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OUR—XGD型旋转式伽玛刀上完成治疗.采用平均边缘剂量13.78GY,等剂量曲线30%--50%,中心剂量31.98GY,治疗并随访16例病人共20个病灶.结果:肿瘤消失5个,缩小9个,无变化6个.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特别是术后残留或复发者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把握适应症和治疗剂量,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141例脑膜瘤病人行伽玛刀治疗,其中54例伽玛刀术后随访2~18个月。结果肿瘤缩小17例(31.5%),肿瘤停止生长34例(63%),肿瘤增大3例(5.5%);7例病人(13%)治疗6个月内出现放射诱发水肿,均经脱水及激素治疗,3例病人效果欠佳而行手术切除。伽玛刀治疗脑膜病故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手段,是神经外科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脑肿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时斌 《中国医刊》2000,35(10):55-56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是指将高能射线聚于颅内某一局限性靶区的单次照射 ,使之发生放射性坏死 ,而靶区周围的组织因迅速的剂量递减免受累及 ,从而在靶区边缘形成一如刀割样的损伤边界 ,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该学科概念最早由瑞典人Leksell教授于 2 0世纪 50年代初提出 ,1 967年Leksell及其同事在Karolinska设计并安装了第一台伽玛刀以实践SR治疗。至今伽玛刀已发展到第四代 ,国内亦由奥沃公司和玛西普公司推出我国自行研制的伽玛刀。伽玛刀治疗脑肿瘤在我…  相似文献   

4.
陈东 《中外医疗》2009,28(1):145-145
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获得影像学随访资料的脑膜瘤患者进行研究,使用伽玛刀治疗脑膜瘤,通过分析与对比研究,发现影响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疗效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脑膜瘤的疗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γ-刀治疗脑膜瘤的适应证、最佳剂量及有效体积。方法 使用Leksell-2300B型γ-刀治疗脑膜瘤患348例。边缘剂量10Gy-20Gy,中位14.3Gy。等剂量曲线35%-70%,中位43.3%。结果 取得合格随访资料216例,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22个月。216例患中,肿瘤消失18例(8%),缩小134例(62%),无改变45例(21%),增大19例(9%);临床症状改善179例(83%),无改变22例(10%),加重10例(5%),死亡5例(2%),其中3例死于其他系统疾病,2例死于肿瘤增大引起的颅内高压。所有216例中并发脑水肿需治疗23例(11%),其中需开颅减压6例,其余经脱水、激素治疗后痊愈。结论 γ-刀治疗脑膜瘤疗效肯定,但随访时间应最好不少于24个月。治疗周边剂量12-15Gy,治疗最适容积≤20cm^3。肿瘤部位与疗效无关,但与术后脑水肿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脑膜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病人52例,随访28例,随访时间2 ̄22个月。治疗后8例肿瘤体积缩小,18例体积不变,2例肿瘤增大;一年后肿瘤生长控制率为92%。9例出现治疗后放射性脑水肿,包括颅底肿瘤2例,非颅底肿瘤7例。讨论了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适应症及疗效,认为伽玛刀对肿瘤位于颅底或身体不能耐受手术者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兴华  郑权 《吉林医学》1999,20(1):29-30
脑膜瘤伽玛刀治疗后合并重度瘤周水肿的治疗,是放射外科手术的一个难题。本文分析了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6年4月间6例脑膜瘤病人伽玛刀治疗后合并重度瘤周水肿的治疗及临床转归,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42岁~73岁,...  相似文献   

8.
伽玛刀治疗脑肿瘤后21例病理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采用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肿瘤 175 0例 ,其中治疗后 2 1例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组织行光镜及电镜检查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1例中 ,男 13例 ,女 8例。年龄 17~62岁。病变分类 ;大脑半球、胼胝体、室间孔区胶质瘤10例 ,大脑及小脑转移性腺癌 2例、鳞癌 2例、恶性淋巴瘤 3例、左顶恶性纤维组织瘤 1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2例、左颞脑膜瘤 1例。均为伽玛刀治疗后 3月至 3年改变。1.2 影像学改变 :2 1例随访中 ,均作脑 CT或 MRI检查 ,与伽玛刀治疗前比较 ,胶质瘤均有共性 ,肿瘤中心一个或多个囊状或低密度灶 ,周…  相似文献   

9.
伽玛刀在治疗颅内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2月应用旋转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 32 9例 ,经临床初步应用及随访观察 ,近期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男性 2 0 4例 ,女性 12 5例 ,年龄 7~ 81岁 ,平均44 3岁。诊断 (病理诊断或影像学诊断 ) :脑转移瘤 10 2例 (单发 66例 ,多发 36例 ) ,脑胶质瘤 74例 ,垂体腺瘤 5 8例 ,脑膜瘤2 2例 ,动静脉畸形 30例 ,海绵状血管瘤 16例 ,听神经瘤 17例 ,松果体区肿瘤 4例 ,脑干肿瘤 2例。病灶大小 10~ 2 0mm 12 3例 ,2 1~ 30mm 136例 ,31~ 40mm 47例 ,>41mm 2 3例。照射病灶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γ-刀治疗颅内肿瘤经验。方法:应用OUR旋转式γ-刀治疗颅内肿瘤486例,其中垂体瘤119例,脑转移瘤147例,胶质细胞瘤94例,脑膜瘤57例,听神经瘤35例,松果体区肿瘤19例,颅咽管瘤10例,血管网状细胞瘤5例。结果:352例随访2~18个月,其中显效69例(19.5%),有效231例(65.6%),无效52例(14.8%)。结论:临床应用初步结果证实γ-刀治疗颅内肿瘤短期效果较为满意,是一种治疗颅内肿瘤安全和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加术后伽玛刀联合治疗窦汇区脑膜瘤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窦汇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基底附着部位和主体生长方向选择不同的手术人路,分别采用经枕下幕上人路、经幕上下联合人路及经幕下小脑上人路.结果 15例窦汇区脑膜瘤患者手术达Simpson Ⅰ级切除者1例;手术达SimpsonⅡ级切除者2例;SimpsonⅢ-Ⅳ级切除者12例.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未达Simpson Ⅰ~Ⅱ级切除的12例患者行伽玛刀联合治疗,术后随访1~5年,无死亡病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窦汇区脑膜瘤术后有残余肿瘤的患者联合伽玛刀治疗可有效降低窭汇区脑膜瘤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加术后伽玛刀联合治疗窦汇区脑膜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窦汇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基底附着部位和主体生长方向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分别采用经枕下幕上入路、经幕上下联合入路及经幕下小脑上入路。结果 15例窦汇区脑膜瘤患者手术达SimpsonⅠ级切除者1例;手术达SimpsonⅡ级切除者2例;SimpsonⅢ~Ⅳ级切除者12例。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未达SimpsonⅠ~Ⅱ级切除的12例患者行伽玛刀联合治疗,术后随访1~5年,无死亡病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窦汇区脑膜瘤术后有残余肿瘤的患者联合伽玛刀治疗可有效降低窦汇区脑膜瘤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OUR旋转式头部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对78例手术后残留或复发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脑膜瘤患者使用OUR旋转式头部伽玛刀治疗。结果 78例均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达到治愈标准的有6例,好转47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结论合理把握适应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和剂量,OUR旋转式头部伽玛刀治疗脑膜瘤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脑转移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998年4月~1999年10月我院应用旋转式伽玛刀(OUR-XGD型,中国深圳奥沃国际发展公司)治疗颅内疾病455例,其中脑转移瘤89例,近期效果满意,现将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41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56±12岁(26~82岁);病程3.5±1.2个月(1周~8个月)。病灶部位:幕上35例,幕下6例;单发23例,多发18例。病灶最大直径为0.35~4.0cm。原发病灶:肺癌32例,乳腺癌2例,肝癌2例,鼻咽癌1例,卵巢癌1例,3例未发现原发灶。其中3例治疗后4~6个月原病灶消失,又发现新的病灶,再次行…  相似文献   

15.
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228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1.0TMRI和Gamma-Plan计划系统联网定位,Leksell-B型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治疗,治疗周边剂量12~35 Gy,平均21.3 Gy(NFA:15.9 Gy;FA:27.6 Gy),中心剂量24~70 Gy,平均46.6 Gy(NFA:31.8 Gy;FA:50.3 Gy)。 结果:116例随访4~67个月,平均27.4个月,113例(97.4%)肿瘤生长得到控制。98例(84.5%)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肿瘤体积增大3例(2.6%)。分泌功能腺瘤伽玛刀治疗后内分泌症状改善率89.8%,激素水平正常化为49.7%。并发症6%。结论: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伽玛刀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位于海绵窦旁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6例,采用直接伽玛刀治疗4例,开颅手术切除后伽玛刀治疗2例,平均有效照射剂量为12.9(11~16)Gy,视神经接受剂量均小于9.0 Gy(2.4~9.0 Gy).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至9年.结果 治疗后5例症状改善,1例仍有复视.MRI显示病灶消失1例,缩小4例,无变化1例.结论 对病灶难以手术或难以耐受手术的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伽玛刀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位于海绵窦旁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6例,采用直接伽玛刀治疗4例,开颅手术切除后伽玛刀治疗2例,平均有效照射剂量为12.9(11~16)Gy,视神经接受剂量均小于9.0 Gy(2.4~9.0 Gy)。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至9年。结果治疗后5例症状改善,1例仍有复视。MRI显示病灶消失1例,缩小4例,无变化1例。结论对病灶难以手术或难以耐受手术的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的靶点—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对伽玛刀治疗的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近端的靶点—效应和剂量—效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3例经6~72个月,平均为36.74个月的随访,疼痛消失37例(58.73%),疼痛缓解90%以上12例(19.05%),缓解50%以上9例(14.29%),无效5例(7.93%),总有效率92.07%。治疗靶点选择三叉神经根近端的疗效对比三叉神经半月节有显著差异(P<0.05)。中心剂量120Gy与120Gy以下在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三叉神经根近端为靶点,中心剂量在120Gy是最佳治疗方案。同时三叉神经根在MRI上的长度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如基底环Y轴按平行眦听线(CM)向前开放15度角的直线安装,则断层扫描可获得良好的神经全程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评价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分析我科近4年伽玛刀治疗的145例垂体腺瘤病人,肿瘤直径3.8-45.9mm,平均15=6mm,采用MRI和γ-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选用4mm和8mm准直器治疗,肿瘤周边处方剂量8-36Gy-平均22.7Gy(非功能腺瘤18.5Gy,功能腺瘤24.1Gy),结果:本组124例获随访6-56个月,肿瘤消失24例(19.4%),缩小95例(76.6%),1例(0.8%)肿瘤增大,激素值恢复正常13例(13.3%),较术前下降71例(72.4%),临床症状改善114例(91.9%),4例(3.2%)症状加重,2例(1.6%)垂体功能低下,1例(0.8%)肿瘤内出血,全组无视力损害与死亡,结论: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但要严惩掌握适应征和精确规划以减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