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63例术中采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超声刀组),89例采用高频电刀(电刀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副损伤、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检出数目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超声刀组与电刀组相比较,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超声刀组均较电刀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血管、神经等副损伤。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09年11月期间11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手术资料,其中51例术中采用超声刀(超声刀组),63例患者为常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副损伤、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检出率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无副损伤发生.超声刀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应用超声刀行乳腺癌手术安全、可行;超声刀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是理想和必备的手术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用超声刀与电刀行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资料,其中41例术中用超声刀手术,64例术中用电刀,比较两组特殊器械的应用,腋窝清扫时间、术中清扫腋窝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液颜色、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超声刀组与电刀组相比,腋窝清扫时间无显著差异(21.8±5.6min vs.15.8±4.8min,P>0.05),但住院时间(10.4±4.9d vs.18.2±6.8d,P<0.05)、术中清扫腋窝出血量(5.1±3.7mL vs.34.9±15.3mL,P<0.05)、术中副损伤(0% vs.4.7%,P<0.05)、术后引流量(265.4±52.2mL vs.512.6±104.4mL,P<0.05)、术后并发症(12.20% vs.18.75%,P<0.05)在超声刀组明显少于电刀组,术后引流液超声刀组颜色变化快(1.8±0.5d vs.2.6±0.7d,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超声刀效果好,能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后常有出血,积液及损伤腋窝神经等并发症,精细解剖是较为可靠的方法.本研究应用超声刀联合脂肪溶解液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13-06-15-2015-04-25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1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超声刀联合脂肪溶解液组(研究组)和高频电刀组(对照组)两组,每组105例.研究组应用Harmonic超声刀配备Focus刀头联合脂肪溶解液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对照组用高频单极电刀行腋窝淋巴清除术.两组进行对比,观察腋窝清除手术时间、腋窝手术出血量、引流总量及腋窝引流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腋窝清除术时间为(20.4±9.7) min,短于对照组(31.5±7.8) min,t=2.813,P=0.021;研究组术中出血为(44.3±5.2) mL,少于对照组(75.7±7.9) mL,x2=7.445,P=0.046;研究组淋巴引流总量为(253.6±5.6) mL,较对照组(357.7±8.9) mL少,x2=7.234,P=0.018;研究组超声刀溶脂组术后腋窝引流时间为(6.5±1.5)d,较对照组(12.1±2.6)d明显缩短,x2=6.356,P-0.025.两组清除腋窝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高频单极电刀相比,应用超声刀联合脂肪溶解液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和术后腋窝引流时间.两者可以协同发挥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张丹  马瑞  林从尧 《现代肿瘤医学》2015,(21):3110-3114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刀与电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CNKI、CBM数据库,查找比较超声刀和电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前瞻性对照试验。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从符合要求的文献中提取数据资料,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合格研究,共817例乳腺癌患者。其中超声刀手术组404例,传统电刀手术组413例。Meta结果显示:与电刀手术组相比,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淋巴结检出数目多。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天数和皮下积液发生方面略优于电刀组。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超声刀对比电刀组,术中出血少,淋巴结检出数目多,安全可行。受限于纳入文章的质量和研究数量,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使用效果和技巧.方法:7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超声刀,对照组未使用超声刀,2组各有39例患者,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和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清扫淋巴结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在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精确切割、时间缩短、出血量少、损伤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侠  张沛 《实用癌症杂志》2016,(9):1456-1458
目的 观察自制乳腺癌专用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7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8例.2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对照组使用普通多头胸带加压包扎,观察组使用我科设计制作乳腺癌专用胸带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在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专用胸带使乳腺癌术后总引流量减少,拔管时间缩短,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减少,降低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腺体外科由同一手术者进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的106例患者,将其分为超声刀手术组50例和电刀手术组56例,分别进行超声刀开腹手术及电刀开腹手术,比较两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枚数、术后3天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   结果   超声刀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电刀手术组(P < 0.05),淋巴结清扫枚数明显高于电刀手术组(P < 0.05);术后3天引流量、住院总费用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并发粥样硬化的患者中,超声刀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电刀手术组(P < 0.05)。   结论   将超声刀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更加符合精准外科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腋窝处皮瓣外固定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5月至2009年11月期间共115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分为外固定组(52例)和对照组(63例),外固定组术中使用腋窝处皮瓣外固定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外固定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小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中腋窝处皮肤外固定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引流量,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皮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食管癌左胸一切口根治术(Sweet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使用超声刀切除食管中下段鳞癌28例,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72h引流量的差异.结果:超声刀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6±24) min和(206±32)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3±59)ml和(310±47)ml;术后72h引流量分别为(989±214) ml和(1 203±403)ml;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9.5±7)枚和(16.5±6)枚;两组比较总手术时间和术后72h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刀可缩短食管Sweet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的胸腔引流,有助于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11.
董鑫鹏  廉爱玲  马丽娜  赵昶  滕雷 《癌症进展》2019,17(9):1109-111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临床路径管理)45例和对照组(常规管理)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以及管理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普食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管理后,两组整体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管理期间,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肠梗阻、切口感染、尿潴留的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2.56%(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比较,给予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路径管理,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2015—2017年哈尔滨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现状,为肿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哈尔滨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报告系统”收集哈尔滨市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资料,对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分布进行描述。结果 2015—2017年间哈尔滨市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77379例,死亡病例49450例。哈尔滨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43.51/10万,中标发病率为171.76/10万,死亡率为155.62/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6.79/10万。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肝癌,死亡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结论 哈尔滨市恶性肿瘤负担较重,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女性乳腺癌是威胁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shRNA文库筛选肺上皮细胞相关肿瘤抑制基因,并验证其抑制细胞恶性转化的功能,为肿瘤防治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用GP2-293病毒包装细胞系建立shRNA逆转录病毒文库,感染永生化肺上皮细胞BEAS-2B,经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筛选转染的上皮细胞克隆,选择转化细胞克隆经PCR扩增出所插入的shRNA片段,经Sanger法测序和比对确定相应shRNA的靶点基因。通过软琼脂克隆及裸鼠成瘤实验验证候选肿瘤抑制基因INPP4B的肿瘤抑制功能。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筛选出6个候选基因,选取INPP4B进行功能验证。在BEAS-2B细胞中沉默INPP4B基因可促进细胞的克隆形成,细胞增殖速度加快,沉默细胞系在裸鼠皮下成瘤能力增强,说明INPP4B参与肿瘤形成。结论 shRNA文库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是筛选肿瘤抑制基因的一个有力工具,INPP4B是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药物代谢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样本,检测CYP2D6基因上rs16947,rs1065852和rs28371725三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基因型及他莫昔芬代谢产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应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P2D6基因上rs16947位点不同基因型携带者间他莫昔芬代谢产物4-OH-N-D-TAM和4'OH-N-D-TAM在血液中的浓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9),表明CYP2D6基因上的rs16947位点影响他莫昔芬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结论 乳腺癌患者CYP2D6基因rs16947位点的基因型与部分他莫昔芬代谢产物的血液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第三位和第四位。大约6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其5年生存率在13%左右。近20年来,由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晚期一线化疗方案及靶向药物的规范化应用,mCRC的治疗获得了重大突破。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药物的应用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了一倍,5年生存率提高了20%。mCRC晚期一线治疗的常规模式是持续用药,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但是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累积,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够坚持接受治疗直至病情进展。而患者在完成既定的初始化疗周期数,达到CR/PR/SD后,继续采用低剂量、低毒性的药物进行维持治疗,既可以延缓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又可以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目前,维持治疗已经成为mCRC晚期一线化疗后的主要治疗模式。但是,mCRC的最佳维持治疗方案仍无定论,现有的维持治疗方案仍不能找到最佳疗效与最大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点。本文将回顾mCRC现有的维持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总结mCRC维持治疗现状,并对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对食管癌患者放疗间歇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进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放疗间歇期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放疗间歇期,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可提高食管癌患者放疗间歇期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第1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的进步。当前,血液学专家除了关心患者能否获得标准的治疗反应外,更关心如何能快速地降低BCR-ABL转录本水平,因此第2代TKI应运而生。无论第1代还是第2代TKI都有出现耐药的可能,第3代或第4代则着力解决此问题。伊马替尼停药试验强调了数字化聚合酶链反应(PCR)的重要性以及第2次无治疗缓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疾病。既往RESONATE-2试验采用依鲁替尼单药治疗,获得了74%的无进展生存(PFS)率,而新近的iLLUMINTE试验和ALLIANCE试验,以依鲁替尼为基础联合奥滨尤妥珠单抗或利妥珠单抗治疗,分别获得了79%、88%的PFS率。新型抑制剂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为既往接受过依鲁替尼治疗后复发的CL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目前已进行了Ⅰ/Ⅱ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流程化沟通在原发性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41例和观察组(流程化沟通干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素养评分及焦虑、特质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希望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素养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评分及健康素养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特质应对(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希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消极应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积极应对、希望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程化沟通可有效提升原发性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健康素养,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和遗传学改变,患者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如何更早期的识别出高危患者并予以相关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尤为重要。近年来,DLBCL预后相关实验室标志物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更有效的预测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将对实验室标志物在DLBCL预后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