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用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酶组织化学法检测了30例胃癌、21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17例肠上皮化生组织中γ-GTP活性。20例正常胃粘膜γ-GTP活性均呈阴性,但是30例胃癌组织中γ-GTP阳性率为93%,其中,高分化与中分化腺癌的γ-GTP阳性率达94%,未分化癌的阳性率为80%,视为癌前期病变的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γ-GTP阳性率分别达95%和94%。可见,γ-GTP酶组织化学检测对胃癌及胃癌前期病变组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比较敏感的组织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用抗GST-π抗体,按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48例胃癌、12例结肠癌和12例直肠癌组织中GST-π活性.结果发现在胎儿肾、肝、胃、肠组织中活性很高,而在成人组织中活性很低的GST-π在上述肿瘤组织中重新表达出来.48例胃癌组织中GST-π阳性率达89.6%;其中,25例高分化与中分化腺癌组织中GST-π阳性率为96%.12例结肠癌和12例直肠癌组织GST-π阳性率均达91.7%.被视为胃癌前病变的胃拈膜异型增生16例均呈GST-π阳性;肠上皮化生16例中14例(占87.5%)呈GST-π阳性.由此可见,GST-π在胃癌、结肠癌及直肠癌组织中的胎儿型表达为研究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和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用抗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抗体和胶体金免疫电镜方法进行了3例胃癌、2例大肠癌、1例肾癌和6例癌旁组织细胞内GST-π的定位,实验结果,胃癌、大肠癌细胞中GST-π胶体金颗粒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内(常染色质内分布为主),而在肾癌细胞中GST-π胶体金颗粒分布于溶酶体和核(异染色质内分布为主),但是在癌旁组织中,除1例结肠癌的癌旁组织腺上皮细胞胞浆内GST-π胶体金颗粒阳性外,其余5例均为阴性。因此,我们认为GST-π在胃癌、大肠癌及肾癌细胞的超微结构中异常表达反映出GST-π在这些癌细胞内处于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4.
应用人胎盘型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π)抗体的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了42例肝细胞癌,12例肝细胞不典型增生,35例肝硬变和10例正常肝组织 GST-π的活性。42例肝细胞癌 GST-π呈阳性者35例,总阳性率为83.3%,视为肝癌前病变的肝硬变和肝细胞不典型增生 GST-π阳性率分别为71.4%和91.7%。各组之间比较,统计学处理,P>0.05,各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皆 P<0.001,提示肝硬变的持续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与肝细胞的发生关系密切。GST-π抗体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肝癌病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对43例肝细胞癌、5例胆管细胞癌、4例混合型肝癌,共52例肝癌和17例正常肝标本用抗GST-π抗体的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GST-π活性。17例正常肝组织全部呈GST-π阴性。52例肝癌GST-π阳性率为88.5%(46/52),其中肝细胞癌GST-π阳性率为86.0%(37/43),5例胆管细胞癌和4例混合性肝癌均呈阳性。从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与GST-π阳性表达率的关系来看,分化型肝细胞癌阳性率为90.9%(10/11),低分化型为85.7%(24/28),未分化型为75.0%(3/4)。可见,GST-π可作人肝癌的标志酶,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了一项新的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应用S—P法检测116例胃癌和53例胃癌前病变的GST-π表达和限制性内切酶及PCR、Southern印迹方法检测14例胃癌及其相应正常胃粘膜GST-πDNA5'端调控区CCGG特定位点的甲基化水平。GST-π阳性率:正常胃粘膜10%(4/39),胃癌77%(89/116),肠上皮化生76%(19/25),不典型增生89%(25/28)。GST-π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较正常胃粘膜增高(P<0.01)。胃癌组织中GST-π基因较正常胃粘膜呈现高度去甲基化(P<0.01),胃癌GST-π基因5'端调控区低甲基化与其GST-π表达增加里相关性(P<0.05)。GST-π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GST-π可作为胃癌的肿瘤相关抗原;GST-π基因5'端调控区低甲基化可能是GST-π高表达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鞠芳  王秀珍  马学真 《河北医学》2007,13(7):766-769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和肺耐药蛋白(LR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ST-π和LRP在8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胃癌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GST-π和LRP表达的影响.结果:GST-π和LR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在浸润粘膜及粘膜下层组、肌层组、浆膜及浆膜外组表达率无显著差别(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GST-π、LRP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GST-π、LRP在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联合检测GST-π、LRP对于胃癌判断预后、制定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测定了48例胃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的分布。结果阳性者17例,阳性率35.4%;同时测定12例非肿瘤性胃粘膜(慢性炎症及胃溃疡)作为对照,结果仅1例阳性(8.3%),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各年龄组及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胃癌分成分化型及未分化型(包括印戒细胞癌)两组,结果显示未分化型癌的阳性率(61.5%)比分化型者(18.2%)明显增高(P<0.0l)。表示雌激素在癌的发生、发展中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癌细胞的生长及恶性度对雌激素有一定依赖性。临床上应用内分泌疗法对雌激素受体阳性肿瘤进行辅助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用抗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抗体的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75例食管癌,82例食管上皮异型增生,59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GST-π活性.食管癌组织中GST-π阳性率为90.6%,食管上皮异型增生组织中73.2%呈GST-π阳性,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3.4%呈GST-π阳性,其余96.6%呈阴性。值得注意是轻度异型增生时,GST-π阳性率为65.4%,而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时,其阳性率进一步升高,接近食管癌水平。GST-π在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为肿瘤防治研究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中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蛋白表达情况,探讨GST-π蛋白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胃窦溃疡及胃窦癌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与免疫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对GST-π蛋白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表达进行检测;吉姆萨(Giemsa)染色检测GC组织Hp感染情况。结果 1GST-π蛋白在G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85%,P〈0.05);2与其它组织相对比,GST-π蛋白在GC组织中呈现高表达(P〈0.05);3与阴性组织相对比,GC阳性组织GST-π蛋白表达更高(P〈0.05)。结论 GST-π蛋白与GC的发生具有相关性,Hp感染可能促进GST-π表达更多,两者对于临床上GC的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多药耐药基因联合检测对胃癌预后的判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LRP、P-gP、GSTπ、ToPeⅡ联合检测在胃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36例胃癌组织中LRP、P-gP、GSTπ、ToPoⅡ的联合表达.结果 LRP、P-gP、GSTπ共同表达阳性率,高中分化腺癌分别与低分化腺癌、黏液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LRP、P-gP、GSTπ、ToPeⅡ共同表达阳性率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浸润深度无相关性.结论应用免疫组化联合检测LRP、P-gP、GSTπ、ToPeⅡ可以客观地判断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用MNNG溶液(250ug/ml),拌喂普通食物复制家狗胃癌模型的实验结果。在10只狗中,三只诱发了微小胃癌。共发现16个癌灶。分布在胃体和胃底、大小弯,为多发性;组织类型为高分化管状腺癌(9/16),及印戒细胞癌(7/16),位于粘膜内或粘膜下浸润;肉眼类型属Ⅱ_(b-c)型。系统地观察了各种癌前期病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研究表明: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非典型腺体增生是重要的癌前期病变,并提出了狗微小胃癌组织发生模式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李雅  叶淑芳  汪剑波  施骅  周新木  涂朝勇 《浙江医学》2015,37(11):934-936,954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特 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检测64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并分析其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Pgp、GST-π、TOPO-Ⅱ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16/64)、35.9%(23/64)、40.6%(26/64),在胃高-中分化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9%(7/64)、37.5%(24/64)、60.9%(39/64)。Pgp在胃印戒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腺癌,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则低于高-中分化腺癌,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GST-π阳性表达率与胃高-中分化腺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印戒细胞癌的Pg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对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86年3~11月使用上海X3-4型前视式纤维胃镜(下称内视镜),对156例患者进行了诊断性检查,共检出胃癌30例,占受检例数的19.2%。30例胃癌均经活检组织学和/或印检、刷检细胞学及术后病理证实。一、一般资料 30例胃癌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5——77岁,平均62.6岁;窦部9例,体部11例,贲门部10例。按Borrmann分型Ⅰ型16例,Ⅱ型2例、Ⅲ型10例Ⅵ型2例。术前活检病理证实21例,其中腺癌16例,浆液癌和印甙细胞癌各2例,低分化癌1例。均为进展期癌。30例均在内镜直视下取胃粘膜活检组织进行检查,28例同时进行印检,刷检细胞学检查。二、检查结果 30例胃癌胃粘膜活检,阳性率为70%,28例同时印检、刷检,阳性率分别为89.3%和85.7%。活十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多药耐药基因(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胸苷酸合成酶(TS)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指标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gP、GST-π、TS在62例胃癌患者中的表达。结果62例胃癌患者中P-gP、GST-π、TS表达率分别为77.4%、67.7%、12、9%。P-gP、GST-π表达率明显高于TS。结论P-gP、GST-π在原发性胃癌中有较高的表达率,P-gp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可作为治疗和提示预后的指标。GST-π与肿瘤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P-gP、GST-π过表达导致胃癌化疗失败。鸭表达率低,提示5-FU可作为治疗原发性胃癌化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用二辛可宁酸法测定259例胃病患者胃液巯基肽,结果显示,胃癌组胃液巯基肽显著高于食管癌(P<0.01)、胃炎(P<0.001)和溃疡组(P<0.001)。除5例胃印戒细胞癌均为阴性外,胃液巯基肽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0%、85.5%和85.0%。比较表明,胃癌前期病变、未分化和低分化腺癌胃液巯基肽含量是中、高分化和印戒细胞癌的2~4倍,而且与胃液唾液酸(GSA)高度相关(r=0.72),提示了胃液巯基肽测定不仅有早期诊断价值而且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有关,是一种新的诊断胃癌较有价值的非蛋白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Smad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Smad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和61例胃癌组织(高中分化 腺癌22例,低分化腺癌29例,粘液腺瘤3例,印戒细胞癌7例)中的Smad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正常胃粘膜组织,Smad4蛋白主要存在于腺体体底部细胞胞浆中。在胃癌组织,Smad4表达于胞浆及少量细胞核中,它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与正常胃粘膜和高分化腺癌相比,P<0.01,P<0.05),而且分化越差的胃癌组织,其表达减少。提示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结论 Smad4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Wang X  Wang L  Yu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5):1033-1036
目的 探讨π类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在肠化阶段以GST-π为代表的人体对致癌物解毒系统与幽螺杆菌(Hp)致毒作用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S-P法对219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GST-π单克隆抗体的检测;利用HID-ABpH2.5-PAS粘蛋白组织化学技术对171例肠化粘膜进行分型;利用HE及Hp-DNA PCR及ELISA方法对正常胃粘膜和肠化粘膜进行Hp的检测。对80例Hp阳性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停药3个月后进行Hp、GST-π的检测。结果 正常胃粘膜未见GST-π的表达,肠化粘膜GST-π阳性率为69.6%,胃癌GST-π阳性率为44.4%,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低于肠化粘膜(P<0.05)。Hp阴性组GST-π阳性率高于Hp阳性组(P<0.05)。Hp根除治疗后,根除组GST-π表达高于未根除组(P<0.05)。正常胃粘膜→肠化粘膜→胃癌组织中GST-π表达由无→高→低,GST-π弱阳性或阴性的Ⅲ型肠化与胃癌关系密切;肠化粘膜中GST-π弱阳性或阴性表达又合并Hp感染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结论 在胃粘膜上皮肠化阶段Hp的致毒作用与GS-π解毒作用彼此相互拮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癌、胃癌组织端粒酶的表达活性及与肝癌、胃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癌、胃癌标本,并将肝癌分为4种病理类型:块状型、结节型、小癌型和弥散型;将胃癌分为5种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以非癌肝胃组织作对照研究。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各种病理类型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总阳性率为89.4%(42/47),明显高于非癌肝组织,而不同类型肝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种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总阳性率为85.0%(51/60),明显高于非癌胃组织,而不同类型胃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癌和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其阳性率与肝癌和胃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端粒酶可作为肝癌和胃癌辅助诊断的一种分子标记物,可用于肝癌和胃癌与其他非癌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但不能用于肝癌和胃癌病理类型之区别。  相似文献   

20.
应用单克隆抗体B72.3和免疫酶标方法检测了肿瘤相关糖蛋白TAG-72在110例胃癌,36例肠型不典型增生和303例肠化组织中的表达。根据粘液染色将肠化分为3型:Ⅰ型为完全型,Ⅱ和Ⅲ型为不完全型,Ⅱ、Ⅲ两型的区别在于后者柱状粘液细胞含有硫酸粘液,而前者则无硫酸粘液。胃癌TAG-72染色阳性率为60.9%。肠型不典型增生及癌旁肠化组TAG-72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良性病变肠化组(P<0.05~0.01);Ⅲ型肠化TAG-72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P<0.01),提示Ⅲ型肠化与胃癌发生有关。结果表明,检测胃病组织TAG-72有助于印戒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确定胃癌高危人群,提高早癌的检出率亦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