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并非指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临床症状和疾病的总称,包括翼外肌功能亢进、关节囊和韧带松弛、关节盘与髁状突相对移位、翼外肌痉挛、关节盘脱位、穿孔等。我院口腔科门诊自2015年12月以来用浅针合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命名诊断分类及治疗原则》中的诊断标准[1]。①根  相似文献   

2.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指精神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牙厶因素、免疫等多种因素导致颞下颌关节及周围咀嚼肌群出现功能、结构与器质性的改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咀嚼肌疾病、结构紊乱疾病、炎性疾病和骨关节病。咀嚼肌紊乱疾病包括筋膜疼痛、肌炎、肌痉挛、不能分类的局部痛以及肌纤维变性挛缩。结构紊乱疾病主要是指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是关节盘与关节窝、关节结节以及髁状突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并影响下颌运动功能。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骨关节病及关节炎。骨关节病是指颞下颌关节组织发生磨损与变质并在关节表面形成新骨非炎症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20例。完成40侧颞下颌关节斜冠状位、斜矢状位(coronal Pd+T2tse,Me2d)成像,观察颞下颌关节盘的MRI表现。结果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27侧,关节盘均呈蝶结状或双凹形;不可复性前移位10侧,关节盘为不规则形,6侧伴有关节积液,8侧张口受限,5侧髁状突骨质磨损。结论 MRI能全面地观察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情况,是检查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重要、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髁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占下颌骨骨折25%~52%[1],髁突骨折端因受翼外肌的牵拉发生向前内方移位,出现颌关系紊乱和下颌骨运动障碍,因此维持颞下颌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对40例髁突上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临床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是一个包括关节本身及其周围肌群的综合症。关于该症的论述很多,其说不一,有人称为“颞下颌关节症侯群”,有人称“颞下颌弹疼关节症”等几十种。为了说明此病,先谈谈颞下颌关节的正常结构及其功能。颞下颌关节是由颞骨岩部的关节凹、下颌骨升支的髁状突,及其中间的关节盘组成,三者由关节囊及韧带相连形成关节。如某一部分发生异常,均可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临床上出现弹响,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下面分别介绍几种较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弹响关节(翼外肌功能亢进):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翼外肌过度收缩,将关节盘和髁状突拉过关节结节,而产生撞击,出现弹响。其特点是在开口的末期,闭口的初期发生弹响,单一声调,清脆音。用0.5~1%普鲁卡因5~7毫升行翼外肌封闭。每天1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症(TMJID)的价值.方法:20例(40侧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使用GE Signa ExciteⅡ 1.5T超导型MR扫描仪,采用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在斜矢状闭口位、开口位和斜冠状闭口位上应用自旋回波(SE)T1WI、T2WI、PDWI及快速梯度回波(FSPGR)序列进行扫描,确定有无TMJID.结果:40侧关节均获得清晰的MR图像,其中13侧(32.5%)关节盘的位置和形态表现正常,21侧(52.5%)关节盘有前移位,6侧(15.0%)关节盘有旋转移位.15侧关节盘在移位的同时存在变形改变,4侧关节髁状突存在退行性骨关节病改变;SE T1WI、T2WI能清晰地显示关节盘的位置、形态和关节的骨性结构及翼外肌结构,可作为TMJ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PDWI和FSPGR序列可作为辅助扫描序列,斜矢状闭口位能清晰地显示盘前移位和后移位,斜矢状开口位能清晰地显示可复性和不可复性盘前、后移位,斜冠状闭口位能清晰地显示关节盘侧方移位.结论:MRI是诊断关节内紊乱症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AngleⅡ2)错髁突前伸运动的轨迹特征,并比较与个别正常之间的差异。方法AngleⅡ2患者20例,其中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9例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11例,个别正常15名,利用CADIAX(Ⅲ型)髁突运动轴图描记仪分别记录前伸后退运动的髁突运动轨迹,并对其运动特征进行定性的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AngleⅡ2髁突前伸运动轨迹左右基本对称,重合性好。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其髁突垂直向最大位移和矢状髁导斜度均大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gleⅡ2错前伸运动的垂直分量较大,可能与前牙深覆合和髁突位置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对其髁突前伸运动轨迹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髁突是下颌骨折最好发的部位,髁突骨折占下颌骨折的20%~50%,儿童可高达40%~67%。临床上以髁突颈横断骨折较多见,同时髁突骨折段通常在翼外肌的牵拉下发生内方移位,引起错颌、张口偏斜、疼痛及下颌运动障碍等。髁突又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其治疗的好坏直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意义。方法对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了关节前后间隙、下颌Spee氏曲线曲度以及张口位时髁状突的移动范围和旋转角度。另外以3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矢状位的颞下颌关节前后间隙有显著性差异(P〈0.01),髁状突移动距离和转动角度均比正常人小(P〈0.01),Spee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于正常人(P〈0.01)。结论三维CT测量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19-22
目的研究关节腔内摩擦系数对颞下颌关节(TMJ)系统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摩擦系数改变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自主建立的颞下颌关节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对颞下颌关节系统进行力学分析,观察摩擦系数改变时的关节系统应力分布及大小变化。结果当移位侧关节盘摩擦系数增大时,相应该侧的关节盘、髁突所受应力也随即增大。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关节腔内摩擦系数关系密切,关节紊乱会导致关节摩擦系数增大,摩擦系数增大会促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会东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1004-1004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疼痛部位在颞下颌关节或周围,关节酸胀、疼痛尤以咀嚼及张口时明显,弹响在张口活动时出现,查体时发现在关节髁状突的外侧有时可触及骨性隆起,并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有关节摩擦音或弹响,X线检查关节间隙无改变。由于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作者自1999年11月~2003年10月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7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髁突前伸运动轨迹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遥  秦朴  赵蔚萍  杜跃华 《重庆医学》2008,37(5):461-463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AngleⅡ2)错(牙合)髁突前伸运动的轨迹特征,并比较与个别正常(牙合)之间的差异.方法 AngleⅡ2患者20例,其中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9例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11例,个别正常(牙合)15名,利用CADIAX(Ⅲ型)髁突运动轴图描记仪分别记录前伸后退运动的髁突运动轨迹,并对其运动特征进行定性的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 AngleⅡ2髁突前伸运动轨迹左右基本对称,重合性好.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其髁突垂直向最大位移和矢状髁导斜度均大于正常(牙合)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gleⅡ2错(牙合)前伸运动的垂直分量较大,可能与前牙深覆合和髁突位置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对其髁突前伸运动轨迹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医学影像学检查方式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髁状突及关节间隙改变情况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以颞下颌关节侧位开闭口体层摄影的方式,对112例18-30周岁的青年患者的关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髁状突高度、宽度形态改变情况及关节间隙变化情况,女性比例高于男性,髁状突形态及关节间隙改变相交叉的情况男女无明显区别。结论颞下颌关节侧位开闭口体层摄影是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情及指导治疗的有效辅助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颞下颌关节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diffuse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D-TSGC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最终组织病理诊断为颞下颌关节D-TSGCT的患者15例,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随访情况等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 15例中12例为女性,主要症状包括耳前区疼痛性肿胀或肿块、开口受限及开口偏斜等。CT表现主要为关节区软组织肿块,增强时有强化,常伴有髁突、关节窝及颅底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增宽。MRI检查11例,6例在T1、T2加权序列上均呈现较低信号表现。9例病变向关节外扩展,6例有颅底破坏,病变进入颞下窝、颅中窝者各有4例。入院后行手术切除者14例,手术活组织检查者1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者3例,术后随访有3例复发。结论: 颞下颌关节D-TSGCT应注意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以及腮腺区肿瘤等进行鉴别。CT及MRI检查对D-TSGCT的诊断和治疗设计有重要价值。因该病有侵袭性,可扩展到关节外,特别是对有颅底破坏者,应尽快彻底手术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对于病变范围广、有颅底破坏者是一种较好的补充治疗。D-TSGCT存在复发和恶变的可能性,建议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病因,提高防范意识,探讨药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对24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分类、分型。采用口服西药与外敷中药的治疗方案来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结果 240例患者中188例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翼外肌功能亢进型痊愈占97.14%;翼外肌痉挛型痊愈占96.67%;咀嚼肌群痉挛型痊愈占94.34%;关节盘后区损伤型痊愈占75.76%;关节结构紊乱类16.12%关节器质改变类均无效;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类总有效率为78.33%。结论此治疗方案对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类的病例效果明显,是安全、可行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很适合于一些基层医院、门诊部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外伤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颞颌关节外伤骨折48例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头面部外伤史,颞颌关节运动受限,张口困难,关系紊乱,耳颞区压痛及颅内非典型疼痛是本病常见的症状。耳颞部或颅底的X线断层及CT检查能明确诊断。单纯用髁状突切断或髁状颈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效果差且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高。采用以恢复颞颌关节功能为主的关节重建术,临床效果较理想。结论:本病临床行颞下颌关节及颅底X线断层或CT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治疗首选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同时早期诊断与正确选用手术治疗是防止和减少术后颞颌关节功能障碍与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指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异常关节音及下领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而又不属于风湿等其他临床上或病理上诊断明确的一类颞下颌关节病的传统总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率相当高,致病因素也很多,其中牙列缺损,特别是牙列远中游离缺损及[牙合]过度磨耗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的原因之一,2000-2002年我们对28例因牙列远中游离缺损所致的颞下领关节紊乱病进行[牙合]垫式铸造支架义齿修复治疗,观察2~4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新  王月娥 《当代医学》2011,17(18):98-99
目的探讨下颌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观察。方法对2009年0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颌髁状突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进行保守治疗,30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保守治疗疗效满意度为21/30(70.0%),并且4例出现颞颌关节紊乱症;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度为27/30(90.0%),面形与关节功能无异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结论轻度移位采用保守治疗,中度或重度移位或损伤必须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不协调研究应用正畸方法去除引起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和殆之间的功能的因素以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方法对于仅处于功能紊乱阶段且无口牙台系统器质性损害的患者,可利用牙台垫与固定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升高咬牙合,必要时与调牙台相结合,以减轻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结果正畸矫治能明显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维持和恢复髁突的正常位置,即正中关系位。结论正畸矫治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症状减轻、张口自如、关节弹响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剖析髁状突囊内骨折,研究骨折后软组织损伤的类型,并对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髁突囊内骨折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颞下颌关节囊内骨折的患者采用CT和MR I检查,进行放射学进行评估,对颞下颌关节囊内骨折周围软组织伤害进行分类,并行按时复诊、复查进行分析,观察其愈合方式和对髁状突骨折预后的影响。结果:13例患者18个TMJ中有18个髁突发生骨折。其中关节盘随着碎裂的髁突骨折片向前侧移位17个,占94%,向内侧移位1个,占6%;关节盘未遮盖髁状突断端有3个,占17%;颞下颌关节盘盘后区发生破裂16个,占89%;颞下颌关节囊撕裂3个,占1%;颞下颌关节腔有积液18个,占100%;颞下颌关节腔内积血16个,占89%。复查CT及MRI显示,比较受伤前后关节盘的位置,未发现明显变化,形状产生变化;髁状突的位置与形状有部分改变;关节盘后区为增厚改建为主;关节囊损伤后可有炎症反应;关节上、下腔积液部分吸收、积血大部分吸收。临床患者预后有咬合紊乱2例;开口轻度受限3例;口型偏斜1例;颞下颌关节强直1例。结论:髁状突囊内发生骨折后,周围软组织亦发生损伤,其主要表现为关节盘前移、关节盘后区组织(双板区)的撕裂、关节囊撕裂和关节内出血、关节积液等。盘后区损伤后愈合变化为增厚改建。关节囊损伤会修复,关节内出血、关节积液吸收减少。髁状突外面多生成新骨为主。影像学资料分析、评价,髁突囊内骨折在自然愈合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改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