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面部蜂窝织炎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我科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此病患者216人,现对其进行回顾总结。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性132例,女性84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82岁。高发年龄段为儿童期及青少年期。12感染途径牙源性138例,占6...  相似文献   

2.
3.
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为夏秋季节普外门诊最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而蜂窝织炎往往是由这些病菌侵入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这种感染呈弥漫性炎症,并迅速向四周扩散,而且疼痛剧烈,患者全  相似文献   

4.
5.
糖尿病合并重症口底蜂窝织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较差,致免疫力低下,易患某砦感染,其中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常见的感染之一,如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09年5月收治一例糖尿病合并重症口底蜂窝织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或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液而传染[1-2],冬春两季多发.该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学龄前儿童亦多见,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于2014年5月19日收治了1例水痘患儿,治疗过程中并发左侧腹壁蜂窝织炎,经过12d的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下肢蜂窝织炎致死胎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汝芬  陈必良 《医学争鸣》1997,18(2):164-164
妊娠合并下肢蜂窝织炎致死胎1例白汝芬陈必良(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西安710033)关键词妊娠蜂窝织炎药物流产中图号R714.21足癣(tineapedis)是由皮肤癣菌侵犯掌、跖、趾间皮肤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孕期妇女由于内分泌、机...  相似文献   

8.
口底蜂窝织炎一般指口底多间隙感染 ,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 ,治疗最困难的炎症之一。原因是下颌骨下方、舌及舌骨之间多种肌肉其走行又互相交错 ,因此 ,在肌肉之间、肌肉与颌骨之间充满着疏松结缔组织及淋巴结 ,而形成各个间隙。间隙之间又互相沟通 ,一旦由于牙源性或其它原因而发生蜂窝织炎 ,则十分容易向各个间隙蔓延 ,而引起广泛的蜂窝织炎。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及有效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 ,近年来此病已难见到 ,但仍时有发生。本文 1997年以来 ,对 11例口底蜂窝织炎的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 ,介绍…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患儿,女,2岁4个月.因鼻塞、流涕半月,右眼红肿伴发热5d,在当地眼科医院肌注、静点抗生素治疗5d症状缓解不明显,于2012年5月22日夜间急症入院.入院查体:T37.2℃,精神反应一般,呼吸平稳,右眼睑红肿,右眼球向前外突出,眼球运动大致正常,右眼角膜透明,球结膜略充血水肿,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左眼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儿童眶蜂窝织炎的发病特征和治疗经验,为眶隔后蜂窝织炎与眶隔前蜂窝织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5例眶蜂窝织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病变部位分为眶隔前蜂窝织炎(139例)和眶隔后蜂窝织炎(26例)两组,比较两组间一般特征、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等差异。结果眶隔前蜂窝织炎组患儿139例,眶隔后蜂窝织炎组患儿26例,眶隔后蜂窝织炎患儿平均年龄大于眶前隔蜂窝织炎患儿,而两组间性别比例相似,均为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诱因均以鼻窦炎为主。眶隔后蜂窝织炎患儿与眶隔前蜂窝织炎患儿相比发病年龄更大、病史更长、眼球固定、眼球突出比例更高、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更高、抗生素使用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长(P<0.05)。结论眶隔后蜂窝织炎与眶隔前蜂窝织炎相比更加隐匿、危害更大、全身反应更重、治疗时间更长;鉴别两者必须依靠CT检查,而非临床症状;静脉抗生素辅以适当手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1例蜂窝织炎合并多发性肌坏死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患者通过预防感染、伤口护理及做好康复指导.结果 通过对患者精心护理,该患者得到早日康复出院.结论 在该患者截肢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及时观察患者截肢残端开放性伤口渗血渗液的情况,及时清洗伤口,更换敷料是保证患肢损伤不会继续蔓延全身的重要护理措施;加强术后营养,改善全身情况,加强术后心理护理及进行出院后康复锻炼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以"项部肿胀,疼痛伴痒感15 d,发热7 d"为主诉就诊.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项部出现一米粒大小的脓点,用手挤压后,项部开始局限性肿胀,7 d前患者项部肿胀加重,疼痛加剧伴发热.患者5 d前到我院皮肤科诊治,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患者女 ,6岁。半月前自诉牙痛 ,未引起家长注意。 1 0天前出现高热 ,在当地医院给静滴青霉素 ,效果不佳 ,3天后右眼红肿痛 ,渐加重 ,有波动感。行右上睑切开排脓术 ,改用头孢唑林钠静滴 ,高热不退 ,右眼红肿痛加剧 ,不能睁眼 ,渐发展到右面部肿胀 ,转来我院。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 1 6× 1 0 9/L ,白细胞分类 :淋巴细胞 0 2 7,中性粒细胞0 71 ,嗜酸细胞 0 0 2。CT检查示 :右上颌窦、筛窦及蝶窦内呈均匀密度增高 ,头颅未见异常。查体体温 39 2℃ ,营养中等 ,发育正常 ,精神差 ,神志清 ,自动体位 ,颈无抵抗 ,神经系统检查…  相似文献   

14.
闫薇  刘宏杰  王琳  郭在培 《西部医学》2009,21(6):1068-1068
病例 男,20岁,因“左上肢反复结节、肿胀1^+年”于2008年1月22日于我科就诊。1^+年前,患者左肘关节内侧出现一皮下硬结,约2cm×2cm大小,无红肿、压痛及发热。2周后结节长大,并以结节为中心,皮肤出现凹陷性肿胀。20天后,肿胀蔓延至手背,自觉瘙痒。当地医院诊断为“皮肤感染”,予“头孢曲松”治疗7天后,左上肢肿胀消退,结节变软,缩小。入院前11^+月,  相似文献   

15.
曹保付 《中外医疗》2009,27(9):158-158
目的总结口底坏死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6例口底坏死性蜂窝织炎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后有效的引流和冲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口底蜂窝织炎是口腔颌面部最严重的炎症之一 ,通常波及口底部多个间隙 ,可化为脓性 ,也可以腐败坏死 ,后者更为严重。诊断明确 ,抗生素有效 ,切开引流及时是本病处理时疗程缩短、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现将 1993~ 2 0 0 0年间我科收治的 11例口底蜂窝织炎进行分析 ,诊治体会如下 :1 一般资料1993~ 2 0 0 0年间 ,我科收治的口底蜂窝织炎患者 11例 ,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3~ 6 1岁 ,平均 31岁。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 8例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 3例。农民 9例 ,城镇居民 2例。牙源性感染 10例 ,腺源性感染 1例 ,无损伤及血源性感染 ,均在…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1岁。因发热左颌下口底肿胀1月在当地医院诊为口底蜂窝织炎,经全身应用红霉素、卡那霉素、先锋Ⅱ号,激素等,并切开引流,病情无好转且日渐恶化转入我校附院。查体见患儿口底肿胀,切口处组织呈灰褐色,有少量分泌物味恶臭,颈前肌群及颈静脉暴露。诊断1.口底蜂窝组炎,2.败血症。处理:1.全身应用抗生素,2.支持疗法,3.查血常规,4.查血型,5.细菌培养加药敏。患儿入院次日换药当抽出切口油纱时突然大出血,随即压迫止血但终因失血过多心跳呼吸停止死亡。尸解见左颈动脉分叉处有约0.3cm×0.3cm糜烂口,细菌培养,厌氧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部蜂窝织炎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法.方法 对18例颈部蜂窝织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颈部蜂窝织炎感染来源于扁桃体炎及扁桃体周围炎6例,牙源性5例,急性咽炎2例,急性腮腺炎1例,不明原因4例;形成脓肿14例,均行脓肿切开引流术,6例行气管切开术,2例并发纵膈感染脓胸行颈胸腔联合引流术,所有患者均获痊愈.结论 颈部蜂窝织炎病情重,进展迅速,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应采取综合治疗,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防止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蔡鑫 《吉林医学》2012,(32):7076
目的:通过对眼眶蜂窝织炎的病因及治疗的分析,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产生。方法:对54例眼眶蜂窝织炎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过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手术等治疗,1例转院,其余全部治愈。结论:眼眶蜂窝织炎需高度重视,积极寻找病因,早期有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0.
梁刘萍  曾抗  江丽芬  于娜沙 《广东医学》2005,26(8):1147-1147
皮肤血管炎及静脉曲张所导致的下肢慢性溃疡,主要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临床治疗较棘手。我们对收治的12例慢性溃疡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凯时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联合皮片移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