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彩超引导下穿刺锁骨下静脉的可行性及成功率,并与锁骨下传统盲插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进行比较。方法50例拟行胃癌、直肠癌等较大手术患者,按穿刺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A组:在彩超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B组:锁骨下盲插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①A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0.05);(参两种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比较,A组并发症显著少于B组(P〈0.01)。结论在彩超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常规经验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07年6月本院实施经验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失败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采取锁骨下入路,观察组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验性盲穿在穿刺失败的相应的对侧再次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总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所应用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成功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35.7%)(P〈O.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经验性锁骨下穿刺置管术失败患者再次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其效果明显优于再次经验性盲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36例和锁骨下静脉组36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4.
简道林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080-1081
目的 :探讨以斜角肌间沟为解剖标志的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 :40例右侧穿刺成年患者 ,仰卧头低位。左手食指扪清并按压住斜角肌间沟中下部 ,于锁骨上约 2 cm,紧靠食指前端的前斜角肌外缘进针。针干经前斜角肌浅面 ,胸锁乳突肌深面 ,与矢状面成 45o角 ,针尾低于冠状面 1 0~ 1 5o,朝胸锁关节稍外侧进针 ,J形导丝法置管 1 2 cm于体内。结果 :1次和 3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 90 %和 97.5% ,进针深度 4.2± 0 .6 cm。结论 :以斜角肌肌间沟为进针解剖标志的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解剖标志易于确定 ,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两种静脉置管术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输液,比较两组穿刺禁忌证、一次置管成功率、完成穿刺所需时间、输液效果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5.0%、57.0%)、完成置管所需时间[分别为(6±10)、(36±13)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穿刺禁忌证占12.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57%,观察组无穿刺禁忌证,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穿刺禁忌证和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能监测中心静脉压,对照组可监测中心静脉压。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无穿刺禁忌证限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条适用范围广、安全的输液通道;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完成穿刺所需时间短,能较迅速地建立静脉通道,为快速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求简单、方便、适用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中,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实验组227例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对照组209例采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结果试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7.7%,总穿刺成功率为99.1%;对照组一针成功率为80.4%,总穿刺成功率为88.5%。实验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1%,对照组为21.5%,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留置时间、血流量、KT/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方便,明显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采用平肩水平式贴锁骨下进针的方法与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择期手术病例5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实验组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是改良平肩水平式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对照组锁骨下静脉穿刺是采用传统的一般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结果实验组采用改良平肩水平式贴锁骨下进针方法穿刺成功232例,成功率为92.8%;而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方法进行穿刺成功为199例,成功率79.6%。实验组与对照组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锁骨下静脉穿刺过程发生气胸18例,误伤锁骨下动脉25例,血气胸3例,纵膈血肿1例,皮下气肿2例;而实验组锁骨下静脉穿刺过程发生气胸仅3例,误伤锁骨下动脉为7例,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平肩水平式贴锁骨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可行,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容易掌握和操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郭虹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700-701
目的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组)和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并对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6%,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5.0%,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更合理、更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锁骨下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需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A组用超声引导技术行锁骨下静脉置管,B组应用盲探技术行中心静脉置管。结果 A组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6.67%,而B组成功率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4例需更换穿刺部位。而B组中有22例,A组并发症误穿动脉、气胸、血肿明显小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行之有效,提高了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祥 《西部医学》2007,19(3):377-378
目的了解锁骨下静脉置管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 ICC)的特点,为其在重症监护病房(1CU)内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将需静脉置管患者分为A组(锁骨下静脉置管)和B组(PICC),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及液体流速。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锁骨下静脉置管可出现动脉损伤和气胸,置管成功率及留管时间相近,但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休克和/或全身水肿患者置管成功率高于PICC且最大平均流速快。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能确保迅速扩容,在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有重要意义;PICC可避免气胸和动脉损伤,能保证常规治疗液体的每日入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穿刺入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寻求适用于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最优的中心静脉置管入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900例危重抢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临床资料,其中采取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4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480例,通过对两种穿刺入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快速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一针穿刺成功率: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336例(80%);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456例(95%);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69例(16.4%),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20例(4.2%)。结论在危重症抢救中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快速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用于ICU的可行性。方法:选择ICU中需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346例,经锁骨上途径组183例和经锁骨下途径组163例,在局麻下完成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经锁骨上途径组比锁骨下途径穿刺组操作时间短(P<0.05),进针深度较浅(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P<0.05),并发症较少(P<0.05),两组总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上途径用于ICU中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快速,安全,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3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手术及临床治疗中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有详细记录的各类中心静脉穿刺置管380例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种、不同入路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室病人心血管手术及急、危重大手术颈内穿刺1次成功率分别为76.0%、78.4%,锁骨下穿刺1次成功率分别为100.0%、75.0%;手术室病人中行中心静脉置管误刺动脉19例(6.48%),血肿3例(1.02%)。临床科室病人中急、危重病人及输液困难病人颈内穿刺1次成功率分别为58.3%、70.7%,锁骨下穿刺1次成功率分别为100.0%、75.0%,临床科室病人行中心静脉置管误刺动脉5例(5.74%)。结论:中心静脉穿刺可在不同的医疗环境内进行,熟悉解剖学知识,按解剖关系准确定位,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和规范的技术操作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关键,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王文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13-2315
目的:通过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观察,寻求更适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静脉置管方法。方法观察比较2010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术化疗的60例患者和6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ICC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5%,锁骨下静脉置管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平均(111±18)d,锁骨下组留置时间平均(28±6)d,锁骨下穿刺组留置时间明显少于PICC组(P〈0.01);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化疗药物渗透、感染及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保留时间长,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在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我院新生儿科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应用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及管理。方法选择适宜新生儿18例,采用Arrow小儿中心静脉插管套件从锁骨下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进针点位于锁骨中点下方,偏外约0.5cm,导管置入深度为3-6cm,术后以胸部摄片确定并调整导管深度。结果穿刺总成功率83.3%,全部顺利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推行护理人员实施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施完全护理人员颈外静脉穿刺置管162例(观察组)和临床医生操作的颈内、锁骨下静脉穿刺162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操作时间短(8±3.2min/14±5.1min)(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高(92.0%/84.1%)(Ρ0.05);穿刺损伤性并发症少(出血3例/10例,气胸0例/4例)(Ρ0.01)。结论实施护理人员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护士易掌握,成功率高,损伤并发症少,适应证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总结2007 年9 月-2011 年11 月间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97 例资料,并分析穿刺成功率、进针次数、置管穿刺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置管成功率100%,进针次数1-3(1.5±0.6) 次.操作时间15-30(19.2±5.5)min,2 例(2%) 中心静脉导管误入颈内静脉内,1 例(1%) 置管后41d 形成血栓,10 例(10%) 于置管后1-80(32.9±25.7)d 发生感染.结论 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右前臂同次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右心导管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在我科就诊经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后疑诊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经右上肢静脉行标准右心导管检查,对照组经股静脉行标准右心导管检查,其中治疗组20例经上肢静脉穿刺失败改为股静脉穿刺.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进鞘管及导管成功率、静脉闭塞率及右心导管的数值等均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消毒-穿刺时间(5.3±2.6)min、止血时间(5.5±3.2)min、术后卧床休息时间(1.0±1.6)h、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1.2±2.7)d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右上肢同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右心导管简便、安全可行,可作为冠脉造影后行右心导管的检查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8例非肿瘤患者,但需用静脉内营养,选用CVC管经锁骨下静脉插管到上腔静脉以进行围术期输液及静脉内营养。结果:116例一次性右锁骨下静脉插管成功,3例首次插管失败改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后成功,1例左右锁骨下穿刺失败,为鼻咽癌患者,因头颈部多次电疗组织粘连所致,后改用股静脉穿刺输液。留管时间为7~22 d,有2例患者置管后分别在第7天及第9天出现发热,为鉴别发热原因,拔除中心静脉置管,剪下管端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无菌生长。结论: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可达到中心静脉输液的目的,置管患者痛苦小、安全、方便,留管时间长,用途广泛,对大量输液及静脉内营养、抢救患者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