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比分析袖状切除术与楔形切除术在支气管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支气管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表格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给予袖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楔形切除术治疗),分别在术后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年。结果术后近期疗效比较中,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与病死率分别为4%、6%,对照组为6%、8%,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均P>0.05);观察组支气管残端癌细胞阳性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χ^2=4.00,P<0.05)。观察组在随访期内的吻合口瘢痕组织增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2%、2%,均低于对照组的16%、18%(χ^2=4.40、7.11,均P<0.05)。观察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2%、6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42%(χ^2=12.70、4.86,均P<0.05)。结论采取袖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肺癌,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支气管残端癌细胞阳性率,抑制吻合口瘢痕组织增生,减少复发率,并且远期疗效非常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保平  周俊安 《首都医药》2005,12(18):38-39
目的探讨肺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操作要点及有关注意事项。方法对7例中心型肺癌肺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中,术后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吻合口肉芽肿1例,肺内感染2例,肺不张1例。结论肺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与多肺叶或全肺切除相比,根治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无明显差别。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及肺功能,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支气管袖状切除肺癌的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2001年8月—2011年8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支气管袖式切除2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患者无死亡病例,其中术后并发症共70例(28%),肺不张患者20例,心律失常患者30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10例,声音嘶哑患者10例,随访发现患者的1年、3年、5年的生存人数分别为180例、120例、80例,生存率分别为81.8%、54.5%、36.4%。结论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扩大了肺癌患者的相应体征,避免了患者整个肺部的切除,有效的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001年1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支气管袖状切除、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成形术等手术方式治疗45例中央型中央型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45例袖状肺叶切除手术治疗,其中主气管、肺动脉吻合双袖状切除术4例,左右各式袖状肺叶切除术41例。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吻合口瘘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室上性心律失常(11.3%)和手术肺不张(10.2%)。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8%,56%,45%。结论在许多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手术治疗仍然是首要选择,袖状肺叶切除和气管、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能最大程度切除肺癌组织,并且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减少全肺切除术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35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的情况。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有4例出现期前收缩、房颤;1例对侧肺感染;2例出现肺不张;1例呼吸衰竭。随访5年存活率为42.8%。结论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时,注意游离主支气管和支气管残端的长度、主支气管和支气管断开后吸尽远端支气管痰液及血液、吻合时切缘一定要阴性等事项,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带蒂胸膜片包绕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的优点。方法 2000年10月至2011年6月,带蒂胸膜片包绕肺癌全肺切除、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楔形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6月以上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结论带蒂胸膜片包绕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是预防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32例肺肿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人华  尤健 《天津医药》1999,27(3):169-170
1987年6月至1992年5月,我们对32例肺肿瘤病人行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32例肺肿瘤患者男23例,女9例,年龄25~68岁,中位55岁。病程0.5~36个月。术前X线诊断均为中心型肺癌,其中病变位于左上叶12例、左下叶5例、右上叶8例、右下叶6例、右中叶1例。纤支镜检查肿瘤均侵犯患侧肺叶支气管开口并累及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 2.手术治疗(1)术式选择:32例均行患肺和受累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袖状切除,保留的健叶支气管与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行端端吻合。其中左下叶支气管与左主支气管吻合12例,左上叶支…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中心型肺癌选择性地进行扩大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总结了134例中心型肺癌施行肺叶或一侧肺切除同时行气管、支气管或(和)心血管形成手术。本组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成形术67例,支气管楔形切除成形术11例;气管袖式切除一侧肺切除成形术4例;心血管成形术54例(32例同时行支气管成形术),包括上腔静脉成形术7例,左心房部分切除成形术14例,肺动脉袖式切除成形术12例,肺动脉侧壁切除成形术21例。手术结果:死亡1例,并发症16例(11.9%)。对2000年12月以前手术124例中的117例进行了随访,随访率94.4%。气管、支气管成形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56.7%、45.7%;心血管成形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46.8%和22.2%。结论:对侵及胸腔重要器官的中心型肺癌选择性地进行肺叶或肺切除的同时进行气管、支气管或(和)心血管成形术是可行的,能延长患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VATS)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12例经电视胸腔镜行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较为全面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尤其是加强呼吸道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2例患者平均术后住院9.6 d,2例出现心房纤颤,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支气管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叶加支气管袖状切除和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对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优越性。方法总结并分析我院自1989~2001年46例接受该类手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8%,主要为气管内出血(3例),肺部感染(2例)。所有患者术后配合化疗和/或放疗,全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21/46)、68.7%(11/16)及45.5%(5/11)。2例术后出现肺不张并发感染致通气功能障碍。结论肺叶加支气管袖状切除和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治疗中央型肺癌。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和肺功能,而且能较彻底消除病变,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麻醉技术的进展,该类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且并发症较少,值得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左心房部分切除技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1997年7月~2008年8月,40例肿瘤累及左心房的局部晚期肺癌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术中采用心耳钳钳夹左心房壁,在距肿瘤边缘0.5~1cm处切除部分左心房壁,其中5例联合切除部分食管肌层,整块切除肺肿瘤。左心房切缘用3-0无损伤线或4-0普罗纶线连续来回缝合。术前诱导化疗11例,术后化疗23例,其中1例联合放疗。结果术后心律失常3例,其中伴有心肺功能不全1例。无手术死亡,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病理:鳞癌22例,小细胞癌10例,小细胞癌伴鳞癌1例,腺癌3例,腺鳞癌3例,未分类1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29/36)、37.0%(10/27)和38.9%(7/18)。结论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部分病例可因此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癌袖式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其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科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2例治疗组患者采取肺癌袖式切除术,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患侧全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5年内存活率。结果:本组病例1例患者于术后6d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继发肺部感染,治疗无效死亡。余41例患者术后未出现肺不张、脓胸及肺动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术后1周均作支气管镜复查,患者支气管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现象,术后5~8d拔除胸管,多数患者有排痰不畅,给予吸痰处理,术后12~28d,4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7d。术后5年内随访本组其余41例患者,18例患者死亡。结论:肺癌袖式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5年内存活率高,该术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癌患者的健康肺组织,提高了患者晚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晚期支气管肺癌侵犯不同部位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隆突切除重建6 例、支气管肺叶肺动脉双袖切除重建18例、支气管肺叶袖状切除重建38例(含隆突切除重建3 例)、心包内肺切除 52例、胸膜全肺切除 28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未发生吻合口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隆突切除重建1例术后146d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其余5例术后生存最长已超过3年,最短为1.5年。1、3、5年生存率分别是: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切除重建94.4%、44.4%、27.8%,支气管肺叶袖状切除重建97.4%、52.6%、34.2%,心包内肺切除80.8%、26.9%、15.4%。胸膜全肺切除平均存活期18个月,中位生存期17个月,水胸、胸痛及上腹痛未复发。结论 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晚期肺癌,符合肺癌手术的“两个最大限度”原则,可扩大肺癌的手术指征,减少开胸探查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晚期肺癌病人提供多学科综合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叶加支气管袖状切除和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对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优越性。方法总结并分析我院自1995年至2004年21例接受该类手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5例发生肺不张,其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结论肺叶加支气管袖状切除和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治疗中央型肺癌,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和肺功能,而且能较彻底消除病变。  相似文献   

15.
张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956-957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形成因素,确立避免和减少切缘癌发生的策略和方法。方法:分析1975~2001年经手术治疗的675例肺癌,在不同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手术适应证与扩大的手术适应证、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所见、不同手术方式、支气管残端不同缝合方法及术中是否行残端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等诸因素,对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留形成的影响。结果:在675例中手术后出现残端癌残留42例,残端癌发生率6.2%,42例中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支气管腔内观察到肿瘤34例为中心型肺癌,占80.9%,术前支气管镜检查阴性8例为周围型肺癌,占18.1%,支气管残端癌发生率在中心型肺癌比周围型肺癌高(P<0.05);在肺叶切除术中通过冷冻病理检查发现支气管残端阳性12例,术式改变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结论:严格掌握肺癌手术的适应证并选择合理术式,术中支气管残端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应作为肺癌外科的手术常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体会.方法 1995年9月~2003年1 2月,对12例中央型肺癌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肺叶切除,包括双袖式左肺上叶切除6例;双袖式右肺上叶切除2例;双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1例;双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同时隆突重建1例;袖式左上肺叶切除、肺动脉楔形切除1例;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肺动脉楔形切除1例.结果本组无死亡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使肺癌手术指征扩大,符合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肺癌手术基本原则,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1月-2003年6月36例气管、支气管、肺血管成形术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诊疗经过,重点讨论术式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总结经验。方法:术式包括支气管楔状成形肺叶切除术17例、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10例、隆突成形一侧全肺切除2例、支气管肺血管双成形术7例。结果:36例中除1例术后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肺血管成形术最大限度保存了正常肺功能,扩大了手术适应症,而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16例吻合口癌患者作再手术治疗,其中结肠食管颈部吻合8例、食管胃颈部吻合6例、食管胃胸顶吻合1例、开胸探查1例.结果 再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位6.3%,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10/15例)、26.7%(4/15例)、6.7%(1/15例).结论 对部分有适应证的患者,再手术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行之有效的办法,早期发现、诊断、及时治疗能提高其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饮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1995-2000年间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24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生存期均超过10个月,3年生存率为41.5%。结论 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