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来源不同采血时间点中药药物血清对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HepG2人肝癌细胞体外培养,健康志愿者3名,服用中药复方抗纤抑癌方(KX)和中成药复方鳖甲软肝片(BJ)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清,采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1h、2h与MEM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药物血清对HepG2人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KX1h20%浓度抑制效果优于KX2h同浓度(P0.01);KX1h5%浓度与BJ1h同浓度有差异(P0.05);BJ2h20%、10%浓度均较KX2h抑制作用强(P0.05);(2)增加0.5h抽血时间点,KX0.5h优于KX2h(P0.05);(3)与空白血清组比较,KX0.5h40%浓度时抑制效果明显(P0.05)。结论:2种药物血清对HepG2人肝癌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在同一采血时间点和不同时间点上,2种药物血清的抑制效果比较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定量水平及HBsAg/HBV DNA比值与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定量检测血清HBsAg定量。患者均进行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分析HBsAg、HBsAg/HBV DNA比值与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137例患者中HBeAg抗原阳性102例,阴性35例。HBeAg抗原阳性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HBeAg抗原阴性组,HBsAg定量、HBV DNA载量高于HBeAg抗原阴性组,HBsAg/HBV DNA低于HBeAg抗原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抗原阳性患者血清HBsAg定量与HBV DNA载量、HBsAg/HBV DNA比值成正相关,与ALT呈负相关,HBV DNA载量、HBsAg/HBV比值与ALT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抗原阳性患者中,HBsAg定量与病理炎症分级呈负相关(r=-0.412,P<0.05),与病理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r=-0.315,P<0.05);HBV DNA与病理炎症分级呈负相关(r=-0.415,P<0.05),与病理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r=-0.285,P<0.05)。结论 HBeAg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HBsAg与HBV DNA呈正相关,HBsAg与病理炎症分级及病理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HBsAg、HBsAg/HBV DNA比值及ALT均可作为肝脏炎症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ELISA 2种不同孵育条件检测HBsAg的结果。方法取51份经ELISA检测HBsAg S/CO值处于0.70~0.99的标本,每个标本分2组进行HBsAg ELISA定性分析,其中一组孵育条件为37℃30 min,另一组为2~8℃24 h,比较2种不同孵育条件下的HBsAg结果。结果不同孵育温度对ELISA HBsAg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8℃孵育24 h比37℃孵育30 min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内皮素 (ET) ,前列环素(PGI2 ) ,血栓素A2 (TXA2 )及PGI2 /TXA2 比值的影响。方法 :2 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10例 )及对照组 ( 10例 )。治疗组于手术开始前及复温后心脏复跳前分别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 0mg/kg ,对照组给予等容量平衡盐溶液。经中心静脉取血测定ET、PGI2 及TXA2 含量 ,并计算PGI2 /TXA2 比值。结果 :在体外循环开始 (T1)后两组血清ET显著降低 (P <0 0 5) ,PGI2 及TXA2 显著增加 (P <0 0 5)。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对照组ET进行性增加 ,从再灌注后 30min(T3)~ 2 4h(T5)均显著高于治疗组 (P <0 0 5)。再灌注期间治疗组PGI2 及TXA2 降低速度比对照组快 ,但治疗组PGI2 /TXA2 比值高于对照组。T5时治疗组PGI2 及TXA2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但PGI2 /TXA2 比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血清ET含量与PGI2 /TXA2 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r =- 0 82 2 ,P <0 0 5)。治疗组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升高再灌注期PGI2 /TXA2 比值 ,有效抑制再灌注期内皮素的产生 ,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艾亮  王晓东 《新中医》2019,51(1):12-17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entinan,LNT)和云芝糖肽(Polysaccharopeptide,PSP)联合使用对免疫抑制小鼠和肺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B1组)、生理盐水组(N1组)、PSP+LNT组(C1组)和阿霉素(Adriamycin,ADM)组(A1组);以多柔比星KM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B2组)、生理盐水组(N2组)和PSP+LNT组(C2组);2模型中B1组和B2组小鼠不行肺癌细胞和ADM注射,2模型中N1组与N2组、C1与C2组在建模后连续20天分别通过灌胃法注入生理盐水0.2 mL和PSP+LNT的混合溶液0.2 mL,A1组小鼠连续3天腹膜内注射4 mg/(kg·d) ADM。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白细胞(WBC)进行计数;比较各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抑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并计算其比值;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方法 (CBA)和小鼠Th1/Th2/Th17细胞因子CBA分析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A (Interleukin-17A,IL-17A)的含量。结果:肺癌模型中,与B1组比较,N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降低(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增高(P 0.05);与N1组比较,C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提高(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P 0.05),平均肿瘤重量较低(P 0.05);而A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明显降低(P 0.05),2组平均肿瘤重量没有差别。免疫抑制模型中,与B2组比较,N2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降低(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增高(P 0.05);与N2组比较,C2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提高(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P 0.05)。结论:LNT和PSP联合使用对Lewis肺癌小鼠有免疫促进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并确定多聚乙烯亚胺(PEI)最佳的体外细胞转染条件,评价PEI作为基因转染试剂的可行性。方法以MTT法检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EI的细胞毒性。以PEI为载体,在不同的N/P比值条件下,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人Ⅱ型肺上皮A549细胞,以荧光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计系统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3的PEI,当N/P比值为10时,其转染效率最高。结论PEI是一种价格低廉、低毒性、高效率的基因转染载体,可应用于体内外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Ju HQ  Wang SY  Pei Y  Xiang YF  Li S  Zhang YJ  Yang CR  Wang YF 《中药材》2011,34(2):242-245
目的:研究3种不同溶剂的直杆桉果实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药物毒性,CPE法与空斑减数实验检测药物抗HSV-1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直杆桉叶果实的醋酸乙酯提取物(P18-E1)和甲醇提取物(P18-E2)无明显抗HSV-1的活性,水提物(P18-E3)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TC50为69.20 mg/mLI,C50为126.77μg/mL,治疗指数为545.87;3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直杆桉果实的水提物(P18-E3)具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主要是对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也能影响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初步推测其抗HSV-1活性的机理是影响病毒的囊膜结构从而使之失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辣蓼醇提液对HepG2.2.15细胞分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辣蓼醇提液对HepG2.2.1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采用药物不同浓度处理HepG2.2.15细胞72h后,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分泌水平。结果:辣蓼醇提液浓度为1.8、0.9mg/ml时,对细胞有明显毒性;浓度为0.6、0.3、0.1 mg/ml的辣蓼醇提液处理HepG2.2.15细胞株72h后,对HBsAg、HBeAg的分泌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量效关系。结论:辣蓼醇提液具有体外抗HBV的作用,同时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灵猫方及其单味药(牡丹皮、青皮、胡黄连、猫人参、淫羊藿、猫爪草、生黄芪)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灵猫方及其7种单味药的醇提物,分别配制成50、100、200、400μg/mL4个浓度,作用于HepG2.2.15细胞72h,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水平。结果灵猫方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HBsAg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增加(P0.05)。牡丹皮醇提物、青皮醇提物、胡黄连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增加(P0.05)。猫人参醇提物、淫羊藿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HBsAg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增加(P0.05)。结论灵猫方醇提取物及组分的牡丹皮、青皮、胡黄连、猫人参、淫羊藿醇提取物能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N/L)比值与心血管事件不良预后有相关性,然而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N/L比值对预后的关系仍不明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0名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N/L比值分为两组,通过Cox回归分析N/L比值与CHF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期26个月,高比值组患者发生远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较高[HR=1.962,95%CI(1.583,2.5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L比值是老年CHF患者远期不良事件有的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