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共同性外斜视不同手术量设计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共同性外斜视术中不同手术量设计的远期疗效,探讨斜视手术的量化标准。方法:对15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3组:术终正位组26例,术终过矫5~9△组114例,术终过矫10~15△组16例,分别评价术后2wk;3,6mo眼位情况。结果:术后2wk;3,6mo,术终正位组正位率分别为80.8%,30.8%,23.1%;术终过矫5~9△组正位率分别为81.6%,78.9%,75.4%;术终过矫10~15△组正位率占43.8%,62.50%,68.8%。三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性外斜视术终过矫5~9△者术后正位率高,远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3.
陈烈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3):181-182
目的探讨大度数外斜术后外斜回退量及外直肌超常量后退过矫治疗远期疗效。方法以统计学方法分析超常规组和过桥组外斜回退量、远期疗效及外转不足等。结果平均回退量每限为6.67°、每1外斜度为0.17°.远期治愈率过矫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过矫可增加外转不足,且无外观不满意。结论外直肌超常量后退加过矫是抵销外斜回退、提高疗效的安全方法,过矫量初步拟为5~7m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手术设计和手术技巧。方法分析30例58只眼的临床疗效,此30例患者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角膜映光法测量33cm和5m处矫正状态及上下转25°斜视角,同视机检查三级功能,根据不同的斜视度及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量。术后观察眼位及视觉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术后正位率93.3%。术前有中心融合14.32%,术后有中心融合63.11%,术后较术前立体视锐度提高者占53.24%。无一例出血感染、眼前段缺血等并发症。结论共同性外斜视详细的术前检查、恰当的手术设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手术效果良好,有助于双眼视功能恢复和满足美容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矫正共同性外斜视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60例共同性外斜视的患者进行主眼手术,观察手术量、术后视力和立体视的恢复效果。结果:通过和非主眼手术组的对比,行主眼手术者的手术量明显减小(P<0.01),术后视力、立体视均较非主眼手术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手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时,主眼手术较非主眼手术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至2005年在我科行手术治疗有随访记录的12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术后眼位、视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近期正位率87.3%(110/126),远期正位率为80.8%(76/94)。术后部分患者获得双眼视功能。结论及时手术治疗外斜视既可以改善外观又可以恢复部分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8.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124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24例不同类型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期及近期的疗效进行随访并分析。结果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近期与远期治疗率分别是86.29%和79.03%,其中继发性外斜视术后远期复发率最高,具有双眼视功能者治愈率最高,无眼位回退现象。结论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与手术原则和设计、双眼单视功能、患者自身因素、术者的技巧及术后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恒常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问题,现将我院1990~1992年住院手术治疗的34例恒常性外斜视矫正术后2年的随访观察情况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4例恒常性外斜视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13~32岁,斜视眼视力:<0.2者16眼,0.3~05者8眼,0.6~0.8者6眼,0.9以上4眼。斜视度:-75“以下3例,to-80631例。术前视网膜对应情况:3例为正常视网膜对应,对例为视网膜对应缺如。屈光情况:术前常规托品卡胺散瞳验光,本组病例中双眼中度近视3例,轻度近视9冽,屈光参差11例,轻度远视五例,无屈光不正10例。术后随访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变化及双眼单视功能状况。方法观察2002年~2006年在我科手术治疗54例患者的术后眼位变化、视功能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近期眼位正位为79.63%,远期正位为72.22%;术后近期眼位欠矫为5.56%,远期欠矫为29.63%:双眼单视功能建立近期为57.41%,远期为68.52%。结论及时手术治疗是共同性外斜视的最佳选择,矫正眼位至正位是建立双眼单视功能的最佳条件,而双眼单视功能对眼位的稳定影响甚大。术后欠矫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共同性外斜视各类型分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共同性外斜视各种类型分布的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共同性外斜视患者1161例。方法对1161例欲行斜视矫正术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斜视类型、视力及斜视度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指标共同性外斜视的类型,视力与矫正视力,斜视度等。结果1161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中,间歇性外斜视470例(40.48%),恒定性外斜视258例(22.22%),知觉性外斜视166例(14.30%),残余性外斜视38例(3.27%),连续性外斜视2例(0.17%),共同性外斜视伴垂直斜视227例(19.55%):先天性外斜视2例(0.17%)。斜视度>60~Δ者中间歇性外斜视175例(37.24%),恒定性外斜视199例(77.55%)。共同性外斜视除外知觉性外斜视,视力或矫正视力≥1.0者945例(94.97%)。共同性外斜视近视性屈光不正者519例(85.36%)。结论在共同性外斜视中,间歇性外斜视占首位。恒定性外斜视斜视度显著大于间歇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视力与矫正视力绝大多数是正常的。共同性外斜视的屈光状态主要是近视性屈光不正。(眼科,2006,15:331-33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将76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手术设计方式分为A、B两组,A组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组行单眼内直肌缩短联合外直肌后徙术。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术后正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及残余性外斜视、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眼位总体正位率82.89%,A组为69.23%B组为90%,P〈0.05。术后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残余性外斜视和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截除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恢复均优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量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年龄、斜视类型、融合功能、有无同视机训练分组进行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 86例随防时间为术后1周、8周和1年,正位68例(79.07%),轻度欠矫或过矫14例(16.28%),明显欠矫或过矫4例(4.65%),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斜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融合功能有关(P〈0.05),手术后进行了同视机训练,对患者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有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早期手术及术后同视机训练,可获得双眼单视功能,术前融合功能对术后眼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培正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11):861-862
目的对比,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视网膜对应性质及立体视功能。方法4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1~5年随访视网膜对应性质及立体视功能。结果术后异常视网膜对应85.00%的病例可以恢复;异常立体视觉80.00%的病例可以恢复。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异常视网膜对应及异常立体视功能术后可以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局麻下术中调整眼位至轻度过矫10△~15△的方法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及术后眼位漂移的研究。方法对40例≤60△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分为2组,第一组按照常量手术设计在局麻下行单眼截退手术,术中调整眼位至用三棱镜交替遮盖33cm保留斜视度为10△~15△后结束手术。第二组按照常量手术设计在全麻下行单眼截退手术,观察两组术后24h、1周、1月、3月及6月眼位。结果测量两组的平均眼位漂移在术后24h~半年的眼位漂移量视近分别是-9.10△±5.95△和-7.75△±4.46△;视远分别是-7.85△±5.99△和-8.75△±5.1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术后半年的正位率为90.00%高于全麻组的75.00%。两组术后24h~6月视远外斜漂移量相似。结论在局麻下手术的共同性外斜视采用常量手术且术中调整眼位至手术结束时视近眼位过矫10△~15△目标眼位以抵消外斜漂移而获得早期0~+10△目标眼位,从而获得远期稳定的正位眼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63例平均随访12.3(6~35)个月的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患者,按年龄、双眼视觉、斜视类型分组进行回顾性研究,经统计学处理,观察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眼位:正位48例(76.19%);过矫3例(4.76%);欠矫12例(19.05%)。术后眼位正位率与手术年龄、斜视类型无相关性;与术前有无融合功能、斜视是否为间歇性有关。学龄前手术组的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较高。结论儿童共同性外斜视在斜视仍为间歇性、融合功能未丢失之前手术疗效较好。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共同性外斜视943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共同性外斜视各类型分布的情况,及其与发病年龄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943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斜视类型、年龄及双眼视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943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中,间歇性外斜视536例、恒定性外斜视307例、婴幼儿性外斜视47例;继发性外斜视53例.①间歇性外斜视中基本型432例,外展过强型7例,集合不足型97例;②间歇性外斜视组融合、远近立体视存在例数均高于恒定型外斜视组和婴幼儿性外斜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而集合不足型对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大于基本型,而对远立体视功能的影响小于基本型,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年龄>12岁组,融合及近立体视存在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共同性外斜视各类型中,间歇性外斜视占首位.间歇性外斜视对双眼视功能影响最小.年龄在12岁之前者,双眼视功能保存率较高.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concomitant exotropia,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caused by distribution and age. Method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943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exotrorpia about the disrribution, age and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Results① Of 943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exotropia, 536 patients had intermitant exotropia 307 exotropia 47 exotropia and 53 secondary exotropia. ②The influence on fusion and stereopsis caused by intermitant exotropia was less than by constant exotropia and infantile exotropia,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③ The influence on near distance stereopsis caused by 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 type was greater than basic type, yet the influence on long distance stereopsis was less than the basic type, the differerice was significant (P <0.05).④ In the group of age> 12 years,conservation rate of fusion and near distance stereopsis was lower than in other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s Intermitant exotropia is the largest group in concomitant exotropia. The influence on binocular vision caused by intermitant exotropia is the minimum. Patients .younger than 12 years old with concomitant exotropia have better binocular vision. 相似文献
18.
魏灿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3):308-309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3例不同斜视度的共同性外斜视施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结果术后1周至6月,第一眼位正位或仅有少量隐斜者27例(82%),留5°~10.外斜者6例;一过性复视4例,无过矫或运动受限发生.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内直肌肌纤维超微结构的特点,探讨这些改变的意义。方法选择共同性外斜视内直肌12例为斜视组,角膜移植供体内直肌7例为对照组。取1mm3内直肌组织块,行甲苯胺蓝经醋酸铀及枸棒酸铝双重染色,在JEM-1200EX型透射电镜下观察,并对主要细胞器改变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斜视组内直肌肌纤维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肌原纤维排列紊乱、稀疏甚至溶解消失以及肌小节Z带不清或者消失;线粒体增多、增大、空泡化。外斜视组中有10例肌原纤维损害而对照组中仅2例,有统计学差异(P=0.0449);外斜视组中有11例线粒体不同程度的空泡化或浓缩,而对照组中线粒体异常2例,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95)。结论肌纤维的损害及线粒体的异常表明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内直肌肌纤维有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内直肌收缩功能的下降,可能与产生外斜视的生物力学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