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1例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即术前早期动态监护、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随访6~18个月,6例保守治疗患者关节功能和肌力基本恢复,骨折均愈合良好;25例行筋膜切开减压术患者中截肢1例,切口延期愈合、患肢功能部分丧失1例,其余均恢复良好,无后遗症。提示早期护理干预是提高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陆伟华 《护理研究》2005,19(25):2303-2305
[目的]总结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病人的早期监护及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骨折合并OCS病人进行术前动态监护及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结果]随访6个月~12个月,29例骨折均愈合良好,未留后遗症;6例切开减压治疗病人,术后关节及肌力恢复未受明显影响.[结论]骨折合并OCS病人,实施早期监护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早期监护及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患者的早期监护及康复护理经验,以期提高骨折患者治愈率,减少伤残率。方法对48例骨折合并OCS患者进行术前动态监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结果随访6~10个月,35例患者愈合良好,无后遗症;11例立即切开减压治疗,术后关节及肌力恢复未受明显影响;2例留有后遗症:结论对骨折合并OCS患者进行早期监护及功能康复训练,能明显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早期监护及功能锻炼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伟华 《护理研究》2005,19(11):2303-2305
[目的]总结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0CS)病人的早期监护及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骨折合并ocs病人进行术前动态监护及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结果]随访6个月~12个月,29例骨折均愈合良好,未留后遗症;6例切开减压治疗病人,术后关节及肌力恢复未受明显影响。[结论]骨折合并OCS病人,实施早期监护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8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回顾分析,总结出保证有效负压、保持引流管通畅和有效冲洗,保证营养支持和有效牵引、分阶段特色功能锻炼和有效止痛(腕踝针无痛技术应用)等护理方法。结果:28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通过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及专科护理,骨折、伤口均愈合。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对减张伤口有充分的引流作用,术后保持持续负压,配合特色冲洗方法,有效牵引、个性化功能锻炼及有效止痛等,是促使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自 1990~ 2 0 0 3年来收治的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 2 4例患者 ,采用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切开彻底减压并联合用药治疗。结果 所有骨折均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 ,无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 ,肢体均成活。随访 1~ 4年 ,平均随访 1年半 ,随访 2 3例 ,1例失访 ;经随访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 ,创面愈合良好 ,膝关节活动范围除 1例 4 5°外 ,其余均大于 90° ,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 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 ,早期诊断 ,早期切开彻底减压引流 ,并联合用药 ,辅以跟骨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治疗 ,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总结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做好自体静脉旁路转流术后的体位管理,重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加强切开减压术后观察及护理,同时做好给药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经过1个月的治疗及护理,本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微创关节镜辅助下治疗4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对此45例患者实施围术期人性化护理。结果 45例患者全部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血管神经损伤、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1~20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为优34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6%。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34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包括早期护理观察与急救护理。结果,3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肢体感觉运动恢复良好,无残肢病例。认为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早期发现潜在的危险、给予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降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循证护理在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 年1月至2009年8月将循证护理应用于102例四肢损伤患者中,以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对预防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02例四肢损伤患者中,随访6个月至1年,84例骨折患者早期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得到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获得最佳的治疗时机,早期治疗率82.35%,治愈79例,治愈率77.45%;18例占17.65%肢体功能障碍,5例占4.90%肢体功能部分丧失,其余病例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能早期发现并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降低致残率.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 compartment syndrome,简称OCS)并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治疗的新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6年5月创外科治疗的34例OCS并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小腿深筋膜广泛切开减压的同时行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的方法 .结果 34例均达解剖复位,术后随访8~17个月余,平均13.2个月余.除1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针孔感染外,去除外固定器后肢体功能恢复均较满意,无再骨折发生,无小腿肌肉坏死或挛缩,无肾功能衰竭发生.结论 对于OCS合并胫腓骨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应视为潜在性开放性骨折处理,采取早期切开筋膜减压并一期行骨折复位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9年10月-2012年11月期间所收治16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12例为胫腓骨骨折,4例尺桡骨骨折)的护理过程,探讨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护理对策。结果:平均随访1.2—2年,16例患者中除一例发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Volkmann肌挛缩)外,其余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快速发展的关键,切开减压、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及减少骨筋膜室综合症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手部挤压伤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减压同时骨折内固定治疗手部挤压伤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43例手部挤压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早期手术松解肌筋膜室,充分暴露内在肌减压,同时对有骨折的行内固定术,术后辅以早期康复锻炼。结果:43例病人随访时间2~18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为优33例,良7例,差3例,总优良率93%。结论:早期切开减压(同时对有骨折的行内固定术)是治疗手挤压伤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一种疗效满意的方法,早诊断和早治疗可以提高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总结2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的护理。术前根据患儿年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妥善摆放患肢体位;密切观察和预防早期并发症,如血管损伤、神经受损的发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肢肿胀情况;早期正确指导功能锻炼。28例患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伤口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疗效优者18例,良8例,尚可2例,优良率达93%。  相似文献   

15.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保肢治疗六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保肢治疗的必备条件、治疗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9年6月6例成功保肢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胫腓骨上段骨折2例,膝关节脱位并超时限胭动脉损伤血管移植吻合、胫骨平台骨折并胭动脉损伤血管吻合、胫骨平台骨折并脑外伤昏迷、胫腓骨中段骨折各1例。肌肉热缺血时间2~10d。保肢治疗时采取保护重要血管神经,彻底清除病灶,有效固定骨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等。术后适时膝、踝关节功能锻炼及下肢负重锻炼。随访5~20个月,创口愈合,骨无感染,肢体血运良好,足底感觉恢复,均可平稳站立,5例可弃拐行走。结论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肌肉坏死并感染的患肢,若皮肤无大面积缺损,胫后神经无明显损伤,胫前、胫后动脉至少1条血流通畅,骨折能有效固定,则保肢治疗可行。同时强调骨折早期愈合及膝关节功能、足底感觉恢复,择期行肌腱转位术或踝关节融合术,以改善和恢复下肢行走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特点,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探讨更合理的护理措施并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行动脉再通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5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特点及治疗效果,对护理过程进行记录,归纳总结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住院患者护理特点.结果经有效护理后,35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5)d,出院前21例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7例患者有足下垂现象,6例患者截肢,1例死亡.结论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护理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个体差异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9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股骨髁支撑钢板内固定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结果 4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20~180 min,平均150 min.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周.功能恢复良好,采用Merctmn评分:优36例,良9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8%.未发生接骨板弯曲断裂、筋膜综合征、感染、骨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疗效理想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部分伴骨缺损行植骨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结果48例患者均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其中优38例,良10例,无断钉,无感染,未出现小腿筋膜室综合征、骨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将循证护理应用于102例四肢损伤患者中,以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对预防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02例四肢损伤患者中,随访6个月至1年,84例骨折患者早期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得到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获得最佳的治疗时机,早期治疗率82.35%,治愈79例,治愈率77.45%;18例占17.65%肢体功能障碍,5例占4.90%肢体功能部分丧失,其余病例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能早期发现并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降低致残率。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唐春云 《全科护理》2012,(16):1496-1497
[目的]总结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早期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8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肢体肿胀、疼痛及肢端循环等情况进行早期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7例病人病情得到控制,恢复健康,1例病人截肢。[结论]加强对病人早期的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是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