例,均误诊为脑胶质瘤,报道如下。1 病历资料例1,男,21岁,湖南沅江人。因头部持续性钝痛,进行性加重并向右侧颈部放射20d入院。体检无阳性发现。头颅CT示右小脑半球低密度占位,增强扫描有结节状轻微强化。MRI示右小脑半球较大范围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水肿较明显。入院诊断:右小脑半球胶质瘤。术中见病灶约2cm×2cm×2.5cm大小,色淡黄,质地较脑组织硬。病理检查:小脑组织中可见寄生虫卵,脑组织大片坏死,肉芽肿形成,呈血吸虫感染改变。例2,男,29…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或有或无。当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呈现出明确症状时,其往往是血吸虫感染最为严重的表现之一。脑型血吸虫病以日本血吸虫感染为主,而脊髓型血吸虫病则以曼式血吸虫感染为主,同时也有埃及式血吸虫感染。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虫卵入侵途径,目前主要存在虫卵栓塞和成虫产卵两种学说,前者分为动脉栓塞、静脉栓塞和Batson椎静脉途径,成虫亦可循上述途径入侵中枢神经系统产卵。由于血吸虫种属以及机体感染阶段的差异,血吸虫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亦有所不同。此外,肝硬化门脉高压在其入侵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入侵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脑型血吸虫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确诊方法,为了探索脑脊液的血吸虫间接凝集试验对诊断脑型血吸虫病的价值,我们自1979年9月以来,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 (-)脑型血吸虫病组32例。诊断标准为:1.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和/或既往有血吸虫病史;2.有阳性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3.血吸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26例确诊为脑血吸虫病患者影像学表现。结果脑血吸虫病患者可出现各种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和局灶体征。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头部CT平扫病变部位低密度影"指套样"水肿;增强后病灶呈"团块样"强化;MRI平扫病变部位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后病灶为"结节样"、"泥沙样"或"斑片样"强化。结论脑血吸虫病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对诊断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脑型血吸虫病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型血吸虫病临床特征与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例脑型吸虫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手术结果及预后。结果 12例均行CT扫描。6例加MRI扫描,表现为片状水肿无强化3例。片状水肿区内单个或多发散在结节状等或高密度强化灶9例。血吸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8例。手术治疗10例,9例行病灶切除。1例行单侧颞肌下减压术,非手术治疗2例。9例术后病检为血吸虫肉芽肿,CT复查,病灶消失,结论 脑实质内片状或散片状水肿区伴单个或多发强化密度均匀结节灶。血吸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可作为诊断地依据。单发或多发结节灶伴严重脑水肿,占位效应明显为手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慢性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6例慢性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结合血吸虫抗体检测阳性确诊12例(4例经病理证实),术后病理确诊10例,诊断性治疗确诊4例。12例行药物治疗,均治愈;14例行开颅手术,术后均行抗血吸虫治疗,13例恢复良好,1例遗留肢体轻瘫,无死亡病例;结论颅脑MRI检查和免疫学检测对慢性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严重的颅高压、顽固性癫痫及药物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其余病例选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瘤型脑血吸虫病的临床及MRI的特点.方法 对收治的15例脑瘤型脑血吸虫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为慢性脑型血吸虫病肉芽肿型,表现为脑瘤型.脑瘤型脑血吸虫病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论 脑瘤型脑血吸虫病的MRI易误诊为肿瘤,应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后血管通透性改变以及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分为6组,各手术组通过枕大池注血建立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模型,假手术组枕大池注入生理盐水。假手术1组和手术1组用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caspase-3表达情况,作为细胞凋亡的标志;假手术2组和手术2组用于检测注血后3d处死动物,比较手术组与对照组脑含水量。假手术3组和手术3组用于通过Evan's蓝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结果手术1组的基底血管内皮细胞caspase-3高度表达,与假手术1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反映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基底血管内皮细胞发生了细胞凋亡;手术2组与假手术2组脑含水量相比增加,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手术3组脑组织Evan,s蓝含量明显增加,与假手术3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反映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也发生了明显改变。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引发血脑屏障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兔上矢状窦结扎后颅内压增高程度不同时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采用成年健康El本大耳白兔9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结扎上矢状窦后1/3段及其皮层回流静脉,B、C、D组为在结扎基础上分别放置0.2、0.4、0.6ml硬膜外球囊,E组为假手术组;各组均再分为术后8、24、48h三亚组,每亚组6只。术后测定各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术后48h,B、C和D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E组(P〈0.05),A组与E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24、48h,D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O.05)。然而,各组血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所有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h,除血浆粘度以外,B、C和D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高于E组(P〈O.05),A组与E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24、48h,D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P〈O.05)。结论兔上矢状窦结扎后颅内压增高可促发高凝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面肌痉挛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建立面肌痉挛的动物模型,结合电生理检测技术,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面神经脱髓鞘并血管压迫组(模型组)13只;单一面神经血管压迫组5只;单一面神经脱髓鞘组5只;假手术对照组5只。术后第3、6周检测并比较各组动物的异常肌反应(AMR)和F波变化。结果 术后第3周,4组动物均未诱发出AMR,模型组有10只动物于术后第6周诱发出典型的AMR;模型组动物的F/M波幅比率、F波持续时间及其诱发频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动物(P〈0.01),但各组动物的F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的增高可能是发生面肌痉挛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ceMEP)监测在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中对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4只/组;对照组用来确定TceMEP的最佳刺激强度,术前连续记录3h(30min/次),并于术中、术后不同时间点记录以排除麻醉、手术对诱发电位的影响;另3组分别结扎3、4、5根腰动脉,血管结扎后5min内记录TceMEP,并行运动功能评分,2d后取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TceMEP波幅对缺血性脊髓损伤敏感;血管结扎后,可见波幅先降低后逐渐恢复,5min内均趋于稳定。TceMEP波幅变化与麻醉清醒后运动功能、结扎2d后运动功能和病理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77、0.933、0.9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中TceMEP可敏感地反映缺血性脊髓损伤,可在脊髓缺血可逆期内发现缺血性损伤,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不可逆性脊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背景:符合软组织生理结构的生物蛋白胶适合作为修复软组织缺损的载体材料。 目的:观察生物蛋白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大腿处造成深达肌肉层,直径大于3 cm的软组织缺损。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将同种异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生物蛋白胶注射到软组织缺损处,对照组将生物蛋白胶注射到软组织缺损处,模型组造模后不注射。 结果与结论:术后14,21 d创面收缩率,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P < 0.01);愈合时间,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P < 0.01)。结果显示以生物蛋白胶为载体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快速的修复多层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6.
兔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造影剂对兔脑血管及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正常兔及脑血管痉挛模型兔蛛网膜下腔注入不同类型造影剂,于当天、术后第3天、第7天用3D-TCD检查颈内动脉(ICA)颅内段血流速度(BFV),并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 于兔蛛网膜下腔注入生理盐水或75%泛影葡胺或Omnipaque或自体动脉血加300mgI/ml Omnipaque后,各组ICA颅内段BFV无显著差异(P>0.05),DSA检查显示脑血管无痉挛现象。在造成脑血管痉挛后,于兔蛛网膜下腔注入Omnipaque,ICA颅内段BFV未见明显增加,注入前后BFV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同类型造影剂无致脑血管痉挛作用,对脑血管痉挛亦无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文献报道对脊髓进行不同程度的一过性牵张能造成脊髓不同程度的损伤,但牵张持续性存在时,对脊髓组织造成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安装内固定对兔脊髓进行轻度持续性牵张,观察其对兔脊髓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改变的影响。 方法:36只健康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仅安装内固定不进行撑开;实验组:牵张动物L1/L2节段达本节段小关节突关节面横径的25%并安装内固定维持牵张;对照组:仅给予同等条件饲养;干预后3,7,14 d评价运动功能,并对丙二醛、过氧化物歧化酶做定量分析、组织形态观察脊髓损伤情况。 结果与结论:36只大耳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干预后运动功能有少许下降;在7 d时运动功能可见恢复,14 d时恢复至干预前水平,两组动物运动功能下降程度在同时段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干预后8 d开始,各组动物运动功能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脊髓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下降而丙二醛含量增加;实验组在3 d时可见神经元间隙稍增大,尼氏小体减少,偶见神经元萎缩,无明显其他病理改变。其余两组病理切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尚无公认的动物模型可以作为应力负荷下肩袖损伤的相关研究标准的实验动物模型。 目的:建立应力负荷下兔肩袖腱-骨急性断裂重建术后修复动物模型,并对其修复过程中进行影像学评价。 方法:将新西兰白兔进行双侧肩关节行冈上肌腱离断术,并行冈上肌腱止点重建,术后随机分为应力负荷组与非应力负荷组。非应力负荷组正常笼养;应力负荷组于冈上肌腱重建术后第2周开始进行肩关节被动屈伸训练。分别于术后第2,4,8周训练结束后行肩关节MRI和超声检查。 结果与结论:MRI检查结果显示:术后4和8周,T2WI相应力负荷组连接肌腱与骨组织低信号显示面积较非应力负荷组大。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术后4和8周,兔冈上肌腱止点重建处连续性回声,应力负荷组较非应力负荷组稍明显。结果提示,应力负荷下兔肩袖急性断裂术后腱-骨修复动物模型建立相对成功,一定的应力刺激能够促进肩袖腱-骨修复。  相似文献   

19.
背景:脊柱后路融合是在特殊解剖、特殊生物学作用下的骨性融合过程,影响因素很多,对融合材料的选择考虑因素亦很多。近年随着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种子细胞复合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膜有望解决这一临床难题。 目的:评价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为骨移植替代物应用于兔腰椎横突间融合的效果。 方法: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植入2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腰椎横突间,每只兔子取3个横突间隙(Left L4,5,6,Right L4,5,6)植入3种材料。复合支架组Right L4,5植入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猪小肠黏膜下层、单纯支架组Right L5,6植入无细胞支架即单纯小肠黏膜下层、自体髂骨组Left L5,6植入自体髂骨。术后12周处死动物进行大体标本、影像学、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大体标本比较复合支架组、自体髂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与单纯支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义,影像学观察复合支架组、自体髂骨组上下横突间可见明显有骨小梁通过,单纯支架组未见骨密度影。复合支架组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与自体髂骨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纯支架组未见阳性表达。实验提示利用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经诱导后向成骨细胞转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是横突间融合骨移植的良好替代物。 关键词:小肠黏膜下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脊柱融合;膜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8.001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对力生长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肉、神经损伤修复方面,并证实其可明显促进肌肉细胞肥大和神经修复。关于其对骨折愈合的作用还不清楚。 目的:观察力生长因子对兔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 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空白对照组、力生长因子低、高剂量组。通过手术造成大白兔左侧桡骨中段 5 mm 完全缺损的骨折模型,术后第3天开始,各组分别予以PBS液及质量浓度为0.36,0.72 g/L的力生长因子各0.2 mL,经皮注射至骨折断端,连续注射5 d,1次/d。术后第4,6,8周X射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于术后第8周组织学观察各组骨折部位细胞形态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术后第1天活动少,饮食量略减少,2 d后基本恢复正常活动与饮食。3 d内手术切口部位略有肿胀,少量渗血,无明显感染征象,12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X射线显示,力生长因子高剂量组第4周时两骨折断端已基本结合在一起,骨皮质基本连续,骨折线模糊,第6周时骨髓腔已基本贯通,第8周时完全贯通,愈合时间较空白对照组、力生长因子低剂量组明显提前,愈合质量高。术后8周,空白对照组出现大量类骨组织,有少量编织骨形成,处于纤维性骨痂向骨性骨痂过度期;力生长因子低剂量组可见大量编织骨形成,处于骨性骨痂期;力生长因子高剂量组大量编织骨已改建为成熟的板层骨,已正处于骨痂改建期,与影像学结果一致。提示力生长因子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