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异黏蛋白(MTDH)对三阴性乳腺癌干性的调控机制,并探讨miR-30a-5p对MTDH的调控作用。 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手术治疗的3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同期非三阴性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3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标本中MTDH的表达。(2)用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F-10A、MCF-7、MDA-MB-231、MDA-MB-468 4种细胞系中MTDH的mRNA和蛋白表达。(3)为了探讨MTDH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干性、细胞增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用MTDH的siRNA转染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68(siMTDH组),无效干扰RNA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MDA-MB-468细胞系中干细胞标志物sox2、Nanog及CD133相对表达量,用细胞克隆实验观察细胞克隆数,用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Myc和cyclin D1的表达。(4)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为评估miR-30a-5p能否靶向调控MTDH,用MTDH的3′-UTR和miRNA-30a-5p合成含有MTDH 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分别转染HepG2细胞,pGL3空载体转染细胞作为空载体组,24 h后观察荧光。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MTDH蛋白表达比较用t检验。4种细胞系中MTDH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用方差分析。对照组与siMTDH组中sox2、Nanog、CD133、β-catenin、Myc、cyclin D1蛋白表达及细胞克隆数比较用t检验。细胞相对荧光比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 结果(1)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MTDH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82±1.37,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为5.65±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6, P<0.001)。(2)在4种细胞系(MCF-7、MDA-MB-231、MDA-MB-468及MCF-10A)中,MTDH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 155.320, 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细胞(MCF-10A)比较,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MDA-MB-468)中MTDH mRNA表达增加(P均<0.001);与MCF-7比较,MDA-MB-231、MDA-MB-468中的MTDH mRNA表达量更高(P均<0.001);MDA-MB-468中的MTDH mRNA表达低于MDA-MB-231细胞(P<0.001)。4种细胞系中,MTDH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053, 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细胞比较,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MDA-MB-468)中MTDH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50);与MCF-7比较,MDA-MB-231、MDA-MB-468中的MTDH蛋白相对表达量更高(P均<0.050);MDA-MB-468中的MTDH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MDA-MB-231细胞(P<0.050)。(3)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68中,对照组与siMTDH组的干细胞标志物sox2、Nanog及CD133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1.19±0.10比0.52±0.05,1.16±0.13比0.34±0.03,1.19±0.06比0.54±0.08,t=10.304、10.959、11.700,P=0.001、0.005及P<0.001;MDA-MB-468:1.26±0.05比0.34±0.02,1.19±0.07比0.52±0.04,1.21±0.02比0.37±0.01,t=31.185、15.584、75.001,P均<0.001);对照组与siMTDH组的细胞克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87.33±9.02比33.33±3.51,t=9.664,P=0.001;MDA-MB-468:70.67±4.73比24.33±3.21,t=14.041,P<0.001);对照组与siMTDH组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Myc及cyclin D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0.26±0.06比0.08±0.01,0.74±0.03比0.32±0.00,0.72±0.01比0.26±0.04,t=5.115、21.222、21.690,P均<0.050;MDA-MB-468:0.33±0.03比0.15±0.06,0.56±0.04比0.22±0.02,0.65±0.02比0.31±0.02,t=4.973、13.969、21.897,P均<0.001)。(4)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3组细胞相对荧光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189,P<0.001),空载体组与突变型质粒转染组的相对荧光比值均高于野生型质粒转染组(P均<0.001)。 结论miR-30a-5p可靶向调控MTDH,参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干性调控,miR-30a-5p/MTDH通路可能是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刘蕾  王斌  糜漫天 《肿瘤》2012,32(6):429-434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介导的细胞色素P450 1B1(cytochrome P-4501B1,GYP1B1)基因沉默对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作用下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经EPA和AA处理后MDA-MB-231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干扰CYP1B1的表达,随后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F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以及siRNA干扰后EPA和AA作用下MDA-MB-231细胞中CYP1B1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siRNA干扰后EPA和AA作用下MDA-MB-231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EPA处理组的MDA-MB-231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而AA处理组的MDA-MB-231细胞则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转染CYP1B1 siRNA的MDA-MB-231细胞中,CYP1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有所下降,而COM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有所上升.CYP1B1 siRNA转染的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且EPA处理组的MDA-MB-231细胞数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CYP1B1基因沉默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逆转EP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EPA可能通过调节CYP1B1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KCNQ1OT1基因敲除联合鸦胆子素D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CCK8、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鸦胆子素D和siKCNQ1OT1对MDA-MB-231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qRT-PCR检测鸦胆子素D、siKCNQ1OT1对MDA-MB-231细胞中KCNQ1OT1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EMT相关蛋白及CDC42、p-MKK7、MKK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鸦胆子素D和si KCNQ1OT1处理的MDA-MB-231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且二者联用时抑制作用更强(均P <0.0 5);鸦胆子素D处理后KCNQ1OT1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下调(均P<0.05);鸦胆子素D联合si KCNQ1OT1处理组MDAMB-231细胞中CDC42、p-MKK7、N-c a d h e r i n和Vimentin的表达显著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上调(均P<0.05)。结论 鸦胆子素D联合si KCNQ1OT1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  相似文献   

4.
丁伯勇  王玮  昝瑛 《癌症进展》2021,19(10):1002-1006,1030
目的 探讨AG1478对卵巢癌细胞生物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aOV-3细胞分为空白组和干预组,空白组为无药物干预的CaOV-3细胞,干预组分别为干预A组(5μmol的AG1478溶液)、干预B组(10μmol的AG1478溶液)、干预C组(15μmol的AG1478溶液)和干预D组(20μmol的AG1478溶液).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及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及侵袭数目,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PAI-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 不同时间点干预B组、干预C组和干预D组CaOV-3细胞抑制率均高于干预A组,干预D组CaOV-3细胞抑制率均高于干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CaOV-3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组,细胞侵袭数目均少于空白组,干预B组、干预C组、干预D组CaOV-3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干预A组,细胞侵袭数目均少于干预A组,干预D组CaOV-3细胞凋亡率高于干预B组,细胞侵袭数目少于干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CaOV-3细胞中PAI-1、uPAR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干预B组、干预C组及干预D组CaOV-3细胞中PAI-1、uPAR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低于干预A组,干预D组CaOV-3细胞中PAI-1、uPAR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低于干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1478能够有效降低卵巢癌CaOV-3细胞存活率及侵袭性,加快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阻碍PAI-1和uPAR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吴白露  王峰  樊青霞 《癌症进展》2019,17(9):1078-1082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食管癌KYSE30和EC9706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将不做任何处理空白食管癌KYSE30和EC9706细胞分别作为A组和E组,将只添加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的食管癌KYSE30和EC9706细胞分别作为B组和F组,将转染无义干扰小RNA(siRNA)和YAP1 siRNA的食管癌KYSE30细胞和EC9706细胞分别作为C组、D组和G组、H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YAP1 mRNA及其对应蛋白的相对表达量,CCK8法、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D组细胞中MMP2、VEGF、YAP1 m 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A、B和C组细胞(P﹤0.05),H组细胞MMP2、VEGF、YAP1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E、F和G组细胞(P﹤0.05)。转染48、72 h后,D组细胞OD值低于A、B和C组(P﹤0.05),H组细胞OD值低于E、F和G组细胞(P﹤0.05)。D组穿膜细胞数少于A、B和C组细胞(P﹤0.05),划痕愈合距离小于A、B和C组细胞(P﹤0.05);H组穿膜细胞数少于E、F和G组细胞(P﹤0.05),划痕愈合距离小于E、F和G组细胞(P﹤0.05)。结论 YAP1可能通过抑制MMP2和VEGF的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望成为抑制食管癌恶性进程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芹菜素(Apigenin)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凋亡的影响。  方法  常规培养MDA-MB-231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评价芹菜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CM)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芹菜素对Caspase-3,PARP,突变型P53,P73,PIG3,Bax,Bcl-2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RNA干扰技术检测P73对凋亡及下游靶基因PIG3表达的影响。  结果  MTT结果显示,芹菜素10、20及40 μM分别处理细胞24 h,发现芹菜素可有效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未观察到凋亡细胞,芹菜素10 μM、20 μM及40 μM组细胞中均可见凋亡小体,其数目随芹菜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具有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芹菜素10 μM,20 μM及40 μM组早期凋亡率逐渐增加,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芹菜素10μM、20μM及40μM组Caspase-3、PARP剪切带含量明显增加,P73、PIG3及Bax表达增加,而突变型P53与Bcl-2表达减少,且具有浓度依赖性。RNA干扰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73-siRNA可有效抑制芹菜素诱导的PIG3表达,Caspase-3和PARP剪切含量也相应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芹菜素可通过非P53依赖性凋亡有效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突变型p53表达,上调P73介导的PIG3表达,以及Bax/Bcl-2比值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刘黎  董华琼  张匠  毛英  田婕丽  夏璐 《癌症进展》2019,17(13):1551-1556
目的探讨微小RNA613(miRNA-613)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乳腺癌吉西他滨(GCB)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CB浓度梯度递增法体外建立人乳腺癌GCB耐药细胞株MDA-MB-231/GCB。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 脂质体法将miRNA-613 模拟物(mimics)和空质粒转染至MDA-MB-231/GCB 细胞中,分别作为转染组和空质粒转染组(NC组),将未进行任何处理的MDA-MB-231/GCB 细胞作为对照组(CTL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3、0.9、2.7、8.1、24.3 μmol/L)的GCB 条件下MDA-MB-231 细胞和MDA-MB-231/GCB 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MTT法、膜联蛋白Ⅴ(Annexin Ⅴ)/碘化丙啶(PI)双染法、划痕实验检测GCB对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1(MDR1)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Bcl-xL)基因、Bcl-2 细胞死亡调节介质(BIM)基因、存活蛋白(survivin)基因mRNA 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VEGFA与miRNA-613的靶向调控关系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结果经过6个月的诱导期,成功建立体外MDA-MB-231/GCB 耐药细胞株。不同浓度(0.1、0.3、0.9、2.7、8.1、24.3 μmol/L)的GCB条件下MDA-MB-231/GCB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低于MDA-MB-231 细胞(P﹤0.01),GCB对MDA-MB-231 细胞和MDA-MB-231/GCB 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72 μmol/L 和8.791 μmol/L,MDA-MB-231/GCB 的耐药指数(RI)为4.96;转染组MDA-MB-231/GCB 细胞miRNA-613 相对表达量高于CTL 组和NC 组(P﹤0.05);不同浓度(0.1、0.3、0.9、2.7、8.1、24.3 μmol/L)的GCB条件下转染组MDA-MB-231/GCB 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CTL 组和NC组(P﹤0.05),GCB 对CTL 组、NC组和转染组细胞的IC50分别为8.791、8.817、3.411 μmol/L;加入3.411 μmol/L 的GCB 分别作用于CTL 组、NC 组和转染组MDA-MB-231/GCB 细胞后,转染组细胞的迁移活性弱于CTL 组和NC 组(P﹤0.05),GCB 对转染组MDA-MB-231/GCB 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强于CTL 组和NC 组(P﹤0.05);转染组细胞survivinmRNA、MD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TL 组和NC组(P﹤0.05);miRNA-613 mimics 转染前,MDA-MB-231/GCB 细胞VEGFA mRNA 的相对表达量高于MDA-MB-231 细胞(P﹤0.05);miRNA-613 mimics 转染后,转染组MDA-MB-231/GCB 细胞VEGFA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CTL 组和NC 组(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miRNA-613 mimics 转染后,野生型VEGFA 3'端非翻译区(3'-UTR)序列的报告基因质粒荧光酶活性弱于转染前。结论上调miRNA-613的表达量,可抑制VEGFA的表达,从而逆转MDA-MB-231/GCB细胞株对GCB的耐药性,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发夹RNA(shRNA)靶向沉默CNTN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DA-MB-468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MDA-MB-468、MCF7以及Hs578T中的CNT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 向MDA-MB-468细胞株转染成功构建的靶向沉默CNTN1表达的shRNA载体片段,并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进行鉴定。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技术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的改变。结果:CNT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MDA-MB-468中最高。沉默组MDA-MB-468细胞发生G1期阻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P<0.05)。结论:CNTN1基因在乳腺癌MDA-MB-468细胞中高表达,沉默其表达可抑制乳腺癌MDA-MB-468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雌激素受体(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观察外源性ERβ1基因转染MDA-MB-231细胞后对p21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ERβ1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分别用实时聚合酶连锁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ERβ1、p2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细胞增殖曲线显示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外源性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组MDA-MB-231细胞较未转染组ERβ1、p21mRNA和p21蛋白水平明显增强(P0.010),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从1.4%升至6.14%(t=-7.960,P=0.001)。结论 ERβ1可以通过上调p21基因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制乳腺癌细胞MD-MB-231中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的表达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LOX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LOX-RNAi-LV)转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1,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建立乳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LOX蛋白及肿瘤增殖、转移相关蛋白Ki-67、MMP-2、MMP-9和HIF-1α的表达。结果:转染LOX-RNAi-LV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LOX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02±0.083和0.156±0.004,与空白对照组(0.945±0.158和0.916±0.007)相比,表达率均明显下调,抑制率分别为89.2%和83.0%。裸鼠原位接种癌细胞后6d均有肿瘤生成,40d后接种转染LOX-RNAi-LV的MDA-MB-231细胞的裸鼠移植瘤体积为(108.89±26.61)mm3,质量为(0.117±0.021)g;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400.15±79.81)mm3,(0.433±0.068)g,以及阴性对照组(380.15±65.81)mm3,(0.404±0.05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移植瘤组织中LOX、Ki-67、MMP-2、MMP-9和HIF-1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98±0.036、0.347±0.054、0.379±0.048、0.335±0.067和0.307±0.073,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均<0.01。结论:干扰MDA-MB-231中LOX的表达,可抑制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侵袭,LOX可能通过调节Ki-67、MMP-2、MMP-9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在乳腺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武  程明  于立江  黄余峰 《癌症进展》2019,17(8):918-921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放疗对食管癌近远期疗效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步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总缓解率(R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第1、2、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患者DCR和RR分别为95.12%和70.7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5%和41.46%(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和脱发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放疗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且所致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曾赟  王昕炜  尹必俭  沈政洁 《癌症进展》2019,17(11):1306-1309
目的探讨CD151和uroplakin 1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6例NSCLC患者(NSCLC组)和66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肺良性病变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CD151和uroplakin 1A在NSCLC组织和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的CD151和uroplakin 1A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织(P﹤0.01);有吸烟史、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的CD15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吸烟史、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P﹤0.01);有吸烟史、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的uroplakin 1A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吸烟史、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1);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学分型的NSCLC患者的CD151和uroplakin 1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51及uroplakin 1A同时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80例,同时阴性表达的患者26例,CD151阴性、uroplakin 1A阳性或者CD151阳性、uroplakin 1A阴性的患者50例;CD151阳性表达和uroplakin 1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97,P﹤0.01);CD151和uroplakin 1A同时阳性表达和同时阴性表达的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19.2%,CD151阴性、uroplakin 1A阳性或者CD151阳性、uroplakin 1A阴性的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2.0%;CD151和uroplakin 1A同时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上述另两种情况(P﹤0.05)。结论与肺部良性病变比较,NSCLC患者的CD151和uroplakin 1A的阳性表达率更高,且其表达情况与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5年生存率有关,有利于指导多学科综合治疗,可能成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连锁的泛素特异肽酶9(USP9X)基因RNA干扰对人胰腺癌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将靶向USP9X基因的干扰小RNA(siRNA)慢病毒(LV-siRNA-USP9X)和阴性对照慢病毒(LV-siRNA-NC)转染至SW1990细胞,并分别作为siUSP9X组和siNC组,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将3组细胞系接种至裸鼠皮下,比较3组裸鼠接种第30天的移植瘤生长情况和瘤体重量。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染色检测3组裸鼠皮下移植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siUSP9X组USP9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siN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扰效率约为90%。siUSP9X组裸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siNC组和对照组裸鼠,且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来越明显。在接种第30天时,siUSP9X组裸鼠瘤体重量均小于siNC组和对照组裸鼠,抑瘤率为52%。siUSP9X组surviv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均低于siNC组和对照组,AI均高于siN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USP9X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该现象可能与其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有关,USP9X有可能成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张晶晶  刘光芹  孙勤  王连红 《癌症进展》2019,17(9):1106-1108
目的调查肝癌患者营养状态,并对肝癌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16例肝癌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量表对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估,216例肝癌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影响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NRS-2002量表调查结果显示,NRS-2002评分≥3分124例,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92例,无营养风险。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在营养风险肝癌患者和无营养风险肝癌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来源、肿瘤直径、TNM分期、贫血情况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医疗费用来源为自费、TNM分期为Ⅲ期、合并贫血和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均是肝癌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重点关注年龄较大、医疗费用为自费、TNM分期为Ⅲ期、合并贫血和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癌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预防营养不良发生。  相似文献   

15.
马钰  陈岩  咸峰  余佳 《癌症进展》2019,17(10):1198-1200,1236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对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拟行鞘内镇痛的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鞘内注射吗啡镇痛,观察组患者给予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吗啡使用量、镇痛效果、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鞘内镇痛后7天,观察组患者的吗啡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评分、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鞘内镇痛后7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皮质醇(Co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减少晚期癌症患者的吗啡使用量,缓解癌性疼痛,可能与其可抑制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前列腺癌抗原3(PCA3)基因表达水平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81例因血清PSA表达升高和(或)直肠指诊异常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鸡尾酒染色明确病理活检结果,定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尿PCA3 m 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和血清PSA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1例患者的前列腺活检组织中,诊断前列腺癌阳性53例,阴性28例。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和血清PS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0.01);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 RNA表达水平与血清PSA表达水平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PCA3 mRNA高表达组患者Gleason评分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1),尿PCA3高表达倾向低、中度分化(P﹤0.01)。尿PCA3 mRNA高表达组患者NME1、NME3和SPARCL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低水平组患者(P﹤0.01);SPOCK1和survivin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及血清PS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二者间无线性关系。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高表达时,NME1、NME3和SPARCL1mRNA表达水平及分化程度均降低,SPOCK1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7.
王新龙  吴鹏飞  徐培培  杨志勇 《癌症进展》2019,17(7):795-797,8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期因子(MK)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6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多层螺旋CT,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VEGF、MK的表达水平。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以及VEGF、MK在不同性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经病理结果证实,6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16例(乳头状癌12例、滤泡癌3例、髓样癌1例),良性肿瘤4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甲状腺囊肿16例、甲状腺炎4例);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性肿瘤CT灌注参数中的血流量、血容量均高于甲状腺恶性肿瘤,平均通过时间短于甲状腺恶性肿瘤,表面通透性低于甲状腺恶性肿瘤(P﹤0.05);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MK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P﹤0.01)。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效果确切,且VEGF、MK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可作为首选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李伟英  范长玲  张敏  陈月芳 《癌症进展》2019,17(10):1222-1224,1240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6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标本和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宫颈癌分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p16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p16蛋白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p16蛋白阴性表达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更优。  相似文献   

19.
朱志远  陈平  赵霞  马靓  钱琦 《癌症进展》2019,17(2):165-168
目的探讨密集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30)和B组(n=38)。A组患者接受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的剂量密集化疗方案,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3年总生存率。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0%,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总缓解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1)。B组和A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0.0%和30.6%,B组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转移器官数量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密集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可提高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缓解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刘琼  李晓莉  马吉莲 《癌症进展》2019,17(11):1351-1353,1356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措施;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术前和术后4周,采用生活质量(QO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术后1天和术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本组术后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可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